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溯源集》~ 卷之一 (3)
卷之一 (3)
1. 太陽壞病
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太陽中風之三日。邪猶在表。當用桂枝取微似汗以解之。乃為正治。若曰已發汗。是以麻黃湯誤汗之矣。與夫若吐若下若溫針而誤用之於邪氣在表之時。皆足以致裡虛邪陷之變。故仍不解也。何以言之。以本未壞之太陽病。而以誤汗吐下溫針壞之。乃為醫所壞也。故曰壞病。
非前注所謂過經不解。日久不痊。亦非治法多端。無一定可擬。而謂之壞病也。既因汗吐下溫針之誤。必有變證蜂起。非復桂枝之舊證矣。故曰桂枝不中與也。但觀其所變之脈證。即知其所犯因何而變逆。隨其見證而治之可也。論中凡屬誤汗吐下之變。皆壞病也。故治之之法。
白話文:
太陽病已經發病三天了,已經用過發汗的方法,但患者仍然出現嘔吐、腹瀉或溫針治療後症狀沒有改善的狀況,這就屬於病情惡化的情況。桂枝湯在這時就不適合使用了。
觀察患者的脈象和症狀,就能了解是犯了哪種病邪,隨症狀進行治療即可。
太陽中風病發作三天,邪氣還停留在體表,應該用桂枝湯稍微發汗以解除病邪,這就是正確的治療方法。如果說患者已經發汗了,那很可能是誤用了麻黃湯造成的。同樣地,如果患者出現嘔吐、腹瀉或溫針治療,而這些治療方法是在邪氣還停留在體表的時候誤用的,都可能導致體內虛弱、邪氣入侵的變化,因此症狀仍然沒有改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原本還沒有惡化的太陽病,卻因為誤用發汗、吐瀉和溫針等方法而惡化,這就是醫生造成的錯誤。所以才叫做壞病。
這與之前提到的經絡不通、病程拖延、治療方法多樣而無法確定治療方案的情況不同,這才是真正的壞病。由於誤用發汗、吐瀉和溫針等方法,必然會出現一些變化症狀,不再是原本桂枝湯可以治療的症狀了。所以說桂枝湯不適合使用了。只要觀察患者出現的脈象和症狀,就能了解是哪種原因導致病邪變化,然後根據症狀進行治療即可。
總之,所有因誤用發汗、吐瀉等方法而引起的變化,都屬於壞病。因此治療方法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即下文誤汗誤吐誤下誤燒針諸條是也。
辨誤,從來立言諸家。俱謂仲景既有壞病一則。惜其不立治法。但曰隨證治之。以法治之而已。使後人臨證束手。誠為缺典。或曰仲景。有法必有方。大約因久遠遺亡。遂成不全之書。良可嘆也。不知仲景本意。原以太陽病三日之一條。以冠中風誤治之前。又以本太陽病不解一條。
列於少陽誤治之始。其下文誤汗誤吐誤下誤溫針諸條。即其治也。向因王叔和編次之失。致雜亂於正治誤治之中。紛紜難辨。故使後人有此疑嘆耳。初非不立治法也。豈意後賢殫心竭慮。終不可得。故又別立壞病一門。而其治法。究無所措。是以知讀仲景書之不易也。然六經之中。
白話文:
以下所說的誤汗、誤吐、誤下、誤溫針等條目,就是這個道理。
關於辨誤,從古至今立下醫學著作的諸位大家,都認為張仲景的《傷寒論》裡有「壞病」一則,可惜沒有明確的治療方法,只說「隨證治之」,用法則治之而已,讓後人遇到實際病例時束手無策,實在是缺少典範。有人說,仲景有法必有方,只是由於時間久遠遺失,才造成現在不完整的著作,實在令人惋惜。其實,不知道仲景的本意是:原本以「太陽病三日」一條,放在「中風誤治」之前;又以「本太陽病不解」一條,放在「少陽誤治」之始。其後面的誤汗、誤吐、誤下、誤溫針等條目,就是治療方法。由於王叔和編寫次序的失誤,導致這些內容混雜在正治和誤治之中,紛繁難辨,所以才讓後人產生這樣的疑惑和嘆息。原本仲景並不是不立治療方法,只是沒想到後世賢者竭盡心力,卻始終不能明白,所以又另立「壞病」一門,但其治療方法,最終還是沒有明確的指示。由此可知閱讀仲景著作的難處。然而,在六經之中,……
仲景獨以陽經之太少為言者。蓋以在表之誤治居多。在裡之誤治少也。且二經之表裡虛實。疑似多端。難於察識。其誤治獨多。變逆尤甚。其害有不可勝言者。故特立此一法。以重其事也。學者其可忽諸。
白話文:
張仲景只專門談到太陽和少陰兩條經脈的事,是因為在皮膚表面的錯誤治療比較多,在身體內部的錯誤治療較少。而且這兩條經脈的皮膚表面和身體內部、虛症和實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很難辨認清楚,因此錯誤治療的情況特別多,病情惡化得也非常嚴重,它的危害無法用語言來完全描述,所以特意制定這個方法,來強調它的重要性。學習的人怎麼可以輕視呢?
