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括要》~ 卷下 (17)
卷下 (17)
1. 當歸四逆湯
當歸,桂枝,芍藥,細辛,甘草,通草,大棗
主手足厥寒。脈細欲絕。手足厥寒者。陽氣外虛不能溫於四末。脈細欲絕者。陰血內弱不能充於經隊。桂枝細辛。調衛外之陽氣。當歸芍藥。和營內之陰精。通草宣利。甘棗緩中。則陰陽均受劑矣。厥寒有不愈者乎
白話文:
當歸四逆湯的藥材組成有當歸、桂枝、芍藥、細辛、甘草、通草、大棗。
主要治療手腳冰冷,脈象細微到幾乎感覺不到的狀況。手腳冰冷是因為陽氣虛弱,無法溫煦四肢末端;脈象細微到幾乎感覺不到,是因為陰血不足,無法充盈經脈。方劑中使用桂枝和細辛來調理體表陽氣,當歸和芍藥來調和體內陰血精華。通草能疏通氣機,甘草和大棗則能緩和藥性,調和中焦,這樣陰陽都能得到藥物的調理。如果這樣調理還不能治好手腳冰冷的情況,那就不合常理了。
2.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當歸,甘草,通草,芍藥,桂枝,細辛,生薑,大棗,吳茱萸
主內有久寒。厥寒。脈細欲絕者。症雖同上。但久寒之人。陽氣益弱。非生薑茱萸。不能充溫於四末。然不用四逆湯。何也為手足厥寒邪猶淺也。按仲景凡言四逆者。乃四肢逆冷之省文也。四肢者。自指至肘。自足至膝之謂也。其邪為深。凡言手足者。乃自指至腕。自足至踝之謂也。
其邪為淺。仲景下字不苟。須合而玩之。則輕重淺深。一覽瞭然矣。或曰四肢厥逆。或但曰四逆。或但曰厥。但曰逆者。皆重證也。或曰指頭寒。或曰手足厥。或曰手足逆。或曰手足冷者。皆輕症也。
白話文:
這個方子,由當歸、甘草、通草、芍藥、桂枝、細辛、生薑、大棗、吳茱萸組成。
主要治療體內有長久寒氣,導致手腳冰冷,脈象細微虛弱的人。症狀雖然和前面講的類似,但因為是長久寒氣,病人的陽氣更加虛弱,如果沒有生薑和吳茱萸,就不能夠充分溫暖四肢末端。不過為什麼不用四逆湯呢?因為手腳冰冷代表寒邪還比較淺。
依照醫聖張仲景的用法,凡是提到「四逆」的,都是「四肢逆冷」的簡稱。「四肢」指的是從手指到手肘,從腳趾到膝蓋這段範圍,表示寒邪較深。「手足」指的是從手指到手腕,從腳趾到腳踝這段範圍,表示寒邪較淺。
張仲景用字嚴謹,必須仔細體會才能明白,這樣就能清楚知道病情輕重深淺。有人說「四肢厥逆」,有的只說「四逆」,有的只說「厥」,有的只說「逆」,這些都是病情比較嚴重的。有人說「指頭寒」,有的說「手足厥」,有的說「手足逆」,有的說「手足冷」,這些都是病情比較輕微的。
3. 麻黃升麻湯
麻黃,升麻,當歸,知母,黃芩,葳蕤,石膏,白朮,乾薑,芍藥,天門冬,桂枝,茯苓,甘草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吐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傷寒六七日。邪傳厥陰之時也。大下後。下焦氣虛。陽氣內陷。寸脈遲而手足厥。下部脈不至。厥陰之脈貫膈循喉嚨。故咽喉不利而吐膿血也。此肝家雷火燥金。
若泄利不止。又絕肺金生化之源。故為難治。熱氣甚者。以汗發之。故用麻黃升麻。正氣虛者。以辛潤之。故用當歸薑桂。肺熱者。以苦泄之。故入知母黃芩。津竭者。以甘潤之。故入茯苓白朮。以芍藥甘草制肝。以門冬葳蕤潤肺。更以石膏清胃。勿使東方之邪。犯中氣也。
白話文:
這帖藥方叫做麻黃升麻湯。
主要成分有:麻黃、升麻、當歸、知母、黃芩、葳蕤、石膏、白朮、乾薑、芍藥、天門冬、桂枝、茯苓、甘草。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感染風寒六七天後,經過大量瀉下藥物治療,導致寸脈(手腕部位的脈搏)變得沉弱而遲緩,手腳冰冷,下半身脈搏摸不到,喉嚨不舒服,會吐出膿血,腹瀉不止。這種狀況被認為是難以治療的。麻黃升麻湯主要用於治療這種病症。
感染風寒六七天,表示病邪已經傳到厥陰經。經過大量瀉下後,造成下焦的氣虛弱,陽氣下陷。寸脈變得遲緩,手腳冰冷,下半身脈搏摸不到,是因為厥陰經的脈絡貫穿膈膜,並循行至喉嚨,所以喉嚨會不舒服,甚至吐出膿血。這是肝臟的虛火過旺,灼傷肺金所致。
如果腹瀉不止,就更會耗盡肺金的生化之氣,所以這種情況會很難治療。如果身體發熱嚴重,就用麻黃和升麻來發汗。如果正氣虛弱,就用當歸、乾薑和桂枝來溫補。如果肺部有熱,就用知母和黃芩來清泄。如果津液耗竭,就用茯苓和白朮來滋潤。再用芍藥和甘草來抑制肝火,用天門冬和葳蕤來滋潤肺部。另外加入石膏來清除胃火,避免東方的肝邪侵犯到中焦的脾胃之氣。
4.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
