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任越庵編撰

《傷寒法祖》~ 卷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

1. 合併啟微第三

病有定體。故立六經而分司之。病有變遷。更求合病並病而互參之。此仲景立法之盡善也。夫陰陽互根。氣雖分而神自合。三陽之底。便是三陰。三陰之表。即是三陽矣。如太陽病。而脈反沉。便合少陰。少陰病而反發熱。便合太陽。陽明脈遲即合太陰。太陰脈緩即合陽明。

白話文:

疾病都有固定的表現形式,因此建立了六經分司的理論。但疾病又會變化,需要進一步找出相關聯的疾病進行參照,這是《傷寒論》立法思想的精髓。

陰陽相互依存,氣息雖然分開,但精神卻是相通的。三陽的裡部就是三陰,三陰的外部就是三陽。

例如:太陽病出現脈沉,就考慮合併少陰病。少陰病出現發熱,就考慮合併太陽病。陽明脈遲緩,就考慮合併太陰病。太陰脈緩慢,就考慮合併陽明病。

少陽脈細小。是合厥陰。厥陰微浮是合少陽。雖無合併之名。而有合併之實。或陽得陰而解。陰得陽而解。或陽入陰而危。陰亡陽而逆。種種脈症。不可枚舉。學者當於陰陽兩症中。察病勢合不合。更於三陽三陰中。審其症之並與不並。於此陰病治陽。陽病治陰。扶陽抑陰。

白話文:

少陽脈象細小,與厥陰脈相合。厥陰脈象稍微浮動,與少陽脈相合。雖然沒有明確提到合病的名稱,但實際上卻有合病的症狀。

或者陽氣得到陰氣而解除,陰氣得到陽氣而解除。或者陽氣進入陰氣而危急,陰氣沒有了陽氣而逆轉。

各種脈象症狀,很難一一枚舉。學者應在陰陽兩種症狀中,觀察病勢是否合病。又在三陽三陰中,審查其症狀是否並發。

根據這些情況,治療陰病時調治陽氣,治療陽病時調治陰氣,扶助陽氣抑制陰氣。

瀉陽補陰等法。用之恰當矣。三陽皆有發熱症三陰皆有下利症。如發熱而下利。是陰陽合病也。陰陽合病。陽盛者屬陽經。則下利為實熱。如太陽陽明合病。少陽陽明合病。太陽少陽合病。必自下利。用葛根黃芩等湯者是也。陰盛者屬陰經。則下利屬虛寒。如少陰病吐利。反發熱者不死。

白話文:

瀉陽補陰等治療方法。使用得當。三陽經都有發熱的症狀,三陰經都有腹瀉的症狀。如果既發熱又腹瀉。說明陰陽兩者合病。陰陽合病時,如果陽氣過盛,屬於陽經。那麼腹瀉就是實熱。比如太陽陽明合病,少陽陽明合病,太陽少陽合病。一定會出現腹瀉。這時服用葛根黃芩等湯藥。如果陰氣過盛,屬於陰經。那麼腹瀉就是虛寒。比如少陰病出現嘔吐腹瀉。反而發熱的,不會死。

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不惡寒。而面色赤。用通脈四逆者是也。若陽與湯合。不合於陰。即是三陽合病。則不下利。而自汗出。為白虎症也。陰與陰合。不合於陽。即是三陰合病。則不發熱。而吐利厥逆。為四逆症也。並病與合病稍異者。合則一時並見。並則以次相乘。

白話文:

少陰病

症狀:

  • 腹瀉清澈液體
  • 內寒外熱
  • 不怕冷
  • 面色潮紅

治療:

  • 使用「通脈四逆湯」,調理氣血循環

若陽與陽結合,不合於陰

  • 症狀:
  • 不腹瀉
  • 自汗
  • 病名:白虎症

若陰與陰結合,不合於陽

  • 症狀:
  • 不發燒
  • 嘔吐、腹瀉、喘逆
  • 病名:四逆症

併發症與合併症的區別

  • 合併症:症狀同時出現
  • 併發症:症狀依序發作

如太陽之頭項強痛未罷。遞見脈弦眩冒。心下痞硬等症。是與少陽並病。更見讝語。即是三陽並病矣。太陽與陽明並病。太陽症未罷者。從太陽而小發汗。太陽症已罷者。從陽明而下之。其機在惡寒惡熱而分也。然陽明之病在胃家實。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恐胃家未實耳。

白話文:

如果太陽經的頭痛並未解除,接著出現脈搏弦緊眩暈、心下堵塞等症狀,這是與少陽經同時發病了。若再出現胡言亂語,就是三陽經同時發病了。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發病,陽明經的症狀正在進行時,應從太陽經著手,稍微發汗。陽明經的症狀已經結束,應從陽明經著手,用瀉下法治療。鑑別的關鍵在於有無惡寒惡熱。不過,陽明經的病邪在胃經,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發作,若伴有喘息、胸悶,不能直接用瀉下法,因為擔心胃氣未實。

