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根初撰,何廉臣重訂

《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九章·傷寒夾證 (15)

回本書目錄

第九章·傷寒夾證 (15)

1. 第十五節·妊娠傷寒

(一名胎前傷寒)

【因】婦人懷孕。寒邪外束。營氣不能灌注。故發熱惡寒。身疼腰痛。謂之傷寒。頭痛惡風。身熱心煩。謂之傷風。邪在半表半裡。則往來寒熱。

【證】邪在表身熱。惡寒無汗。頭疼身痛。在裡則腑熱壅閉。大便不通。若寒在半表。熱在半里。則往來寒熱。煩渴不解。若寒侵於表。風傷營氣。則身疼頭痛。發熱惡寒。妊娠氣血不足。不能營衛於外。而風邪乘虛襲入經中。則身熱自汗。倦怠惡風。妊娠營血不足。寒即襲入經中。則身疼無汗。發熱惡寒。

【脈】妊娠人迎緊盛。傷於寒。營氣虛者。脈必浮弱。氣口浮緩。傷於風。衛氣虛者。脈必浮軟。營衛兩虛。邪不解散。脈必細微。

【治】疏邪解表。以治其標。扶元托散。以培其本。營虛者。養血為先。衛虛者。補氣為亟。營衛兩虛。溫補並施。邪在表者。其證惡寒身熱。頭痛無汗。脈浮者。主以香蘇飲。(生香附、紫蘇、陳皮甘草生薑、蔥頭。)病在裡者。其證裡熱壅閉。大便不通。脈洪數者。

治以三黃解毒湯。(黃連黃芩黃柏、焦梔子大黃。)在半表半裡者。寒熱往來。煩渴不解。脈弦數者。主以黃龍湯柴胡、黃芩、人參、甘草、生薑、大棗。)營虛者。寒多熱少。不煩不渴。脈弦浮澀者。主以當歸桂枝湯。(當歸桂枝白芍、甘草、煨薑、大棗。)衛虛者。

寒邪留戀經中。則寒熱不解。脈浮軟者。主以黃耆建中湯。(炙黃耆、桂枝、白芍、炙甘草、生薑、大棗。)傷寒寒已外解。脾氣虛餒。熱乘虛陷。胎動不安。主以安胎散。(生白朮、黃芩、炒白芍等分為散。以生薑二片、大棗三枚。煎濃汁調服三錢)兼有潮熱者。主以安胎阿膠散

(炒阿膠三兩、黨參一兩五錢、白朮一兩五錢、茯苓一兩五錢、桑寄生三兩。炒製為散。米飲調下三錢。)妊娠傷寒。侵表傷營。頭痛發熱。惡寒身痛。胎孕不安。脈浮緊澀者。主以羌活散。(羌活、生白朮、防風、炒白芍、黃芩各一兩五錢、當歸三兩、白芷川芎各一兩、甘草六錢、製為散、水煎五錢、去渣溫服。)妊娠傷風。

風邪乘虛襲入經中。身熱自汗。倦怠惡風。胎孕不安。脈浮緩者。主以黃耆解肌散。(人參一兩五錢、黃耆三兩炙、當歸三兩、炒白芍一兩五錢、川芎一兩、炙甘草五錢、製為散、紫蘇湯下三錢。)妊娠營血不足。寒襲經中。身疼無汗。發熱惡寒。脹浮弱者。主以桂枝芍藥湯

(桂枝芍藥各錢半、當歸三錢、生薑兩片、蔥頭三枚。)妊娠傷寒表解後。裡氣不和。腹中痛。下利胎動。脈沉者。主以芍藥湯(炒白芍三錢、炒白朮、茯苓各錢半、炙甘草八分。)妊娠傷寒表解後。腹中不和。協熱下利。胎不安。脈數者。主以加味黃芩湯。(炒白芍、炒白朮、黃芩、茯苓各錢半、炒阿膠二錢、炙甘草五分。

)妊娠傷寒。火鬱不解。營陰受傷。而夾濕熱。發斑紫黑。胎因不安。脈數弦大者。主以梔子大青湯。(鮮生地五錢、升麻五分、焦梔子三錢。鮮大青四錢、黃芩二錢、蔥頭三枚。)妊娠傷寒。熱鬱陽明。熱極而發紫黑斑。脈洪數者。若不急治。胎殞在即。主以青黛石膏湯(真青黛錢半、鮮生地二兩搗汁。

石膏八錢、升麻六分、黃芩二錢、焦梔子三錢、蔥頭三枚。)妊娠傷寒後。餘熱阻膈。血氣暗耗。潮熱不解。胎孕不安。脈數濡弦者。主以黃龍四物湯。(鮮生地五錢、黨參、黃芩白芍各錢半、柴胡五分、當歸三錢、川芎、甘草各八分。)妊娠傷寒。發汗後。餘熱內陷。衛氣無所止息。

漏汗不止。胎孕不安。脈浮數者。主以加減當歸六黃湯(大生地五錢、清炙耆皮三錢、炒白芍、炙甘草、黃芩各錢半。白芷鹽水炒黑二錢、當歸、炒阿膠各三錢、浮小麥三錢)妊娠傷寒汗下後、津液暴亡。虛煩不眠。胎孕不安。脈濡數者。主以加味竹葉湯。(淡竹葉三錢。北沙參三錢、鮮生地五錢、麥冬、炒阿膠各三錢。

