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括要》~ 卷上 (3)
卷上 (3)
1. 六經七日病愈論
六經以次受病,其愈皆以七日為期。王叔和曰:「其不兩感於寒,更不傳經,不加異氣者,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小歇;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
大氣皆去,精神爽慧也。」此論本於素問,從來註疏,不能無誤,請更疏之。「不兩感」者,非表裡雙傳也;「更不傳經」者,邪在此經,更不傳彼經也;「不加異氣」者,不復感寒、感風、感溫、感熱、感濕,而變為他病也。如是,則可以期六經病愈之日矣。太陽篇曰:「發於陽者,七日愈。」以是計之,
乃知六經之病,自一日受者,七日當衰;二日受者,八日當衰。故七日邪在太陽,不傳陽明,更無變症,則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二日傳陽明,更不傳變,至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小歇;三日傳少陽,更不傳變,至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四日傳太陰,更不傳變,至十日太陰病衰,
腹減如故,則思飲食;五日傳少陰,更不傳變,至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乾已而嚏;六日傳厥陰,至十二日,厥陰病衰,頭痛少愈,大氣皆去,精神爽慧。明乎此,而上章成氏之誤,不辨自見矣。
白話文:
六經七日病愈論
六經依次受病,痊癒的時間都以七天為限。王叔和說:「如果沒有同時感受寒邪,也沒有傳播到其他經脈,也沒有感染其他病氣,那麼到第七天太陽經的病症就會減輕,頭痛也會好轉一些;第八天陽明經的病症就會減輕,發熱的情況也會稍有好轉;第九天少陽經的病症就會減輕,耳聾的情況也會稍微好轉;第十天太陰經的病症就會減輕,腹脹的情況會如常,開始想吃東西;第十一天少陰經的病症就會減輕,口渴會停止,舌頭乾燥的情況也會好轉並開始打噴嚏;第十二天厥陰經的病症就會減輕,小腹脹滿的情況會減輕,小腹略微下墜。所有的病氣都消退了,精神也會變得清爽聰慧。」 這個論述的基礎來自《素問》,歷來的註釋和疏解,難免會有錯誤,所以需要進一步闡述。「不兩感」是指沒有同時感染表裡兩經;「更不傳經」是指邪氣停留在某一經脈,沒有傳播到其他經脈;「不加異氣」是指沒有再次感受寒、風、溫、熱、濕等邪氣,而轉化成其他疾病。如果符合這些條件,那麼就可以預期六經疾病痊癒的時間。 《太陽篇》說:「病症從陽經發病的,七天就會痊癒。」以此推算,就能知道六經的疾病,從發病第一天算起,第七天應該減輕;從發病第二天算起,第八天應該減輕。所以,如果邪氣在第七天停留在太陽經,沒有傳到陽明經,也沒有其他併發症,那麼到第七天,太陽經的病症就會減輕,頭痛也會好轉一些;如果邪氣在發病的第二天傳到陽明經,而且沒有傳播到其他經脈,也沒有其他併發症,那麼到第八天,陽明經的病症就會減輕,發熱的情況也會稍有好轉;以此類推,如果邪氣在發病第三天傳到少陽經,沒有傳播到其他經脈,也沒有其他併發症,那麼到第九天,少陽經的病症就會減輕,耳聾的情況也會稍微好轉;以此類推,直到第十二天厥陰經的病症減輕,頭痛好轉,所有病氣都消退,精神也會變得清爽聰慧。明白了這些,就能看出成氏之前的論述錯誤之處了。
