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根初撰,何廉臣重訂

《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九章·傷寒夾證 (6)

回本書目錄

第九章·傷寒夾證 (6)

1. 第六節·夾哮傷寒

【因】外感風寒。內發哮喘。但有夾痰飲寒哮。痰火熱哮之異。寒哮較多於熱哮。寒包熱哮則尤多。

【證】素有痰飲寒哮。猝受風寒大發者。一起即頭痛身熱。惡寒無汗。喘咳稀痰。喉中作水雞聲。日夜俯幾而坐。不得著枕。胸膈痞滿。舌苔白滑。中後滿布而厚。素有痰火熱哮。猝被風寒外束者。一起即頭疼發熱。畏風惡寒。喘咳濃痰。喉中有痰吼聲。日夜坐不得臥。面浮睛突。胸前痞塞。舌苔黃滑。中後滿布厚膩。

【脈】左弦緊。右弦滑者。風寒夾冷哮痰喘也。左浮弦。右滑數者。風寒夾熱哮痰火也。

【治】冷哮痰喘。先用射干麻黃湯。以發表散寒為主。送下冷哮丸(麻黃、川烏、細辛、蜀椒、白礬、牙皂、半夏曲、陳膽星、杏仁、甘草各一兩、紫菀、款冬花各二兩、上為細末、薑汁調神麯末、打糊為丸、每遇發時、臨臥生薑湯服二錢、羸者一錢。)除寒哮以定喘。俟表邪去而哮喘平。

白話文:

因為外感風寒,內部引發哮喘。但其中又分為夾雜痰飲寒哮、痰火熱哮兩種。寒哮比熱哮多見,寒包熱哮則更常見。

如果平時就有痰飲寒哮,突然受到風寒侵襲而發病,會伴隨頭痛、發熱、惡寒無汗、喘咳稀痰、喉中發出像水雞的聲音、日夜只能伏在桌邊坐著,無法躺下,胸膈感到悶滿,舌苔白滑,舌的中後部佈滿厚厚的苔。

如果平時就有痰火熱哮,突然受到風寒外束,會伴隨頭痛、發熱、畏風惡寒、喘咳濃痰、喉中有痰吼聲、日夜只能坐著不能躺下、面部浮腫、眼睛突出、胸前感覺堵塞、舌苔黃滑,舌的中後部佈滿厚膩的苔。

脈象為左邊弦緊,右邊弦滑,則屬於風寒夾冷哮痰喘。左邊浮弦,右邊滑數,則屬於風寒夾熱哮痰火。

治療方法:針對冷哮痰喘,先使用射干麻黃湯,以發表散寒為主。然後服用冷哮丸,用麻黃、川烏、細辛、蜀椒、白礬、牙皂、半夏曲、陳膽星、杏仁、甘草各一兩、紫菀、款冬花各二兩,研成細末,用薑汁調神麯末,打成糊狀製成丸,每次發病時,臨睡前用生薑湯服用二錢,體弱者服用一錢。這樣就能去除寒哮,穩定哮喘。等到表邪消失,哮喘平息後就可停止服用。

即用六君子湯。扶正氣以滌飲。外用冷哮塗法以除根。(白芥子、延胡索各一兩、甘遂、細辛各五錢、共為末、入麝香五分杵勻、調塗肺俞膏肓百勞等穴、塗後、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去之。十日後塗一次、三次病根去矣。)熱哮痰喘。先用白果定喘湯。以宣氣豁痰為主。

口噙清金丹。除熱哮以平喘。若表邪去而喘未平。繼用導痰湯加旋覆、海石、蘇子、白前。肅肺氣以除痰。終用加減玉竹飲子以保肺。總之哮喘一症。寒包火為最多。遇寒即發。飲冷亦發。雖亦有感溫暑而發。初治必兼辛散。開發肺氣切不可純用寒涼。使痰壅肺閉。猝致悶斃。

白話文:

