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括要》~ 卷上 (16)
卷上 (16)
1. 小便自利、小便數
(小便自利有在表者有在裡者有因熱者有因寒者六經俱有此症宜詳考而條分之,小便數者頻欲去而不多也在三陽經有表裡之分在三陰經並無此症不可不詳辨也
太陽病六七日。表症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以熱在下焦。小腹硬滿。小便自利。(抵當湯)傷寒有熱。應少腹滿。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宜抵當丸不宜他藥)十三日過經譫語。小便利。大便亦利。脈反和。(調胃承氣湯)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
初硬後溏未可攻。如小便已利。(大承氣湯)陽明自汗。更發汗。小便自利。為津液內竭。屎雖硬。不可攻。(蜜煎導)小便自利而大汗。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四逆湯)脈浮自汗。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慎不可行桂枝湯。(甘草乾薑湯芍藥甘草湯)脈浮而澀。
白話文:
小便通畅,但有时表里虚实不一,可能是热证,也可能是寒证,六经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需要仔细观察分析。小便次数多,频频想上厕所,但量不多,这是三阳经表里虚实所致,三阴经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不可不仔细辨别。
太阳病发病六七天,表症仍然存在,脉象微弱而沉,但没有出现结胸症状,病人却发狂,说明热邪在下焦,小腹硬满,小便通畅,可以用抵当汤治疗。伤寒病有热邪,应该出现少腹胀满,小便不利,但现在却通畅,说明体内有血瘀,可以用抵当丸治疗,不适宜服用其他药物。发病十三天超过经期,病人神志不清,小便通畅,大便也通畅,脉象反而平和,可以用调胃承气汤治疗。
病人没有大便六七天,小便量少,一开始大便硬,后来变软,不能使用攻下药。如果小便已经通畅,可以用大承气汤治疗。阳明经病人自汗,再用汗法,小便通畅,说明津液内竭,即使大便硬也不能使用攻下药,可以用蜜煎导治疗。小便通畅,同时大汗淋漓,腹泻排出清稀的食物,这是内寒外热,脉象微弱欲绝,可以用四逆汤治疗。脉象浮而涩,自汗,小便次数多,心烦,微恶寒,脚抽筋,谨慎使用桂枝汤,可以用甘草干姜汤或芍药甘草汤治疗。
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難。其脾為約。(麻仁丸)太陽汗吐下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小承氣湯和之則愈)
按小便不利者。初硬後溏。未可下。小便已利而汗多。津液已竭。不可下。小便不利而小腹硬者。溺也。當滲泄之。小便利而少腹硬者。非血則屎也。當疏利之。發黃而小便利。則為可治。腹滿而小便利。則為欲解。濕熱而小便利。則不能發黃。發譫而至循衣摸床。小便利。
為可治。則小便之當察也審矣。小便數者。太陽陽明。治各有條。若腎虛有熱者。生脈散。加知柏蓮子。脾腎俱虛者。補中益氣。加生脈知柏。而法無遺用矣。
白話文:
浮在水面代表胃氣旺盛,小便頻繁則代表小便澀滯。如果浮與澀互相搏鬥,就會導致大便困難。這說明脾臟功能失調,導致氣機運行不暢。
太陽病經過汗、吐、下等治療後,病人依然感到微熱煩躁,小便頻繁,大便乾燥,這是由於體內陰津不足造成的。服用小承氣湯可以緩解症狀。
如果小便不暢,一開始排便乾燥,後來又變稀,就不要使用瀉藥。如果小便已經通暢,但汗出過多,身體津液已經耗盡,也不宜使用瀉藥。如果小便不暢,腹部硬痛,這是由於排尿不順導致膀胱積水,應該使用利水滲濕的藥物。如果小便通暢,但小腹仍然硬痛,可能是因為血液瘀積或糞便積滯,應該使用疏通經絡、潤腸通便的藥物。如果小便通暢,而且小便顏色發黃,表示可以治療。如果腹部脹滿,但小便通暢,表示病邪將要消散。如果體內濕熱,但小便通暢,小便顏色就不會發黃。如果病人神志不清,胡言亂語,並經常摸牀摸衣服,而且小便通暢,表示可以治療。
所以,觀察小便的情況非常重要。小便頻繁,可能是太陽病或陽明病,治療方法各有不同。如果腎虛有熱,可以使用生脈散,再加上知柏和蓮子。如果脾腎都虛弱,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並加入生脈散和知柏。這些方法都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2. 遺溺
(遺溺者小便自出而不知也夫膀胱所以瀦水者也下焦虛故不能約攝也)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口中不仁面垢。譫語。遺尿。(白虎湯)邪中下焦。陰氣為慄。足冷遺溺。(四逆湯)太陽病。火熨其背。大汗。譫語。振慄。下利。欲小便不得。反嘔而失溲。此為欲解。遺溲狂言。目反直視。此為腎絕。
按陽症熱甚。神昏而遺尿者易治。陰症逆冷。脈微而遺尿者難治。宜益智桂附以溫其下。若厥陰囊縮逆冷。四逆加吳茱萸。汗下後陰虛。宜參芍術草知柏。經曰。水泉不止者。膀胱不藏也。腎虛。則膀胱之氣。不能約束也。東垣又謂遺溺屬肺虛氣陷。宜補中益氣。合生脈知柏。更以他證。及色脈詳之。則自無遁情矣。