2. 中風失治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主之。
脈之陰陽有關以前為陽。關以後為陰者。蓋寸口為陽。主乎上焦天氣。尺中為陰。主乎下焦地氣。而關則陰陽之分界也。此所謂陰陽者。即辨脈首章所云。大浮動數滑為陽。沉澀弱弦微為陰也。謂之陽者。邪氣在表之脈。謂浮候也。謂之陰者。邪氣在裡之脈。謂沉候也。停者。
停止之謂。猶暫停略停少停之義也。振慄者。振動而戰慄也。以太陽病未解之時。陰陽脈俱忽然停止而不見。乃正氣本虛。難於勝邪。致正邪相爭。陰陽擊搏。振慄將作。所以陰陽脈皆暫時潛伏。乃正氣欲復。邪氣將解之徵。故必先振慄。則陽氣鼓動。正氣得伸。然後汗出而解也。
白話文:
太陽病尚未痊癒,脉象阴阳皆停滞不前。必须先出现战栗出汗才能解脱。如果阳脉微弱,则先出汗即可解脱。如果阴脉微弱,则需要泻下才能解脱。若要泻下,宜用调胃承气汤治疗。
脉象的阴阳划分,以关脉为界,关脉以前为阳,关脉以后为阴。因为寸口脉为阳,主宰上焦的天气;尺中脉为阴,主宰下焦的地气;而关脉则是阴阳的分界线。这里所说的阴阳,就是辨脉首章中提到的:大浮动数滑为阳,沉涩弱弦微为阴。阳脉是指邪气在表面的脉象,即浮脉;阴脉是指邪气在里层的脉象,即沉脉。停滞,指的是暂时停止、略微停顿、少许停顿的意思。战栗,指的是身体震动而发抖。
当太阳病尚未痊癒时,阴阳脉同时突然停止不见,这是由于正气本就虚弱,难以战胜邪气,导致正邪相争,阴阳冲击搏击,战栗将要发生,所以阴阳脉都暂时潜伏起来。这是正气将要恢复,邪气将要解脱的征兆,所以必须先出现战栗,才能使阳气鼓动,正气伸展,然后出汗而痊愈。
若邪止在表。但見浮大動數之表脈。而忽見微弱者。為陽脈已微。則知表邪已衰。必先汗出而解。其所以先汗出而解者。以表邪既衰。腠理自通。故知必先汗出而解也。若邪止在裡。但見沉實弦滑之裡脈而忽見微弱者。為陰脈已微。則知里邪已弛。下之而邪氣解矣。若欲下之。
以陰脈既微。為邪氣已衰。不必力攻大下。故止宜以調胃承氣湯主之。然里邪必下之而後解者。以有形之滓。必須假借藥力。方能決去。非比無形之表邪。可自行渙汗而解也。所以仲景但有下法而無汗法也。
辨誤,此條自成注以來。諸傢俱以停字作均停解。而曰陰陽兩停。補無偏勝。若果如此。則是無病之脈矣。邪氣安在。何庸汗解乎。唯程氏之再辨有云。陰陽俱停止者。是陰極而陽欲復也。其義頗精。可稱卓識。但惜其一篇之中。唯此一句耳。至於脈之陰陽。成氏又引辨脈法中之寸口關上尺中。
白話文:
如果病邪停留在肌表,脈象會表現出浮大動數的表脈,但突然變得微弱,說明陽脈已經衰微,表示表邪已經減弱,應該先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之所以先用發汗,是因為表邪減弱,肌膚腠理自然暢通,所以知道一定先用發汗來治療。
如果病邪停留在裡,脈象會表現出沉實弦滑的裡脈,但突然變得微弱,說明陰脈已經衰微,表示裡邪已經減弱,應該用下瀉的方法來治療,這樣邪氣就能解除。如果想要用下瀉的方法治療,