2. 仲景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論
仲景傷寒論。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醫者但能誦之,欲條分縷析以實其數者,未之前聞也。余考太陽上篇六十六法,中篇五十六法,下篇三十八法,陽明篇七十七法,少陽篇九法,太陰篇九法,少陰篇四十六法,厥陰篇五十四法,來病篇二十法,霍亂篇九法,陰陽易、瘥後勞復篇七法。又據舊本太陽中篇不可汗六法,移在條辨十五篇內,共得三百九十七法。太陽篇七十三方,陽明篇十方,少陽篇一方,太陰篇二方,少陰篇十四方,厥陰篇六方,霍亂篇三方,陰陽易、瘥復四方,共得一百一十三方。
統而論之,方者,定而不可易者也。法者,活而不可拘者也。非法無以善其方,非方無以療其症。學者先以方法熟習之,後以方法融會之,則方可以隨時變,而不逾仲景之法;法可以隨症立,而不外仲景之方。由是則超於方,亦方也;逸於法,亦法也。若拘拘於一定之軌則,而不思變通,不惟膠柱鼓瑟,抑且浩漫靡窮矣。
白話文:
《傷寒論》共有三百九十七種治療方法,一百一十三個處方。醫生只要能熟讀這些內容,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想要逐條分析,以驗證其數量是否正確,更是從未聽聞。我仔細研究後發現,太陽病上篇有六十六法,中篇五十六法,下篇三十八法;陽明病篇七十七法;少陽病篇九法;太陰病篇九法;少陰病篇四十六法;厥陰病篇五十四法;「來病篇」二十法;「霍亂篇」九法;「陰陽易、瘥後勞復篇」七法。此外,根據舊本,太陽病中篇中「不可汗」的六法,移到條辨十五篇中,因此總共有三百九十七法。太陽篇有七十三方,陽明篇十方,少陽篇一方,太陰篇二方,少陰篇十四方,厥陰篇六方,霍亂篇三方,陰陽易、瘥復篇四方,共計一百一十三方。
總而言之,處方是固定的,不能更改;方法是靈活的,不能拘泥。沒有方法就無法善用處方,沒有處方就無法治療疾病。學習者應先熟練掌握方法,然後融會貫通,這樣就能根據情況靈活運用處方,而不違背張仲景的治療方法;也能根據病症制定方法,而不脫離張仲景的處方。這樣就能超越既有的處方,而依然是處方;能突破既有的方法,而依然是方法。如果只是拘泥於固定的模式,而不思考變通,不僅會像「膠柱鼓瑟」一樣死板,而且會無休無止地迷茫下去。
3. 陶氏辨差認十六條
非時感冒。誤作傷寒。(非時者,四時不正之氣;傷寒者,冬月殺厲之氣。)直中陰經。誤作傳經熱症。(稍辨傷寒者,即無此誤也。)夾陰傷寒。夾陰中寒。誤作正傷寒。(夾陰者,因房勞腎虛,必有足冷脈沉之異。)內傷於寒。誤作外傷寒。(內傷生冷,法當濕中;外感寒邪,理宜發表。)如狂之症。
