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括要》~ 卷上 (8)
卷上 (8)
1. 煩熱
(心中熱而煩擾亦有屬寒者或在表或在裡或半表半裡或因陰虛火動或因氣虛或因心虛)
太陽汗解後。復煩脈浮數。(桂枝)太陽汗後。脈浮數。煩渴。(五苓散)太陽吐下後。表裡俱熱。惡風。煩渴。(白虎加人參湯)汗吐下後。心煩不眠。(梔子豉湯)下後。心煩。腹滿。(梔子厚朴湯)汗吐下後。微煩。小便數。大便硬。(小承氣湯)悸而煩。(小建中湯)陽明下利後。
白話文:
有些人雖然心中發熱、煩躁不安,但卻屬於寒症,這寒症可能表現在外,也可能藏在內,或者表裡兼有,也可能是因為陰虛火旺、氣虛或心虛所導致。
虛煩。(梔子豉湯)下後煩。尚有燥屎。(大承氣湯)少陽胸滿而煩。寒熱。(小柴胡湯)兼驚。小便不利。譫語。身重。(柴胡桂枝龍骨牡蠣湯)少陰欲寐而煩。自利而渴。小便白。(四逆湯)服白通湯後。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而煩。(白通湯加豬膽汁)心煩。不得臥。
白話文:
身體虛弱,感到心煩意亂,可以用梔子豉湯治療。
大便後仍感心煩,並且有乾硬的糞便,可以用大承氣湯治療。
少陽經氣不通,胸部滿悶,感到心煩意亂,伴隨寒熱交替,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
心煩意亂,伴隨驚悸、小便不利、胡言亂語、身體沉重,可以用柴胡桂枝龍骨牡蠣湯治療。
少陰經氣不足,想睡覺卻感到心煩,腹瀉卻口渴,小便顏色白,可以用四逆湯治療。
服用白通湯後,腹瀉不止,四肢厥逆,脈象消失,乾嘔並感到心煩,可以用白通湯加豬膽汁治療。
心煩意亂,無法安睡,可以用白通湯治療。
(黃連阿膠湯)厥陰厥冷而煩。脈乍結乍緊。心中滿。(瓜蒂散)陰虛火動而煩。(生脈散)氣虛自汗。脈虛而煩。(補中益氣湯)
白話文:
如果身體感到寒冷,並且心煩意亂,脈搏時而緊時而弱,感覺胸口悶脹,可能是厥陰虛寒導致的。如果身體陰虛導致內火上升,並且心煩意亂,可能是陰虛火旺造成的。如果身體氣虛容易出汗,脈搏虛弱並且心煩意亂,可能是氣虛不足導致的。如果身體虛弱乏力,可能是氣血不足引起的。
2. 煩躁
(煩為煩擾心病也故煩字從火躁為憤躁腎病也故躁字從足有在表在裡之分有火劫陽虛之異)
太陽發熱。惡寒。身痛。無汗。脈浮急。(大青龍湯)太陽,下後。胃干。煩躁不眠。欲飲水者。少與之。若脈浮。小便不利而渴(五苓散)煩躁不大便。小便少者。初硬後必溏。須小便利。屎硬。乃可攻。(大承氣湯)下後復汗。煩躁不眠。夜則安靜。不嘔。不渴。無表症。
脈沉微。身無大熱。(乾薑附子湯)汗下後不解。煩躁不渴。脈沉微。(茯苓四逆湯)陽明病。五六日不大便。繞臍痛。煩躁。有燥屎。(承氣湯)少陰吐利厥冷。煩躁者死。(吳茱萸湯)厥陰脈沉而厥。膚冷而躁。無時暫安。為臟結。死。
白話文:
退燒後又出汗、煩躁睡不著,但晚上會安靜,沒有嘔吐、口渴,也沒有表面症狀,脈象沉而細,身體沒有明顯發熱,可以服用乾薑附子湯。
退燒後症狀沒有改善,煩躁但沒有口渴,脈象沉而細,可以服用茯苓四逆湯。
陽明病症,五六天沒有大便,肚子繞臍部位疼痛、煩躁,有大便乾結的症狀,可以服用承氣湯。
少陰病症,嘔吐、腹瀉、手腳冰冷,煩躁不安,病情危重,可以服用吳茱萸湯。
厥陰病症,脈象沉而厥逆,皮膚冰冷而躁動,無法安靜,這是臟腑病變,病情嚴重,難以治療。
3. 懊憹