由於陰脈已經衰微,說明邪氣已經減弱,不必強行攻下,只要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即可。然而裡邪必須用下瀉的方法才能解除,因為有形的病邪就像沉積的雜質一樣,必須借助藥力才能排出,不像無形的表邪,可以自行發汗解除。所以仲景的著作中只有下瀉的方法,而沒有發汗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這段文字自古以來,很多人都將「停」字理解為「均停」,認為陰陽兩停,沒有偏勝,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就是沒有病的脈象了,邪氣在哪裡呢?為什麼要發汗來治療呢?只有程氏的再辨中說:「陰陽俱停止者,是陰極而陽欲復也」,這個說法很精妙,可以稱得上是獨到的見解。只可惜整篇文章中只有這一句話,其他的部分都只是在講述脈象的陰陽。成氏還引用了辨脈法中的「寸口關上尺中」來解釋脈象的陰陽。
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以證之。誤矣。此乃關前為陽。關後為陰之說也。若以寸口為陽。則尺中為陰矣。設尺陰既微。汗且仲景以為不可。況下之乎。不知此所謂陰陽也。以一寸口而分陰陽。豈非大浮動數為陽而主表。沉澀弱弦為陰而主裡乎。各注傢俱畏難而置之不辨。使後學安所適從。
且仲景之文。容光必照。豈容終晦乎。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此因不早解肌。久而不解。致邪氣入里而變逆也。六七日。經盡當解之候也。猶不解而煩者。蓋因不用桂枝汗解。風邪不得外泄。表邪猶在。故仍發熱而不解也。為日已多。不解之表邪。透漏入里。已在胸膈之間。故作煩悶也。靈樞五亂篇云。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脈。
白話文:
判斷病情時,不能只看脈象浮沉遲數,因為這些只是表象,要根據脈象的位置來判斷陰陽。寸口脈屬於陽,尺中脈屬於陽。如果尺中脈微弱,仲景就認為不能用汗法,更何況下焦呢?有些人把陰陽只局限於寸口脈,認為浮動數大就是陽,主表;沉澀弱弦就是陰,主裡。這是不對的,他們害怕麻煩,不去深入思考,導致後人無所適從。
仲景的醫術精湛,他的著作一定有其道理,不能就此忽略。
中風發熱,六七天不退還伴隨煩躁,有表裡證,口渴想喝水,但喝了就吐,稱為水逆,可以用五苓散治療。
這是因為沒有及時解表,時間久了,邪氣入里而導致水逆。六七天,是病程應該痊癒的時候,如果仍然沒有退燒還伴隨煩躁,就是因為沒有用桂枝發汗,風邪無法外泄,表邪還在,所以依然發熱不退。由於時間過長,無法解表的邪氣深入到胸膈之間,所以會出現煩躁。靈樞經五亂篇說: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行經脈。
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為大悗。故氣亂於心。則煩心者是也。外熱里煩。故曰有表裡症。渴欲飲水者。邪入胸膈。熱在上焦也。水入則吐者。邪未入胃。里無熱邪也。上熱所以渴欲飲水。裡寒所以雖入不受。而為寒格之證。故曰水逆。夫病在太陽而渴。乃膀胱之氣化不行。
