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根初撰,何廉臣重訂

《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九章·傷寒夾證 (12)

回本書目錄

第九章·傷寒夾證 (12)

1. 第十二節·夾疝傷寒

(一名傷寒夾疝氣)

【因】素有疝氣。時發時止。復傷寒濕。直入太陽之裡。膀胱氣化失利。則諸狀發矣。疝名有七。其始皆因於氣。故曰疝氣。然有內外之別。或發時諸狀復現。發過全無形跡。或素有定所。發則心腹脹痛絞切。沖逆攻突。發過則罷。而腹部仍有瘕聚者。均名內疝。或睪丸腫墜掣痛。

牽引小腹。或外腎腫潰。膿水淋溢。二便滯澀。陰絡不利者。皆名外疝。考之古訓。多責之肝。其實內外諸氣雜湊。而病踞陰部。皆足以致之。

【證】發熱頭疼。脘腹滿痛。陰囊腫硬。莖腫溺澀。大便燥結。此為寒濕直入太陽之裡。氣化不利之一例。其餘七疝。不克備載。

【脈】疝脈弦急搏指。凡弦數有熱。弦緊有寒。弦細亦為寒濕。弦濡而數為濕熱。牢急者生。弱急者死。

【治】傷寒寒濕。直入太陽之裡。膀胱化氣不利。引動素因疝氣者。宜五苓散獨活防己。其他疝證。別有治法。惟仲景獨以寒疝為名。所立三方。亦以溫散祛寒、調營補虛為主。而子和治法。又以辛香疏氣為主。謂肝得疏泄。而病愈矣。用金鈴子散虎潛丸等法。可謂發前人所未發。且治疝之方。必加治氣之藥。

【秀按】疝氣之病。雖多責之於肝。實與諸經亦多有關係。《內經》云。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又云。督脈生病。從小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又曰。脾傳之腎。病名疝瘕。又曰。三陽為病發寒熱。其傳為㿗疝。又曰。邪客於足厥陰之絡。令人卒疝暴痛。

此《素問》言諸經之疝也。《經脈篇》云。足陽明之經病。㿉疝腹筋急。足太陰之經病。陰器紐痛。下引臍。兩脅痛。足厥陰之經病。陰器不用。此《靈樞》言諸經之疝也。《難經》云。五藏謂之疝。六府謂之瘕。又云。男子謂之疝。女子謂之瘕。《病源論》云。陰氣積於內。

復為寒氣所加。故使營衛不調。血氣虛弱。故風冷入於腹內而成疝也。疝者痛也。或小腹痛。不得大小便。或手足厥冷。繞臍痛。自汗出。或冷氣逆上搶心腹。令人心痛。或裡急而腸痛。此諸候非一。故云諸疝也。《病源論》又云。七疝者。厥逆心痛。足寒。諸飲食吐不下。

名曰厥疝。腹中氣乍滿。心下盡痛。氣積如臂。名曰癥疝。寒飲即脅下腹中盡痛。名曰寒疝。腹中乍滿乍減而痛。名曰氣疝。腹中痛在臍左旁。名曰盤疝。腹痛在右臍下有積聚。名曰胕疝。腹與陰相引而痛。大便難。名曰狼疝。皆由血氣虛弱。飲食寒溫不調之所生也。《錄驗方》七疝丸

治前七疝證。方用(人參桔梗黃芩細辛乾薑、蜀椒、當歸、芍藥、厚朴烏頭各五分。)凡十物。治下篩和。以白蜜丸。如梧子大。食先服四丸。日三。不知稍增。禁生魚豬肉。按《僧深方》有八物。(桔梗、細辛、桂心、芍藥、厚朴、黃芩各一兩半、蜀椒二兩半、烏喙二合。

)服三丸。日三。範汪方有十二物。(蜀椒五分、乾薑、厚朴、黃芩、細辛、芍藥各四分、桔梗二分、烏喙、茈胡、茯苓、丹皮各一分、桂心二分。)先餔食。以酒服七丸。日三。張子和因有筋、水、狐、㿗、氣、血、寒、七疝之名。與《病源論》以厥、癥、寒、氣、盤、胕、狼、為七疝。

其病名與證候多不相同。特將張氏七疝病狀及療法。匯錄於下。以備參考。

筋疝者。即《經》之疝瘕。《病源》謂之癥疝。有因房勞及服壯陽邪方得之。其證陰囊腫脹。或潰或痛。而裡急筋縮。或莖中痛。甚則兼癢。或挺縱不收。小腹熱痛。出白物如精。隨溺而下。宜治肝經濕熱。以龍膽瀉肝湯加減。丹溪謂內郁濕熱之證。用烏頭梔子湯。(烏頭末、山梔子。)

