《傷寒補例》~ 卷上 (1)
卷上 (1)
1. 傷寒論難讀並宜補大旨
醫惟實事。弗尚空談。仲景書。所以傳世不朽者。以其言皆實事。百家莫及也。然缺略難讀。尤在敘證太簡。常與方藥不相對。近賢多以方釋證。惟成氏能先證後藥。亦未能大暢厥旨。非成氏拙於註釋。實仲景之文。有難釋者也。前人謂初學。必先讀傷寒論。以立根本。予獨謂不然。
當先讀內經難經。接讀金匱。參以外臺千金。而後及傷寒論。以考其變。即如每節首署太陽病云云。有直指發熱惡寒項背強痛者。有謂先見太陽病。今又接見下文諸證者。有謂本是太陽病。今忽轉見下文諸證者。果有日久及發汗吐下後等語。猶有轉接之跡可尋。無之。便苦上下不貫矣。
白話文:
中醫強調實事求是,不喜歡空談。張仲景的著作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而不衰敗,是因爲他的言論都是實事,其他學派都無法與他相比。然而,《傷寒論》這本書卻存在一些問題:它難以閱讀,並且敘述病症過於簡短,常常無法對應到具體的治療方法。近代學者大多用處方來解釋症狀,只有程鍾齡能夠在描述病症之後再給出藥物治療的方法,但他也沒有完全闡明其中的道理。這並不是因爲程鍾齡註釋得不好,而是《傷寒論》的文章確實有些難於理解的地方。 前輩們認爲初學者應該首先讀《傷寒論》,以此爲基礎建立自己的醫學知識體系。但我個人並不這樣認爲。 我認爲應當先讀《黃帝內經》和《難經》,然後再去讀《金匱要略》,並參考《外臺祕要》、《千金翼方》等書籍,在此基礎上再去研究《傷寒論》,以便瞭解它的變化之處。例如,《傷寒論》中的每一節開頭都寫著“太陽病”等等字樣,有的地方明確指出發熱惡寒項背強痛等症狀,有的地方則說患者之前已經出現過太陽病的症狀,現在又有新的症狀出現了;還有一種情況是原本就是太陽病,但現在突然出現了其他的症狀。如果文章中有提到長時間患病或者發汗、嘔吐、瀉藥等情況的話,還可以找到一些線索來進行推斷。如果沒有這些信息,則會讓人感到上下的聯繫不夠緊密。
況夫邪氣之何以發為太陽病少陽陽明三陰病也。三陽三陰病之何以各見某證也。發汗吐下後之何以變見某證也。某證之何以應用某方、加減某藥也。一概不曾道破。間有一二。亦斷碎而不續。此雖智者。不能得其脈絡之所在。而責之初學。不亦難乎。王叔和作傷寒例。僅提其綱。
陶節庵作六書與全生集。未竟其緒。深望世有高賢。取仲景書。合之內經。參之諸家。補發其所未備。三陽三陰病上補發邪氣來路。病下補發轉證機括。某方主之。上下補發。對治氣宜切定實事。勿談空理。初中末候。條理分明。使讀者對書如對病人焉。確有可循。不致眩惑。
斯生靈之幸也。小子愚陋。愧不及此。僅發其端。以待來者。
白話文:
況且,邪氣之所以會發展成為太陽病、少陽病、陽明病以及三陰病,這其中的過程和原因並未詳細說明。對於三陽三陰病各自會出現哪些症狀,以及發汗、吐瀉等治療方式後會出現哪些症狀,也都未曾詳述。更不用說某種症狀應該使用哪種藥方,或是在藥方中增減哪些藥物。這些都未曾被揭露。偶爾有些提及,但都是零散而不連貫的。即使是有智慧的人,也難以理解其中的脈絡。要求初學者做到這一點,豈不是太困難了嗎?