如陽明與太少合病。必自下利。何以得稱陽明。要知夾熱下利。即胃實之始。內經所云暴注下迫。皆屬乎熱。其脈必浮大弦大。故得屬之陽明。而不經於太陰也。若下利清穀。裡寒外熱。脈浮而遲者。則浮不得屬之於表。而遲則為在臟。若見脈微欲絕。即身不惡寒。而面色赤者。

白話文:

如果陽明和太少同時發病,必定會出現腹瀉。為什麼可以稱為陽明?要知道挾熱腹瀉,正是胃實的初期症狀。內經中所說的暴注下迫,都屬於熱性。它的脈象必定浮大弦大,所以可以稱之為陽明,而不是太陰。如果腹瀉清穀,內裡寒冷外熱,脈浮而遲緩的,那麼浮脈不屬於表症,而遲緩則表示在臟腑。如果發現脈搏微弱欲斷,即使身體不畏寒,面色卻發赤的,

又當屬之少陰。蓋太陽陽明下利之辨。在清穀不清穀。而太陰少陰之清穀。又在脈之遲與微為辨也。夫陽明主胃實。而有夾熱利。太陰主下利清穀。又因脈微細。而屬少陰少陰脈微下利。反見陽明之不惡寒。而面色赤。若不於合併病參之。安知病情之變遷如此。而為之施治哉。

白話文:

那時候應該歸屬於少陰。假設太陽陽明腸胃下痢,要分辨是清穀或不清穀;而太陰少陰腸胃清穀下痢,還要根據脈搏遲緩與微細進行分辨。陽明主胃實,因此會有夾雜熱症的腹瀉;太陰主清穀下瀉,又因為脈搏微細,因此屬於少陰;少陰脈微弱下瀉,反而出現陽明脈不惡寒、面色發紅的症狀。如果不從併發症的角度來綜合判斷,怎能知道病情會有如此變化,進而對症下藥呢?

然此為六經言耳。若六經之合併。與內傷外感之合併。神而明之。不可勝極。以陰陽互根之體。見陰陽離合之用。是知六經之準繩。更屬定不定法矣。何漫云三陰無合病並病也哉。

白話文:

但這只是六經理論。如果將六經的病理合併,再與內傷外感的合併,就能得到靈活透徹的理解,變化無窮。從陰陽互為根本的本質,體會到陰陽離散結合的作用機理。這樣就可以知道六經的準繩,並非固定不變的法則。怎麼能隨意說三陰不會合併發病呢?

2. 風寒辨惑第四

風寒二氣。有陰陽之分。又相因為患。蓋風中無寒。即是和風。一夾寒邪。中人而病。故得與傷寒相類。亦得以傷寒名之。所以四時皆有風寒。而冬月為重也。傷寒中風。各有重輕。不在命名。而在見症。太陽篇。言中風脈症者二。一日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

白話文:

風寒這兩種病邪,有陰陽的區別,但又會互相配合而致病。風中沒有寒邪,就是和風。一旦夾帶了寒邪,侵入人體就會致病。所以症狀與傷寒很類似,也可以用傷寒這個名稱來命名。因此,四個季節都可能有風寒病,但以冬天較為嚴重。傷寒和中風,各有輕重之分。不能光看病名,要看具體症狀。在《太陽篇》中,提到了兩種中風的脈象症狀:一種類型是太陽中風。陽氣浮於體表,而陰氣虛弱。陽氣浮於體表會表現為自發性的發熱。

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主之。一日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以二症相較。陽浮見寒之輕。浮緊見寒之重。汗出見寒之輕。不汗出見寒之重。嗇嗇淅淅。見風寒之輕。翕翕見發熱之輕。

白話文:

身體陽氣不足的人,容易自發出汗。總是覺得怕冷、怕風。身體發熱,鼻子有鳴音,噁心乾嘔。以上症狀,用桂枝湯治療。若因太陽經中風導致的疾病,脈象浮而緊,發熱怕冷,全身疼痛,不出汗但煩躁不安。可以用大青龍湯治療。這兩種症狀相比,陽氣浮越表現為較輕的怕冷;脈象浮緊表現為較重的怕冷;出汗表示怕冷較輕;不出汗表示怕冷較重;總是覺得冷、怕風,表示風寒較輕;身體發熱,表示發熱較輕。

發熱惡寒。見寒熱之俱重。鼻鳴見風之輕。身疼見風之重。自汗乾嘔。見煩之輕。不汗煩躁。見煩之重也。言傷寒脈症者二。一曰太陽病。或未發熱。或已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以二症相較。微惡寒。