非胃熱而渴也。李東垣以渴為膀胱經本病者。何也。蓋太陽者。膀胱之經也。膀胱為津液之所藏。水濕之道路也。然必藉命門之真陽。化三焦之運用。蒸騰其水濕之氣。上行而為涕唾。則不渴矣。靈樞決氣篇所謂上焦開發。蒸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者是也。下焦則蒸動其水濕之濁氣。
白話文:
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為大悗。
衛氣逆流,清氣和濁氣交雜不清,在胸腔內混亂,這就是心神極度不安、狂躁的狀態。
故氣亂於心,則煩心者是也。
因此,氣亂於心,就會表現出心煩意亂。
外熱裏煩,故曰有表裡症。
表面有熱,裡面卻煩躁不安,所以叫做表裡症。
渴欲飲水者,邪入胸膈,熱在上焦也。
患者渴想喝水,是因為邪氣入侵胸膈,熱邪在上焦部位。
水入則吐者,邪未入胃,裏無熱邪也。
喝水就吐,說明邪氣還沒進入胃部,內裡沒有熱邪。
上熱所以渴欲飲水,裡寒所以雖入不受,而為寒格之證。故曰水逆。
上焦有熱,所以渴想喝水,但內裡寒冷,即使喝了水也不能吸收,這就是寒邪阻隔的症狀,所以叫做水逆。
夫病在太陽而渴,乃膀胱之氣化不行。
疾病在太陽經,患者感到口渴,是因為膀胱經的氣化功能失調。
非胃熱而渴也。李東垣以渴為膀胱經本病者。何也。
這不是胃熱引起的口渴,李東垣認為口渴是膀胱經的本病,這是為什麼呢?
蓋太陽者,膀胱之經也。膀胱為津液之所藏,水濕之道路也。
因為太陽經是膀胱經,膀胱是儲藏津液的地方,也是水濕的通路。
然必藉命門之真陽。化三焦之運用。蒸騰其水濕之氣。上行而為涕唾,則不渴矣。
但是,膀胱需要依靠命門的真陽之氣,通過三焦的運化,蒸騰水濕之氣,向上運行,變成鼻涕和唾液,這樣就不會口渴了。
靈樞決氣篇所謂上焦開發,蒸五穀味,燻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者是也。
《靈樞·決氣篇》中說,上焦開展運化,蒸發五穀的精華,滋潤皮膚、充實身體、潤澤毛髮,就像霧露滋潤萬物一樣。
下焦則蒸動其水濕之濁氣。
下焦則蒸發水濕中的濁氣。
滲入膀胱而為小便。靈樞衛生會篇云。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故蘭靈秘典云。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此其義也。以太陽之經邪不解而內犯膀胱。則下焦不蒸而氣液不得上騰。無津液之潤。故渴欲飲水。又以胃無熱邪。且下焦之火不蒸。所以水入則吐。寒格而為水逆也。
故以五苓散主之。以助其下焦蒸騰之用。使氣液升而渴自止。又恐其表症之發熱未解。故又飲暖水。使汗出邪解而愈矣。此條有證無脈。故難於擬議。以理測之。尺中微弱。量可知矣。
辨誤,原文中。仲景以發熱不解為表證。以煩為里證。故云有表裡證。皆責人以不早汗解。而致入里之意也。至渴欲飲水。水入則吐。然後用五苓散主之。以桂助其下焦蒸騰之陽氣。使津回氣潤。以治其渴而止其水逆。仍以表邪未解。多服暖水。令汗出而愈。並非以一五苓散。
白話文:
中醫認為,尿液是由膀胱產生,這個過程在《靈樞衛生會篇》中有所提及。其中提到,下焦(身體的一部分)會分離腸道的廢物,並將其輸送到膀胱,進而形成尿液。這表明瞭三焦(身體的三個通道)作為決定了水份流通的器官的重要性。
當太陽(身體的一個部位)的經絡受到邪氣的影響,進入膀胱時,下焦的熱力不能正常運作,導致體內的氣和水分不能正常上升,缺乏津液滋潤,因此會感到口渴,想要喝水。然而,如果胃部沒有受到熱邪的影響,且下焦的熱力無法蒸發水分,那麼喝水後反而會引起反胃和嘔吐現象,這是因為寒氣阻礙了水分的正常運行,導致了水逆的現象。
針對這種情況,中醫通常會使用「五苓散」來治療,這種藥方能夠幫助下焦的熱力蒸發水分,使氣和水分能正常上升,從而緩解口渴的症狀。同時,為了確保體內的熱邪能及時排出,還會讓患者喝一些溫熱的水,以便於出汗,從而解除了熱邪,達到治療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治療方式主要針對有明確症狀但脈象不顯著的情況,因此在診斷時需要特別謹慎。根據理論推測,如果患者的尺脈(中醫脈診中的一種脈象)微弱,可以大致判斷其病情的嚴重程度。
在理解原文時,需要注意,張仲景認為發熱不退是體表的症狀,而煩躁是體內的症狀,因此認為存在表裏兩種症狀,都要求及時排汗以避免病情深入。然而,當出現口渴想喝水、喝水後反胃吐出的現象時,再使用五苓散來治療,通過桂枝等成分幫助下焦的熱力蒸發水分,解決口渴問題,同時也能夠緩解因熱邪未除所引起的反胃和嘔吐。在治療過程中,為了確保熱邪能夠排出,還會讓患者多喝一些溫熱的水,以便於出汗,從而達到治療效果。這並非單純使用五苓散就能完成的治療。
而能使表裡之邪盡解也。成氏不知此義。以煩為表邪。已屬誤謬。又以原文有表裡症句。遂謂與五苓散和表裡。及本篇誤汗首條發汗後大汗出。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與五苓散。亦以脈浮為表未解。而曰以五苓散和表裡。豈既發其汗而大汗出。表邪猶未解耶。至於傷寒誤汗條中。
有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亦以脈浮數為表邪未盡。云與五苓散和表潤燥。致後人皆以五苓散為兩解表裡之劑。而以桂枝易桂。究竟原方中。仍是桂去粗皮半兩。則桂豈解表之藥乎。一人之誤。令後世千萬人皆誤。非成氏作俑之罪乎。
白話文:
古人醫學著作中提到,通過治療能夠清除體內和體外的邪氣,但成氏未能理解這一點。他錯誤地認為煩躁是體表的邪氣,並且以原文中提到的表裏症狀為由,誤以為五苓散可以調和體表和體內的狀態。然而,在「發汗後大汗出,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的狀況下使用五苓散,仍被誤解為是為了調和表裏,這是混淆了發汗後仍然存在的體表邪氣仍未消除的觀念。在「傷寒誤汗條」中,發汗後脈象浮數、口渴的情況下使用五苓散,也被誤解為是調和表裏,滋潤乾燥。這導致後世醫者普遍認為五苓散是一種兼治表裏二種疾病的藥方,並將桂枝更換為桂,然而原始配方中桂枝是去粗皮半兩,這樣桂枝就不是一種解表的藥物了。一個醫者的誤解,竟讓後世無數醫者都跟隨其錯,這不正是成氏的責任嗎?