王叔和撰寫的《傷寒例》,只是提出了大綱。
陶節庵撰寫的《六書》與《全生集》,也未能完成其目的。我衷心期盼世上能有高明的賢人,將張仲景的著作與《內經》結合,並參考各家學說,補充那些尚未被詳細闡述的部分。在三陽三陰病的討論中,補充邪氣來源及其轉變的機制;在病態的討論中,補充對應的治療原則。在進行對策時,應當切實地針對實際情況,而非空談理論。對於疾病的不同階段,如初期、中期、末期的症狀,應當條理分明,使讀者如同面對病人一般,能夠確切地遵循,避免混淆。
這是我們生靈之幸運。我能力淺薄,自愧不如。只能啟發一些想法,等待未來有才能的人來進一步完善。
2. 三陽三陰分經名義
經也者。分野之謂也。猶孟子所謂經界。在人身謂之部位。無專物而命物者也。部位既定。於是筋與脈之行於太陽少陰之部者。命曰太陽之筋。太陽之脈。少陰之筋。少陰之脈。行於陽明太陰之部者。命曰陽明之筋。陽明之脈。太陰之筋。太陰之脈。行於少陽厥陰之部者。命曰少陽之筋。
少陽之脈。厥陰之筋。厥陰之脈。故靈樞經脈經筋兩篇。並冠以經者。以筋之與脈。皆分經而行。非筋脈之外。別有所為經也。大者為經。支者為絡。以脈之大者。各據專部。故得獨被以經之名。非以經絡相對。屹然二物也。然則三陰三陽。果本於何義而有此名也。曰本於天地四象也。
白話文:
「經」這個詞,指的是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地域之間的關係,就像孟子所說的經界一樣,在人身上就叫做部位。部位是固定的,因此在太陽、少陰部位上運行的筋和脈就被稱作太陽之筋、太陽之脈、少陰之筋、少陰之脈;在陽明、太陰部位上運行的就是陽明之筋、陽明之脈、太陰之筋、太陰之脈;而在少陽、厥陰部位上運行的是少陽之筋、少陽之脈、厥陰之筋、厥陰之脈。所以《靈樅》中的經脈和經筋這兩個篇章都用“經”字來命名,因為筋和脈都是按照經路線進行運動的,並不是除了筋和脈以外還有其他的經。大的叫經,分支的叫絡,因爲大的血管各自佔據一個特定的位置, 所以被稱爲經的名字, 並不意味著經絡相對立, 是兩個不同的東西。那麼陰經陽經這個名字是從哪裏來的呢?答案來自於天地之間的四個象徵(即金木水火)。
陰陽離合論曰。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衝。太衝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由此觀之。前曰陽明者。陽者。表也。
明者。盛也。耳目之精。手足之用。皆聚於前。故曰陽明。其里太陰。人身背為陽。腹為陰。居腹之裡。故曰至陰。後曰太陽者。太者。至也。陽者。表也。居背之表。而又為耳目手足之所不及。在人身為至遠。故曰太陽。遠之也。其里少陰。少者。小也。居背之裡。稍近於前。
故曰少陰。兩側曰少陽者。分據兩側。部位狹隘。故曰少陽。其里厥陰。厥者。逆也。前後之交。兩氣相觸故也。是故陰陽者。表裡之雅名。太少厥陰者。前後兩側之雅名耳。三陽經之氣血。亦運行於三陰。三陰經之氣血。亦運行於三陽。不得以表裡分經之陰陽。為氣血本性之陰陽也。
白話文:
古文中說到:「聖人在南方站立時,前面叫做光明廣闊的地方,背面叫做大衝動的地方。大衝動的地帶被稱作少陰,少陰上面的部分被稱作太陽。位於身體中央上方的位置被稱作光明廣闊的地方,光明廣闊下面的部分被稱作太陰。太陰前方的部分被稱作陽明,厥陰之外的部分被稱作少陽。太陰後方的部分被稱作少陰,少陰前方的部分被稱作厥陰。從此可見,前面被稱作陽明的原因,在於“陽”代表表面,“明”則表示旺盛。耳朵、眼睛等器官的功能以及四肢的作用都集中在前面,因此被稱作陽明。它的內部被稱作太陰,因為人的背部屬陽,腹部屬陰,且處於腹部內部,所以被稱作最陰暗的地方。背面被稱作太陽的原因,在於“太”的意思是極致,“陽”則代表表面。它位處背部外層,並且超越了耳朵、眼睛和四肢所能達到的程度,對於人來說是最遙遠的地方,因此被稱作太陽。稍微靠近背部內部的部分被稱作少陰,因為“少”的意思是指微小。“陰”則指代背部內部。兩個邊緣部分被稱作少陽,這是因為它們各自佔據著兩個邊緣位置,而且所佔領地較窄,因此被稱作少陽。它的內部被稱作厥陰,因為“厥”的意思是反轉。這是由於前後之間相互接觸產生的能量流動所致。因此,陰陽分別指的是表面與內部的高級別名詞,太少厥陰則分別指的是前後及兩個邊緣的高級別名詞而已。三陽經脈中的血液循環也在三陰經脈中進行,反之亦然。不能把表面與內部的陰陽視為血液循環本身的陰陽特徵。」
氣血之陰陽。當各從其臟腑之本體求之。與分經之陰陽。兩不相涉者也。故至真要大論曰。以名命氣。以氣命處。而言其病。謂以四象陰陽之名。命於六氣。以六氣陰陽之名。命於人身上下表里之處。處即經之義也。蓋天下無無名之物也。必分立諸名。而後便於討論病機焉。