如果患者是屬於寒性哮喘,可以用六君子湯來扶正祛邪,同時用冷哮塗法來根治。冷哮塗法是用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細辛等藥物研磨成粉末,加入麝香,塗抹在肺俞、膏肓、百勞等穴位,塗抹後會有麻癢疼痛感,要耐心地等待三炷香的時間才能去除藥物。十天後再塗抹一次,三次後病根即可去除。如果是熱性哮喘,則先用白果定喘湯宣肺豁痰。口含清金丹可以去除熱哮平喘。如果表邪去除後喘息仍未平息,則可以用導痰湯加上旋覆、海石、蘇子、白前,肅肺氣以祛痰。最後可以用加減玉竹飲子來保護肺部。總之,哮喘的病症中,寒包火最為常見,遇寒或喝冷飲都會發作。雖然也有因溫暑而發作的患者,但初始治療一定要兼顧辛散,開啟肺氣,不可單純使用寒涼藥物,否則容易導致痰壅肺閉,猝死。

惟見胸突背駝者。必為痼疾。不可救藥。

【秀按】哮症與喘不同。蓋哮症多有兼喘。而喘有不兼哮者。因哮症似喘而非。呼吸有聲。呀呷不已。良由痰火鬱於內。風寒束其外。古方如厚朴麻黃湯。越婢加半夏湯。時方如白果定喘湯。五虎湯加節齋化痰丸。表散寒邪。肅清痰火。此四方最為的對。或由初感寒邪。失於表散。

邪伏於裡。留於肺俞。此即冷哮痰喘。若因遇冷即發。頑痰結聚者。宜用小青龍湯。送下立除冷哮散。(用胡椒四十九粒、入活癩蝦蟆腹中、鹽泥裹煅存性、分五七服、若有伏熱者忌用。)如因病根深久。難以猝除。頻發頻止。淹纏歲月者。即當口噙鍾乳丸。(滴乳石、製法、酒濕研七日、水飛七次、甘草湯煮三伏時、蘸少許捻開、光亮如蠧魚為度。

白話文:

看見胸部突出、背部駝背的人,一定是久病難治,無法醫治。

麻黃、醋湯泡焙乾、光杏仁、炙甘草各三錢、研極細勻、煉白蜜丸、彈子大、五更臨臥各噙化一丸、去枕仰臥、勿開言、數日效、但必一生忌朮、以石藥慓悍、白朮壅滯、犯之恐有暴絕之虞。)逐漸以緩消之。或因坐臥寒濕。遇冷則發。此屬中外皆寒。苓朮二陳煎加麻、杏。

調下蘆吸散。〔款冬花、川貝母、肉桂、炙甘草各三錢、鵝管石煅透五錢(即鍾乳之最精者)、共研細勻、每服一分、若平時、但以蘆管吸少許、噙化咽之。日三五次。〕外灸肺俞、膏肓、天突三穴以除根、或因酸鹽過食。遇冷飲食而發者。宜用三白餅子。(用白麵粉白糖各二錢、飴糖餅化汁、捻作餅子、爐內煠熟、劃出、加輕粉四錢搗勻、分作二三服、令病人食盡、吐出病根即愈、體虛及年幼者、分四五次服之。)搜滌淤積以湧痰。

白話文:

麻黃、杏仁、甘草各三錢,用醋湯泡過後焙乾,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再用白蜜製成彈子大小的丸藥,每天五更時臨睡前服用一丸,仰臥去枕,不說話,服用數日即可見效。不過要注意,終生都要忌食白朮,因為白朮性烈,容易壅滯,若誤食可能會導致暴斃。如果咳嗽是因寒濕所致,遇到冷就會發作,屬於裡外皆寒,可以用苓朮二陳湯加麻黃、杏仁治療。