五苓散
豬苓(十八銖去皮),茯苓(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白朮(十八銖),桂(半兩去粗皮)
古以二十四銖為一兩。漢之三兩。准今之一兩。以後凡見銖兩者皆準此。
上五味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術性燥濕扶土製水。使脾氣健而足以散精。胃氣強而津液自運。李時珍云。術除膀胱之濕。則氣得周流。又云。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之源而下降利小便。潔古謂其屬陽。浮而升。言其性也。東垣謂其為陽中之陰。降而下。言其功也。潔古又云。
白話文:
五苓散由豬苓、茯苓、澤瀉、白朮、桂皮五味藥組成。將以上藥材各取十八銖(豬苓去皮,桂皮去粗皮),澤瀉取一兩六銖,混合製成散劑。服用時,以白開水調和,每次服用方寸匕,一天服用三次,並多喝溫水,汗出即表示病癒。白朮性燥濕扶土,可以製水,使脾氣健壯,散發精氣,胃氣強盛,津液自然運作。茯苓則氣味淡滲,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養水源,並下降利尿。
淡為天之陽。陽當上行。何以反利水而瀉下。氣薄者。陽中之陰。所以茯苓利水瀉下。不離陽之體。故入手太陽。豬苓淡滲。令氣升而又能降。故能開腠理。利小便。與茯苓同功。但不入補藥耳。澤瀉氣平而味甘淡。淡能滲泄。氣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脾胃有濕熱。滲去其濕。
熱亦隨去。而土得令清氣上行。使天氣清爽。愚按陽中之陰者。天氣也。人身之肺氣也。唯其地有陽氣上升。然後天有陰氣下降。天氣下降。然後有雨霈露零之妙。所以諸利小便之藥。皆氣味輕薄而上行於肺。至肺氣下行而小便滲利。故肺為水之化源也。世人不知氣交升降之義。
白話文:
淡性屬天的陽氣,陽氣應該向上升。為何反倒能利水瀉下呢?這是因為氣虛者,是陽氣中的陰氣,所以茯苓利水瀉下,不脫離陽氣的本性,因此歸入太陽經。豬苓淡滲,能使氣向上升又能下降,所以能開通腠理,利小便,與茯苓功效相同,但不能用於補益藥物。澤瀉氣性平和,味道甘淡,淡性能滲泄,氣味都輕薄,所以能利水瀉下。脾胃有濕熱,滲去濕氣,熱氣也隨之而去,土氣得令,清氣上升,使天氣清爽。我認為陽氣中的陰氣,指的是天氣,也就是人體的肺氣。唯有地氣向上升,才能使天氣下降,天氣下降,才會降雨滋潤萬物。所以所有利小便的藥物,都氣味輕薄,向上升到肺部,再由肺氣下降,小便才能滲利。因此肺是水氣轉化的源頭。世人不知道氣的交感升降之道。
但曰水出高原。僅以肺為化源。淺矣。邵子皇極經世之遠取諸物篇云。羽族八竅。以無肺之一臟。故無小便也。桂性辛熱而下行。入腎而走命門。膀胱者。腎之腑也。經云。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以膀胱為津液之府。而三焦能決其水者。
何也。蓋三焦為命門真陽之火氣。總領臟腑經絡營衛內外左右之氣。而遊行於上中下一身者也。故命門為三焦之原。三焦為命門之使。所以命門為體而三焦為用也。所謂氣化者。濕化為氣而上騰。氣化為水而下出。桂者。所以助下焦之陽氣上蒸。而使地氣上升者也。升已而上焦之天氣。
白話文:
有些人說水源來自高處,僅認為肺臟是氣化的根源,這說法太片面了。邵雍在《皇極經世》中說,鳥類有八個竅,沒有肺臟,所以沒有小便。桂皮辛熱,具有向下走的特性,進入腎臟並通往命門。膀胱是腎臟的腑臟,經書中說膀胱是「州都之官」,儲藏津液,氣化之後就能排出。三焦是「決瀆之官」,水道從這裡排出。膀胱是津液的倉庫,而三焦負責排泄水分。
為什麼呢?因為三焦是命門真陽之火的氣機,統管著臟腑、經絡、營衛、內外左右的氣,在全身上下運行。所以命門是三焦的根本,三焦是命門的使者,因此命門是本,三焦是用。所謂氣化,就是濕氣化為氣而上升,氣化為水而下降。桂皮的作用是幫助下焦的陽氣上升,讓地氣上升。上升之後,就會有上焦的天氣。
還而下降。其氤氳之氣。入胞中而滲入膀胱。是為便溺也。是皆由氣化而入。更由氣化而出者也。若非下焦陽氣之蒸騰。惡得有氣化而為升降出入之妙乎。是以五苓之有桂。猶釜底之有薪火也。其率淡滲以為功。猶兵之有將帥也。人皆不知此義。畏其熱而不敢用。有改而為四苓者。
有更桂而用桂枝者。故前人方論中。皆曰以桂枝之辛甘發散和其肌表。互相傳習。眾論雷同。於雜證中猶知用桂。於傷寒家。無不皆然。孰知仲景桂枝湯中。必曰桂枝三兩。五苓散內。但曰桂去粗皮半兩。試思果用桂枝。因何止一桂字。況桂枝豈有粗皮可去。此一可辨也。倘五苓散中可稱桂枝為桂。
白話文:
水氣下降回歸,其溫和的氣息進入胞宮,再滲透到膀胱,這就是排泄大小便。這些過程都是由氣化而進入,再由氣化而排出的。若不是下焦陽氣的蒸騰,又怎麼會有氣化產生升降出入的神奇變化呢?所以五苓散中加入桂枝,就像鍋底要有柴火一樣重要。桂枝引導水分滲透,發揮作用,就如同軍隊要有主帥一樣不可或缺。
許多人不懂得這個道理,害怕桂枝的溫熱,不敢使用,就將五苓散改成四苓散;也有人用桂枝取代桂枝,使用桂枝。所以古人論述藥方時,都說桂枝辛甘發散,可以溫和肌表。大家互相傳授,意見都一樣,在各種病症中都知道要使用桂枝。在治療傷寒的醫生中,更是無一例外。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仲景的桂枝湯中,一定會寫「桂枝三兩」,而五苓散中,只寫「桂去粗皮半兩」。你試著想想,如果真的是用桂枝,為什麼只寫一個「桂」字呢?況且桂枝哪裡會有粗皮可以去呢?這一點就足以辨別真偽。如果五苓散中可以用「桂」來代替「桂枝」,那為什麼桂枝湯中還要寫「桂枝」呢?
則桂枝湯中。亦可止用一桂字矣。又何必以兩字稱之耶。一字兩字之稱。定之於前人。而後人終不能改。何議論中。偏改桂為桂枝耶。且東垣李氏曰。桂性辛熱。陽中之陽也。氣之薄者。桂枝也。氣之厚者。桂肉也。氣薄則發泄。桂枝上行而發表。氣厚則發熱。桂肉下行而補腎。
此天地親上親下之道也。豈有以五苓滲濕下泄之劑。而反用上行發表者乎。此皆未燭其理。所以畏熱而不敢用。故亦更張其議論也。然仲景原云。桂枝者。取枝上皮也。今方書皆注曰去皮。此不知者之訛耳。深所以誤後人者也。桂之氣味在皮。豈反去之而用淡然無氣味之木心。
白話文:
桂枝湯裡的「桂枝」其實可以只寫「桂」字,為什麼一定要用兩個字呢?一個字、兩個字的稱呼都是前人定下的,後人不能隨意更改,為什麼偏偏要改「桂」為「桂枝」呢?而且李東垣說,桂性辛熱,是陽中之陽,氣較薄的是桂枝,氣較厚的是桂肉。氣薄則發散,桂枝上行而發汗解表;氣厚則發熱,桂肉下行而補腎,這就是天地親上親下的道理。怎麼可以用五苓散這種滲濕下泄的藥方,反而用上行發表的藥呢?這些都是沒有弄清楚藥理,所以害怕燥熱而不敢用,所以才胡亂更改藥方。其實張仲景原本就說,「桂枝」指的是取樹枝上的皮,現在的方書都註解說要去皮,這是不知道的人的錯誤,嚴重誤導後人。桂的藥性氣味都在皮上,怎麼能去掉皮而用沒有氣味的木心呢?