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此湯主之。上焦寒則吐下焦寒則利。為醫所傷。逐成寒格。以乾薑散寒。人參補氣。此正治也。其用芩連者。寒因寒用。為嚮導之兵。此從治也。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叫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
原本傷寒病就是因為體內虛寒才發病的,結果醫生又用催吐和瀉下的方法治療,導致虛寒更加嚴重,以至於出現了寒氣格拒,氣機上逆,引發嘔吐和腹瀉。如果食物剛入口就吐出來,就可以用這個方子治療。
這種情況,通常是上焦(胸膈以上)有寒則導致嘔吐,下焦(腹部)有寒則導致腹瀉。因為醫生的錯誤治療,導致病情惡化成寒氣格拒。用乾薑來驅散寒氣,用人參來補益氣血,這是主要的治療方法。而使用黃芩和黃連的原因,是利用它們的寒性,引導藥力,幫助主要藥物發揮作用,屬於輔助治療。
5. 白頭翁湯
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
熱利。下重者。下利慾飲水者。以有熱故也。均以此湯主之。自利不渴。為藏寒。與四逆以溫中。下利飲水。為有熱。與此湯以消里。按少陰自利而渴。乃下焦虛寒。而用四逆者。恐不可以渴不渴分寒熱也。正當以小便黃白別之耳。內經曰。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利則下焦虛。是以純苦之劑堅之。
白話文:
白頭翁湯,用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這四味藥。
主要治療因熱引起的腹瀉。如果腹瀉時伴隨肛門墜重感,並且腹瀉後想喝水,這都是因為體內有熱的緣故,都可以用這個方子治療。如果腹瀉但不口渴,那是因為體內虛寒,應該用四逆湯來溫暖中焦。如果腹瀉又想喝水,那就是因為體內有熱,應該用白頭翁湯來清除裡熱。
有人說,少陰病也會腹瀉又口渴,那是下焦虛寒,應該用四逆湯。這樣說是以口渴不口渴來區分寒熱,恐怕是不準確的。應該根據小便的顏色來判斷,小便黃是熱,小便白是寒。
《黃帝內經》說,腎臟喜歡堅實,所以要吃苦味的東西來使它堅固。腹瀉代表下焦虛弱,因此用純苦味的藥來堅固下焦。
6. 霍亂篇凡三方
7. 四逆加人參湯
人參,乾薑,甘草,附子
主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也。此湯主之。惡寒脈微而利。是陽虛陰勝也。利止而津液內竭。故曰亡血。金匱玉函曰。水竭則無血。與四逆以溫經助陽。加人參以生津益血。
白話文:
這個方子由人參、乾薑、甘草、附子組成。
主要治療症狀是極度怕冷,脈象微弱但又跳動快速。這種腹瀉停止的情況,代表體內津液嚴重耗損,像失血一樣。這個方子主要治療這種狀況。怕冷、脈微又腹瀉,是屬於陽氣虛弱而陰寒過盛的表現。腹瀉停止但體內津液已經枯竭,所以說像失血一樣。《金匱玉函》說:「水液枯竭就會導致血的不足。」使用四逆湯來溫暖經絡、幫助陽氣,再加入人參來滋生津液、補益氣血。
8. 理中湯
人參,甘草,白朮,乾薑
主霍亂。寒多。不用水者。按仲景法。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名霍亂。熱多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飲水者。此方主之。凡吐利。以無寒熱。不頭痛為陰。以有寒熱頭痛為陽。更以飲水不飲水辨之。百不失也。中州陸沉。吐利交作。其象為亂。故名霍亂。
湯名理中。理者治也。治其亂而敉寧之也。白朮甘草。自是脾家要劑。乾薑祛太陰之寒。無他藥可代者。寒則必本於虛。故以人參益氣。寒甚者。加附子。其功更大。若審症明確而投之。神效捷於桴鼓。
白話文:
這個方劑叫做理中湯,使用的藥材有:人參、甘草、白朮、乾薑。
主要治療霍亂,這種霍亂的症狀是怕冷比較嚴重,而且不想喝水。按照張仲景的說法,如果霍亂的症狀是發燒、頭痛、身體痠痛、怕冷、又吐又拉,這才叫做霍亂;如果霍亂的症狀是發熱比較嚴重,而且想喝水,那麼要用五苓散來治療。如果霍亂的症狀是怕冷比較嚴重,而且不想喝水,那麼就要用這個理中湯來治療。
一般來說,又吐又拉的狀況,如果沒有發冷發熱,也沒有頭痛,就屬於陰症;如果有發冷發熱,又有頭痛,就屬於陽症。再進一步根據患者是否想喝水來判斷,就幾乎不會出錯。霍亂的症狀是脾胃功能失調,導致上吐下瀉同時發生,看起來很混亂,所以叫做霍亂。
這個方劑叫做「理中」,「理」就是治理的意思,意思是治療這種混亂的狀況,使其恢復平靜。「白朮」和「甘草」本來就是治療脾胃疾病的重要藥物。而「乾薑」可以去除脾經的寒氣,沒有其他藥物可以取代它。寒證通常是因為身體虛弱所導致的,所以要用「人參」來補氣。如果寒症非常嚴重,可以再加上「附子」,效果會更好。如果能夠仔細辨別清楚症狀,然後使用這個方劑,效果會非常迅速,就像敲鼓一樣,立刻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