另外,也可以用蘆吸散來調治。蘆吸散由款冬花、川貝母、肉桂、炙甘草各三錢、煅透的鵝管石五錢(即鍾乳中的精華)組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分,平常時可以用蘆管吸少許,噙化咽下,每天三到五次。同時外灸肺俞、膏肓、天突三穴,以根治。如果咳嗽是因過食酸鹹食物,遇到冷食就發作,可以用三白餅子治療。三白餅子由白麵粉、白糖各二錢、飴糖餅化汁製成,捻成餅子,在爐內煮熟,劃開,加入輕粉四錢搗勻,分為兩到三服,讓病人吃下,吐出病根即可痊癒。體虛和年幼者可以分四到五次服用。此法可以搜滌淤積,湧出痰液。

繼用異功散加細辛。補助宗氣以保肺。三湧三補。屢建奇功。或因積火薰蒸。遇風而發。用五虎湯加竹瀝達痰丸。上宣肺氣。下逐痰火。再避風寒。節厚味。自能痊愈。總之哮症禁用純涼劑。恐風邪難解。禁用大熱劑。恐痰火易升。宣氣疏風。勿忘病根。輕品如杏仁、橘紅、薄荷、前胡。

重則如麻、桂、細辛、蘇、葶。未發時以扶正氣為主。《外臺》茯苓飲、苓朮二陳煎酌用。既發時以攻邪氣為主。大概以溫通肺臟。古方如小青龍、射干麻黃等。時方如白果定喘、表寒等。繼則下攝腎真為要。古方如《金匱》腎氣湯、真武合桂苓甘味湯等。時方如新加八味地黃湯、六味地黃湯加青鉛。

白話文:

繼續使用異功散,再加入細辛,可以補充宗氣,保護肺部。三湧三補,屢屢創造奇效。如果因為積火薰蒸,遇到風寒而發病,就用五虎湯加入竹瀝達痰丸。向上宣通肺氣,向下驅逐痰火。之後要避開風寒,節制厚味飲食,自然就能痊癒。總之,哮喘症禁用純涼性的藥物,恐怕風邪難以去除;禁用大熱性的藥物,恐怕痰火容易上升。宣通氣血,疏散風寒,不要忘記病根。輕症可以用杏仁、橘紅、薄荷、前胡等藥物。

重症則需要用麻黃、桂枝、細辛、蘇葉、葶藶等藥物。發病之前,以扶持正氣為主,《外臺》的茯苓飲、苓朮二陳煎都可以酌量使用。發病之後,以攻克邪氣為主。大致上要溫通肺臟,古方如小青龍、射干麻黃等。現代方劑如白果定喘、表寒等。之後要滋補腎臟精氣,這是關鍵。古方如《金匱》腎氣湯、真武合桂苓甘味湯等。現代方劑如新加八味地黃湯、六味地黃湯,再加青鉛。

若久發中虛。又必補益中氣。其辛散苦寒。豁痰破氣之劑。在所不用。

【廉勘】《內經》有喘無哮。至唐宋始哮喘並論。雖皆屬呼吸困難。而病理證候不同。哮者氣閉而不得出。其初多冷痰入肺竅。寒閉於上。則氣之開闔不利。遂抑鬱而發聲。故俗稱氣吼病。有肺症。有胃症。有督脈症。肺症多起於風寒。遇冷則發。氣急欲死。其時惟麻黃、砒石之性味猛烈。

始可開其關而劫其痰。麝香之氣性走竄。始能通其竅而宣其氣。予治哮症。審其外內皆寒者。每用麻黃二陳湯。迅散外邪以豁痰。送下加味紫金丹。(信砒五分、研細、水飛如粉、淡豆豉曬乾研末、一兩五錢、麻黃去節四錢、當門子四分、共研細而極勻、真綠豆粉搗和為丸、如芥菜子大、每服十丸、少則五丸。)速通內閉以除哮。

白話文:

如果長期出現中氣虛弱的狀況,就必須要補益中氣。那些辛散苦寒、豁痰破氣的藥物,就不用考慮了。

用以救人。屢多神效。審其客寒包火者。每用白果定喘湯。調下猴麝二寶散(猴棗一錢、麝香一分、共研細勻、每服二分。)用以治哮。屢奏殊功。

胃症多起於痰積。內兼濕熱。惟脾有積濕。胃有蘊熱。濕與熱交蒸。脾胃中先有頑痰膠黏不解。然後入胃之水。遇痰而停。化為濁痰熱飲。不能疾趨於下。漸滋暗長。綿延日久。致肺氣呼吸不利。因之呀呷有聲而為哮。遇風遇勞皆發。秋冬以後。日夜如此。痰雖因引而潮上。