水疝者。即《經》之㿗疝。得之酒醉使內。過勞汗出而遇風。寒濕之氣。聚於囊中。其證囊腫而痛。陰汗時出。或囊腫如水晶。或囊癢搔之出黃水。或小腹按之有水聲。由寒濕乘虛下注。故內宜逐水之劑下之。如禹功散。(黑醜、茴香、為末。)加肉桂末。或加生薑木香汁調服一二錢。或用胃苓湯。外宜用漏針去水法。

狐疝者。(狐則晝出穴溺、夜入穴不溺、此疝出入與狐相類、故名。)《經》云。肝所生病為狐疝。其狀如仰瓦。臥則入小腹。行立則出小腹入囊中。如狐之上下出入無定也。與氣疝同。宜逐氣溫經之藥。如《金匱》蜘蛛散。(蜘蛛十四枚微炒、桂心五分、共為末、白湯調服。

)或酒煮當歸丸。(當歸、附子、茴香、川楝子丁香、木香、玄胡、全蠍為末、酒和丸酒下。)治之。

㿗疝者。得之地氣卑濕所生。其證陰囊腫而如斗。不癢不痛。甚則潰流膿水。二便澀滯。宜辛香燥利之方。如荔枝散。(荔枝核沉香、大茴香、小茴香、木香、川楝子、青鹽、共為末。)三層茴香丸

(大茴香、川楝子、沙參、木香各一兩、為末、飯糊丸、每服三錢、空心鹽湯下、此第一層服完、照前方加蓽茇一兩、檳榔五錢、丸法服法如前、此第二層再不愈、服第三層、即前二方、加入茯苓四兩、附子一兩、丸法服法如前、此方雖數十年之久、囊腫如升如斗、皆可除根。)或香附散

香附青皮、二味為末。)或越鞠丸。加茯苓皮海藻昆布白朮澤瀉等治之。

氣疝者。其證上連腎俞。下及陰囊。偏墜而痛或不痛。此得之忿怒號哭。氣鬱而脹。悒鬱不泄故也。內服辛香利氣。如氣疝飲。(吳萸、炒川連、人參、白朮、白芍陳皮甘草、生薑。)聚香飲子。(乳香、沉香、檀香藿香、木香、丁香、廣鬱金烏藥、桔梗、延胡、肉桂、甘草、薑、棗。)外治以微針出氣。

而愈更速。嬰兒患此者。名胎疝。因父陰痿。強力入房。或父素有疝疾。或母懷孕。悒鬱不伸。皆能致此。惟灸築賓穴(穴在內踝上腨分中陰維之郄。)可消。大抵睪丸偏墜。有大小左右之不同。在左因怒氣傷肝。外寒內郁。在右因腎氣虧損。濕痰食滯。皆使真氣不升。客邪下陷故也。

又有陰虛偏墜一證。用一味龜板為末。茴香煎湯送下。如不應。乃入厥陰也。加醋炒蠍尾三分更效。

血疝者。得之盛暑入房。氣血失道。滲入脬囊。留而不去。或情欲太濃。當泄不泄而成。其狀如黃瓜。在小腹兩傍。橫骨兩端約紋中。結成癰腫。膿少血多。俗名便癰。宜調氣通瘀為治。如當歸尾、赤芍、牛膝梢、延胡、木香、五靈脂、鼠糞、乳香、沒藥人中白、郁李仁肉等味治之。寒疝者。

得之坐臥濕地。及寒月涉水。或坐臥磚石。或當風涼處使內過勞。其證陰囊冷。結硬如石。陰莖不舉。如控睪丸而痛。久不愈。則無子。宜辛熱散寒。以吳茱萸加附子湯。(吳茱萸、附子、人參、薑棗。)《小品方》。治寒疝心痛如刺。繞臍絞痛。用蜀椒、附子、乾薑、半夏、粳米、大棗、甘草等治之。

若疝氣在小腹左右。久不愈。而聚墜者。高麗昆布一斤。米泔浸去鹹味。切細煮爛。和以鹽醋、生薑、橘皮花椒、粉、作臛服。

小腸氣。奔豚偏墜。及小腹有形如卵。上下走痛不可忍。大人小兒均宜用(胡蘆巴八錢、小茴香六錢、巴戟肉炮烏頭各二錢、川楝子四錢、淡吳萸五錢。並炒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錢許、淡鹽湯下、日三服。)凡外疝掣引腫冷。用大荔枝核十枚。炒焦黑存性。小茴香二錢。