言者。討論之謂也。由是推之。命燥金曰陽明。濕土曰太陰。特假其名而已。非燥金之氣屬陽。濕土之氣屬陰。而居前也。命寒水曰太陽。君火曰少陰。亦假其名而已。非寒水屬陽。君火屬陰。而居後也。命相火曰少陽。風木曰厥陰。亦假其名而已。非相火屬陽。風木屬陰。
而居兩側也。總之三陰三陽分經。只是人身分野之空名。非如筋脈之有專物也。邪在分野。是為腠理。是為表病。故無論三陰三陽。當其邪在分野。見證只在軀殼之外。必其邪入經脈。見證乃及臟腑之中。其有未入經脈。遽見里證者。是邪氣直中三焦也。三焦者。里之分野也。
白話文:
古文中提到的是有關中醫理論中的「氣血」和「陰陽」的概念。「氣血之陰陽」是指人體內的血液和氣息所具有的陰性和陽性特性,這些特性應該根據各自對應的人體器官來判斷,而不是通過分析經絡系統的陰陽特性來確定。接著,文章提到了「四象陰陽之名」、「六氣陰陽之名」等概念,用來描述不同部位或疾病的特徵。最後,文章強調了疾病治療時必須考慮到人體的不同部分以及邪氣入侵的位置,並指出如果邪氣進入了三個主要的循環通道(三焦),就會出現裡症。總的來說,這篇文章討論了一些中醫理論的基本原則,並強調了治療時必須考慮人體的整體情況。
三陰三陽者。外之分野也。分野者。衛之部也。經脈者。營之道也。
此義諸家發明。不一而足。西醫解剖。見無所為六經者。便誚中醫誕妄。而不自知其疏陋也。略看醫書小本。便肆狂吠。中國士子且然。於西醫乎何責。易曰。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至哉言乎。聖人通於天地萬象之本。無不可以陰陽者也。
如高下之升降浮沉也。前後之向背表裡也。往來之順逆也。清濁寒熱也。牝牡雌雄也。凡屬對待之象。皆可命以陰陽之名。豈特分經而已哉。即心肺為陽。肝腎為陰。脾胃六腑為至陰。亦陽清陰濁之一端耳。清者多靜而居里濁者多動而居表。故又有陽濁陰清之說。若不開拓心胸。
白話文:
"三陰三陽"指的是身體外部的分區,這些分區是防衛系統的一部分。經絡則是營養運輸的通道。
這樣的理論在各種醫學著作中被深入研究和發展,各個學派都有自己的理解。西方醫學解剖學認為沒有「六經」這回事,因此批評中醫的理論荒謬,卻不知自己理論的不足。僅僅瀏覽一些醫學小冊子,就隨意地批判,這種行為對中國學子來說都還可以接受,那麼對於西方醫學而言,我們又該如何評價呢?《易經》中有雲:"聖人能夠洞察天下的變化,並以此來模擬形狀,仿效事物的特性,因此稱為象。這是多麼偉大的言論啊!聖人通曉天地萬物的根本,沒有什麼不能夠用陰陽來描述的。"
比如,高處與低處的升降浮沈,前後的向背表裡,來回的順逆,清與濁,熱與冷,雌與雄等,所有對立的事物都可以用陰陽來命名,不僅限於分類經絡。例如,心肺屬於陽,肝腎屬於陰,脾胃和六腑則是極陰,這是陰陽理論的一個側面。清的是多靜止,常居於內部,濁的是多動,常居於外部。因此,還有陽濁陰清的說法。如果不開闊心胸,就會受到侷限。"
洞見本原。而欲執一義以印萬象。亦安往而不窒乎。萬象可通於一義而不能拘於一義者也。有體之陰陽。有性之陰陽。有氣之陰陽。有象之陰陽。有數之陰陽。有部位之陰陽。有功用之陰陽。有角立之陰陽。有相生之陰陽。有交變雜錯之陰陽。故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
引之可千。推之可萬。然其要。一也。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
白話文:
這些古文中醫的文字是:
"洞見本原。而欲執一義以印萬象。亦安往而不窒乎。萬象可通於一義而不能拘於一義者也。有體之陰陽。有性之陰陽。有氣之陰陽。有象之陰陽。有數之陰陽。有部位之陰陽。有功用之陰陽。有角立之陰陽。有相生之陰陽。有交變雜錯之陰陽。故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引之可千。推之可萬。然其要。一也。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 知其要。流散無窮。" 這段文字的大意為:瞭解事物的根本原理,想要用一個道理來概括所有的事物,也是行不通的。所有的現象都可以與某個道理相通,但不能被這個道理所限制。陰和陽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包括身體、性格、氣質、形象、數量、位置、功能等等。因此,陰和陽可以用來描述各種各樣的事情,從十到一百,甚至一千或一萬。但是,它們的核心都是一致的。知道核心的人只需要一句話就能理解一切,不知道核心的人則會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