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五章·傷寒診法 (13)
第五章·傷寒診法 (13)
1. 第八節·察新久
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神明之亂也。出言懶怯。先重後輕者。內傷元氣也。出言壯厲。先輕後重者。外感客邪也。攢眉呻吟者。頭痛也。噫氣以手撫心者。中脘痛也。呻吟不能轉身。坐而下一腳者。腰痛也。搖頭以手捫腮者。齒頰痛也。吟呻不能行步者。腰腳痛也。
診時吁氣者。鬱結也。搖頭而言者。里痛也。形羸聲啞者勞瘵。咽中有肺花瘡也。暴啞者。風痰伏火。或怒喊哀號所致也。語言蹇澀者。風痰也。診時獨言獨語。不知首尾者。思慮傷神也。傷寒壞病。聲啞唇口有瘡者。狐惑也。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痰火也。此皆聞證之大要也。
前清咸同間石芾南先生。於問證頗為扼要。爰為節述其說。以補俞氏之未備。病、藏於中者也。症、形於外者也。工於問者。非徒問其症。殆欲即其症見。以求其病因耳。法當先問其人之平昔。有無宿痰。有無恚怒憂思。飲食喜淡喜濃。喜燥喜潤。嗜茶嗜酒。大便為燥為溏。
婦人問。其有無胎產。月事先期後期。有無脹痛。再問其病。初起何因。前見何症。後變何症。惡寒惡熱。孰重孰輕。有汗無汗。汗多汗少。汗起何處。汗止何處。口淡口苦。渴與不渴。思飲不思飲。飲多飲少。喜熱喜涼。(喜熱飲不皆屬寒、嘗有郁遏不通者、亦喜熱飲、以熱則流通故也。
)思食不思食。能食不能食。食多食少。化速化遲。胸心脅腹。有無脹痛。二便通澀。大便為燥為溏。小便為清為濁。色黃色淡。(二便最為緊要、乃病之外見者。)種種詳詰。就其見證。審其病因。方得軒岐治病求本之旨。此皆問診之大要也。他如寇宗奭曰。未診先問。最為有準。
如看婦人病。尤必先問經期。張子和云。凡看婦病。當先問孕。若孕在疑似間。不可輕用破氣行血藥。彭用光曰。凡看產婦病。須問惡露多少有無。及少腹中有無結塊。何西池曰。凡婦人經停四五個月。當問其乳頭乳根黑否。乳房升發否。若系垢胎。必每月行經。須問其經行多少。
及腹中果動否。此皆婦科扼要之問法也。至若景岳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婦人尤必問經期。惡露有無產後驗。亦屬問法之要略。惟趙晴初老醫。謂診病雖須詳問。又當色脈合參。不可徇病人之言。
為其所惑。
【榮齋按】木章俞氏所講和轉載喻西昌等八家對於診察傷寒的各種方法,是很符合現代「調查病史」的要求的。本節所謂「察新久」,就是採取「現在病史」和過去病史」,它不僅能給予診斷上許多佐證,而且在某些特殊條件下它還可以作為診斷的根據;這就是我們「四診」中的「問診」。
白話文:
第八節·觀察病症新舊
衣服被子不整齊,說話內容善惡不分,對親近疏遠的人都沒顧忌,這是精神錯亂的表現。說話有氣無力、聲音小,說話內容先重後輕,這是體內元氣受損。說話聲音高亢、大聲,說話內容先輕後重,這是外感邪氣。皺著眉頭呻吟,是頭痛。打嗝並用手按著胸口,是胃脘疼痛。呻吟但無法轉身,坐著且一腳垂地,是腰痛。搖頭並用手摸臉頰,是牙齒或臉頰疼痛。呻吟不能走路,是腰部和腿部疼痛。
看診時嘆氣,是情緒鬱悶。搖頭說話,是體內疼痛。身體虛弱、聲音沙啞,是勞累引起的虛勞病,咽喉可能有肺部潰瘍。突然聲音沙啞,是風痰積滯體內,或是因憤怒、大喊大叫、悲傷哭泣所致。說話不流利,是風痰引起的。看診時自言自語,說話沒有邏輯,是思慮過度傷神。傷寒病病情惡化,聲音沙啞、嘴唇和口腔有潰瘍,是狐惑病。平常沒發燒也沒發冷,呼吸短促不夠用,是痰火引起的。這些都是透過問診來了解病情的重點。
清朝咸豐同治年間,石芾南先生對於問診非常精要。我將他的說法節錄出來,來補充俞氏論述的不足。疾病,是藏在身體內部的;症狀,是表現在外部的。擅長問診的人,不只是問症狀,更是要從症狀來探求病因。問診時應該先問病人平常的狀況,是否有舊疾、是否有生氣、憂愁、思考過度,飲食喜歡清淡或濃重,喜歡乾燥或濕潤,是否有喝茶喝酒的習慣,大便是否乾燥或稀溏。
問婦女病人,要問是否有懷孕生產,月經週期是否提前或延後,是否有腹脹疼痛。再問這次生病的原因,最初出現什麼症狀,後來又出現什麼症狀,怕冷怕熱,哪個比較嚴重,有沒有出汗,出汗多或少,從哪裡開始出汗,從哪裡停止出汗,口中覺得沒味道或苦,口渴或不渴,想喝水或不想喝水,喝得多或喝得少,喜歡喝熱的或涼的。(喜歡喝熱水不一定都是寒症,有時是體內氣機鬱結不通,喝熱水可以幫助氣機流通。)想吃東西或不想吃,能吃或不能吃,吃得多或吃得少,消化快或慢,胸口、心臟、肋骨、腹部是否有脹痛,大小便是否順暢,大便乾燥或稀溏,小便清澈或混濁,顏色黃或淡。(大小便是最重要的,是疾病表現在外部的徵象。)種種詳細詢問,根據看到的症狀,判斷病因,才能符合軒岐治病的根本原則。這些都是問診的重點。就像寇宗奭說的,看診前先問診,最有把握。
看婦女的病,尤其要先問月經週期。張子和說,看婦女病,要先問是否懷孕。如果懷孕狀況不明確,不能輕易使用破氣行血的藥物。彭用光說,看產婦的病,要問惡露多少和有無,以及腹部是否有結塊。何西池說,婦女停經四五個月,要問乳頭和乳暈是否變黑,乳房是否脹大。如果是懷孕,應該每月都有月經,要問月經量多少,腹部是否有胎動。這些都是婦科問診的重點。至於景岳的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婦人尤必問經期,惡露有無產後驗。」也是問診的重點。然而,趙晴初老醫生認為,看病雖然要詳細問診,也要結合氣色和脈象來判斷,不能被病人的話所迷惑。
【榮齋按】這章節俞氏所講的,以及轉載喻西昌等八家對於診察傷寒的方法,很符合現代「調查病史」的要求。本節所說的「觀察病症新舊」,就是採取「現在病史」和「過去病史」,這不僅能提供許多診斷佐證,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還可以作為診斷的依據。這就是我們中醫「四診」中的「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