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溯源集》~ 卷之一 (1)
卷之一 (1)
1. 陰陽發病六經統論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也。
此一節。提挈綱領。統論陰陽。當冠於六經之首。自叔和無己諸家。錯簡於太陽脈證之後。致喻氏以未熱注無熱。悖於立言之旨矣。蓋仲景以外邪之感。受本難知。發則可辨。因發知受。有陰經陽經之不同。故分發熱無熱之各異。以定陽奇陰偶之愈期也。發於陽者。邪入陽經而發也。
發於陰者。邪入陰經而發也。即陰陽應象論所謂陽勝則身熱。陰勝則身寒。陰陽更勝之變也。發熱惡寒者。如太陽居身之表。營衛之所流行也。營衛者。即谷之一氣所化也。衛行脈外。本下焦命門之真陽。蒸穀氣而布皮膚。司開闔而固毛孔者也。營行脈中。本上焦太陰之真氣。
白話文:
病人有的會發熱惡寒,這是陽氣發作的表現;有的不會發熱,只會惡寒,這是陰氣發作的表現。陽氣發作的病症,通常七天會好;陰氣發作的病症,通常六天會好。這是因為陽數為七,陰數為六。
這一節文字,是提綱挈領,全面論述陰陽的根本道理,應該放在《傷寒論》六經的開頭。從叔和、無己等醫家開始,就把它錯放到太陽脈證之後,導致喻氏將「無熱」注釋為「未熱」,這就違背了張仲景立論的本意。因為外邪的入侵,一開始很難知道,但發病之後就能分辨出來。從發病的表現,就能知道外邪入侵的部位,是陰經還是陽經。因此,將發熱和無熱的病症區分開來,就能確定陽奇、陰偶的病程。發熱的病症,是因為外邪入侵陽經而發病。
惡寒的病症,是因為外邪入侵陰經而發病。這就像《陰陽應象論》中所說:「陽勝則身熱,陰勝則身寒」,是陰陽相互制衡的變化。發熱惡寒的症狀,就像太陽照射在人體的表面,營氣和衛氣在體表運行。營氣和衛氣,是食物精華所化生的氣。衛氣運行在經脈之外,源於下焦命門的真陽,蒸發食物精華而佈散到皮膚,掌管開合,固護毛孔。營氣運行在經脈之中,源於上焦太陰的真氣。
降中焦穀氣之精華。以滋養灌溉。充貫夫一身者也。若風傷衛。則衛陽受邪。故頭項強痛。發熱惡風而汗出也。寒傷營。則營陰受邪。故頭項強痛。發熱惡寒。無汗體痛嘔逆也。營衛雖有淺深。其發於太陽則一也。若陽明之經。已在營衛之內。肌肉腠理之中。雖無關營衛。亦必由營衛而入。
故有一日得之。不發熱而惡寒者。逮邪氣既入陽明。則惡寒自罷。身熱汗自出。不惡寒而反惡熱矣。然汗雖多尚微發熱惡寒者。猶為外證未解也。若入里則發潮熱矣。故熱不潮者。尚未可與承氣湯也。少陽為軀殼之裡層。自此以外。由陽明而達太陽。故屬陽分而為表。少陽猶是三陽之內面。
白話文:
中焦消化吸收食物精華,滋養灌溉全身。若風邪侵犯衛氣,則衛陽受損,導致頭項強痛、發熱惡風、出汗。寒邪侵犯營氣,則營陰受損,導致頭項強痛、發熱惡寒、無汗、身體疼痛、嘔吐。營衛雖然有表裡之分,但都屬於太陽經,所以症狀相似。陽明經位於營衛之中,深入肌肉腠理,雖然不直接關乎營衛,但也要通過營衛才能入侵。
因此,如果一天內突然出現惡寒,但不發熱,說明邪氣已入侵陽明經。當邪氣完全進入陽明經,則惡寒消失,身體發熱,汗液自出,不再惡寒,反而惡熱。但如果汗液很多,仍然輕微發熱惡寒,說明外證尚未解除。如果邪氣深入內里,則會出現潮熱。因此,如果發熱不潮,還不能使用承氣湯。少陽經屬於軀殼的裡層,從此向外,經過陽明經到達太陽經,所以屬於陽分,屬於表證。少陽經位於三陽經的內面。
故稱半表。自此以內。則腸胃臟腑也。故為陰分而為里。少陽乃胃腸臟腑之匡郭。故為半里。蓋統系隸乎表。而部位接於裡也。邪氣犯之。非若太陽居表邪之所客者淺近。惡寒即能發熱。發熱即能惡寒。寒熱每多並作。唯少陽一經。邪之所入者深遠。其出而達於皮膚營衛不易。