炙甘草五分。)妊娠傷寒。熱極傷營。血室受病。恐損壞其胎。徐洄溪以白藥脂八兩研末。以雞子清調塗油紙上。貼臍下胎存處。干則以水潤之。解毒潤燥以護胎元。葉天士亦謂胎前病。以護胎為要。恐邪來害娠也。如熱極。用井底泥。藍布浸透。覆蓋臍腹上。此亦保護胎元之法。

然亦須看其邪之可解而用之。如用血分滋膩之藥不效。又當審察應下則下。惟中病則止。不可固執成法。仍須步步保護胎元。恐正損邪陷也。

【秀按】妊娠傷寒治法。前論已備。不復再贅。凡邪熱壅盛之症。不可固執成例。以滋膩安胎之藥投之。以助長邪熱。反損胎元。即經云有故無殞。亦無殞也。大積大聚。不可犯也。損其大半而止。過則殺也。亦為治妊娠傷寒之要訣。吳又可云。孕婦傷寒時疫。設應用三承氣湯

須隨證施治。慎毋惑於參朮阿膠之說。病家見用承氣。先自驚疑。或更左右嘈雜。必致醫家掣肘。為子母大不祥。若應下之證。反用補劑。邪火壅鬱。熱毒愈熾。胎更不安。耗氣搏血。胞胎何賴。是以古人有懸鐘之喻。梁腐而鍾未有不落者。惟用承氣逐去其邪。火毒消散。炎熇頓為清涼。

氣回而胎自固。當此證候。反見大黃為安胎之聖藥。歷治歷當。子母俱安。若腹痛如錐。腰痛如折。此胎將墮欲墮之候。服藥亦無及矣。雖投承氣。但可愈疾而全母。昧者以為胎墮。必反咎於醫也。或詰余曰。孕婦而投承氣。設邪未逐。先損其胎。當如之何。余曰。結糞淤熱。

腸胃間事也。胎附於脊。腸胃之外。子宮內事也。藥先到胃。瘀熱才通。胎氣便得舒養。是以興利除害於頃刻之間。何慮之有。但投藥之際。病衰七八。餘邪自愈。慎弗過劑耳。即經所言損其大半而止也。

【廉勘】周澹然云。妊娠之婦。一受溫邪。胎為熱傷。勢在必下。胎下母亦難全。處此危急之際。不妨向病家說明原委。急當速徹其熱。以希僥倖。往往如此施治。不但胎不下墜。而反安然無事。岐伯云。有故無殞。亦無殞也。誠哉斯言。吳又可又有懸鐘之喻。於理更切。要之此時下胎亦墜。

不下胎亦墜。然下之胎墜。母猶可救十中二三。不下則母無生理。胎亦焉能獨存。更有妊婦一病溫證。舌即乾紅。苔或黑或焦燥。此屬邪熱過重。非大劑重劑。不能破格救人。攻下藥中。惟減去芒硝。恐損胎也。亦有胎死腹中。舌見青黑。又非芒硝。死胎不能下也。尤宜向病家聲明再用。

不致受人謗毀。

【榮齋按】《客塵醫話》作者計壽喬診療妊娠傷寒,除辨證外,必察舌苔。他說:「妊娠傷寒及溫熱症,最難措手,須辨舌苔,張誕先《舌鑑》六條,實為名論,治宜宗之:「(一)孕婦初傷於寒,見舌赤,舌上白滑,即當微汗之,以解其表,如面舌俱白,發熱,多飲冷水,陽極變陰所致,當用溫中之藥。若見厥冷煩躁,誤與涼劑,則厥逆吐利而死。

(二)面赤舌黃,五六日,里症見,當微利之,庶免熱邪傷胎之患;若面舌俱黃,此失於發汗,濕熱入里所致,當用清熱利水藥。(三)面舌俱黑,水火相刑,不必問其月數,子母俱死。面赤舌微黑者,還當保胎。如見灰色,乃邪入子宮,其胎必不能固。若面赤者,根本未傷,當急下以救其母。

(四)妊娠傷寒溫熱,見面舌俱赤,宜隨症汗下,子母無虞。而色皎白而舌赤者,母氣素虛,當略用溫散法。若面黑舌赤,亦非吉兆;若在臨月,則子生而母當殞。(五)見面赤舌紫,其人必嗜飲,乃酒毒內傳所致;如淡紫帶青,為陰症夾食,難治也,即用枳實理中,四逆輩,亦難為力。若面赤舌青,母雖無妨,子殞腹內,急用芎歸湯平胃散加朴硝下之;以救其母。

(六)面黑而舌乾卷短,或黃黑刺裂,乃里症至急,不下則熱邪傷胎,下之危在頃刻;如無循衣撮空直視等症,十中可換回一二。」至於妊娠傷風,首宜固胎順氣,雖見脈緊無汗,不可用麻黃、青龍及一切解表猛劑;以風藥性升,皆犯胎氣也。鄭虛谷曰:「妊娠傷風,無論時月及月分多少,俱宜嚴氏紫蘇飲蔥白為至穩。

」計氏為清代秀水縣人,陸定圃《冷盧醫話》稱他「深諳醫理,尤精婦科,診胎產症二十餘年,凡大險大危者,十中挽回七八。」則知他是一個婦科專家,經驗一定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