炮川烏一錢。研細酒調。空腹溫服。凡小腸疝氣。陰囊偏墜或腫大。得熱稱快。小便清白。內無渴熱者。用生薑切薄片。鋪湊板上。上堆蘄艾一尖叢。點火燒之。候將完。即連姜並艾。搗極爛。盛生菜葉內。隨手兜托於腎囊。更護以棉絮。令其坐定。初時其冷如冰。須臾便熱。

直至有汗自愈。此法甚驗。弗輕視之。

【廉勘】疝氣雖有因虛而得者。不可以虛而驟補。《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則實。故必先滌蓄邪。然後補之。至有虛甚迫痛。上為嘔逆。或下有遺精者。此邪實正虛之甚。恐補之無益。瀉之則正氣愈虛。幸而獲生者鮮矣。總之內外邪氣所感。攻於臟腑。

則為腹中之疝。會於陰器。則為睪丸之疝。李士材云。疝之為病。受熱則挺縱不收。受寒則腹中牽引作痛。因濕則脹滿重墜。因虛則其痛必輕。在血分不移。在氣分多動。患左丸者。痛多腫少。患右丸者。痛少腫多。其論甚確。王肯堂云。疝與小腸氣、膀胱氣不同。小腸氣。

小腸之病。膀胱氣。膀胱之病。疝氣。肝經之病。疝必睪丸先痛。次連小腹。次攻胸脅。有自下而上之象。小腸氣者。臍傍釣痛。連及腰脊。或繞臍走注。少腹攻刺。若膀胱氣。在毛際之上。則小腹之分腫痛。不得小便是也。又有腎氣。臍下繞身撮急。周身皆痛。便數而清。

諸脈洪緩。惟腎脈弦急。宜腎氣丸。及酒煮當歸丸治之。三證之發。必從腹而下及睪丸。有自上而下之可辨也。因小腸膀胱。並於厥陰之經。所以受病連及於肝。亦控引睪丸而痛。然只是二經之病。不可以為疝也。又有木腎一症。外腎則堅硬頑痹。不痛不癢。陰莖不垂。常如麻木。

便溺之時。悶脹不順。此因腎虛。而沉寒痼冷凝滯其間。先當溫散溫利。以泄其邪。如二妙丸、加肉桂、吳萸、半夏、茯苓之類。亦有囊癢不已。甚則疙瘩頑麻。破流脂水。謂之腎囊風證。是由肝經風濕。宜敷藥。或薰洗以治之。宜蛇床子、繡球花。或大葉楊柳。煎湯。乘熱薰洗。

再以蚯蚓焙為末。摻之即愈。如無脂水。以井水調敷。或吳萸煎湯薰洗。若但陰囊開花。以枸橘七枚。煎湯薰洗。三日可愈。

【炳章按】疝氣初病在氣分之間。聚則塞痛。高突攻衝。散則鳴響。上噯氣。下泄氣而休。宜青木香散。(青木香、檳榔各二錢、川楝子三錢、淡吳萸、炮川烏、小茴香各一錢、烏藥、橘核木通各錢半、降香八分、公丁香四分、食鹽少許、生研為末、以酒水各半、蔥白五枚、煎湯調送之、少頃再進、一日三服)最效。若㿗疝水疝。

因敗精惡血結氣凝濕。伏風積在陰囊所致。延及脹大、麻木、釣痛、奔突等候。宜七制金鈴子丸。(大川楝子四十九個、分七處、每處七個。各以酒浸脹取起、俟干、秤小茴香五錢、阿魏三錢、破故紙三錢、黑丑三錢、檳榔三錢、巴豆肉十四粒去衣、斑蝥十四個去頭足各以炒川楝子七個、炒至焦黑為度、惟巴豆斑蝥、炒後揀去不用、余藥與川楝子共研末、再加肉桂、廣木香、香附各三錢、合為細末、酒麵糊為丸、梧子大、空心每服三十丸、青鹽湯送下、日一服。)二方皆屢經效驗。

故附錄之。亦有因春溫風溫時毒喉痧。先發熱自汗。曾經發頤。誤用涼遏。餘毒由少陽循經。傳入厥陰。下流睪丸。亦偏墜腫痛。形似疝氣。宜疏通血絡。以鮮生地五錢、搗豆豉二錢。黑山梔、延胡索各二錢。土貝母二錢。川楝子三個。蟬衣錢半。蘇木紅花各八分、赤芍錢半、丹皮二錢。

桃仁十四粒。水煎服。此證甚多。是方亦驗。古今方書多未載。特附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