故其發也。則如瘧而往來寒熱矣。夫三陽發熱。狀雖不同。而發熱則無不同也。至於三陰本無發熱之例。四逆惡寒。其常也。間有反發熱。反不惡寒。手足反溫。其變也。如太陰表證。並無發熱者。一則曰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又曰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
白話文:
所以稱之為半表。從這個地方往內,就是腸胃臟腑了。所以屬於陰分而為里。少陽是胃腸臟腑的邊界,所以屬於半里。它統轄著表,但部位又連接著里。邪氣侵犯它,不像太陽經在表面,邪氣侵犯得比較淺,惡寒就能發熱,發熱就能惡寒,寒熱經常一起出現。只有少陽經,邪氣入侵得比較深,不容易出到皮膚營衛。
所以它發病的時候,就會像瘧疾一樣,反覆出現寒熱。三陽發熱,症狀雖然不同,但發熱這個現象是一樣的。至於三陰本來就沒有發熱的症狀,四逆惡寒,是常有的事。偶爾會反過來發熱,反而不惡寒,手足反而溫熱,這是變異的表現。就像太陰表證,根本不會發熱。一種是太陰中風,四肢疼痛,陽氣微弱陰氣盛而持久,這是快要痊癒的徵兆。還有一種是太陰病,脈象浮者可以發汗。
宜桂枝湯。又曰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皆太陰無熱之表證也。至少陰病。則曰始得之反發熱矣。發熱而曰反者。因無熱者而又發熱。故謂之反也。乃少陰虛寒之表證。故以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少陰證。得之二三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而以附子湯主之。
又如少陰病。惡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蜷。脈不至。不煩而躁。是皆惡寒而無熱之謂也。又若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此又以不惡寒為反也。其外熱面赤。亦非發熱之熱。乃陰盛格陽於外也。至少陰病下利。
白話文:
如果出現[桂枝湯]的症狀,也就是脈浮而緩、手足自溫,這屬於太陰無熱的表證。如果發展成少陰病,就會出現一開始得病後又反覆發熱的現象,因為原本沒有發熱,現在又發熱了,所以稱為「反」。這是少陰虛寒的表證,可以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如果少陰病持續兩三天,口中感覺正常,但背部仍然發冷,就應該用灸法治療,並使用[附子湯]。
另外,如果少陰病出現惡寒、身體蜷縮、腹瀉、手足冰冷的症狀,或是出現四逆惡寒、身體蜷縮、脈搏微弱、不煩躁卻心神不安,這些都是惡寒無熱的表現。還有,如果少陰病出現腹瀉清穀、內寒外熱、手足厥逆、脈搏微弱將要消失,但身體反而不發冷,這也是一種反常現象,因為外熱面赤,並不是真正的發熱,而是陰氣盛而陽氣被逼到外表的表現。最後,如果少陰病出現腹瀉,也需要根據情況進行診治。
若利自止。惡寒而蜷臥。手足溫者可治。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此又以手足溫及發熱為反。皆發於陰而無熱之謂也。謂之不死者。以陰邪漸退。陽氣將回。溫經復陽之治可施也。若在厥陰。
發熱者極多。惡寒者甚少。而實陰陽相半。然仍以陽氣為重。故熱者必厥。厥者必熱。而以厥少熱多為病之退。厥多熱少為病之進也。至若發熱下利厥躁者。非真發熱也。乃陰盛陽絕。陰陽離隔。必死之證也。夫發於陰者本無熱。故凡有熱者。不曰反發熱。則曰反不惡寒。反之為言。
