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潢

《傷寒溯源集》~ 卷之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2)

1. 太陽上中下三篇總脈總證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此舉中風傷寒之總脈總證而言。乃太陽三篇之大綱也。太陽者。膀胱寒水之經也。膀胱曷為稱寒水乎。夫腎者。天一之水也。上古天真論云。腎者主水。聚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者也。蓋以腎與膀胱。一臟一腑。相為表裡而為一合也。既為寒水。曷為又稱太陽乎。腎為坎水。一陽居於二陰之間。

真陽藏於真陰之內。水中有火。谷入於胃。其清氣化而為營。行於脈中。谷入濁氣。降於下焦。而腎中之真陽。蒸騰其氣。行於脈外。直達皮膚而為衛氣。故膀胱雖為腎臟寒水之腑。而寒水之中。其所以蒸騰發越而為衛氣者。則又腎中之真陽也。故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

白話文:

太陽病的症狀是脈象浮,頭頸部疼痛,而且怕冷。

這段話是說中風和傷寒的總脈象和總症狀,也就是太陽三篇的綱要。太陽經是指膀胱經,為什麼膀胱經稱為寒水經呢?因為腎是主水的,是天一之水。《上古天真論》說,腎主水,收集五臟六腑的精華並儲存起來。因為腎和膀胱是一臟一腑,互為表裡,合在一起。既然是寒水經,為什麼又稱為太陽經呢?腎屬坎水,一陽居於二陰之間。

真陽藏於真陰之中,水中含火。食物進入胃中,清氣化為營氣,運行於脈絡之中。食物的濁氣則下降到下焦,腎中真陽蒸騰這些氣,運行於脈外,直達皮膚,成為衛氣。所以,雖然膀胱是腎臟寒水的腑,但寒水之中能蒸騰發散成為衛氣的,是腎中的真陽。所以衛氣的運行,在一晝夜之間,會在身體中運行五十週。

晝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平旦陰氣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於頭。循項下太陽矣。故曰太陽。太陽者。盛陽也。陽不盛。不足以密腠理而衛風寒。故為六經之首。為皮膚營衛之總統。靈樞營衛生會篇云。太陰主內。太陽主外。生氣通天論云。陽者。衛外而為固也。

又曰。陽因而上。衛外者也。皆言太陽之統營衛而為最外之第一層也。脈浮者。脈有浮中沉三候。浮者。其上候也。浮脈行於肉上而主表。以風寒初入皮毛營衛。邪氣在太陽之表。故獨盛於上候而脈浮也。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從巔絡腦。還出別下項。連風府。

白話文:

第一部分

白天運行於陽氣之中,持續二十五週。夜晚運行於陰氣之中,同樣持續二十五週。平旦時分,陰氣消散殆盡,陽氣從眼睛湧出,眼睛張開,陽氣便上升至頭部,沿著頸部下方循行至太陽經脈。因此稱之為太陽經脈,因為它代表著最盛的陽氣。若陽氣不盛,不足以緊密腠理,抵禦風寒,故而成為六經之首,負責保護皮膚和營衛之氣,統御全身。

《靈樞·營衛生會篇》記載:「太陰主內,太陽主外。」《生氣通天論》也提到:「陽者,衛外而為固也。」

此外,還有「陽因而上,衛外者也」的說法,都說明太陽經脈統御營衛之氣,是人體最外層的第一道防線。

第二部分

脈象有浮、中、沉三種。浮脈是指脈象浮於肉上,屬於表面的脈象。當風寒初入皮毛營衛,邪氣停留在太陽經脈的表面時,表象就會特別明顯,因此脈象浮於表面。

足太陽經脈起於目內眥,上行至額頭,與頭頂交會,沿著頭頂絡於腦部,再從腦後向下分出,經過頸部,連結風府穴。

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挾督脈而行。風寒客之。故頭項強痛也。風寒在表則惡寒。皮部論云。邪之始入也。泝然起毫毛。開腠理。玉機真藏論云。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當是之時。可汗而發是也。言惡寒而不言惡風者。以惡寒者未必不惡風。惡風者未嘗不惡寒。

舉一即可該其義也。此條見症。為中風傷寒之所並有。故總舉之為篇首。至太陽上篇。則由此脈證而申出中風諸證。以別風傷衛者如此。中篇亦由此脈證而申出傷寒諸證。以見寒傷營者如此。至下篇則又因此脈證。而申出風寒兼有之證。以辨風寒兩傷營衛者又如此。然後各因其證而立法施治也。

白話文:

沿著肩膀和臂膀,進入脊髓,直至腰部,附著於督脈上運行。風寒之氣侵入,導致頭頸僵硬疼痛。風寒若在表層,則會出現畏寒的症狀。皮部理論指出,當邪氣初入,會使毛孔緊閉,皮膚開始發熱。玉機真藏論提到,風寒侵襲人體,使得毛孔全部直立,皮膚閉合產生熱感。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透過發汗來排出風寒。之所以只提到畏寒而非畏風,是因為畏寒的狀態並不排除畏風的可能性,同樣地,畏風的情況也必定伴隨著畏寒。舉例來說,這段文字所描述的症狀,既符合中風也符合傷寒的特徵,因此在文章開頭就概括地提到了這些症狀。到了太陽篇,將從這脈象和症狀中推導出中風的各種症狀,以分辨由衛氣所引起的風傷。中篇則通過這脈象和症狀推導出傷寒的各種症狀,以顯示由營血所引起的寒傷。到了下篇,再次從這脈象和症狀推導出風寒並存的症狀,用以辨別風寒同時侵害了營衛兩者。最後,根據各自的症狀來制定治療方法。

以後凡稱太陽病者。皆具此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者。方是也。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再作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頭痛。太陽證也。七日以上。謂七日之內也。經者。經脈也。太陽之經。即所謂起於目銳眥。上額交巔絡腦。下項連風府。挾脊抵腰。貫臀入膕。過髀出外踝。至小趾之端者是也。

行其經盡者。言邪入太陽之表。遊行於太陽經脈之中。經盡而邪氣衰去。即內經熱論所謂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者是也。再作經者。邪氣再傳一經也。謂太陽經盡。邪氣未衰。欲再傳足陽明。其勢正未已也。當候其邪氣已傳。即針足陽明之經穴以泄其邪。使經邪不傳則愈矣。

白話文:

以後凡是診斷為太陽病的,都應該具有脈浮、頭項強痛、惡寒等症狀,才能算是真正的太陽病。

太陽病頭痛,如果持續七天以上自行痊癒,是因為病邪已經在太陽經脈中完全運行完畢,所以症狀消失。如果想要避免病邪再次傳入其他經脈,可以針刺足陽明經,阻止病邪傳播,就能痊癒。頭痛屬於太陽病的表現,七天以上是指七天以內,經脈指的是人體經絡,太陽經脈指的是從眼角開始,向上經過額頭、頭頂,再向下連接到風府穴,沿著脊柱到達腰部,穿過臀部進入大腿內側,經過大腿外側,到外踝,最後到達小腳趾的經脈。

病邪完全運行完畢,是指病邪進入太陽經脈的表層,在太陽經脈中遊走,當病邪走完整個太陽經脈,病邪就會減弱,症狀也會減輕,這也就是內經熱論中所說的七日巨陽病衰,頭痛減輕。再次傳入其他經脈,是指太陽經脈的病邪雖然運行完畢,但病邪並沒有完全消失,想要再次傳入足陽明經,病勢尚未完全結束。此時應該等待病邪已經傳入足陽明經,再針刺足陽明經的穴位,把病邪引導出來,阻止病邪繼續傳播,就能痊癒。