白話文:

如果發燒寒顫,表明寒邪和熱邪都很重。如果流鼻涕,表明風寒較輕。如果身體疼痛,表明風寒較重。如果自發出汗並乾嘔,表明熱邪較輕。如果不出汗卻煩躁不安,表明熱邪較重。

傷寒脈證有兩種:

第一種是太陽病。病人在發熱之前或發熱後,必定會惡寒、身體疼痛、嘔吐酸水。脈象又緊又有力,稱為傷寒。

第二種是脈浮自汗、小便頻繁、心煩、略微惡寒、腿腳抽筋。將這兩種症狀相比較,第二種症狀的惡寒較輕。

見必惡寒之重。體痛。覺腳攣急之輕。自汗出。小便數。心煩。見傷寒之輕。或未發熱。見發熱之難。必先嘔逆。見傷寒之重。脈浮。見寒之輕。陰陽俱緊。見寒之重。中風傷寒。各有輕重如此。今人必以傷風為輕。中風為重。但知分風寒之中傷。而不辨風寒之輕重。於是有傷寒見風中風見寒之遁辭也。

白話文:

觀察到明顯的畏寒、全身疼痛、感到腳部痙攣抽搐較輕、自發出汗、小便頻繁、心煩意亂等症狀。這是傷寒的較輕症狀。但也可能沒有發熱。

觀察到發熱症狀困難出現。這是傷寒的較重症狀。通常會先出現嘔吐、呃逆等症狀。

觀察到脈搏浮動。這是寒症的較輕症狀。

觀察到陰陽脈搏都顯得緊實。這是寒症的較重症狀。

中風、傷寒各自分為輕重兩種情況。現在的人通常認為傷風較輕,中風較重。只知道區分中風、傷寒,卻不區分其輕重程度。因此,有人用「傷寒遇風則化為中風」、「中風遇寒則化為傷寒」這樣的說法來迴避。

夫風為陽邪。寒為陰邪。雖皆因於時氣之寒。而各不失其陰陽之性。故傷寒輕者。全似中風。獨腳攣急不是。蓋腰以上為陽。而風傷於上也。中風重。全似傷寒。而煩躁不是。蓋寒邪嘔而不煩。逆而不燥也。然陰陽互根。煩為陽邪。煩極至躁。躁為陰邪。躁極致煩。故中風輕者煩輕。

白話文:

風是陽性的邪氣,寒是陰性的邪氣,雖然都因時令的寒冷而起,但它們各自都保有着自己的陰陽屬性。所以,風寒症輕的,完全類似中風,但只有腿腳抽筋急促而僵硬的症狀不一樣。這是因為,人體腰部以上是陽性部分,所以風邪會傷及以上部位。中風症重的,完全類似傷寒,但是煩躁的症狀不一樣。因為,寒邪會導致嘔吐而不是煩躁,逆氣而上也不會引起口渴。但是,陰陽屬性互相依存。煩躁是陽性邪氣,煩躁到極致就會變成狂躁。狂躁是陰性邪氣,狂躁到極致就會變成煩躁。所以,中風症輕的,煩躁的症狀也輕。

中風重者煩躁。傷寒重者躁煩。傷風重者微煩。微煩則惡寒亦微。是微陽足以勝微寒。故脈浮不緊矣。如本論所云。凡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以脈浮不緊。故知汗出解也。若不待自解。而妄攻其表。所以亡陽。因陽微故耳。凡傷寒見煩。則寒氣欲解。躁煩是陽為寒鬱。

白話文:

中風嚴重的人會出現躁動不安的症狀。傷寒嚴重的人也會出現躁動不安的症狀。傷風嚴重的人會出現輕微的躁動不安。輕微的躁動不安,通常伴隨著輕微的惡寒。這是因為,輕微的陽氣足以抵抗輕微的寒氣。因此,脈搏會浮而有力,正如經典所說:凡是要自行痊癒的,必定會先出現躁動不安的症狀,然後才會出汗而痊癒。由於脈搏浮而有力,所以知道出汗後會痊癒。如果不用等待自然痊癒,而盲目地攻表(發汗),就會導致陽氣虛脫,因為陽氣本來就比較虛弱。凡是傷寒出現躁動不安的症狀,表明寒氣將要解除。躁動不安表明陽氣被寒氣鬱悶住了。

而邪轉盛。故傷寒一日。若躁煩者為欲傳。六七日躁煩者。為陽去入陰也。因病入所稟之陽氣有不同。而受邪之部位陰陽更不類。故陽有多少。熱有微甚。如太陽為先天之巨陽。其熱發於榮衛。故一身手足壯熱。陽明乃太少兩陽相合之陽。其熱發於肌肉。故蒸蒸發熱。少陽為半表之陽。

白話文:

