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法祖》~ 序
序
1. 序
嘗思著書立說,必胸羅萬卷,筆無點塵,方能成一家言。後之人讀古人書,亦必與古人心心相印,乃能言之不謬。慈溪柯韻伯先生注張仲景傷寒論六卷,復自著傷寒論翼二卷,闡未發之藏,探獨得之秘,其明辨詳晰,使仲景千古不明之案一旦豁然。而後世觀柯氏之注論,知仲景之精微,其功德為何如也!
但流傳已廣,翻刻既多,其文義字句,類多魚豕,觀者未得洞明,咸置高閣。吾師任䳄鴻波先生,出其先祖越菴公手鈔傷寒法祖一編,視之即柯氏之論翼。惟於錯訛之處,細加校正,去繁從簡,悉已正定無瑕。予因抄而讀之,見其分經立論並遵柯氏,凡業此者當細心領會,得其精義,庶涇渭區分,自有定見,可無擔頭篋里之弊矣。
嗚呼!柯氏為仲景功臣,任氏於柯氏之功亦豈少哉!爰書以志之。
道光二十二年歲在壬寅仲春上瀚識於鋤經山房
後學清四陶觀永謹識
白話文:
【序】
我曾思考撰寫著作、建立學說,必須胸懷萬卷典籍,文筆純淨無瑕,才能成就獨到見解。後人閱讀古人書籍,也需與古人精神相通,方能準確詮釋不悖原意。慈溪柯韻伯先生為張仲景的《傷寒論》作註解六卷,另撰寫《傷寒論翼》二卷,闡發前人未解的奧秘,挖掘獨特心得,其辨析精詳、論述明晰,使張仲景千古以來的疑難問題豁然開朗。後世學者閱讀柯氏的註解,領悟仲景學說的精深微妙,其貢獻何其偉大!
然而因流傳廣泛、多次翻刻,書中文字內容頗多訛誤,讀者難以透徹理解,往往將之束之高閣。我的老師任䳄鴻波先生,出示其先祖越菴公親手抄錄的《傷寒法祖》一書,細察後發現正是柯氏的《傷寒論翼》。該抄本針對原書錯漏之處詳加校訂,刪繁就簡,已修正得完美無缺。我因而抄錄研讀,見其分章節立論完全遵循柯氏宗旨,凡鑽研此學者應用心體會,掌握其中精義,自能清楚辨別是非,形成堅定見解,避免徒然負書四處求問而不得要領。
啊!柯氏堪稱仲景學說的功臣,而任氏對柯氏著作的貢獻又何曾少呢?故撰此文以誌紀念。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年)仲春上旬記於鋤經山房
後學陶觀永恭敬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