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傷寒括要》~ 卷上 (17)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7)

1. 咳嗽

(有聲無痰者咳也有聲有痰者嗽也肺主氣肺傷則氣逆而咳或寒或熱或表或里或半表半裡或停飲各常分剖古云咳為肺疾發散則愈然亦有不可發散者如經曰咳而小便不可發汗發汗則肢厥又曰咳而發汗蜷而苦滿腹堅為逆是也)

太陽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喘咳。(小青龍湯)少陽往來寒熱。胸脅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嘔咳。(小柴胡去人參加五味子乾薑)少陰病。四逆而咳。(四逆散加五味子乾薑)少陰病。下利。咳而嘔渴。心煩不眠。(豬苓湯)少陰病。腹痛。小便不利。肢重痛。自下利。為有水氣。其人咳者。(真武湯加五味子細辛乾薑)

白話文:

咳嗽有聲音但沒有痰的稱為咳,有聲音又有痰的稱為嗽。肺主氣,肺受損就會導致氣逆而咳嗽,咳嗽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寒、可能是熱、可能是表證、可能是裡證、可能是半表半裡,也可能是停飲,所以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進行治療。古人說,咳嗽是肺病的表現,如果能發散治療,就能痊癒。但也有些咳嗽不能發散治療,比如《經》書上記載,如果咳嗽伴隨小便不利,就不能發汗,發汗就會導致肢體厥冷;還說,如果咳嗽伴隨發汗、蜷縮身體、腹脹堅硬,則屬於逆氣,也不宜發散。

太陽表證不解,心下有水氣,伴隨乾嘔喘咳,可以用小青龍湯治療。少陽病往來寒熱,胸脅滿悶,聲音嘶啞不想吃東西,心煩嘔吐咳嗽,可以用小柴胡湯去人參加五味子乾薑治療。少陰病四逆脈,伴隨咳嗽,可以用四逆散加五味子乾薑治療。少陰病下利,咳嗽並伴隨口渴嘔吐,心煩失眠,可以用豬苓湯治療。少陰病腹痛,小便不利,肢體沉重疼痛,並且腹瀉,屬於水氣內停,如果伴隨咳嗽,可以用真武湯加五味子、細辛、乾薑治療。

按表寒咳嗽者。三拗麻黃。裡熱咳嗽者。梔芩桑杏。少陽咳嗽。小柴胡加五味乾薑。胸中痞滿。枳桔瓜杏。陰症脈沉。四逆加五味。細閱仲景治例。不分陰症陽症。必用五味乾薑。蓋乾薑辛溫。散肺家逆氣。五味甘酸。收肺家浮氣故也。

白話文:

根據觀察,表寒咳嗽的患者,應該服用三拗湯(以麻黃為主的方劑)。裡熱咳嗽的患者,則應該服用梔子、黃芩、桑白皮、杏仁等組成的方劑。少陽咳嗽的患者,應該服用小柴胡湯加上五味子、乾薑。胸中痞滿的患者,則應該服用枳實、橘皮、瓜蔲、杏仁等組成的方劑。陰症,脈象沉的患者,應該服用四逆湯加上五味子。

仔細閱讀仲景的治病案例,無論是陰症還是陽症,都必須使用五味子、乾薑。這是因為乾薑辛溫,可以散開肺部的逆氣;五味子甘酸,可以收斂肺部的浮氣,所以無論陰陽,都需用到這兩種藥物。

2.

(肺主氣形寒飲冷則傷肺故氣逆上行急迫而張口抬肩是名為喘或水寒射肺者或邪在表者或邪在裡而喘心腹必濡而不堅若腹滿即為可下至於汗出如油喘而不休及直視譫語而喘滿者皆死症也)

太陽病。無汗而喘。(麻黃)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不可下。(麻黃湯)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而喘。(小青龍湯)汗後飲水多。必喘。(小青龍湯加杏仁豬苓)喘家有汗。(桂枝加厚朴杏仁)汗下後。不可更行桂枝。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太陽病桂枝證。

白話文:

肺臟主宰著人體的呼吸功能,如果受到寒涼之氣侵襲,就會導致肺氣逆上,氣往上衝,表現出急促呼吸,張口抬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喘。也有可能是因為寒邪入侵肺部,或是邪氣停留在體表,或是邪氣深入體內,而導致喘息。如果伴隨有心腹部位濕潤不堅實,或者腹脹滿,則可以服用瀉下藥物。如果患者汗出如油,喘息不止,並且眼神呆滯、神志不清、呼吸困難,這些都是非常危險的徵兆,屬於絕症。

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葛根黃芩黃連湯)陽明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緊。(麻黃湯)陽明脈浮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白虎湯五苓散)脈沉喘滿。沉為在裡。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

表虛里實。久則譫語。(大承氣湯)陽明脈遲。汗出。不惡寒。身重腹滿而喘。手足濈然汗出。大便已硬。(大承氣湯)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微熱。喘冒不臥。有燥屎也。(大承氣湯)陰症喘促。四肢逆冷。(返陰丹)

白話文:

醫生如果用下瀉的方法治療,反而導致排泄不止,脈象急促,表示表症還沒解除。呼吸急促並且出汗,這是陽明經症狀,表現為口苦咽乾,腹部脹滿,輕微喘息,發熱惡寒,脈象浮緊。