此經所謂迎而奪之。以瀉其盛。離合真邪論又云。卒然逢之。早遏其路之義也。然不於太陽刺之。而獨針陽明者。何歟。蓋胃為水穀之海。多氣多血。素問熱論云。陽明者。十二經絡之長。其血氣盛。靈樞終始篇所謂陽明主胃。大富於穀氣。故可日二取之。他經則或日一取之。

或二日一取之。蓋取其可瀉之經而刺之也。前注以為陽明中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非也。此乃仲景論陽明入里之邪。胃實可下之證。故曰無所復傳。然非所論於在經之邪也。若邪未入胃。則經經可傳。何獨陽明。唯邪入陽明可刺之經而刺之。乃可遏其傳路耳。觀行其經盡。

欲再作經。使經不傳之三經字。則在經在裡。判然分明矣。

白話文:

這部經書中提到要「迎而奪之」,用瀉法來去除其過盛之氣。在《離合真邪論》中又說,遇到疾病時,要及早阻斷其傳播的途徑。但是為什麼不刺太陽經,而只刺陽明經呢?這是因為胃是水穀的匯集處,氣血充盈。根據《素問熱論》記載,陽明經是十二經絡中最長的經脈,氣血最盛。而《靈樞終始篇》中也提到陽明經主管胃,擁有大量的穀氣。因此,可以每天刺陽明經兩次。其他經絡則可以一天刺一次,或者兩天刺一次。

之所以要刺可以瀉法的經脈,是因為陽明經是身體的中央土,萬物都歸於此,無法再傳播出去。這句話指的是張仲景所說的陽明經中的邪氣入里,胃實可以瀉下的情況。但這並不適用於經脈中的邪氣。如果邪氣還沒進入胃,則可以傳遍各條經脈。為何唯獨陽明經可以刺呢?是因為邪氣進入陽明經後,就可以通過刺經脈的方式阻斷其傳播的途徑。

觀察經脈的運行,可以發現邪氣在經脈中傳播時,如果想要再次回到經脈,就會使「經不傳之三經」的字眼顯得不再適用。這樣一來,經脈中的邪氣和裡面的邪氣,就分得清清楚楚了。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邪既入太陽之經。雖或氣衰欲解。然經氣已虛。無以自振。必待經氣旺時。方能決去其邪。夫太陽者。盛陽也。旺於巳午。巳為純陽。乾卦主之。午雖一陰初生。然陽氣旺極之時也。生氣通天論云。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故曰從巳至未上。

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煩之為病不一。有表裡陰陽虛實之不同。此則表邪怫鬱。將解未解之時。不得發越而煩也。天地之氣鬱。則陽蒸陰而為雨。人身之氣鬱。則陽蒸陰而為汗。陽氣鼓動。陰液外泄。邪氣隨之而出矣。脈為氣血之先。

邪氣在表則浮。若鬱蒸煩悶。則氣欲外泄。故脈先浮。脈浮。是以知其必汗出而解也。

白話文: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經書記載: 邪氣入侵人體時,必定是人體氣虛。邪氣進入太陽經脈,雖然可能因為體力下降而感到想解脫病症,但經脈氣血已經虛弱,無法自行恢復。必須等到經脈氣血充盈時,才能徹底驅散邪氣。

太陽經脈盛於陽氣,最旺盛的時段是巳時(上午十點到下午十二點)和午時(下午十二點到下午兩點)。 巳時為純陽之時,乾卦主之;午時雖然有一陰氣初生,但陽氣依然達到最旺盛的時刻。正如《生氣通天論》所說:「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因此,說「從巳至未上」,是指從巳時到未時(下午兩點到下午四點)這段陽氣最盛的時段。

想要自行解脫病症的人,必定會先感到煩躁,然後出汗而解。 為什麼知道會出汗而解呢?因為脈象浮,就說明會出汗解脫。

煩躁的病症並非單一,有表裡陰陽虛實的不同表現。 這裡所指的煩躁,是表邪鬱積,將要解脫但尚未解脫時,無法發泄而產生的煩躁。

天地之間的氣機鬱結,就會陽蒸陰氣而降雨。 人體的氣機鬱結,也會陽蒸陰氣而產生汗液。陽氣鼓動,陰液外泄,邪氣隨著汗液排出。脈象是氣血的先兆, 從脈象可以瞭解身體的狀況。

2. 中風正治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前總證中所有之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乃太陽經中風傷寒所均有之脈症。而猶未分其所以為中風。為傷寒也。故此篇即於上條之脈浮頭項強痛之總證。而增入發熱汗出惡風脈緩。以別其為中風者如此也。中風。風傷衛也。風者。春令陽氣上騰。呼吸而為風。所以發生萬物者也。

其太過不及之氣。乃為淫慝之邪。感之則為中風矣。然非獨春令為然也。四時皆有之。唯春時為當令耳。發熱者。風邪客於衛而鬱蒸也。汗出惡風者。風邪襲於毛孔。衛氣不能司其開闔之常。玄府不閉。故汗自出。腠理疏而不克任受風寒。故惡風也。風寒雖可互言。此篇則仍重於風也。

白話文:

太陽病,發燒並且出汗,怕風,脈搏緩慢,稱為中風。

之前總症中,所有脈搏浮在表面,頭頸部僵硬疼痛,並且怕冷,這是太陽經中風和傷寒都有的脈象。但還沒能區分是中風還是傷寒,因此這一篇就在上一條脈搏浮在表面,頭頸部僵硬疼痛的總症上,增加了發燒出汗怕風脈搏緩慢的症狀,以此區分中風的特徵。中風,指的是風邪侵襲了衛氣。風,是春天陽氣上升,呼吸而形成的,是萬物生長的根源。

風氣過盛或不足就會變成淫邪之氣,人體感觸到就會得中風。但是不只是春天才會中風,四季都有可能中風,只是春天是風氣盛行的季節。發燒是因為風邪停留在衛氣,導致鬱結蒸騰。出汗怕風是因為風邪侵襲毛孔,衛氣無法正常控制毛孔的開合,玄府沒有關閉,所以汗水自然流出。腠理疏鬆,無法承受風寒,所以怕風。雖然風寒可以互換,但這一篇主要強調的是風邪。

緩者。緊之對稱。非遲脈之謂也。風為陽邪。非勁急之性。故其脈緩也。此一條為太陽中風之綱領。以下凡言中風發熱。汗出脈緩之太陽病。用桂枝者。皆同此脈證也。以風傷衛為第一層。故列為太陽上篇也。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陽浮陰弱者。即所以釋前總症中脈浮之義也。熱自發。汗自出。即所以申上文發熱汗出也。脈法以浮候屬陽。沉候屬陰。謂之陽浮者。衛行脈外。陽邪中之。則脈盛於外。故陽脈浮也。陰弱者。營行脈中。營未受邪。則覺脈弱於內。故陰脈弱也。若總言之。浮候實。則沉候虛。

白話文:

緩,是緊的對應詞,不是指脈搏慢的意思。風屬於陽邪,沒有勁急的特性,所以脈象才會緩。這條原則是太陽中風的綱領,接下來凡是提到中風發熱、汗出脈緩的太陽病,使用桂枝的,都屬於這種脈象。因為風傷衛氣是第一層原因,所以放在太陽上篇。