白話文:
若利自止。惡寒而蜷臥。手足溫者可治。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
如果腹瀉自行停止,伴隨惡寒而蜷縮臥牀,手足溫暖者,可以治療。這屬於少陰病,脈象緊。到了七、八天,腹瀉停止,脈象突然變微弱,手足反而溫暖,脈象緊緊的感覺消失,這就表示病情將要好轉。
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此又以手足溫及發熱為反。皆發於陰而無熱之謂也。謂之不死者。以陰邪漸退。陽氣將回。溫經復陽之治可施也。若在厥陰。
少陰病,出現嘔吐腹瀉,手足沒有持續寒冷,反而出現發熱,這樣就不會死亡。這裡以手足溫暖和發熱為反轉現象,都是由於疾病發自於陰,而本沒有發熱的表現。之所以說不會死亡,是因為陰邪逐漸退去,陽氣將要恢復,可以用溫經復陽的方法治療。如果病症在厥陰,
發熱者極多。惡寒者甚少。而實陰陽相半。然仍以陽氣為重。故熱者必厥。厥者必熱。而以厥少熱多為病之退。厥多熱少為病之進也。至若發熱下利厥躁者。非真發熱也。乃陰盛陽絕。陰陽離隔。必死之證也。夫發於陰者本無熱。故凡有熱者。不曰反發熱。則曰反不惡寒。反之為言。
則發熱的人很多,惡寒的人很少,實際上陰陽相當,但還是以陽氣為主。所以發熱的人必然會出現厥逆,厥逆的人必然會發熱。出現厥逆少,發熱多,表示病情在退;厥逆多,發熱少,表示病情在加重。至於出現發熱、腹瀉、厥逆躁動的人,這不是真正的發熱,而是陰盛陽衰,陰陽分離,必然會死亡的徵兆。疾病發於陰本身就沒有熱,因此凡是有熱的現象,就不要說「反發熱」,而是說「反不惡寒」。「反」這個字,是指疾病轉向的意思。
注
- 厥陰:中醫學中的陰經之一,與厥逆現象相關。
- 厥逆:中醫學上的症狀,表現為四肢厥冷、面色蒼白、呼吸微弱等。
- 陰盛陽衰:中醫學中指陰氣過盛,陽氣不足的狀態。
- 溫經復陽:中醫學治療方法,用溫熱藥物溫通經絡,恢復陽氣。
不當得而得。當然而不然也。凡此真寒假熱之證。悉標舉於三陰見證之中。豈非無熱為三陰之根據乎。其所謂發於陰者。舍三陰而何指乎。乃成氏舊注。謂陽為熱。陰為寒。以發熱惡寒為寒傷陽。無熱惡寒為寒傷陰。固不足以窺仲景之籓籬。而喻氏仍方氏之舊。以風為陽。衛亦陽。
故病起於陽。寒為陰。營亦陰。故病起於陰。若論邪氣止在太陽一經。其說猶可。若以此該貫六經。則有大謬不然者矣。況又以無熱惡寒句。謂指寒邪初受。未郁為熱而言。少頃。鬱勃於營間。則仍發熱矣。若以未郁為熱之少頃。即謂之無熱。恐仲景立言。未必若是其歧也。
白話文:
不合理地获得,就理所当然地不能拥有。所有这些真寒假热的症状,都标举在三阴的见证中,难道不是因为没有热才是三阴的依据吗?所谓的“发于阴”,除了三阴,还能指向哪里呢?成氏的旧注说阳为热,阴为寒,以发热恶寒为寒伤阳,无热恶寒为寒伤阴,实在不足以窥探仲景的精髓。而喻氏又沿袭方氏的旧说,认为风为阳,卫亦阳,所以病起于阳;寒为阴,营亦阴,所以病起于阴。如果论邪气只停留在太阳经,这种说法还算说得通。但以此推及六经,就大错特错了。更何况又以“无热恶寒”一句,认为是指寒邪初受,未郁为热而言,过了一会,郁勃于营间,就会发热了。如果以未郁为热的短时间,就称之为“无热”,恐怕仲景立言,未必会如此歧义。
若必以風傷衛為發於陽。寒傷營為發於陰。則在三陽經之稱傷寒者。皆可謂之發於陰矣。然則三陰條中。亦有以中風冠之者。亦可謂之發於陽乎。以理燭之。豈其然乎。所謂陽七日。陰六日者。概言其理所當然。而非必然者也。七者。陽之復。少陽之數也。六者。陰之極。老陰之數也。
