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溯源集》~ 自序
自序
1. 自序
夫天地間風寒暑濕之邪。皆可為病。人若中之。失治而致夭枉者多矣。雖古聖立法。載在靈樞素問兩經之中。奈其義淵深。人莫能解。迨漢長沙守張仲景憫宗族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古訓。博採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症。為傷寒卒病論合十六卷。
實祖述黃岐之經義。論廣伊尹之湯液。追神農體箕子而作也。其書統載於金匱玉函經中。華佗見之而嘆曰。此書可以活人。晉玄晏先生皇甫謐作甲乙經。其論治傷寒。唯長沙一人而已。宋文潞公藥准云。仲景書為群方之祖。所以後起諸賢雖千變萬化。各鳴其所得。而無能逾越其矩度者。
白話文:
天地間的風寒暑濕等邪氣,都能導致疾病。人若感染了這些邪氣,失治而導致夭折的很多。雖然古代聖人制定了醫學法則,記載在《靈樞》和《素問》兩部經典中,但其義理深奧,人們難以理解。直到漢朝長沙太守張仲景,痛心宗族因病而亡,傷感橫死無救,便勤勉研習古訓,廣泛採納各家方劑,將《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以及平脈辨症的方法,與《傷寒卒病論》合編為十六卷。
這部著作實則繼承了黃帝岐伯的經義,論述廣泛如同伊尹的湯液,追隨神農、箕子的醫學思想而寫成的。這部書被收錄在《金匱玉函經》中。華佗見過這本書後,感嘆說:「此書可以救人。」晉朝玄晏先生皇甫謐撰寫了《甲乙經》,論述傷寒治療,唯有長沙張仲景一人而已。宋朝文潞公藥准說:「仲景的書是所有醫書的祖宗。」所以後來的醫家,縱使千變萬化,各有其所得,卻都無法超越張仲景的醫學體系。
自西晉太醫令王叔和編次仲景方論十卷。附入己意為三十六卷。而卒病論六卷早已遺亡。不復得睹矣。至金成無己。尊奉叔和。又注為傷寒論十卷。今所行於世者。究僅七卷。而前後舛錯。六經混淆。使讀之者茫無緒端。檢閱者漫難尋討。如少陽諸證。雜入太陽篇中。合病並病。
散處三陽前後。結胸痞症。曾不分別陰陽。臟結三條。分隸四卷首尾。中風傷寒紛出。麻黃桂枝雜陳。壞病無從安置。疑為久遠遺失。溫病不知方法。謂非作者所長。致後人不知隨症之治。而壞病遂無治法。概以麻黃桂枝治溫。而溫病每致云亡。凡此皆叔和編次之失。無己註釋之病也。
白話文:
從西晉太醫令王叔和整理仲景的《傷寒論》十卷開始,他加入了自己的見解,編成了三十六卷。但其中六卷的「卒病論」已經遺失,再也看不到了。後來金代的成無己尊崇王叔和的整理,又為《傷寒論》十卷作注。現今流傳的版本,實際上只有七卷,而且前後矛盾,六經混淆,讀者難以掌握要點,翻閱時也難以查找。比如少陽病症被混雜在太陽篇中,合病和並病散落在三陽篇章前後,結胸痞症沒有區分陰陽,臟結三條被分散在四卷的開頭和結尾,中風和傷寒混雜在一起,麻黃、桂枝等藥物也雜亂無章,疑難雜症沒有明確的歸屬。這些問題可能是由於時間久遠導致遺失,也可能是因為作者不擅長溫病,後人因此不知道如何根據症狀治療,導致疑難雜症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他們往往用麻黃、桂枝治療溫病,結果導致溫病患者經常死亡。這些問題都是王叔和整理的失誤和成無己註釋的弊端。
及宋奉議朱肱活人書一出。始變長沙之定法。而攪亂經文。可稱作俑。明節庵陶華截江網殺車槌告成。盡廢仲景之原文。而奄為己有。實為僭竊。新安方有執痛闢其非。條辨因之而作。江右喻嘉言指摘其謬。尚論由此而成。然皆經義未馴。豈能澄清其濁亂。陰陽莫辨。安能洞悉其淵微。
潢以魯鈍之質。自知譾劣。焉能少窺其淵奧。賴先人力學。仰聆訓誨於童年。昔以知非之歲。忽犯傷寒。將成不起。續得痛痹。幾殞其軀。既得復甦。因念兩世食德。非立功何以報稱九死重生。唯活人乃可云酬。誓必治療千人。方為滿願。既而思之。恐願大難盈。無如闡發先聖精微。
白話文:
從宋代的朱肱所著《活人書》一書開始,他首次改變了張仲景的固定療法,並混亂了經典的文本,這可以被稱為創始者。明節庵的陶華則在《截江網殺車槌告成》一書中,完全摒棄了張仲景的原始文本,並將它們據為己有,實際上是越權篡改。新安方有執在這本書中批評了它的錯誤,並且《條辨》因此而被創作。江右的喻嘉言則批評了其中的錯誤,並且《尚論》因此而被創作。然而,這些都是對於經典義理的初步理解,怎麼能夠清除非經典的混亂?對於陰陽的辨析也無法深入到其深奧的層次。