太陽中風,陽氣浮於表面,陰氣虛弱。陽氣浮於表面,所以會自發發熱;陰氣虛弱,所以會自發出汗。患者會感到瑟瑟發抖怕冷,淅淅索索怕風,忽冷忽熱發燒,鼻子塞住,乾嘔等症狀,用桂枝湯治療。

陽氣浮於表面,陰氣虛弱,就是解釋前面總論中脈象浮的含義。自發發熱、自發出汗,就是說明前面提到的發熱出汗。脈法中浮脈屬陽,沉脈屬陰。所謂陽氣浮於表面,是因為衛氣運行在脈外,陽邪入侵後,脈象就會在外表盛起來,所以陽脈浮。陰氣虛弱是因為營氣運行在脈中,營氣還沒有受到邪氣侵犯,所以感覺到脈象在內部虛弱,所以陰脈弱。總而言之,浮脈實,則沉脈虛。

唯其沉候虛。乃見其為浮脈也。蓋以陽受邪而實。陽實則陰虛也。熱自發。汗自出之兩自字。皆易詞也。言風為陽邪。衛為陽氣。二陽兼併。邪正不容。主客相爭。氣鬱而熱自發。非若寒邪之客於腠理。至陽氣不得發泄。必待郁甚而始發熱也。衛為表之表。營為表之裡。衛統皮毛。

風邪中之。則毛孔不閉。營中陰液。內為熱邪所蒸。外為衛氣固密。故汗易出。又非若寒邪入腠。玄府緊閉。陽氣不得外泄而無汗也。夫衛陽不能外固。則營陰不能自持。如婦之無夫。失其蔽護。無以自立。唇亡則齒寒。故陽浮熱自發。則陰弱汗自出也。蓋衛主皮毛。猶門戶之司開闔也。

白話文:

當我們在手腕上深按時,會發現脈搏是浮躁的。這是因為身體受到邪氣侵襲後,陽氣變得過度興奮,導致陰氣衰弱。由於熱量自然產生和汗水自行流出這兩個「自」字都是委婉語,它們表示風邪屬陽性病原,防禦力也是陽性的能量。當這兩個因素結合在一起,邪惡與正常之間無法共存,主人和客人相互抗爭,造成氣血阻塞、熱量自然產生。不像寒冷邪氣停留在肌膚表面,使陽氣無法排出,必須等到阻塞非常嚴重才開始出現熱量。

防禦層位於皮膚之外,營養層位於皮膚之下。如果被風邪入侵,就會使得毛孔不會關閉,營養層中的陰液會因熱邪的作用而在內部沸騰,在外部則由防禦層的能量封鎖住。因此,汗水容易流出來。這與寒冷邪氣進入肌膚的情況不同,那時候肌肉組織收縮得非常緊密,陽氣無法向外釋放而出現不出汗的情形。

如果防禦層的陽能沒有保持穩定,那麼營養層的陰能就無法自我維持。就像一個女人失去了丈夫,失去保護,無法獨立生存。嘴脣消失,牙齒也會感到冷。所以,當陽氣浮動、熱量自然產生時,陰氣衰弱、汗水自然流出來。因為防禦層負責管理皮膚,就像是大門控制著開啟和關閉的功能。

風邪客衛。如有物之梗礙於門中而不得闔也。不得闔。則入者一任其入。出者一任其出矣。任其入。故惡風寒也。任其入。則汗自出矣。嗇嗇。猶言颯颯。如風寒之侵逼也。淅淅。猶言淅瀝。若風聲之微動也。嗇嗇惡寒。營陰弱於內也。淅淅惡風。衛陽疏於外也。中風而亦惡寒者。

衛傷而營弱也。陽強陰弱。營衛不得和諧。故風寒皆惡也。翕翕。熱從外發。覺熱氣烘灼於皮膚之間也。肺主皮毛。開竅於鼻。風在皮毛。內通於肺。故氣寒熱壅鼻息嘶鳴也。乾嘔。噁心也。胸屬太陽。風邪在衛。邪氣犯膈而嘔也。此皆風邪傷衛之證。當解肌發汗。宜桂枝湯主之。

白話文:

風寒入侵,就像是有東西堵住了門,無法關閉。門無法關閉,那裡頭的氣就任由它進出。任由它進出,所以就會怕風寒。任由它進出,所以就會流汗。嗇嗇,就是形容風寒逼近的聲音,像颯颯作響。淅淅,就是形容風聲微動的聲音,像淅瀝作響。嗇嗇怕冷,表示營陰虛弱。淅淅怕風,表示衛陽不足。中風也怕冷,表示衛氣受傷,營陰虛弱。陽氣盛而陰氣虛,營衛失調,所以就怕風寒。翕翕,就是形容熱氣從體內往外發散,感覺皮膚被熱氣烘烤。肺主皮毛,開竅於鼻,風邪在皮毛,內通於肺,所以氣寒熱壅塞鼻竅,呼吸就會嘶鳴。乾嘔,就是噁心。胸屬太陽,風邪在衛氣,邪氣犯膈肌而導致嘔吐。這些都是風邪傷衛的症狀,應該解肌發汗,可以用桂枝湯治療。

主者。主其治也。凡見以上脈證。皆當以桂枝湯主其治。即有變證。亦以此方為主而損益之。如下文桂枝加桂。及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之類是也。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仲景云。桂枝者。取枝上皮也。後人不知藥性氣味。而曰去皮。誤矣。不知桂味皆在皮。若曰去皮。則木心有何氣味乎。肉桂亦大樹身皮耳。豈亦舍其皮而用其木心耶。然必以氣味甜辣者。方有辛溫發散之功。無氣味者。非真桂也。不可入藥。

白話文:

主要的意思是,治療方法。凡是出現上述脈症,都應該用桂枝湯為主治。即使出現變證,也應該以桂枝湯為基礎,再根據情況加減藥物。例如,下文中提到的桂枝加桂、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等方劑,都是這樣的例子。

桂枝湯的藥方: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仲景說,桂枝是指取樹枝上的皮。後人不懂藥性氣味,就說要去皮,這是錯誤的。其實桂枝的氣味都在皮中,如果要說去皮,那麼木心會有什麼氣味呢?肉桂也是大樹的皮,難道也要捨棄皮而用木心嗎?因此,一定要用氣味甜辣的桂枝,才有辛溫發散的功效,沒有氣味的,就不是真的桂枝,不能入藥。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役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桂。陽木也。生長於東南。蓋得東南震巽發生之全氣者。故能補助命門。生髮中州。益下焦氣化之功。宣通百脈。而為氣血之要藥。其枝則得陽氣而暢茂條達者也。夫木性之陽春生髮。為天地發散其三冬伏藏之鬱結者也。況桂為純陽之木。氣味皆厚。且又生髮新長之枝乎。故能達衛陽之分而散解其鬱滯之風邪。

白話文:

將五味藥材,以七升水,用小火煮到剩下三升,去掉藥渣。根據寒熱狀況適當服用一升。服用後稍微休息一下,再喝一升多的熱稀粥,幫助藥力發揮。用溫暖的東西蓋住身體,保持大約一個小時。全身微微出汗,像要出汗但又沒有完全流出來最好,不能讓汗水像水一樣不停地流下來,否則疾病不會消除。如果服用一次後就出汗,病情減輕了,就停服後續藥物,不必服用完所有藥劑。如果沒有出汗,就繼續服用,按照之前的做法。如果還是沒有出汗,之後再服用,將服用時間縮短一半,大約半天,讓三次服用完畢。