如果陽明經脈象浮緊,咽喉乾燥口苦,腹部脹滿並且喘息,發熱出汗,不惡寒反而惡熱,身體沉重,則可以用白虎湯或五苓散治療。

脈象沉而呼吸急促並且腹部脹滿,沉脈表示病邪深入內裡,反覆出汗,津液外泄,大便排泄困難,這是表虛里實的表現,久了就會神志不清。

如果陽明經脈象遲緩,出汗,不惡寒,身體沉重,腹部脹滿並且喘息,手腳突然出汗,大便已經乾燥,則可以用大承氣湯治療。

如果小便不利,大便時而排泄困難時而容易,微熱,呼吸急促不能躺臥,並且有乾燥的糞便,則可以用大承氣湯治療。

陰證出現呼吸急促,四肢冰冷,則可以用返陰丹治療。

按心火刑金。肺受迫而喘呼。如人有難而叫號。故古人以諸喘為惡。至於陰喘。則無根虛火。泄越於上。根本將脫。更為危惡。華佗曰。盛則為喘。指邪氣盛。非肺氣盛也。所謂瀉白者。非瀉肺也。瀉邪氣以救肺也。故曰。氣即是火。其義瞭然。

白話文:

心火過盛會灼傷肺金,導致肺部受迫而喘不過氣,就像人遇到危險而呼喊一樣。古人因此將各種喘息症狀視為凶險之兆。而陰虛喘息,則是由於無根虛火上炎,身體本氣將要耗盡,更加危急。華佗說:「盛則為喘」,指的是外邪入侵導致肺氣受阻,而非肺氣本身過盛。所謂瀉白,並不是要瀉掉肺氣,而是要瀉除外邪以救治肺部。因此,「氣即是火」,這句話的意思就非常清楚了。

3. 短氣

(氣急而短促不能相續似喘而不抬肩似呻吟而無痛苦或為實或為虛或在表或在裡或屬陰或屬陽或飲多而水停心下各宜詳審)

短氣。骨節痛。汗出。小便不利。惡風身腫。為風濕。(甘草附子湯)短氣腹滿。脅痛。脈弦浮大。外不解。無汗嗜臥。身黃。小便難。潮熱。(小柴胡湯)表未解。短氣。手足濈然汗出。或潮熱。(大承氣湯)若表解。心下痞硬。乾嘔。短氣。(十棗湯)下後。心中懊憹硬痛。

(大陷胸湯)按汗吐下後。脈微。氣不能續。則與異功散。陰症脈沉。逆冷。難以布息。則與四逆湯加人參。飲多水停。則與茯苓甘草湯。皆補仲景之未備也。

白話文:

呼吸急促,斷斷續續,像喘不過氣,但肩膀卻沒有抬起來,像呻吟卻沒有痛苦,可能是實證,也可能是虛證,可能是表證,也可能是裡證,可能是陰證,也可能是陽證,可能是喝太多水導致水停在心下,這些情況都需要仔細辨證。

4. 鬱冒

(即昏迷也鬱結而氣不舒昏冒而神不清也經云虛寒則為鬱冒然有宜下者)

太陽下後復汗。表裡俱虛。致冒。汗出則表和自愈。里未和。然後復下。(小承氣湯)陽明小便下利。大便乍難乍易。微熱。喘冒不臥。有燥屎也。(大承氣湯)少陰但欲寐。利止而眩冒者死。厥陰不利清穀。脈沉遲面赤。身微熱。必鬱冒汗出而解。

按海藏謂心火熏肺。所以神昏。若下之則誤矣。宜梔子芩連湯。脈浮在丙。宜導赤散。脈沉在丁。宜瀉心湯。劉河間云。熱者脈必數。然熱甚而反致沉細。謂為寒者誤也。宜解毒加大承氣下之。或失下而脈微昏冒者。若急下之。則殘陰暴絕。不下亦死。以解毒湯。養陰退陽。

白話文:

昏迷就是氣鬱結不通,呼吸不順暢,頭昏腦脹,神志不清。醫書上說,如果體內虛寒就會導致氣鬱結,需要服用瀉下藥物。

太陽下山後又出汗,說明身體表裡都虛弱,容易受寒。汗出代表外在已經恢復正常,但內部還沒有恢復,所以需要再服用瀉下藥物。

陽明經症狀表現為小便量多,大便時而通暢時而困難,身體微微發熱,呼吸急促,頭昏腦脹,無法平躺,而且大便乾燥。這種情況適合服用大承氣湯。

少陰經症狀表現為只想睡覺,大便停止,頭昏眼花,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就很危險。厥陰經症狀表現為大便不通,脈象沉遲,面部發紅,身體微微發熱,這時氣鬱結,需要服用瀉下藥物,並讓病人出汗才能痊癒。

海藏醫書上說,心火上炎燻灼肺部,所以導致神志昏迷,如果用瀉下藥物就會誤事。這種情況應該服用梔子芩連湯。如果脈象浮在丙位,應該服用導赤散;如果脈象沉在丁位,應該服用瀉心湯。

劉河間說,身體發熱脈象一定會快,但是如果熱度過高,反而會導致脈象沉細,這時候不要誤認為是寒症,應該服用解毒藥物再加上大承氣湯瀉下。如果漏掉了瀉下藥物,脈象微弱,神志昏迷,如果急於瀉下,就會導致虛寒驟然消失,不瀉下也會死亡。這種情況應該服用解毒湯,滋陰退熱。

則脈和而生。仲景曰。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又曰。少陰下利止。眩冒者死。蓋虛極而脫也。或虛或實。細心明辨之。

白話文:

如果脈搏平和,則預後良好。張仲景說,如果血虛導致厥冷,厥冷後必定會感到昏沉。他又說,如果少陰證的患者瀉下停止後仍然頭暈昏沉,這是死亡的徵兆,因為這是虛弱到了極點而脫離正常狀態的表現。對於虛證或實證,需要細心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