我以愚笨的資質,知道自己理解力有限,無法深入探討這些深奧的知識。但幸運的是,我有前人的努力,從童年開始聆聽他們的教導。當我還年輕時,突然感染了傷寒,病情危急,似乎無法存活。後來又得了疼痛和麻痺,差點喪命。在恢復健康之後,我思考自己兩世受惠於前人的恩澤,如果不建立功業,如何報答這種九死一生的恩情?只有讓他人活著才能真正報答。我誓言要治療一千人,才能實現這個願望。接著,我思考到,恐怕這個願望太過宏大,無法達到,所以決定去發揚先聖的精微之處。
務使流通遠播。俾業醫者。臨症可以辨疑。處方得其精當。庶可以全天地之大德。拯生民之危殆。但三十年來。風塵鹿鹿。舊學荒疏。因遂發篋陳書。奮志苦讀。晝夜揣摩。寒暑無間。恐未得經旨。因注素問廿篇。然後更發仲景書讀之。遇隱義未明。必披羅經傳。鉤玄索隱。
或沉思默想。輒擱筆連旬。仲景之文。或有脈無證。或有證無脈。或有方無法。或有法無方。凡遇艱難。無不殫心竭慮。不敢少有怠忽。務必闡發微妙。極盡精深。真所謂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者也。至於疑似之間。鮮不盡力申明。若見昔人誤謬。亦必極其辨論。雖或負罪於前賢。
亦或有裨於後世。但自愧學力粗疏。識見短淺。或理深未達。或舛錯難明。姑存疑而有待。倘發端於後起。繼續奚窮。若賢智以挺生。曷其有極。竊潢立言之意。蓋欲使天下後世。皆蒙先聖先賢之澤。令沉疴奇疾。悉沾生和長養之仁。是以直溯源流。深窮根柢。推求靈素。辨論陰陽。
白話文:
為了讓醫術傳承下去,幫助後輩醫生在診治病人時能分辨疑難雜症,開出精準的藥方,以延續上天仁愛,救治百姓危難。我從三十年前開始,就勤奮鑽研醫書,日夜思考,不分寒暑,希望能真正掌握醫學精髓。因此先注釋了《素問》二十篇,之後又研讀張仲景的著作,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翻閱相關經書典籍,反覆推敲。
有時會陷入沉思,停筆好幾天。張仲景的著作裡,有些病症有脈象但無其他症狀,有些病症有症狀卻無脈象,有些有藥方卻沒有治療方法,有些有治療方法卻沒有藥方。遇到難題時,我都會全心全意思考,不敢怠慢,務必將醫學奧妙闡釋清楚,達到至高境界,就像把雜草去除、打磨寶玉一樣。對於疑難病症,我盡力解釋清楚,如果發現前人有錯誤,也會提出我的看法。即使可能冒犯前輩,但也希望能對後世有所幫助。
但我自知學識淺薄,見識有限,可能有些道理理解不夠深刻,有些地方有錯誤難以明白,就暫且存疑,等待後人繼續探討。如果後輩學者能接續我的工作,繼續深入研究,必將取得更大的成就。我寫作的初衷,是希望讓後世子孫都能受益於古代聖賢的智慧,讓各種疑難雜症都能得到醫治,恢復健康。因此我追溯醫學根源,深入探究其根本,研究《靈樞》《素問》,辯論陰陽之理。
援古證今。分經辨證。令讀之者。知症所自起。變所由生。且明其立法之義。用藥之因。倘得道理分明。自然識見朗澈。但聖經難讀。學者畏難。苟非潛心探索。刻意研精。焉有不求而自至者哉。嗚呼。道風久壞。邪說橫行。漸漬日久。入人甚深。訛偽相沿。俗習難改。恐一言之綿力。
不足以回傾倒之狂瀾。半隙之微光。豈能照漫漫之長夜乎。姑錄存之。以俟英賢繼起。自能發先聖之意旨。為吾道之干城。設以余言。為糠粃之導。而極盡其廣大精微。則斯道之幸。亦斯民之幸也。余又何慊焉。
虞山籛後人錢潢天來甫識
白話文:
參考古代醫書,將古法運用到現代。根據經絡辨證論治,讓讀者明白疾病的根源,以及病變的過程,並清楚了解治療方法和用藥原理。只要道理清晰,自然就能洞悉病情。然而,經典難懂,學者望而卻步,如果不專心探究,苦心鑽研,怎能不學而會呢?唉,醫道衰敗已久,謬論橫行,日積月累,深入人心,錯誤觀念流傳,習俗難改。恐怕我的一點微薄之力,不足以扭轉乾坤,微弱的光芒,怎能照亮漫漫長夜呢?姑且記錄下來,希望有志之士繼承發揚,能發揮先賢的思想精髓,成為醫道的守護者。如果我的文字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醫道更加完善,造福百姓,那我也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