如果病情嚴重,一天一夜就服用完。隨時觀察病情,服用完一劑後,如果病症仍然存在,就繼續服用下一劑。如果沒有出汗,就服用到第二、三劑。要禁止食用生冷、黏滑、肉類、麵食、五辛(蔥、蒜、韭菜、薤、興渠)、酒、酪、臭氣熏天的食物等。

桂枝是陽性的木屬性藥材,生長在東南方向。它吸收了東南震巽方位生發的充沛陽氣,所以能補益命門,促進中焦脾胃運化,增強下焦腎氣的化生功能,暢通全身經脈,是氣血的重要藥物。桂枝的枝條得陽氣而茂盛伸展,這是木性在春天生長發育的表現。木性在春天發芽生長,是天地間散發掉冬天積累的鬱結之氣。桂枝是純陽的木屬性藥材,氣味厚重,而且又長出新的枝條,所以能到達體表的衛陽部位,散解鬱結的風邪。

是以辛溫發散之陽。以解陽分之陽邪也。陰陽應象論所謂辛甘發散為陽也。東垣謂桂枝湯為陰經營藥。而能閉衛氣。使陰氣不泄。方有執謂桂枝固衛而善走陰。均失之矣。臣之以芍藥者。收陰氣而斂津液。所以救營陰之弱而滲泄也。佐之以甘草者。甘以緩之。佐桂枝則甘溫能除大熱也。

使之以薑棗者。姜以助其辛散而止嘔。棗以和其中氣而調停之也。將佐皆得其人。操縱各適其用。則衛不覺其強。而營不患其弱。邪解氣平而自和諧矣。適寒溫者。恐太熱則不能驟進。若徐飲則其勢已分。太寒則熱氣衰而無以鼓動其陽氣也。啜熱稀粥以助藥力者。桂枝不過解肌。

白話文:

因此使用辛辣溫熱、發散作用的陽藥來解除體表層面的陽性病邪。陰陽應象論說: 辛辣與甜味具有發散的作用是屬於陽性的表現。東垣認爲桂枝湯是一種陰性經營藥物,並且能夠關閉衛氣(保護人體表面不受外邪侵襲),使得陰氣不會洩露出來。方有執則認爲桂枝可以固定衛氣並且善於在體內行走,這都是錯誤的看法。臣之所以會加入芍藥的原因在於它可以幫助收斂陰氣並滋潤液體,以此救助營陰虛弱以及滲漏的情況。另外再輔以甘草,因爲它的味道甜美有助於緩解病情;如果配合上桂枝,則是因爲甘溫和溫暖能夠消除嚴重的發熱症狀。

生薑被用來幫助增加辛辣散發的效果同時還能防止嘔吐的發生;紅棗則是爲了調和脾胃功能使其保持平衡狀態。將這些輔助藥材都恰當地搭配在一起後,在操作時各自發揮出它們應有的功效,那麼衛氣就不會顯得過於強大,而營血也不會出現過弱的問題了。當疾病得到解決之後,氣血就會自然地達到和諧的狀態。適當時機調整溫度是爲了避免太過炎熱導致無法快速服用藥品;但如果慢慢飲用的話又會導致效果減弱。另一方面,過度寒冷也會讓身體內部產生的熱量減少從而影響到陽氣運行的速度。喝一些熱水稀飯的目的就在於增強藥物的功效,畢竟桂枝只是用於解開肌肉層面上的症狀而已。

原非發汗之猛劑。恐其力綿。故以熱稀粥為後勁。所以助其溫散之功也。內經云。汗出皆生於穀。故以谷充其氣也。漐漐。身熱汗欲出貌。氣蒸膚潤之情狀也。微似有汗。言汗微而似有。似有而實微也。衛在皮毛。邪氣浮淺。使肌膚暫開。僅令衛分之風邪消散。而不使過多。

有傷營分之弱陰也。若強逼太過。使汗出如水流漓。是發盡營中之汗。衛邪仍不能解。適足以愈弱其陰。故曰病必不除也。小促役者。方土之語。楊雄郭璞所謂方言也。謂暫停半日許。如可令人催促之頃也。又小促役。宋板作小從容。禁臭惡等物者。使清穀入胃。則清濁之升降得宜。

白話文:

這藥原本不是發汗力強的猛藥,擔心藥力不足,所以用熱稀粥來增加藥效,幫助藥物溫散寒氣。內經說:「汗出皆生於穀」,所以用粥來補充氣力。汗出很多,全身發熱,汗水欲要流出的樣子,氣蒸皮膚濕潤,呈現一種微汗狀態,汗雖微弱但感覺像是要流出來,實際上卻很微弱。衛氣在皮膚毛髮之間,邪氣浮在表面,讓肌膚暫時打開,只讓衛分中的風邪消散,不讓汗出太多,以免傷及營分中的陰氣。如果強行逼汗,使汗水大量流出,就像水流一樣,就會發出營分中的汗,衛分中的邪氣卻無法消除,只會更損害陰氣,所以疾病一定無法根除。小促役是地方上的說法,就像楊雄和郭璞所說的方言一樣,指的是暫停半天左右,像是可以讓人催促一下的時間。又小促役,宋板寫成小從容。禁臭惡等物,讓清穀進入胃中,才能使清濁之氣正常升降。

營衛之流行無滯。庶漸得安和而無反復之虞也。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

頭痛雖見之於太陽總證。而未見於中風之首條。首條雖具脈證。以正中風之名。而尚未顯言其治法。此條雖有證無脈。而前後互見。並詳明其治法矣。其脈症治法。於三處互見。仲景立言。或詳或略。忽現忽隱。正神龍見首不見尾。見尾不見首之妙。開後學辨證施治之法門。其為天下後世慮也深矣。

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脈浮弱。即前陽浮陰弱之義也。外證。即前發熱汗出。頭項強痛。惡寒等證也。言凡見外證未解而脈浮弱者。無論為日多少。未經傳變者。其病猶在太陽不可誤以麻黃髮汗。及犯下早之戒。仍當用解肌之法。以桂枝湯汗解之。此所以示叮嚀之意也。

白話文:

氣血運行暢通無阻礙,身體逐漸恢復安穩,不再有反覆發作的風險。

太陽病,頭痛發熱,出汗怕風,用桂枝湯治療。

頭痛雖然在太陽病總症中出現,但尚未在中風的開篇提及。開篇雖然列舉了脈象和症狀,並以正中風命名,但尚未明確說明治療方法。這一條雖然有症狀而無脈象,但前後相互呼應,並詳細說明瞭治療方法。脈象、症狀和治療方法在三個地方相互出現,張仲景立論,或詳或略,忽現忽隱,就像神龍見首不見尾,見尾不見首一樣,精妙地為後人開啟了辨證施治的法門,可謂為天下後世深思熟慮啊。

太陽病,外在症狀未消,脈象浮弱,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宜用桂枝湯。

脈象浮弱,指的是陽氣浮於表面而陰氣虛弱的意思。外在症狀,指的是發熱、出汗、頭項僵硬疼痛、怕冷等症狀。意思是說,凡是出現外在症狀未消而脈象浮弱,不論病程長短,尚未轉變的,疾病還屬於太陽病,不可誤用麻黃發汗,也不可違反發汗過早的禁忌,仍然應該採用解肌的方法,用桂枝湯發汗治療。這是為了提醒人們注意這一點。

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營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主之。