邪氣(病氣)漸漸增強。所以傷寒第一天,如果出現煩躁不安,表示病氣將要傳變。六、七天後出現煩躁不安,是陽氣從身體表面進入體內一層了。因為生病所侵犯的陽氣稟賦不同,而病邪侵犯的部位陰陽特性也各不相同。所以陽氣的盛弱不同,熱度的輕重也不一。例如:太陽經是先天的巨陽經,太陽經的熱度發散在血脈之中,所以全身手腳都會發熱;陽明經是太陽經和少陽經兩個陽經相合而成的,陽明經的熱度發散在肌肉之中,所以肌肉會蒸蒸發熱;少陽經是半表半裡的陽經。

其熱發於腠理。時開時合。故往來寒熱。此三陽發熱之差別也。太陰為至陰。無熱可發。因為胃行津液。以灌四旁。故得主四肢而發熱於手足。所以太陰傷寒手足自溫。太陰中風四肢煩疼耳。少陰為封蟄之本。若少陰不藏。則坎陽無蔽。故有始受風寒。而脈沉發熱者。或始無表熱。

白話文:

熱氣發於表皮。有時出現,有時消失。所以會反覆出現寒熱。這是三陽經發熱的區別。太陰經是極陰的,沒有熱氣可發。因為胃部運化津液,滋潤四肢,所以太陰經主治四肢,會發熱在手腳上。因此太陰經受寒,手腳會自覺溫暖。太陰經中風時,四肢會痠痛。少陰經是封藏蟄蟲的根本。如果少陰經不能封藏,坎水之陽氣就不能被遮蔽,所以一開始受風寒,脈就會沉而發熱。或一開始沒有表熱。

八九日來。熱入膀胱。致一身手足盡熱者。厥陰當兩陰交盡。一陽之初生。其傷寒者。有從陰而先厥後熱者。有從陽而先熱後厥者。或陽進而熱多厥少。或陽退而熱少厥多。或陰陽和而厥與熱相應者。是三陰發熱之差別也。太陽為父。多陽盛之病。如初服桂枝而反煩解。半日許而後煩。

白話文:

最近八、九天以來,熱邪侵入了膀胱,導致全身手腳都發熱的情況。厥陰經脈是兩陰經脈(少陰君火和太陰脾土)交會的地方,而陽氣初生之時。在感受風寒的人中,有從陰經而先出現厥證(手腳冰冷),後出現發熱的情況;有從陽經而先出現發熱,後出現厥證的情況。或者陽氣旺盛而發熱明顯,厥證較輕;或者陽氣衰退而發熱較輕,厥證較重;或者陰陽平衡而厥證與發熱程度相應。這是三陰經發熱的差別。

太陽經脈是陽氣盛多的部位,主要病症為發熱。例如,服用桂枝湯後,反而出現煩躁不解,經過半天才出現煩躁。

下之而脈仍浮。氣上撞。與不汗出而煩躁。服藥微除而煩瞑發衄者。皆陽氣重故也。少陰為雌。多亡陽之病。如下利清穀。手足厥逆。脈微欲絕。惡寒蜷臥。吐利汗出。裡寒外熱。不煩而躁。皆亡陽故也。又內經病形篇云。邪中於項。則下太陽。中於面。則下陽明。中於頰。

白話文:

拉肚子後脈象仍然浮表,氣往上衝,以及不發汗而煩躁,服藥症狀稍退但昏沉流鼻血的,都是因為陽氣過盛。少陰屬於陰,多是缺少陽氣的病症,例如腹瀉排出清便,手腳冰冷逆轉,脈象微弱接近斷絕,怕冷蜷臥,嘔吐腹瀉出汗,體內寒冷體表發熱,不煩躁但不安分,這些都是因為缺少陽氣。

《內經·病形篇》中說:邪氣侵襲頸部,症狀會向下發展到陽明經;侵襲面部,症狀會向下發展到陽明經;侵襲頰部,...

則下少陽。其中膺背兩脅。亦中其經。故本篇太陽受邪。有中項。中背之別。中項則頭項強痛。中背。則背強𠘧𠘧也。陽明有中面中膺之別。中面則目痛鼻乾。中膺則胸中脅下痞硬也。此岐伯中陽溜經之義。又云。邪中於陰。從臂胻始。自經及臟。藏氣實而不能容。則邪還於府。

白話文:

如果是下焦的少陽經受邪,那麼胸脅後背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本篇提到太陽經受邪,有「中項」和「中背」的區別。「中項」是指頭部和頸部疼痛,而「中背」是指背部強直疼痛。陽明經也有「中面」和「中膺」的區別。「中面」是指眼睛疼痛、鼻子乾燥,而「中膺」是指胸中和肋骨下的部位疼痛、脹硬。這是《黃帝內經》中「陽溜」經絡理論的意義。此外,書中還提到,邪氣侵犯陰經,會從手臂和臀部開始,沿著經絡影響臟腑。如果臟腑氣血充足,無法容納邪氣,那麼邪氣就會轉而侵犯體表。