而其氣較肺症稍緩。必待鬱悶之極。咳出一二點宿痰。如魚腦髓之形。而氣始寬。哮漸減。予治此症。審其濕痰上泛。窒滯中氣者。初用香蘇二陳湯。(沉香汁兩小匙沖、蘇子、竹瀝半夏各二錢、廣皮紅、生枳殼、真川樸各一錢、光杏仁、廣鬱金各三錢、生苡仁、浙茯苓各六錢、生薑汁四滴沖、費伯雄先生方。)調下導痰開關散。

白話文:

用來救人的白果定喘湯,治療寒包火引起的哮喘,效果顯著。猴棗麝香散則用於哮喘的治療,也屢屢奏效。

胃病大多源於痰積,內有濕熱。脾積濕、胃蘊熱,濕熱交蒸,脾胃中先有頑痰膠黏不化,之後進入胃的水,遇到痰就停滯,化為濁痰熱飲,無法快速排出,慢慢積累,久而久之,影響肺氣呼吸,導致喘息有聲,形成哮喘。遇風遇勞皆發,秋冬尤甚,日夜如此。痰雖然因引而潮上,但氣息比肺病稍緩,必須等到鬱悶到極點,咳出一些宿痰,像魚腦髓一樣,氣才舒緩,哮喘才減輕。治療這種病症,要判斷濕痰上泛、窒滯中氣,先用香蘇二陳湯,再配合導痰開關散。

或送下丹溪豁痰丸。(制南星、姜半夏、輕粉各三錢、飛滑石六錢、巴霜一分半、研極細勻、皂角仁浸濃汁為丸、如芥菜子大、辰砂為衣、每服十粒、多則十五粒、開水送下亦可。)繼用三子導痰湯加炙皂角。豁痰利氣以燥濕。終用丹溪濕痰丸。(薑製南星、姜半夏各一兩、海蛤粉二兩、上青黛二錢共研細勻、神麯糊丸、如梧桐子大、朝晚各服錢半或二錢、廣皮湯送下。)日夜久服以除根。

白話文:

可以服用丹溪豁痰丸(配方:制南星、姜半夏、輕粉各三錢,飛滑石六錢,巴霜一分半,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皂角仁浸泡的濃汁做成丸子,大小如芥菜子,以辰砂作為丸衣。每次服用十粒,最多十五粒,可以用開水送服)。

之後可以使用三子導痰湯加入炙皂角。豁痰利氣可以去除濕氣。最後服用丹溪濕痰丸(配方:薑製南星、姜半夏各一兩,海蛤粉二兩,青黛二錢,共研磨成細粉,用神麯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早晚各服用一錢半或二錢,用廣皮湯送服)。

日夜持續服用,以徹底根治。

審其痰隨火升。上壅胸膈者。初用竹瀝滌痰湯。(栝蔞仁四錢、生桑皮、川貝、光杏仁各三錢、旋覆花二錢拌包飛滑石六錢、石決明八錢、天竺黃錢半、淡竹瀝半杯、薑汁兩滴同沖、挾肝火者加羚角一錢。費伯雄先生驗方。)送下節齋化痰丸。以蠲痰而降火。繼用費氏鵝梨湯。

(鵝管石煅研、蜜炙麻黃各三分、栝蔞仁四錢、光杏仁三錢、川貝、茯苓各二錢、廣皮紅、竹瀝半夏、蘇子各錢半、射干一錢、梨汁兩大瓢、薑汁四滴同沖、費伯雄先生驗方。)緩通肺竅、除其積痰以芟根。

白話文:

如果痰火上炎,阻塞胸膈,可以先用竹瀝滌痰湯,以去痰降火。之後再服用費氏鵝梨湯,以疏通肺氣,清除積痰,徹底根治。

督脈症與肺常相因。多起於太陽經受風寒。內傷冷飲水果。積成冷痰。日久浸淫於肺臟。乃成哮喘。遇冷即發。背脊惡寒。喘息不得著枕。日夜俯幾而坐。初起雖用小青龍湯加減。辛散太陽以溫肺。繼用金匱腎氣湯加減。溫通腎陽以煦督。亦多時止時發。蓋因伏飲久踞。始則陽衰濁泛。

繼則陰亦漸損。每見咳痰不出。上氣鬱悶。勉強咳出一二口。痰中稍雜以血點。此哮喘屬於虛寒。而陽傷略及陰分也。用藥偏剛偏柔。兩難措置。予仿吳門繆松心治範某哮喘案法。初用金水六君煎加減。(熟地炭四錢、當歸炭、青鹽陳皮各一錢、川貝二錢、鹽水炒光杏仁、浙茯苓、生苡仁各三錢、炙甘草四分。)繼則晨用通補肺督丸。

白話文:

督脈的病症常與肺部相關,多起因於太陽經受到風寒侵襲。內傷冷飲水果,積聚成寒痰,日積月累浸潤肺臟,最終形成哮喘。患者遇冷即發病,背脊發寒,呼吸困難,無法枕頭,日夜伏案而坐。初期雖然可以用小青龍湯加減,以辛散太陽溫肺。接著再用金匱腎氣湯加減,溫通腎陽以溫煦督脈,但往往時止時發。這是因為伏飲長期積聚,起初陽氣衰弱,濁氣上泛。

之後陰氣也逐漸受損,患者常出現咳嗽無痰,氣喘憋悶,勉強咳出一兩口痰,痰中帶有少許血點。這種哮喘屬於虛寒,陽氣受傷也略微影響到陰分。用藥過剛過柔都不妥當。我仿照吳門繆松心治療範某哮喘的案例,初用金水六君煎加減。(熟地炭四錢、當歸炭、青鹽陳皮各一錢、川貝二錢、鹽水炒光杏仁、浙茯苓、生苡仁各三錢、炙甘草四分。)接著每天早晨服用通補肺督丸。

(生耆皮、杏仁霜、姜半夏各兩半、米泔水浸曬生於朮、雲茯苓、炙黃羊脊骨、生曬菟絲子各三兩、嫩毛鹿角鎊二兩、桂枝木七錢、蜜炙麻黃、北細辛各三錢、廣皮紅一兩、炙黑甘草五錢、共研為末、用生苡仁煮漿糊丸、每服三錢。)以治病之本。晚用加味苓桂術甘丸。(米泔浸生於朮、浙茯苓、鹿脊骨用麻黃四錢煎湯炙各三兩、桂枝木八錢、竹瀝半夏二兩、杏仁霜兩半、北細辛三錢、炙甘草六錢、水泛丸、每服錢半至二錢、淡姜鹽湯送下。)以治病之標。

白話文:

治病之本:

  • 生薑皮、杏仁霜、半夏各取兩半。
  • 將米泔水浸泡生於朮、雲茯苓、炙黃羊脊骨、生曬菟絲子,各取三兩。
  • 取嫩毛鹿角鎊成二兩。
  • 桂枝木取七錢。
  • 蜜炙麻黃、北細辛各取三錢。
  • 廣皮紅取一兩。
  • 炙黑甘草取五錢。

將以上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再以生苡仁煮成漿糊狀,搓成丸子,每次服用三錢。

晚間服用時,可以加味苓桂術甘丸:

  • 將米泔水浸泡生於朮、浙茯苓、鹿脊骨,用麻黃四錢煎湯炙之,各取三兩。
  • 桂枝木取八錢。
  • 竹瀝半夏取二兩。
  • 杏仁霜取兩半。
  • 北細辛取三錢。
  • 炙甘草取六錢。