衛以受邪而覺強。營未受邪而覺弱。太陽經之有營衛。如衣之有表裡也。表以垢膩而覺厚。里無垢膩。故反覺薄耳。以發熱汗出為衛強營弱。即所以申明陽浮熱自發。陰弱汗自出也。邪風即風邪。顛倒反復。皆以明桂枝湯之用也。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營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營氣和諧故爾。以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營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此又言營氣和。以明營弱衛強。為陰弱汗自出之故。而詳言其治法也。言太陽中風之所以汗常自出者。此為營氣本未受邪而自和。然營氣雖和。而營外之衛氣。則為風邪所中。邪氣附著於衛而鬱熱受困。不得與內之營氣。兩相和諧浹洽之所致爾。蓋營為穀氣之清者。其精專之氣。

白話文:

太陽病發燒出汗,這是因為體內的營氣虛弱,衛氣強盛,所以才會出汗。為了驅散外來的邪氣,應該用桂枝湯來治療。

衛氣受到邪氣的侵襲而顯得強盛,而營氣還沒有受到邪氣的侵襲,所以顯得虛弱。太陽經中包含著營氣和衛氣,就像衣服有裡有外一樣。表層因為有污垢油膩而感覺厚重,裡面沒有污垢油膩,所以反倒感覺輕薄。發燒出汗就說明衛氣強盛,營氣虛弱,也就是陽氣浮於表面,熱氣自發,陰氣虛弱,汗水自然流出。邪風就是指風邪,反复無常,都是為了說明桂枝湯的功效。

病人經常自汗出,這是因為營氣調和。營氣調和,外邊卻不協調,因為衛氣不能和營氣協調一致。營氣運行於脈絡之中,衛氣運行於脈絡之外,再次發汗,營衛調和就會痊癒。宜用桂枝湯。

這段話再次說明營氣調和,也表明營氣虛弱,衛氣強盛,是陰氣虛弱,汗水自然流出的原因,並詳細說明了治療方法。太陽中風之所以會經常出汗,這是因為營氣原本沒有受到邪氣侵襲,自然調和。但是,雖然營氣調和,但是營氣外面的衛氣卻被風邪所侵襲,邪氣附著在衛氣上,鬱熱受困,無法與內部的營氣相互調和,因此才會出汗。因為營氣是穀氣的清氣,是精華之氣。

出自中焦。化而為赤。行於脈中。故曰脈者。血之府也。然非謂營即血也。乃血中之氣也。以血非氣則無以流行。氣非血則無所依附。血本屬陰。故血中之氣。亦為陰氣也。衛為穀氣之濁者。降於下焦。為命門真火之所蒸騰。其真陽慓悍之氣。不循經脈。直達皮膚而行於脈外。

營則浸灌滋潤。衛則溫暖固密。一營一衛。兩相和協。故無病也。生氣通天論云。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以此推之。即可以該衛強營弱而汗自出之義矣。然衛氣之不與營氣和諧。因風中之而強也。治之之法無他。勿以汗常自出之故而疑之。

白話文:

營氣源於中焦,轉化為紅色,在脈絡中運行。因此稱脈絡為血液的住所。但這並不代表營氣就是血液,而是血液中的氣。因為血液沒有氣就無法流動,氣沒有血液就沒有依附之處。血液屬於陰性,所以血液中的氣也屬於陰氣。衛氣是穀物精華的濁氣,下降到下焦,受到命門真火的蒸騰。其真陽剛猛的氣,不循經脈,直接到達皮膚,在脈絡外運行。

營氣滋潤濡養,衛氣溫暖固密。營氣和衛氣相互協調,所以人體就沒有病。 《生氣通天論》中說,凡是陰陽的關鍵,陽氣固密則身體強健,陰陽平和,精神就安定。陽氣過於強盛而不能固密,陰氣就會衰竭。以此推論,就可以理解衛氣強盛,營氣虛弱而汗液自出的道理。然而衛氣之所以不能與營氣協調,是因為被風邪侵襲而變得強盛。治療方法很簡單,不要因為汗液常自出而懷疑病情。

仍當以桂枝湯復發其汗。使衛分之邪解。則營衛和諧而愈矣。

病人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為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主之。上文但言營氣和而外不諧。猶未宣明外不諧者。即衛氣不和也。此條復補出衛不和。以反復詳盡中風用桂枝湯之義也。臟無他病。謂平日內臟並無他病也。時發熱者。謂其發熱有時也。

言病人臟無他病。唯表中於風。以致有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為風邪載於衛氣之中。邪正不相和也。若至已發熱時。則邪氣已動而汗自出。是治之失其時矣。不若乘其未發熱時。則邪伏於衛。用桂枝湯先其時發汗。則衛邪可去。營分無傷。邪隨汗出而愈矣。

白話文:

仍然應該用桂枝湯讓病人再次發汗,使外表的邪氣消散,這樣營氣和衛氣就能協調,病就會好了。

病人內臟沒有其他疾病,卻經常發熱、自己出汗,而且一直好不了,這是因為衛氣不協調。如果在發熱之前就用桂枝湯發汗,就能治好。上面只說營氣和諧,但外邊不協調,還沒有明白外邊不協調就是衛氣不協調。這一條再次補充了衛氣不協調,再次詳細說明中風用桂枝湯的道理。臟無他病,指的是平時內臟沒有其他疾病。時發熱,指的是發熱是有時間規律的。

意思是病人內臟沒有其他疾病,只是外感風寒,導致有時發熱,自己出汗卻一直好不了。這是因為風寒邪氣停留在衛氣之中,邪氣和正氣不相和。如果等到已經發熱時,邪氣已經活動,汗也自己出來了,那就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不如趁著還沒發熱的時候,邪氣還停留在衛氣之中,用桂枝湯先發汗,就能把衛氣中的邪氣驅散,營氣不受損傷,邪氣隨著汗液排出,病就好了。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服桂枝湯法。有一服不解而至三服者。有病重一劑不解而至二三劑者。此條乃初服桂枝湯。其邪未得即解。亦常有之事耳。曰反煩。則不止於不解。是藥後轉加煩悶矣。煩則風邪鬱於肌表。煩悶不得發越。陽邪熾盛。充塞於太陽之經。服湯不能驟解。故用刺法以分泄之也。夫太陽之經脈四行。

挾督脈而行於兩旁者也。風府一穴。本督脈穴也。在項上入髮際上。同身寸之一寸。在大筋宛宛中。疾言則其肉立起。言休則立下。乃督脈陽維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而禁灸。風池二穴。本足少陽穴也。在耳後發陷中。為足少陽陽維之會。針入七分。留七呼。三穴雖非太陽本經脈穴。

白話文:

服用桂枝湯的方法,有些病人服用一劑藥效沒有顯著,要服用到三劑才見效;有些病人病情較重,服用一劑藥效沒有顯著,需要服用到二三劑才能見效。這段文字所述的是初次服用桂枝湯的病人,邪氣尚未消除,也沒有立刻見效,這也是常見的現象。而所謂的“反煩”,就不僅僅是藥效不顯,而是指服藥後反而更加煩躁不安,身體更不舒服。這種情況說明風寒之邪鬱積在肌表,無法散發,陽邪熾盛,充斥着太陽經脈,因此服用湯藥不能立即見效。所以要使用針刺的方法來疏通經絡,將邪氣排出。

解說

這段文字解釋了“反煩不解”的病理,說明這種情況是風寒之邪鬱積在肌表,無法散發,導致陽邪熾盛,充斥着太陽經脈,服用湯藥不能立即見效。

夫太陽之經脈四行。挾督脈而行於兩旁者也。風府一穴。本督脈穴也。在項上入髮際上。同身寸之一寸。在大筋宛宛中。疾言則其肉立起。言休則立下。乃督脈陽維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而禁灸。