故本篇論三陰。皆有自利症。是寒邪還府也。三陰皆有可下症。是熱邪還府也。此岐伯中陰溜府之義。六經之部位有高下。故受邪之日有遠近。太陽為三陽居表。位最高。最易傷寒。故一日受。陽明為二陽而居前。故二日受。少陽為一陽而居側。故三日受。太陰為三陰。居陰位最高。

白話文:

因此,本章節討論三陰經。三陰經都有自我治療的症狀。這是寒邪返回臟腑所致。三陰經都有可以下瀉的症狀。這是熱邪返回臟腑所致。這是《黃帝內經》中關於「中陰溜府」的原理。六經的位置有高低之分。因此,受到病邪侵襲的時間也有遠近之分。太陽經屬於三陽經,位於外表,位置最高,最容易受寒。因此,受寒一天就會發病。陽明經屬於二陽經,位於前面,所以受寒兩天就會發病。少陽經屬於一陽經,位於側面,所以受寒三天就會發病。太陰經屬於三陰經,位於陰經位置最高。

故四日受。少陰為二陰。居陰位之中。故五日受。厥陰為一陰。居三陰之盡。故六日受。此皆言見症之期。非六經以次相傳之日也。內經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適其至所。即此義也。按本論傳字之義。各各不同。必牽強為傳經之謬。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

白話文:

所以太陽病發作需要四天。少陰是兩陰之首,在陰位的中間,所以需要五天發作。厥陰是少陰的盡頭,所以需要六天發作。這些都是指見到症狀所需要的時間,而不是六經依次傳遞的時間。內經說:氣有高低,病有遠近。到症狀發作的地方,就是這個意思。依照本論,傳遞這個字的意思各不相同,一定要牽強附會成傳經是非常錯誤的。傷寒病的第一天,太陽經受到影響。脈象平穩表示沒有傳遞給其他經絡。

是指熱傳本經。不是傳陽明之經絡。陽明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是止寒傳本經。不是傳少陽之經絡。陽明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是止寒傳本經。不是傳少陽之經絡。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症不見者。為不傳。皆指熱傳本經。不是二日傳陽明。三日傳少陽之謂。

白話文:

這是指熱證傳遍了本經絡,而不是傳染到陽明經絡。陽明經絡沒有再傳染的現象。一開始雖然惡寒,但兩天後自然停止。這是停止惡寒傳到本經絡,而不是傳染到少陽經絡。陽明經絡沒有再傳染的現象。一開始雖然惡寒,但兩天後自然停止。這是停止惡寒傳到本經絡,而不是傳染到少陽經絡。患上傷寒二、三天後,如果沒有出現陽明或少陽的症狀,就是沒有傳染。這些都指熱證傳遍了本經絡,而不是指兩天後傳染到陽明經絡,三天後傳染到少陽經絡。

太陽病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言七日當來復之辰。太陽一經之病當盡。非日傳一經也。七日復傳太陽之謂。若復傳則不當曰盡。若日傳一經。則不當日行其經矣。若欲再作經。是太陽不罷。而並病陽明。使經不傳。是使陽明之經。不傳太陽之熱。非再傳少陽之謂也。

白話文:

太陽病超過七天後自行痊癒,是因為太陽經的病邪已經運行完畢。七天這個時間點是太陽經的病邪應該痊癒的時刻,太陽經的病邪應該完全消失,而不是傳到另一條經絡。七天後再次出現太陽經的病症,指的是病邪再次傳到太陽經。如果再次傳到太陽經,就不應該說「病邪運行完畢」;如果病邪每天傳到一條新的經絡,就不應該說太陽經的病邪「運行完畢」。如果太陽經的病邪再次發作,表示太陽經的病邪尚未痊癒,而且還會合併陽明經的病邪。如果病邪不傳到其他經絡,表示陽明經的病邪不會傳承受太陽經的熱邪,這並不是指病邪再次傳到少陽經。

太陽與陽明少陽地面相近。故太陽之盛而不罷。使轉屬陽明。陽已衰而不罷。使轉系少陽。若陽陷則轉系太陰。陽虛則轉入少陰。陽逆則轉入厥陰矣。陽明萬物所歸。故六經皆得轉屬。而陽明無所復傳。是知陽明無轉屬少陽之病。陽明太陰。俱屬於胃。胃實則太陰轉屬陽明。

白話文:

太陽經與陽明經、少陽經的運行路線相近。所以太陽經旺盛的時候,它的能量可以傳給陽明經。陽明經衰竭的時候,它的能量可以傳給少陽經。如果陽氣沉滯,能量會轉移到太陰經。陽氣虛弱,能量會轉移到少陰經。陽氣逆行,能量會轉移到厥陰經。