亦何益乎。不然則肉桂亦當去皮而貨其木矣。有是理乎。蓋肉桂之外皮。以霜皮為無味而去之也。曰去內外皮而為桂心者。亦失之矣。夫桂之甜辣而有氣味者在內。寧可內外皆去耶。所謂桂心者。外去其無味之皮。內除其無味之木。其皮內之著於木上者。氣味俱厚。乃為桂心耳。
此義從來誤謬。而李瀕湖先生本草綱目之正誤下。亦有去內外皮之一語。豈非智者之一失乎。故並識之。
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裡急也。
病在太陽而小便利者。以熱邪未犯太陽之腑。膀胱無恙。所以飲水雖多。其氣化流行。故小便利也。然雖欲飲水。當少與之可也。若飲水過多。小便雖利。里無熱邪。水寒傷胃。停蓄不及即行。必令心下悸動。心下者。胃之部分也。悸者。水滿胃中。氣至不得流通而動惕也。
白話文:
這有什麼好處呢?如果這樣的話,肉桂也應該去皮只賣木頭了。這有道理嗎?因為肉桂的外皮,因為霜皮沒有味道,所以去掉它。說去掉內外皮做桂心,也是錯的。桂樹之所以甜辣有氣味,是在內部。怎麼可能內外都去掉呢?所謂桂心,是去掉外面沒有味道的皮,裡面去掉沒有味道的木頭,它皮內附著在木頭上的部分,氣味都很濃鬱,才叫做桂心。
這個說法從來就錯誤。而且李瀕湖先生《本草綱目》的正誤部分,也有去掉內外皮的說法,難道不是智者的一點疏忽嗎?所以把它記錄下來。
太陽病,小便量多的,是因為喝水多,必然心下悸動。小便量少的,必然是苦裡急。
病在太陽,而小便量多的,是因為熱邪尚未侵犯太陽的腑臟,膀胱沒有病變,所以即使喝水很多,水氣也能正常流通,所以小便量多。雖然想喝水,但應該少給他喝。如果喝水過多,小便雖然通暢,但內部沒有熱邪,水寒傷胃,停留在胃中不能及時排泄,必然會導致心下悸動。心下,就是胃所在的部位。悸動,是因為水充滿胃中,氣機不能流通而導致心悸不安。
若飲水多而小便少者。是下焦無火。水濕不流。膀胱蓄水。不得氣化而出。必苦裡急。蓋指五苓散證而言也。
辨誤,前注皆以心下悸為水乘心火。心受制而悸者。俱失之矣。蓋驚悸者。因驚駭而心為之悸動。故為心病。如炙甘草湯之心動悸。及小建中湯之心中悸而煩。雖亦可謂之心病。然炙甘草湯之悸。乃氣血皆虛。小建中湯之悸。乃中氣不足也。至於心下悸。則在心之下矣。以心在膈膜之上。
胃在膈膜之下。故曰心下。此條之心下悸。即水停心下之義也。若夫臍下悸者。去心已遠。與心何涉。而亦謂之心氣虛乎。此皆不經之論也。其所以亦謂之悸者。不過言其跳動之狀。如心病之動悸而已。不可皆謂之心病也。
白話文:
如果喝很多水,卻尿很少,這是因為下焦沒有火,水濕無法流通,膀胱積水,無法氣化排出,就會感到小便急迫、難以排解。這其實是指五苓散的證狀。
有人誤解,認為心下悸是因為水氣乘犯心火,心臟受到抑制而悸動,這是錯誤的。其實驚悸是因為受到驚嚇,導致心臟悸動,屬於心臟疾病。就像炙甘草湯治療的心動悸,以及小建中湯治療的心中悸而煩躁,雖然也可以說是心臟疾病,但炙甘草湯的悸動是因為氣血虛弱,小建中湯的悸動則是中氣不足。至於心下悸,是指水停滯在心臟下方。因為心臟位於膈膜之上,胃位於膈膜之下,所以稱為心下。這條文中的心下悸,指的是水氣停滯在心臟下方。至於臍下悸動,距離心臟很遠,跟心臟有什麼關係?怎麼也能說成是心氣虛呢?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說法。他們之所以也稱為悸動,只是形容其跳動的狀態,就像心臟病的悸動一樣,不能一概而論都是心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