將以上藥材混合後,用水泛丸,每次服用半錢至二錢,用淡薑鹽湯送服。

終用納腎通督丸。(熟地水煮四兩、歸身、嫩毛鹿角、澤瀉、姜半夏炒黃各一兩五錢、茯苓、生白朮米泔浸曬乾、羊脊骨炙黃打碎、杏仁霜各三兩、橘紅曬一兩、炙黑甘草五錢、熟附子七錢、懷牛膝一兩四錢、生牡蠣研細水飛、二兩、北細辛曬三錢、蛤蚧兩對、去頭足炙為末、薏苡煮漿搗丸、每服三錢、早晚空肚、淡姜鹽湯送下。)攝納腎陽。

溫通督脈。疏刷肺氣。開豁濁痰。標本兼顧。每多宿疾全瘳。病勢稍輕者。酌用新加金水六君丸。(熟地四兩、姜半夏、歸身各兩半、茯苓三兩、廣橘紅一兩、炙黑甘草五錢、淡附子七錢、北細辛三錢、五味子二錢、煮米仁漿糊丸、外用水澄生半夏生薑二粉為衣、每服三錢、早晚空心、淡姜鹽湯送下。)以治積虛哮喘。

白話文:

長期服用納腎通督丸,藥方包括熟地、歸身、嫩毛鹿角、澤瀉、姜半夏、茯苓、生白朮、羊脊骨、杏仁霜、橘紅、炙黑甘草、熟附子、懷牛膝、生牡蠣、北細辛、蛤蚧、薏苡,每服三錢,早晚空腹以淡姜鹽湯送服,能攝納腎陽,溫通督脈,疏刷肺氣,開豁濁痰,標本兼顧,常能治癒宿疾。若病情較輕者,可酌情服用新加金水六君丸,藥方包括熟地、姜半夏、歸身、茯苓、廣橘紅、炙黑甘草、淡附子、北細辛、五味子,以治積虛哮喘。

效亦如神。此外若能按穴灸治。外貼膏藥。尤易除根。

總之感症夾哮。純寒症固多。寒包熱者亦不少。久必實中夾虛。總必色脈合參。隨證辨其寒熱虛實。而施治法。不必拘於冷痰入肺竅一語。橫於胸中。偏執辛散溫補之法也。至若但夾喘症。氣升而不得降者。多由表寒外束。痰涎內郁。則肺氣出入不利。隨逼迫而直升。故俗稱氣急病。

每用白果定喘、蘇子降氣二湯。臨證奏效者多。雖然。喘症之因。在肺為實。在腎為虛。實證易治。如實而寒者。必有凝痰宿飲。上阻氣機。酌用小青龍、桂枝加樸杏湯。實而熱者。不外痰火濕熱。上干清竅。酌用麻杏石甘加桑皮、蘇子。葦莖湯加葶藶、大棗。外寒散而內熱清。

白話文:

治療效果如同神效。此外,如果能配合穴位針灸和藥物治療,外敷膏藥,更能徹底根治。

總之,感冒夾雜哮喘,純粹的寒症固然很多,但寒包熱的情況也不少。時間久了,必然會出現實症夾雜虛症,整體的症狀需要綜合面色和脈象來判斷。根據不同的症狀辨別寒熱虛實,再採用相應的治療方法,不必拘泥於「冷痰入肺竅」這句話,橫加干預,執著於辛散溫補的方法。至於只夾雜喘症,氣往上走而不能下降的情況,大多是由於表寒外束,痰涎內郁,導致肺氣出入不暢,被迫向上升,所以民間稱之為「氣急病」。

常用的藥方有白果定喘湯、蘇子降氣湯,臨床上取得療效的案例很多。雖然喘症的病因,在肺部是實症,在腎臟是虛症,實症比較容易治療。如果實症夾雜寒症,必然有凝痰宿飲,阻塞氣機,可以考慮使用小青龍湯、桂枝加樸杏湯。實症夾雜熱症,無非是痰火濕熱,上犯清竅,可以考慮使用麻杏石甘加桑皮湯、蘇子葦莖湯加葶藶、大棗。外寒散解,內熱清除。