陽明經是萬物歸途,所以其他六條經絡的能量都可以轉移到它身上,但陽明經本身卻沒有其他經絡可以轉移能量。

陽明經和太陰經都歸屬於胃。如果胃中食物過多,太陰經的能量就會轉移到陽明經。

胃虛則陽明轉屬太陰矣。少陰與二陰地面相近。受太陰之寒。則吐利清穀。受厥陰之熱。則咽痛便血也。厥陰為陰之盡。亦如陽明之無復傳。然陰出之陽。則熱多厥少。陰極亡陽。則熱少厥多。此即少陽往來寒熱之變局。按本論云。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為中風。又云。

白話文:

如果胃氣虛弱,那麼陽明經就會轉化為太陰經。少陰經和太陰經、厥陰經位置相近。如果受到了太陰經寒氣的影響,就會出現吐瀉清稀物。如果受到了厥陰經熱氣的影響,就會出現咽喉疼痛、便血。厥陰經是陰氣的極致,就像陽明經無處可傳一樣。但是,如果陰中生陽,那麼熱證多而寒證少。如果陰極而陽亡,那麼寒證多而熱證少。這就是少陽經來回變化寒熱的原因。根據《傷寒論》的記載,太陽病發熱出汗惡風,脈搏緩慢,這是中了風邪。又說:

太陽中風。脈浮緊。不汗出而煩躁。又云。陽明中風。脈弦浮大不得汗。合觀之。不得以無汗謂非中風矣。本論云。太陽病。或未發熱。或已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而未嘗言無汗。又云。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

白話文:

太陽經中風。脈象浮緊。不出汗卻煩躁不安。又說,陽明經中風。脈象弦浮有力,不出汗。綜合來看,不能因為沒有出汗就說不是中風。

《傷寒論》中說:太陽經病,有的還沒有發熱,或者已經發熱。必定惡寒、身體疼痛、嘔吐反胃、脈象陰陽兩部都緊,被稱為傷寒。但從沒有說過不流汗。

《傷寒論》又說:太陽經病,頭痛、發熱、身體疼痛、腰痛、骨節疼痛、怕風、不流汗而喘息。

麻黃主之。此不冠傷寒。又不言惡寒。又云傷寒脈浮。自汗出。微惡寒。合觀之。又不得以有汗非傷寒矣。今人但據桂枝條之中風自汗。而不究傷寒亦有自汗出者。強以麻黃症為無汗之傷寒。而不究中風最多無汗者。謂傷寒脈浮緊。中風脈浮緩。而不知傷寒亦有浮緩。中風亦有浮緊者。

白話文:

麻黃湯是治療傷寒的主要藥方。但這裡沒有提到傷寒(指體表感受外邪)。也沒有提到惡寒。雖然提到傷寒脈浮,自汗出,微惡寒,但綜合來看,不能因為有自汗就認為不是傷寒。現在的醫家只根據桂枝湯的條文中說的中風自汗,而不研究傷寒也有自汗的。硬說麻黃證是沒有自汗的傷寒,不研究中風更多時候沒有自汗。說傷寒脈浮緊,中風脈浮緩,卻不知道傷寒也有脈浮緩的,中風也有脈浮緊的。

知三陽脈浮。三陰脈沉。而不知三陰皆有浮脈。三陽亦有沉脈者。總是據一條之說。不理會全書耳。當知麻黃湯。大青龍湯。治中風之重劑。桂枝湯。葛根湯。治中風之輕劑。傷寒可通用之。非主治傷寒之劑也。世皆推桂枝湯。為中風主劑。而不敢以大青龍為中風之劑者。是惑於中風見寒。

白話文:

知道三條陽脈脈象浮,三條陰脈脈象沉。卻不知道三條陰脈也會有脈象浮的,三條陽脈也會有脈象沉的。這都是隻依據一處說法,而不通達全書的道理。應該知道,麻黃湯、大青龍湯是治療中風的重劑,桂枝湯、葛根湯是治療中風的輕劑,傷寒也可以通用。它們並不是專門治療傷寒的藥劑。世人都推崇桂枝湯為中風的主劑,卻不敢用大青龍湯治療中風,這是被中風見寒的假象所迷惑。

傷寒見風之謬。不敢以麻黃湯。為中風之劑者。是泥於有汗為中風。無汗為傷寒之謬也。風為陽邪。因四時之氣而變遷。且一日亦具四時之氣。而運更有郁復淫勝之不同。故有麻黃桂枝葛根青龍等法。當知四時俱有中風傷寒。不得拘春傷於風。冬傷於寒之一說也。太陽經多中風方。

白話文:

很多人誤認為傷寒是因為見風而導致,所以不敢使用麻黃湯作為治療中風的方劑。這種想法源自於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出汗就是中風,不出汗就是傷寒。

風是一種陽邪,會隨著四季的氣候變化而改變。而且,一天之中也會呈現出四季的氣候特徵。再加上氣候的鬱滯、復發和淫盛程度的不同,因此有麻黃、桂枝、葛根、青龍等不同的治療方法。

要知道,四季都可能出現中風和傷寒,不能拘泥於春天傷風,冬天傷寒的說法。太陽經有很多治療中風的方劑。

麻黃附子細辛真武附子茱萸白通四逆通脈等湯是也。中風諸方可移治傷寒。傷寒諸方不可治中風者。寒可溫而風不可以熱治也。風為陽邪。故中風者。在少陰每多陽症。寒為陰邪。故傷寒者。雖在太陽每多陰症。太陽經多中風症。陽從陽也。少陰經多傷寒症。陰從陰也。夫風者善行而數變。

白話文:

麻黃、附子、細辛、真武、附子、茱萸、白通、四逆、通脈等湯方就是治療中風的方劑。中風的治療方法可以轉用於治療傷寒。但傷寒的治療方法不能用於治療中風,因為寒邪可以溫熱祛除,而風邪不能用熱性方法治療。

風為陽性之邪,所以中風者即使在少陰經,也往往表現出陽性的症狀。寒為陰性之邪,所以傷寒者即使在太陽經,也往往表現出陰性的症狀。太陽經中多見中風的症狀,這是陽從陽的緣故。少陰經中多見傷寒的症狀,這是陰從陰的緣故。風邪的特點是活動快速、變化多端。

故脈症皆不可拘。自變者觀之。其症或自汗鼻鳴。或無汗而喘。或不汗出而煩躁。或下利嘔逆。或渴欲飲水。或往來寒熱。或口舌咽乾。或短氣腹滿。鼻乾嗜臥。或目赤耳聾。胸滿而煩。或四肢煩疼。種種不同。其脈或浮緩。或浮緊。或弦而浮大。或陽微陰澀。或陽微陰浮。

白話文:

因此,對脈象和症狀都不可拘泥。要觀察它們的變化。症狀可能表現為自汗鼻鳴、無汗喘息、不發汗但煩躁、腹瀉嘔吐、口渴想喝水、寒熱交替、口舌咽喉乾燥、氣短腹脹、鼻乾嗜睡、眼睛發紅耳鳴、胸部滿悶而煩躁、四肢疼痛。脈象也有所不同,可能浮緩、浮緊、弦而浮大、陽氣虛弱陰氣澀澀、陽氣虛弱陰氣浮浮。

亦種種不同。自不變也觀之。惟浮是中風之主脈。惡風是中風之定症。蓋風脈變態不常。而浮為真體。風症變幻多端。而惡風其真情也。仲景廣設諸方。以曲盡常變耳。夫寒之傷人也有三。早晚霧露。四時風雨。冬春霜雪。此天之寒氣也。幽居曠室。磚地土堦。大江深澤。邃谷名山。

白話文:

這些不同的症狀,從不變的方面觀察,只有浮脈是中風的主要脈象,怕風是中風的確定症狀。因為風脈的變化形態不定,而浮脈纔是它的真體。風症的變化多端,而怕風纔是它的真實表現。張仲景廣泛設立各種方劑,以包羅各種常見的變化。寒邪對人的傷害有三個方面:早晚的霧露,四季的風雨,冬春的霜雪。這些來自於天的寒氣。幽暗的住宅,空曠的房間,磚地土牆,大江深澤,幽深的峽谷,著名的高山。

地之寒氣也。好飲寒泉。喜食生冷。酷嗜瓜果。誤服冷藥。人之寒氣也。此義最淺。傷寒諸書莫之或及。而以冬寒春溫。時疫之症掩之。何不求致病之因。而歸時令之變耶。夫寒固為冬氣。三時豈必無寒。第寒有輕重。傷亦有輕重。不拘定於冬。溫固為春氣。而三時亦病溫。

白話文:

寒邪是來自地面的寒氣。它喜歡喝冰冷的泉水,喜好生冷食物,酷愛瓜果,誤服了寒性的藥物。人的寒邪也是這樣。這個道理是最淺顯易懂的。歷代傷寒病的醫書都沒有提到它,而是用「冬寒春溫」、「時疫」等病症來掩蓋它。為什麼不去探究疾病的病因,而歸罪於時令的變化呢?

