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括要》~ 卷上 (11)
卷上 (11)
1. 可汗
頭項體痛。或腰痛背強。或肢節痛。拘急。或洒洒惡寒。或翕翕發熱。或煩熱。脈浮緊或浮數。皆表症也。宜發其汗。
白話文:
頭痛、頸痛、全身疼痛,或者腰痛背僵硬,或者四肢關節疼痛、肌肉拘緊,或者覺得冷颼颼的惡寒,或者忽冷忽熱,或者煩躁發熱。脈象浮緊或浮數,這些都是表證。應該要讓患者出汗。
2. 不可汗
無表症或身有汗,或口燥舌乾,或口苦咽乾,或咽中閉塞,或亡血虛家,或淋瀝瀉利,或陰虛勞倦,或夢遺精滑,或臍旁動氣,或風溫、濕溫、中暑,或瘡痛,或厥,或產後,或經水適來適斷,或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眩冒,心下痞,頭痛而熱,脈弦細,屬少陽經;或脈沉,或脈微弱,並不可汗。
白話文:
沒有外在症狀或本身沒有汗,或者口乾舌燥,或者口苦咽乾,或者咽喉阻塞,或者失血虛弱,或者小便淋漓不暢,或者陰虛體弱,或者夢遺滑精,或者肚臍旁氣機紊亂,或者風溫病、濕溫病、中暑,或者瘡瘍疼痛,或者厥證,或者產後,或者月經時有時無,或者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生病,伴隨頭項強痛、頭暈目眩、心下痞悶、頭痛發熱,脈象弦細,屬少陽經病證,或者脈象沉細,或者脈象微弱,這些情況都不宜發汗。
3. 可下
蒸蒸發熱,便閉;或潮熱腹滿痛;或潮熱譫語;或陽明自汗,胃燥譫閉;或陽明無汗,小便不利,懊憹,必發黃;或脈滑譫語;或潮熱,手足腋下汗出,譫閉;或目中不了了,便閉;或小便不利,乍難乍易,微熱喘滿,不臥有燥屎;或吐後脹滿不減;或下利脈滑數為宿食;或下利臍腹硬痛。
或痞滿燥實,癍黃狂閉,揭去衣被,揚手擲足;或汗吐下後,微煩,小便數,大便難;或轉失氣;或小腹滿痛,小便利,大便黑為蓄血。皆可下也。
白話文:
持續發熱,大便秘結。可能伴隨潮熱、腹部脹滿疼痛;或潮熱、神志不清;或陽明經症候群伴自汗;胃燥、神志不清、便秘;或陽明經症候群不汗,小便不利,煩躁不安,必然會發黃;或脈象滑數,神志不清;或潮熱,手腳及腋下出汗,神志不清、便秘;或眼睛模糊不清,大便秘結;或小便不利,排尿時而困難時而容易,輕微發熱、胸悶;不能平躺,有乾燥的糞便;或嘔吐後脹滿感未減輕;或腹瀉,脈象滑數且有力,為宿食;或腹瀉伴臍腹硬痛。
可能腹部痞滿、乾燥堅實,黃疸、神志不清、大便秘結,掀開衣被,揚手擲足。或汗、吐、瀉後,輕微煩躁,小便次數增多,大便困難;或氣機逆亂;或小腹脹滿疼痛,小便通暢,大便黑色為蓄血。以上這些情況,都可以使用下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