誤作發狂。(蓄血症每見如狂,而發狂者,熱邪深重也。)血症發狂。誤作濕熱發黃。(腹滿、小便不利,此蓄血發黃也;色如煙燻、一身盡痛、小便不利,此溫熱發黃。)蚊跡。誤作發癍。(發癍多見於胸腹,蚊跡只見於手足;脈洪大、煩躁昏憒、先紅後赤者,癍也;脈不大、安靜清爽、先紅後黃者,蚊跡也。蚊跡因腎虛,誤服涼藥,逼其無根之火熏肺而然。)動少陰血。誤作鼻衄。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血從口鼻出,名下厥上竭者死。鼻衄不過火邪熏肺耳。)譫語。誤作狂言。(譫語者,數數更端;狂言者,叫號怒罵。)獨語。誤作鄭聲。(獨語者,無人則言;鄭聲者,頻頻諄復。)女勞復。誤作陰陽易。(女勞復者,愈後交合也;陰陽易者,女病易於男,男病易於女也。)痞滿。
誤作結胸。(不痛為滿,痛為結胸。)噦逆。誤作乾嘔。(噦者,呃也;乾嘔者,有聲無物也。)並病。誤作合病。(合病者,二三經齊病也;並病者,一經未盡,又過一經之傳。)正陽明腑病。誤作陽明經病。(府病在裡宜下,經病在表宜汗。)陰躁。誤作陽狂。(陰躁脈沉、足冷、飲水不下咽也;陽狂脈實、大渴飲水。)
白話文:
陶氏辨差認十六條
非時感冒,誤認為傷寒。(非時感冒是指非四時正常的氣候所引起的感冒;傷寒則是指冬月嚴寒的邪氣所致。)直中陰經,誤認為傳經熱症。(只要稍微辨別傷寒,就不會犯這種錯誤。)夾陰傷寒、夾陰中寒,誤認為正傷寒。(夾陰是指因房事過度導致腎虛,會有腳冷脈沉的特殊表現。)內傷於寒,誤認為外感寒邪。(內傷生冷食物,病理當屬濕邪;外感寒邪,則應當採用發散的治療方法。)如狂之症,誤認為發狂。(蓄血症常表現出如狂的症狀,而真正的發狂則是熱邪深入所致。)血症發狂,誤認為濕熱發黃。(腹脹、小便不利,這是蓄血導致發黃;皮膚顏色像煙燻一樣、全身疼痛、小便不利,這是溫熱導致發黃。)蚊跡,誤認為發癍。(發癍多見於胸腹部,蚊跡則只見於手足;脈搏洪大、煩躁昏沉、先發紅後轉為赤色的是癍;脈搏不洪大、安靜清爽、先發紅後轉為黃色的是蚊跡。蚊跡是由於腎虛,誤服涼藥,迫使體內虛火熏灼肺部而引起的。)動少陰血,誤認為鼻衄。(少陰病只有厥冷無汗,強行發汗,則血液從口鼻流出,稱為下厥上竭,此種情況會危及生命。鼻衄只是火邪熏灼肺部引起的。)譫語,誤認為狂言。(譫語是指胡言亂語,內容反覆變化;狂言是指大喊大叫,怒罵不止。)獨語,誤認為鄭聲。(獨語是指沒人時自言自語;鄭聲是指反覆不斷地說話。)女勞復,誤認為陰陽易。(女勞復是指婦女病癒後行房事;陰陽易是指女性的病容易轉移到男性身上,男性也一樣。)痞滿,誤認為結胸。(不痛的是痞滿,疼痛的是結胸。)噦逆,誤認為乾嘔。(噦是指呃逆;乾嘔是指有嘔吐的動作,但吐不出東西。)並病,誤認為合病。(合病是指二三經絡同時生病;並病是指一經的病症未癒,又傳到另一經絡。)正陽明腑病,誤認為陽明經病。(腑病在內部,應當瀉下治療;經病在表層,應當發汗治療。)陰躁,誤認為陽狂。(陰躁症脈象沉細,腳冷,喝水咽不下;陽狂症脈象洪大,口渴,喝水很多。)
4. 察色法
青屬肝木,主風,主寒,主痛。面青唇青,舌卷囊縮,急溫之。青而黑,青而紅,相生者吉;青而白,枯燥者死。
赤屬心火,主熱。太陽面赤,當汗;陽明面赤,惡熱不惡寒,便閉譫語,可下,表裡俱熱,燥渴脈洪,未可下;少陽面赤脈弦,小柴胡和之;少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面赤,四逆湯加蔥白,此陰寒逼其浮火上行,服寒涼必死。赤而青,赤而黃,相生則吉;赤而黑,相剋則凶。