寒氣固然是冬天的氣候,但其他三季難道就沒有寒氣嗎?只不過寒氣有輕有重,傷寒也分輕重。不能拘泥於冬季纔有寒邪。溫熱病是春天的氣候,但其他三季也會發病。

且溫隨時而發者多。因冬月傷寒所致者少。不可謂必然之道也。即冬時病溫。亦因其人陰虛而發。豈冬時之暖氣。即有毒以傷人乎。若時行疫氣。正天地溫熱之毒。如涼風一起。疫即自散。豈遇寒而反重耶。疫與寒。為風馬牛不相及。何得以寒冠時行之疫。若為暴寒所折而病。

白話文:

經常發現冬天的溫病多發。由冬天的外感風寒引起的溫病卻很少。不能說這是絕對的道理。即使是冬天的溫病,也是因為患者身體陰虛造成的。難道冬天的溫暖天氣,也能像毒氣一樣傷害人?

如果是一般流行的時疫,那是真正的天地間溫熱的毒氣。就像冷風一吹,時疫就會自行散去。難道遇到寒冷天氣反而會加重嗎?時疫和寒冷,就像風馬牛不相及。怎麼能用寒冷來命名時疫呢?

如果因受寒過度而生病,那是另一回事。

即是三時之傷寒。勿得忘以疫名之矣。謂三四月陽氣尚弱。為寒折而病熱輕。五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折而病熱重。七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折而病熱微。此叔和之莫須有也。夫病寒病熱。當審其人陰陽之盛衰。不得拘天時之寒熱。天氣之寒熱以傷人。必因其人陰陽之多少。元氣之虛實為輕重。

白話文:

也就是說,三時之傷寒,不要忘記用疫病的名字來稱呼它。意思是,三、四月陽氣還很弱,受寒而生病,熱症比較輕。五、六月陽氣已經很盛,受寒而生病,熱症就比較重。七、八月陽氣已經衰退,受寒而生病,熱症就比較輕微。這就如同叔和的莫須有,根本不存在。

至於寒症和熱症,應該仔細審察患者的陰陽盛衰狀況,不能一味拘泥於天時寒熱。天氣的寒熱傷害人體,一定會因為患者陰陽的多少,元氣的虛實而造成病症的輕重。

不全憑時令之陰陽為轉移也。所以仲景立方。全以平脈辨症為急務。不拘於受病之因。不拘於發病之時為施治。如夏月盛暑。而傷寒吐利。多有用姜附吳萸而始效。隆冬嚴寒而病溫。多有用石膏硝黃而熱乃解者。謂麻黃桂枝二湯。只宜於冬月之正傷寒。三時不可輕用。其失豈不多乎。

白話文:

治療疾病不僅依據季節的陰陽變化。所以張仲景制定藥方時,最重要的是根據脈象判定病因。不拘泥於疾病的成因或發病的時間而進行治療。例如:夏天的酷暑中,出現傷寒吐瀉的症狀,往往需要使用生薑、附子、吳茱萸等溫熱藥物纔能有效。隆冬時節,患上溫病,往往需要使用石膏、硝石、黃芩等清熱藥物才能退熱。所謂麻黃桂枝湯這兩劑藥,只適用於冬季的正傷寒。其他季節不宜輕易使用。如果錯誤使用,豈不是會帶來很多危害?

夫開口言傷寒。動手反用寒涼克伐之劑。曷不於傷寒二字顧名思義耶。寒傷於表。法當溫散。寒傷於裡。法當溫補。仲景治傷寒。只有溫散溫補二法。其清火涼解吐下等法。正為溫暑時疫而設。所以治熱。非以治寒。治熱淫於內。非治寒傷於表也。今傷寒家皆曰。仲景治溫治暑。

白話文:

在談論傷寒時,卻動輒使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為什麼不從「傷寒」二字推敲其真正的意義呢?寒氣侵犯表外,應當採用溫熱散寒的方法;寒氣侵犯裡臟,應當採用溫熱補益的方法。仲景治療傷寒,只有溫熱散寒和溫熱補益兩種方法。至於清火、涼解、吐下等方法,是專門針對溫熱時疫而設立的,用來治療熱證,而不是治療寒證。治療熱邪內淫,而不是治療寒邪侵襲表外的。現在治療傷寒的醫生都說仲景治療溫病和暑病。

必另方治法。今遺失而無徵。傷寒只有汗吐下三法。將溫補正法。置之不用。反曰治傷寒無補法。於是人傷於天地之寒者輕。復傷於醫師之法者重。死於寒食之內傷者少。死於寒藥之內傷者多耳。

白話文:

如果還有其他方法可以治療,但現在已經失傳了,沒有明確的依據。傷寒只有發汗、催吐和瀉下的三種方法。把溫補作為正確的方法,卻被放棄不用。反而說治療傷寒沒有補法。於是,人們因天地寒冷而受傷的輕微。而再次遭受醫生治療手段的傷害則會加重。死於寒涼飲食內傷的人少,死於寒涼藥物內傷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