白話文:
溺水的人,小便自己流出來卻不自知,這是因為膀胱原本應該貯留水分,但下焦虛弱,無法約束水分。三陽合病,會導致腹部滿脹、身體沉重、口麻木、面部污垢、神志不清、遺尿,可以用白虎湯治療。邪氣侵犯下焦,陰氣虛寒,腳冷、遺尿,可以用四逆湯治療。太陽病,用火熨背部,大量出汗,神志不清、發抖、腹瀉、想小便卻排不出,還伴隨嘔吐和失禁,這是想要好轉的表現。遺尿、胡言亂語、眼珠向上翻,這是腎氣衰竭的徵兆。陽症發熱嚴重,神志昏迷並遺尿,比較容易治療。陰症寒逆,脈搏微弱並遺尿,比較難治,要用益智、桂枝、附子來溫暖下焦。若厥陰證出現陰囊收縮、寒逆,可以用四逆湯加吳茱萸。汗出之後陰虛,要用人參、芍藥、白朮、知母、柏子仁治療。經書中說:「水泉不停地流,是因為膀胱不能貯留。」腎虛則膀胱的氣無法約束水分。東垣又說遺尿屬於肺虛氣陷,要用補中益氣湯合生脈散加知母,再結合其他症狀、面色、脈象來詳細觀察,就能找出病因。
3. 口苦咽乾、口乾舌乾
(咽通六經口為脾竅舌為心苗津為腎液俱屬熱而無寒也惟誤汗誤下及虛人久病者方與溫經耳有因汗下者有不因汗下者或和或解或微汗或微下或急下當考兼見之症而為施治也)
太陽咽乾。不可發汗。(津液竭也)脈浮自汗。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本桂枝附子症。反與桂枝攻表。便厥。咽乾。煩躁。吐逆。(甘草乾薑湯)吐下後不解。表裡俱熱。惡風。大渴。舌乾而煩。(白虎加人參湯)太陽病。重發汗。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燥干。
白話文:
咽喉是六經的通道,嘴巴是脾的竅口,舌頭是心的苗,津液是腎的液體,這些都屬熱,沒有寒。只有誤汗、誤下,以及虛弱之人久病者,才需要溫經。有些患者是因為汗下引起的病症,有些則不是,病症表現各不相同,可能是和緩、解表、微微出汗、輕微腹瀉或急瀉,需要綜合考慮病症來治療。
太陽病咽喉乾燥,不可發汗,因為津液已經耗竭。脈象浮,自汗,小便頻繁,心煩,微微惡寒,腳部抽筋,這是桂枝附子症,不能用桂枝攻表。如果出現昏厥、咽喉乾燥、煩躁、嘔吐,則可以用甘草乾薑湯治療。如果吐瀉之後病症未解,表裡俱熱,惡風,口渴,舌頭乾燥發熱,則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太陽病如果反覆發汗,又服用瀉藥,導致大便不通五六天,舌頭乾燥,則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用藥。
日晡潮熱。心腹硬滿痛。(大陷胸湯)陽明病。口乾燥。漱水不欲咽。必衄。(犀角地黃湯)陽明汗下後。口乾舌燥渴。(白虎加人參湯)少陽口苦。咽乾。目眩。(小柴胡湯)少陰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痛。口乾燥。急下之。(大承氣湯)少陰病。二三日。便口燥咽乾。
急下之。(大承氣湯)按活人謂脾熱則津枯。固矣。然白虎湯症。言表裡俱熱。則三陽俱矣。口燥咽乾。及自利純青。皆急下者。救少陰也。脈沉者。附子湯。加知柏門冬五味花粉。汗下後。大虛脈微。古人嘗以補中益氣。合生脈知柏。安可專主脾熱一症哉。
白話文:
下午發燒,胸口硬脹疼痛,屬於陽明病症。口乾舌燥,漱口後不願吞嚥,必須鼻出血,需用犀角地黃湯治療。陽明病出汗後,口乾舌燥渴,需要白虎加人參湯。少陽病口苦,咽乾,頭昏眼花,需要小柴胡湯。少陰病,腹瀉清澈如水,顏色發青,心口疼痛,口乾舌燥,必須急下大承氣湯。少陰病持續兩三天,口乾舌燥,也需要急下大承氣湯。古人認為脾胃熱盛會導致津液枯竭,這是正確的。但白虎湯治療的症狀,說明表裡皆熱,屬於三陽病症。口乾舌燥和腹瀉清澈如水都是需要急下大承氣湯來救治少陰病。脈象沉的,需要附子湯,加入知母、柏子仁、麥冬、五味子、花粉。出汗後虛弱,脈象微弱,古人常以補中益氣湯合生脈散、知母、柏子仁治療,不能單純認為這是脾熱所致。
4. 眩
(眩者目黑暗而無常主也腦體空虛也眩冒者昏冒也少陽口苦咽乾目眩者邪漸入里而表中陽虛也太陽少陽並病眩者虛也頭眩與眩冒皆由汗吐下後陽虛也陽明中風頭眩不惡寒此為風也若言亂目眩即為死症)
吐下後。逆滿。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其經。身為振搖。(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吐下後脈微。心下痞硬。脅痛。氣上衝。眩冒動惕。久而成痿。(真武湯)陽明病。但目眩。不惡寒。(葛根湯加天麻川芎)少陽病。口苦咽乾。目眩。(小柴胡湯加天麻川芎)動氣在左。誤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瞤。(小建中湯)少陰下利。止而眩冒者死。
白話文:
眼睛昏花、視力不清,而且時常變化不定,代表腦部空虛;頭昏眼花,是昏沉無力的表現;少陽經症狀,包括口苦、咽乾、目眩,說明邪氣逐漸深入內臟,而表面的陽氣虛弱;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發病導致頭昏眼花,代表身體虛弱;頭昏眼花和昏沉無力,都是因為汗、吐、下瀉後,陽氣不足所致;陽明經中風導致頭昏眼花,卻不發冷,這是風邪入侵的表現;如果出現視力模糊、頭昏眼花,並且伴隨其他症狀,則可能預示著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