太陽經脈分四條,分別沿着督脈兩旁行走行走。風府穴是督脈上的穴位,位於項部,在髮際上,從髮際往下數一寸,在肌肉隆起處。當人快速說話時,肌肉會鼓起,停止說話時,肌肉就會落下。這個穴位是督脈和陽維脈交會的部位,針刺時可以刺入一寸的三分,但不能灸。

解說

這段文字描述了風府穴的位置和特點,以及針刺的深度和禁忌。

風池二穴。本足少陽穴也。在耳後發陷中。為足少陽陽維之會。針入七分。留七呼。三穴雖非太陽本經脈穴。

風池穴是足少陽經的穴位,位於耳後髮際凹陷處,是足少陽經和陽維脈交會的地方。針刺時可以刺入七分,留針七個呼吸。這三個穴位雖然不是太陽經脈的本穴,但卻是治療太陽病的有效穴位。

解說

這段文字描述了風池穴的位置、特點和針刺方法,並說明瞭雖然這三個穴位不是太陽經脈的本穴,但卻是治療太陽病的有效穴位,因為它們能夠疏通經絡,幫助藥物發揮作用。

而氣府論云。足太陽脈氣所發者七十八穴。其浮氣在皮者凡五行。而風池風府三穴。皆五行中之穴也。以其為風邪出入之門戶。故刺之以泄風邪之盛而殺其勢也。正王啟玄所謂浮氣而通之。可以去熱者也。刺之而邪氣分泄。卻仍以桂枝湯汗解之。則愈矣。此又以邪氣太盛。用刺法為助以兩解之也。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風家表解。是服桂枝湯而表邪已解也。了了決也。不了了言了而未了也。謂中風家表邪已解。猶有餘邪故未得遽安。汗之則不須更汗。攻之則里內無邪。雖欲治之。無可治也。方注及喻氏。皆以為當靜養以需。不可喜功生事也。十二日愈者。言經盡兩周。邪去而正自復也。此內經立法之常經。若至過經不解。則又為法外之變。又當別論矣。

白話文:

風寒表證已經解除了,這是因為服用了桂枝湯,表面的邪氣已經消散了。 “了了”表示徹底, “不了了”表示雖然表面上已經好了,但實際上還沒有完全好。這是說,中風的表證已經消除了,但仍有餘邪,所以還不能馬上安心。發汗已經不需要再發汗了,內攻也無需,因為內裏沒有邪氣。即使想繼續治療,也無需再治。方注和喻氏都認為應該靜養以待,不可急於求成,做一些無益的事。十二天後痊癒,這是因為經過了兩個週期的時間,邪氣消散,正氣恢復了。這是《內經》立法的一貫法則。如果過了兩個週期,病證還沒有解除,那就屬於法外之變,需要另行討論。

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其後必吐膿血句。乃未至而逆料之詞也。言桂枝性本甘溫。設太陽中風。投之以桂枝湯而吐者。知其人本陽邪獨盛於上。因熱壅上焦。以熱拒熱。故吐出而不能容受也。若邪久不衰。熏灼肺胃。必作癰膿。故曰其後必吐膿血也。此以不受桂枝而知之。非誤用桂枝而致之也。乃各注傢俱言胃家濕熱素盛。

更服桂枝。則兩熱相摶。中滿不行。勢必上逆而吐。熱愈淫溢。蒸為敗濁。必吐膿血。此一大禁也。不知桂枝隨已吐出。何曾留著於胸中。豈可云更服桂枝。兩熱相摶乎。前人遂以此條。列為桂枝四禁。豈不謬乎。

白話文:

凡是喝了桂枝湯之後就吐的人,之後一定會吐出膿血。

「其後必吐膿血」這句話,是未發生就預先推測的說法。意思是,桂枝性溫和甘甜,如果病人是太陽中風,給他喝桂枝湯之後就吐了,就知道這個病人原本是陽邪獨盛在上焦,因為熱氣壅塞在上焦,以熱拒熱,所以才吐出來,無法承受。如果邪氣久久不消,就會燻灼肺胃,一定會形成膿瘡。因此說「其後必吐膿血」。這是在說明服用桂枝湯之後吐出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誤用了桂枝湯才導致這個結果,而是因為病人本身胃部濕熱本來就很盛。

如果再服用桂枝湯,那麼兩種熱氣就會相互糾纏,導致身體內部充滿熱氣,無法流通,勢必會向上逆流而吐出來。熱氣越來越盛,蒸發成敗濁之氣,一定會吐出膿血。這是一個大禁忌。不知道桂枝湯已經被吐出去了,怎麼還會留在胸中呢?怎麼可以說再服用桂枝湯就會「兩熱相摶」呢?前人因此就把這一條列為桂枝四禁,難道不謬誤嗎?

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湯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此條辭義明顯。不須註解。其特設此義者。所以別上文服桂枝湯吐者之不同也。前以熱邪上壅胸膈而吐。此以酒客之濕熱。常在胸膈而嘔。前以不受溫而吐。此以不喜甘而嘔。如此則吐膿血與不吐膿血。亦自明矣。凡酒客中風。風性本溫。酒性濕熱。此真所謂兩熱相合也。至真要大論云。

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以辛散之。但不必以甘緩之矣。其於桂枝湯。則當謹避之耳。

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當須識此。勿令誤也。

此一條。真乃桂枝湯之禁例也。浮緊。傷寒之脈也。發熱汗不出。傷寒之證也。具此脈證。其為寒傷營而為麻黃證也明矣。桂枝湯之本義。蓋以桂枝辛溫發散。為解肌和衛之藥。芍藥酸收斂液。所以救營弱而汗自出者也。唯其衛強。故以桂枝汗解其衛分之風邪。唯其營弱。故以芍藥收斂其營中之陰液。

白話文:

如果酒客生病,不能給他喝桂枝湯,喝了就會嘔吐。這是因為酒客不喜歡甜味。

這條話的意思很清楚,不需要解釋。特別設立這條,是要區別上文提到服用桂枝湯後嘔吐的不同情況。之前是熱邪上壅胸膈而嘔吐,現在是酒客的濕熱常在胸膈而嘔吐。之前是不受溫而吐,現在是不喜甘而嘔吐。這樣一來,吐膿血和不吐膿血的原因也自然就明白了。所有酒客中風,風的性質本來就溫,酒的性質濕熱,這就真的是所謂的兩熱相合了。

《至真要大論》中說:風邪侵入體內,治療要用辛涼,輔以苦味,以辛散之。但不需要用甘味緩和它。所以對於桂枝湯,就要謹慎避開。

桂枝本是用來解肌的藥,如果患者脈象浮緊,發熱出汗,就不能給他喝桂枝湯。要記住這一點,不要誤用。

這條禁忌真可算是桂枝湯的禁例了。脈象浮緊,是傷寒的脈象。發熱出汗,是傷寒的症狀。具備這些脈象和症狀,就是寒邪傷及營氣而導致的麻黃證,很明顯了。桂枝湯的本義,是利用桂枝辛溫發散,來解肌和衛氣;用芍藥酸收斂津液,來救助營氣虛弱,使汗水自然排出。只有衛氣強壯,才能用桂枝汗解衛分中的風邪;只有營氣虛弱,才能用芍藥收斂營氣中的陰液。