黃屬脾土,主濕。黃而明者,熱也;黃而暗者,濕也。黃而白,黃而紅,相生則吉;黃而青,相剋則凶。黃色明潤,病將愈,枯夭者凶。
白屬肺金,主氣血虛。白而黑,白而黃,相生者吉;白而赤,相剋者凶。
黑屬腎水,主寒,主痛。黑而白,黑而青,相生則吉;黑而黃,相剋則凶。黑氣自魚尾入太陰者死;自法令人中入口者死。
白話文:
察色法
面色青色,屬肝臟(木),主風寒疼痛。臉色和嘴唇青紫,舌頭捲曲內縮,要趕快溫暖身體。青中帶黑或青中帶紅,是相生之象,預後良好;青中帶白且乾燥,則凶多吉少。
面色赤色,屬心臟(火),主熱。太陽經脈循行部位的臉色發紅,應該發汗;陽明經脈循行部位的臉色發紅,怕熱不怕冷,大便不通、神志不清,可以服用瀉下藥;如果表裡都熱,口乾舌燥,脈搏洪大,則不宜瀉下;少陽經脈循行部位的臉色發紅,脈搏弦細,可用小柴胡湯治療;少陰經脈循行部位的臉色發紅,伴隨下痢清稀穀物樣大便,內寒外熱,可以用四逆湯加蔥白治療,這是因為體內陰寒之氣逼迫陽熱之氣上行所致,如果服用寒涼藥物,必然死亡。赤中帶青或赤中帶黃,是相生之象,預後良好;赤中帶黑,是相剋之象,預後凶險。
面色黃色,屬脾臟(土),主濕。黃色明亮,是熱證;黃色暗淡,是濕證。黃中帶白或黃中帶紅,是相生之象,預後良好;黃中帶青,是相剋之象,預後凶險。黃色明亮潤澤,病情將要好轉;黃色枯萎乾燥,則預後凶險。
面色白色,屬肺臟(金),主氣血虛弱。白中帶黑或白中帶黃,是相生之象,預後良好;白中帶紅,是相剋之象,預後凶險。
面色黑色,屬腎臟(水),主寒痛。黑中帶白或黑中帶青,是相生之象,預後良好;黑中帶黃,是相剋之象,預後凶險。黑氣從眼角魚尾處進入太陰經脈,或從人中穴進入口內,則凶多吉少。
5. 察目法
目明者吉。昏者凶。開目欲見人。陽症也。閉目不欲見人。陰症也。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熱甚也。目赤痛者。陽明熱也。瞑目者。將衄血也。白睛黃。將發黃。目睛微定。暫時稍動者。痰也。目眥黃。病將愈。或反目上視。或瞪目直視。或目睛正圓或戴眼反折。或眼胞陷下。皆死症也。
白話文:
察目法
眼睛明亮有神者是吉兆;眼睛昏暗無光者是不吉之兆。眼睛睜得大大的想看人,是陽性症狀;閉著眼睛不想見人,是陰性症狀。眼睛不清澈,眼白和眼珠顏色不協調,是熱症嚴重。眼睛紅腫疼痛,是陽明熱症。閉著眼睛,將要流鼻血。眼白發黃,將要發黃疸。眼珠微微固定,偶爾稍微動一下,是痰症。眼眶發黃,病情將要痊癒。或是反白眼向上看,或是瞪大眼睛直視,或是眼珠圓睜,或是眼瞼反折,或是眼皮凹陷下陷,這些都是死症。
6. 察鼻法
鼻青腹痛。冷者死。微黑者水氣。黃者小便難。白者氣虛。赤者肺熱鮮明者。有留飲也。鼻孔乾躁。陽明熱將衄。鼻孔燥黑如煙煤。陽毒也。冷滑而黑。陰毒也。鼻鼾者。風溫也。鼻塞者。風熱也。鼻煽者。肺風難治。
白話文:
察鼻法
鼻子發青,肚子痛,如果是冰冷的發青,則凶多吉少。鼻子微微發黑,是水氣過盛。鼻子發黃,小便困難。鼻子發白,是氣虛。鼻子發紅,是肺熱明顯;顏色鮮豔,則有水液停滯在體內。鼻孔乾燥,是陽明經熱盛將要流鼻血。鼻孔乾燥發黑,像煤煙一樣,是陽毒。鼻子冰冷濕潤且發黑,是陰毒。鼻子打鼾,是風溫病。鼻子不通,是風熱病。鼻子煽動,是肺部風邪,難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