則喘自止。後少復發。虛證難醫。若因根本素虧。腎虛氣逆。陰火上衝而喘者。此不過一二日之間。勢必危篤。但有精傷氣脫之分。填精以濃厚之劑。必兼鎮攝。《濟生》腎氣湯加鐵落、沉香。都氣湯加青鉛、蚧尾。則分從陰從陽以治之。氣脫則元海無根。陰竭陽越。全真益氣湯。

參麥散加河車、石英、坎氣。急續元真以挽之。若平時氣弱。呼吸不調。呼氣短者。酌用苓桂朮甘湯。吸氣短者。酌用金匱腎氣丸。則分補中納下以治之。

白話文:

如果喘不過氣來,但能自行停止,之後很少復發,可能是虛證,難以治療。若因先天體質虛弱,腎氣不足,氣逆上衝而導致喘息,這種情況在一兩天內就會危及生命。患者會出現精氣耗損、氣虛脫落的現象,需要用補精的藥物,並同時鎮攝心神。《濟生》中的腎氣湯可以加鐵落、沉香;都氣湯可以加青鉛、蚧尾,根據陰陽虛實進行辨證施治。若氣虛脫落,元氣無根,陰精枯竭,陽氣過盛,則需服用全真益氣湯。

如果平時體弱,呼吸不順暢,呼氣短促,可以服用苓桂朮甘湯。吸氣短促,則可以服用金匱腎氣丸,根據症狀分清中氣不足和下元虛寒進行治療。

【榮齋按】哮與喘相似而不同,秀山先生已有指出,但其主要的差別:喘為呼吸急促,哮是喉中有聲,不如喘開口出氣之多。一般治法,以吐痰為主。若遇冷而發者,宜溫疏肺氣,若寒包其熱者,宜清肺藥中兼加發散。齊有堂認為:「因肺竅中積有冷痰,一遇寒氣,從背心鼻孔而入,則肺脹作聲,每發如服紫金丹,不過七、八次,覺吐出痰涎腥臭,必愈。

紫金丹——白砒(生用一錢)白礬(煅枯三錢)同研細末;淡豆豉(水潤去皮蒸熟搗如泥一兩)和前藥合勻,搓如綠豆大,遇症發時,先以冷茶送七丸,以不喘為愈。不必多增丸數,慎之。小兒止服二、三丸,神應之至。」他又指出:「脈浮而滑者易治,微細者難療。」關於紫金丹,他列舉幾個治例,一再強調實驗,並經過廉臣先生加減,事實證明,的確是一個治病救人的好方。

白話文:

榮齋按:

哮喘雖然看似相似,但卻有不同。秀山先生已經指出兩者的主要差別:喘是呼吸急促,而哮則是喉嚨中有聲音,不像喘息那樣開口大量呼氣。

一般治療哮喘的方法,以化痰為主。如果遇到寒氣發作的,就應該溫暖疏通肺氣;如果寒氣包裹著熱氣的,就應該使用清肺藥,並加入發散的藥物。

齊有堂認為:「哮喘是因為肺部氣管中積聚了寒痰,一旦遇到寒氣,就從背部和鼻孔侵入,導致肺部脹滿發出聲音。每次發作時,服用紫金丹七、八次,就會感覺吐出腥臭的痰涎,病症就會痊癒。

紫金丹的製作方法是:將白砒(生用一錢)和白礬(煅枯三錢)研磨成細末;再將淡豆豉(水潤去皮蒸熟,搗成泥狀,一兩)與上述藥粉混合均勻,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發病時,先用冷茶送服七丸,直到不喘息為止。不必服用過多的丸子,應當謹慎。小孩每次服用二、三丸即可,藥效十分明顯。」

齊有堂還指出:「脈象浮而滑的哮喘容易治療,脈象微細的則難以治癒。」

關於紫金丹,齊有堂列舉了幾個治癒案例,並一再強調實踐驗證。廉臣先生也根據實際情況對紫金丹進行了加減,結果證明,紫金丹確實是一個治療哮喘的有效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