今寒既傷營。則寒邪閉於營分。鬱而為熱。汗不出而頭痛項強。身腰骨節皆疼。惡風而喘矣。寧可仍用桂枝。舍營分之陰邪不發。反空發衛分之陽邪乎。更不知肅殺之寒邪在營。而反以酸寒收斂之芍藥固之。豈非誤治反治乎。故曰不可與也。當須識此。勿令誤也。非謂桂枝反能收汗固衛也。

歷代名家。如成無己。但隨文順釋而不能辨。王好古謂麻黃治衛實。桂枝治衛虛。以致方氏之辨。有風中衛而衛不固。發熱汗出而惡風。桂枝救護之。熱粥釋散之。曾不思風中於衛。若非桂枝發汗解肌。豈一粥之所能釋散乎。遂至世俗不曉其中意義。更忘桂枝湯原文中。有復發其汗。

白話文:

現在,如果寒氣傷害了營養,那麼寒氣就會被鎖在營養層裡,鬱積產生熱氣。會導致出汗困難、頭痛、頸部僵硬、全身及骨節疼痛,並伴有畏風和喘息。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繼續使用桂枝,而不是放棄治療營養層的陰邪,而去發動衛生層的陽邪。這根本就是錯誤的治療方法。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這種錯誤,避免犯同樣的錯誤。並不是說桂枝可以收汗固衛。

歷代的醫學大師,例如成無己,只是按照文本的字面意思去理解,而沒有深入分析。王好古認為麻黃可以治療衛生層的實症,而桂枝可以治療衛生層的虛症。這導致了方氏的辨證,認為風邪侵入衛生層時,衛生層的保護力不夠,出現發熱、出汗、畏風等症狀,桂枝可以幫助緩解這些症狀,而熱粥則可以釋放出風邪。他們卻沒有想到,風邪侵入衛生層,如果不是因為桂枝發汗和解肌的作用,又怎麼可能通過一碗粥就釋放出風邪呢?於是,社會上的人們對於這個道理不甚明瞭,甚至忘記了桂枝湯原文中有一個重要步驟,那就是再次發汗。

當以汗解句。及服桂枝湯法中雲。汗出病瘥。不汗更服等語。而謂麻黃髮汗。桂枝閉汗。故一遇汗出。便用桂枝。不知麻黃汗解營分之寒邪。桂枝僅解衛分之風邪。所以桂枝與芍藥同行。一以汗解其衛邪而衛氣和。一以救其營弱而汗液收矣。若必以為桂枝止汗。豈不見麻黃中亦有桂枝乎。

豈有用麻黃而欲發其汗。又以桂枝收之乎。唯此義未明。所以方氏於麻黃湯論中。有用麻黃而監之以桂枝。為節制之妙。此皆相沿相習之惑也。蓋麻黃為肺經之專藥。杏仁所以助麻黃而利肺氣。開皮毛而定喘者也。皆為發泄魄汗之要藥。其所以亦用桂枝者。既欲泄脈中營內之寒邪。

白話文:

關於用汗法治療的說法,以及桂枝湯的使用方法中提到「汗出病癒,不汗再服」等語,有人就認為麻黃是發汗藥,桂枝是止汗藥。因此,只要遇到出汗,就用桂枝來止汗。他們不明白麻黃是解表發汗,能去除營分(內在)的寒邪,而桂枝只能解表發汗,去除衛分(外在)的風邪。因此,桂枝湯中配伍芍藥,一是用桂枝發汗來去除衛分風邪,使衛氣和順,二是用芍藥來滋補營氣,使汗液收斂。如果一定要認為桂枝是止汗藥,那為何麻黃湯中也含有桂枝呢?

難道是用麻黃發汗,然後又用桂枝來止汗嗎?這個說法顯然是不合理的。所以,古方中在麻黃湯的論述中,用麻黃來發汗,同時用桂枝來節制,這就是用藥的妙處。這些都是因為人們長期以來習慣性的錯誤理解。其實,麻黃是肺經的專用藥物,杏仁可以輔助麻黃,使肺氣通暢,開泄皮毛,止咳定喘,這些都是發汗解表的重要藥物。麻黃湯中加入桂枝,目的在於既要發汗解表,去除脈中營分之寒邪,

有不先開脈外一層之衛氣乎。此皆仲景制方之妙。深得內經客者除之。結者散之。開之發之之意也。尚論不知桂枝湯義。亦但云使寒邪漫無出路。貽患無窮。豈亦仍方氏之舊說歟。

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主之。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此二條。所以辨既非傷寒。亦非中風也。然證同而治亦同。又以一汗一下為言者。蓋示人以病不在表。徒汗無益。病不在裡。徒下亦無益。又不可更疑其邪在表。而更行桂枝湯以致誤也。汗出而喘者。肺主皮毛。邪熱但在肺臟也。無大熱者。言表裡皆無邪也。邪在表。則發翕翕之熱。

白話文:

有沒有先打開脈外一層的衛氣呢?這些都是仲景制方的高明之處,深得《內經》“客者除之,結者散之,開之發之”的精髓。有些人不懂桂枝湯的道理,只說讓寒邪無處可去,會帶來無盡的禍患,難道還是沿襲方氏的舊說嗎?

發汗之後,不能再用桂枝湯。如果汗出之後喘不過氣,但沒有發熱的症狀,可以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來治療。瀉下之後,也不能再用桂枝湯。如果汗出之後喘不過氣,但沒有發熱的症狀,可以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來治療。

這兩條是為了辨別既非傷寒,也非中風的病症。雖然症狀相同,治療方法也相同。又以一汗一下來形容,是為了告訴人們,病不在表,單純發汗無益;病不在裡,單純瀉下也沒有用。而且,也不要再懷疑邪氣在表,而再用桂枝湯,這樣會造成誤診。汗出而喘,是因為肺主皮毛,邪熱停留在肺臟。沒有發熱的症狀,說明表裡都沒有邪氣。如果邪氣在表,就會出現發熱的症狀。

邪在裡。則發蒸蒸之熱。此不言不熱。又不言微熱。而曰無大熱者。蓋肺主皮毛。因邪熱在肺。或時有微熱。未可知也。然非若表裡有邪之熱也。既汗既下。仍然汗出而喘。足見邪不在表裡。治非其治矣。不可更行桂枝湯者。恐助熱而斂邪也。言肺為人身之天氣。所以通呼吸。

主皮毛而司開闔者也。熱邪實於肺中。則肺氣滿而喘矣。肺病而清肅不行。失其治節。皮毛不密。開闔失司。是以汗出也。若疑似之間。誤認為太陽中風之汗自出。則桂枝之辛溫。能不助肺家之熱。芍藥之酸收。寧不斂肺分之邪乎。故曰不可更行桂枝湯。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也。

白話文:

邪氣在體內,就會出現蒸蒸的熱氣。這種熱氣不像是明顯的發熱,也不像微熱,而是沒有明顯的熱症狀。這是因為肺主皮毛,邪熱在肺部,可能只有微熱,不易察覺。但這種熱氣與表裡有邪氣的熱氣不同,即使已經發汗或瀉下,仍然會出汗喘不過氣,說明邪氣不在表裡,治療方向錯誤。不可再使用桂枝湯,以免助長熱氣,將邪氣封閉在體內。因為肺是人體的氣機,負責呼吸,主導皮毛,掌管開合。邪熱滯留在肺中,就會導致肺氣充盈而喘不過氣。肺病導致清肅功能失調,失去調節能力,皮毛疏鬆,開合失司,因此會出汗。如果誤以為是太陽中風導致的汗自出,使用桂枝湯的辛溫之性,不會助長肺部的熱氣嗎?芍藥的酸收之性,不正好會將邪氣封閉在肺部嗎?所以不可再使用桂枝湯,可以使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四兩去節),杏仁(五十個去皮尖研),甘草(二兩),石膏(半斤研)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辨誤,成氏之說。固為背謬。方氏謂不當用桂枝固衛。故用麻黃以發之。喻氏亦謂誤用桂枝固衛。寒不得泄。故變青龍之制。允為的對。不思若邪果在太陽而汗出。可復用麻黃以發之耶。汗出而加之以喘。豈猶未知為肺病乎。此所謂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者。所以解肺家之邪熱。