(憹即惱字古人通用鬱郁不舒憒憒無奈比之煩躁殆有甚焉因誤下故表邪乘虛內陷伏於胸間故懊憹也)
太陽脈浮動數。頭痛發熱。微汗出。惡寒。表未解也。短氣懊憹。(梔子柏皮湯)汗吐下後。不眠懊憹。
(梔子豉湯)陽明下後。外有熱。手足溫。懊憹。頭汗出。(梔子豉湯))陽病下之懊憹。尚有燥屎。(大承氣湯)陽明無汗。小便不利。懊憹。必發黃。(茵陳湯)
白話文:
(「憹」這個字在古代跟「惱」字通用,表示鬱鬱不舒、悶悶不樂,比煩躁還要嚴重。這是因為錯誤地使用了瀉下藥物,導致表邪乘虛而入,內陷伏於胸間,所以才會出現懊惱、心煩的情況。)
太陽脈浮動數,頭痛發熱,微微出汗,怕冷,說明表證還沒有解除。病人呼吸急促,心情煩躁。(這時可以使用梔子柏皮湯治療。)汗吐瀉下之後,仍然睡不著,心情煩躁不安。(這時可以使用梔子豉湯治療。)陽明經證瀉下之後,體表仍然發熱,手腳溫熱,心情煩躁,頭部出汗。(這時可以使用梔子豉湯治療。)陽病瀉下之後,仍然心情煩躁,並且還有乾燥的糞便。(這時可以使用大承氣湯治療。)陽明經證沒有出汗,小便不暢,心情煩躁,預示著會發黃疸。(這時可以使用茵陳湯治療。)
4. 頭痛
(巔頂腦後痛者太陽也頭額痛者陽明也頭角痛者少陽也三陰脈至頸而還故無頭痛惟厥陰脈會於巔故亦有頭痛然風溫病在少陰經溫病在太陰而頭反痛至於陰毒亦然此痰與氣逆壅而上氣不得降故頭痛是又不可拘拘為也)
太陽頭頂痛。有汗。惡風。(桂枝湯)無汗。惡寒。(麻黃湯)陽明頭額痛。目痛。鼻乾。不眠。脈微洪(葛根解肌湯加川芎升麻)陽明表裡大熱。煩渴。頭痛。(竹葉石膏湯)陽明頭痛。不惡寒。反惡熱。大便實。(調胃承氣湯)潮熱。譫閉。渴而頭痛。脈沉數有力。(小承氣湯)少陽頭角痛。
白話文:
頭疼的病因與證狀
- 太陽經頭痛: 痛在頭頂,伴隨有汗,怕風。若無汗,卻怕冷,則屬麻黃湯證。
- 陽明經頭痛: 痛在頭額,伴隨眼睛痛,鼻子乾燥,失眠,脈搏微弱而有力。若表裡皆熱,口渴,頭痛,則屬竹葉石膏湯證。若頭痛不畏寒,反而怕熱,大便乾燥,則屬調胃承氣湯證。若出現潮熱,神志不清,口渴且頭痛,脈搏沉而數,有力,則屬小承氣湯證。
- 少陽經頭痛: 痛在頭角部位。
其他
- 三陰經脈走行至頸部後迴轉,因此通常不會出現頭痛。
- 厥陰經脈匯聚於頭頂,因此也會引起頭痛。
- 少陰經與太陰經的溫病,也會出現頭痛,即使是陰毒也一樣。
- 痰與氣逆上衝,氣無法下降,也會導致頭痛。
總結
頭痛的病因複雜,不能僅僅拘泥於某個經脈,需綜合考量多方面的因素。
脈弦數。(小柴胡湯加川芎)厥陰頭痛。吐涎沫。(吳茱萸湯)太陰頭痛。氣逆有痰也。(二陳湯加枳實川芎細辛)少陰頭痛。足寒而氣逆也。(麻黃附子細辛湯)
白話文:
脈搏跳動頻繁,用小柴胡湯加川芎;厥陰經頭痛,伴隨吐口水,用吳茱萸湯;太陰經頭痛,伴隨氣逆有痰,用二陳湯加枳實、川芎、細辛;少陰經頭痛,伴隨腳冷氣逆,用麻黃附子細辛湯。
5. 項強
太陽項強。無汗。脈浮緊。(麻黃湯)有汗脈浮緩。(桂枝湯)痙症獨搖頭。卒口噤。項強。(小續命湯)結胸項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大陷胸丸)
白話文:
太陽穴疼痛,沒有汗,脈象浮緊,可以用麻黃湯治療。如果出汗,脈象浮緩,可以用桂枝湯治療。痙攣症狀表現為只搖頭,突然口緊閉,脖子僵硬,可以用小續命湯治療。胸部結塊,脖子僵硬,像輕微的痙攣狀態,可以用大陷胸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