蓋陽數始於一而終於九。陰數起於二而極於六。此天地陰陽之至數也。然一極之中。分陰分陽而為兩儀。兩儀各分太少而為四象。則陰陽各有太少矣。何獨陽取其少而陰取其老乎。蓋陽以少為用。陰以老為極。陽少則為生氣。陰極則為陽生。故皆為愈期。此陰陽消長之自然也。
白話文:
如果一定要說風傷衛氣是發病於陽,寒傷營氣是發病於陰,那麼在三陽經中所稱的傷寒,都可以說是發病於陰了。既然如此,三陰經中也有以中風冠名的疾病,是不是也可以說是發病於陽呢?用道理來推敲,難道真的如此嗎?所謂陽七日,陰六日,只是概括地說出理所當然的道理,而不是必然的規律。七,代表陽氣的復甦,少陽的數目;六,代表陰氣的極盛,老陰的數目。
其實,陽氣的數目從一到九,陰氣的數目從二到六,這是天地陰陽的至數。然而在一極之中,分陰分陽而形成兩儀,兩儀各分太少而形成四象,那麼陰陽都有太少和老陰。為什麼單獨陽氣取少而陰氣取老呢?因為陽氣以少為用,陰氣以老為極。陽氣少則為生氣,陰氣極則為陽氣生發,所以都代表病癒的時期。這就是陰陽消長自然規律。
其所以陽七日者。陽動而變。故能遊行於經脈之表。七日經盡而邪衰。如素問熱論所謂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也。其所以陰六日者。陰靜而守。不若陽經之循行周遍。至六日而陰極陽回。如三陰證中之手足溫。熱勝於厥而自愈也。其有不應期而愈者。則當察其失治誤治。
或邪盛。或正虛。或入里。或犯臟。及過經等證。又不可以常理拘也。夫發熱無熱。辨證之源也。發陽發陰。知治之本也。陽奇陰偶。收效之數也。豈非貫始終。括六經。標全論之宗旨乎。
余讀仲景書而見其參同於易也。夫全易。一奇偶也。全論。一陰陽也。六子之生於乾坤。六經之稟於陰陽也。六經之淺深正變。旁行疊見。形能百出。則卦爻之動變。象數之紛淆也。聖人以言不盡意而圖理於象。使人即象以窮理。仲景以法不盡證而以寒熱分陰陽。使人辨證以盡法。
白話文:
陽氣運行七天,是因為陽氣動而變化,所以能遊走於經脈表面。七天經脈運行結束,邪氣便衰弱。就像《素問‧熱論》中所說,沒有再次感受寒邪的人,七天後陽氣盛極而病勢減弱,頭痛也減少。
陰氣運行六天,是因為陰氣靜止而守藏,不像陽氣經脈運行遍佈全身。到第六天,陰氣達到極點,陽氣開始回升。就像三陰證中,手腳溫熱,熱邪勝過寒邪而自行痊癒。
如果有些人不按時機痊癒,就應該察看是否失治或誤治。
可能是邪氣太盛,或是正氣虛弱,或是邪氣深入內臟,或是犯了臟腑,或是超過了經脈的運行等等原因。也不能用常理來拘泥。
發熱與不發熱,是辨證的根本。發陽發陰,是治病的根本。陽氣奇數,陰氣偶數,是收效的規律。這難道不是貫通始終,涵蓋六經,標明《傷寒論》宗旨嗎?
我閱讀張仲景的《傷寒論》,發現它與《易經》相通。整個《易經》,就是奇偶之理。整個《傷寒論》,就是陰陽之理。六子從乾坤而生,六經從陰陽而來。六經的淺深正變,旁行疊見,形態變化多端,就像卦爻的動變、象數的紛雜一樣。聖人用語言無法完全表達意思,就用圖像來闡明道理,讓人們通過圖像來瞭解道理。張仲景用文字無法完全表達證候,就用寒熱來區分陰陽,讓人們通過辨證來理解治療方法。
故首標易知之寒熱。易辨之陰陽。然後申其證變。出其方法。而後可以言治也。夫證即象也。法即理也。三百九十七法。不出六經之中。六經不出乎陰陽之外。能讀仲景書者。其唯深於易者乎。
白話文:
所以首先列出容易知道的寒熱症狀和容易分辨的陰陽狀態,然後進一步闡述病情的變化,並給出治療方法,這樣才能夠進行治療。證候就是現象,方法就是道理。397種療法都不超出六經範疇,六經理論則不脫離陰陽理論。能夠讀懂張仲景著作的人,恐怕只有對《周易》有深入研究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