非所以發太陽之汗也。若仍用麻黃以發之。則不必另立一名。當命之曰麻黃去桂枝加石膏湯。不然則又當曰青龍去桂枝芍藥湯矣。何必另立名義乎。其別立一名者。所以別乎其非青龍麻黃之汗劑耳。李時珍云。麻黃乃肺經專藥。雖為太陽發汗之重劑。實發散肺經火鬱之藥也。

白話文: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藥材:

  • 麻黃(四兩,去節)
  •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研磨)
  • 甘草(二兩)
  • 石膏(半斤,研磨)

製法:

  1. 將以上四味藥材放入七升水裡,先煮麻黃,煮至水減至五升,去除藥渣表面的浮沫。
  2. 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至剩下二升,去渣,溫服一升。

辨誤:

成氏的說法明顯錯誤。方氏認為不應該使用桂枝固衛,所以使用麻黃來發散寒邪。喻氏也認為錯誤地使用桂枝固衛,會導致寒邪無法排出,所以改變了青龍湯的組成。他們的觀點是正確的。

如果邪氣真的在太陽經,而且已經出汗了,為什麼還要用麻黃來發散呢?出汗之後又出現喘息,難道還不知道是肺部疾病嗎?

所謂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是用來治療肺部的邪熱,而不是用來發散太陽經的汗。如果還是要使用麻黃來發散,就不用另起一個名字,應該叫做「麻黃去桂枝加石膏湯」,或者叫做「青龍去桂枝芍藥湯」。為什麼要另起一個名字呢?因為它不是青龍麻黃的汗劑。

李時珍說,麻黃是肺經專用的藥材,雖然是太陽經發汗的重藥,但實際上是發散肺經火鬱的藥物。

杏仁利氣而能泄肺。石膏寒涼。能肅西方金氣。乃瀉肺肅肺之劑。非麻黃湯。及大青龍之汗劑也。世俗不曉。惑於活人書。及陶節庵之說。但見一味麻黃。即以為汗劑。畏而避之。唯恐不及。不知麻黃湯之制。欲用麻黃以泄營分之汗。必先以桂枝。開解衛分之邪。則汗出而邪去矣。

何也。衛在營外。營居衛中。欲泄其內。必先開其外也。前人每謂桂枝能固衛止汗者。誤甚。若果能固衛止汗。何仲景又以此解太陽中風之邪。使漐漐似汗。而又警人以如水流漓之戒。且又云一服汗出病瘥。止後服。若不汗更服。若汗不出者。服至二三劑。其第四條曰。外證未解。

白話文:

杏仁能順暢氣機,又能清泄肺氣。石膏性寒涼,能肅降西方金氣,屬於清瀉肺氣、肅降肺氣的藥物。它並非像麻黃湯和青龍湯那樣的發汗劑。世俗之人不瞭解這一點,被《活人書》和陶節庵的說法所迷惑,只要看到方劑裡有一味麻黃,就以為是發汗劑,便害怕而避之唯恐不及。殊不知,麻黃湯的組成,是要用麻黃來發散營分之汗,必須先用桂枝來疏解衛分之邪氣,這樣才能汗出而邪氣消散。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衛氣在營氣的外面,營氣位於衛氣的裡面。想要發散裡面的營氣,必須先疏解外面的衛氣。前人常說桂枝能固衛止汗,這是大錯特錯。如果桂枝真能固衛止汗,那麼仲景又為何用它來治療太陽中風的邪氣,使病人大量出汗,並且還告誡人們要警惕汗出如水般流漓?而且仲景還說,一劑藥汗出病就好了,就不必再服藥;如果沒有出汗,就繼續服用。如果汗不出,就服至二三劑。其第四條又說,外證未解……

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非其明訓乎。所以麻黃不與桂枝同用。止能泄肺邪而不至大汗泄也。況服麻黃湯法。原令微似汗而未許人大汗出也。觀後賢之麻黃定喘湯。皆因之以立法也。若夫大青龍之制。則以寒溫並感。故以麻黃全湯。合桂枝去芍藥湯以兩解之。又以熱鬱煩躁之溫邪。

更入之以白虎之半。以解其煩熱耳。注傢俱不知其義。又烏足以窺仲景哉。以上十四條。皆太陽中風之脈證。及應用桂枝湯之情形方法禁例也。正治之法。已盡於此。其誤治失治之變。逐門條列於後。即壞病條中之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之誤治而仍不解者之變也。觀其脈證。

白話文:

脈搏浮弱,應該以發汗的方式治療,適合使用桂枝湯。這不是明顯的教訓嗎?因此麻黃不能與桂枝一起使用,它只能驅散肺部邪氣,而不會造成大量出汗。況且服用麻黃湯的方法,原本就是要讓病人稍微出汗,但不能讓他們大量出汗。看看後世的醫者,比如麻黃定喘湯,都是以這個原則為基礎制定的。至於大青龍湯的配方,是因為病人同時感受了寒邪和溫邪,所以用麻黃全湯搭配桂枝去芍藥湯來雙解。又因為病人因為溫邪而感到煩躁不安,所以加入了白虎湯的一半來緩解煩熱。那些不懂這些道理的人,又怎麼能理解仲景的醫學呢?以上十四條,都是太陽中風的脈象和證狀,以及使用桂枝湯的治療方法、禁忌和注意事項。正確治療的方法已經全部列舉完畢,接下來將逐條列出誤治和失治的變化,也就是在壞病條中提到的已經發汗、嘔吐、瀉泄、溫針治療但仍然沒有好轉的變化。觀察病人的脈象和證狀,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之法也。從來正治誤治。雜亂不分。混淆於一篇之中。不知誤汗吐下。即壞病也。誤汗吐下之治。即壞病治法也。又另立壞病一門。而謂仲景壞病治法。失而不傳。遂為千古恨事。今讀之者眩目惑心。用之者茫然無措。謂非從前編次之失。何可得歟。余為分其緒端各立條目。

使正治誤治之法。井井不紊。庶可為將來之助云。

白話文:

知道犯了什麼病,就按照證狀來治療,這是治病的法則。從古至今,正治和誤治混雜在一起,沒有清楚區分,都寫在一篇文章裡。人們不知道誤用汗法、吐法、下法,就會造成病情加重,而這些誤用汗法、吐法、下法來治療的,就屬於壞病的治療方法。

然而,古人又另外創立了一門專門講述壞病的學問,卻說張仲景關於壞病的治療方法失傳了,這成了千古遺憾。現在讀這些醫書的人,眼花繚亂,心煩意亂,用這些醫術的人也茫然不知所措。這怎麼能說不是以前編寫書籍的失誤呢?

為瞭解決這個問題,我將正治和誤治的內容分門別類,每條設立標題,使正治和誤治的方法井然有序,不至於混淆。希望這能幫助後人更好地學習和使用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