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九章·傷寒夾證 (3)
第九章·傷寒夾證 (3)
1. 第三節·夾飲傷寒
(一名傷寒夾水)
【因】素有停飲。外感風寒。或先受風寒。後飲冷水。及恣飲冷茶冷酒。或貪食瓜果生冷。
【證】頭痛身熱。惡寒無汗。胸痞乾嘔。咳吐稀涎。甚則胸脅串痛。喘不得臥。舌苔白滑。甚或黑滑。或半邊夾一二條白色。或中間夾一段白色。
【脈】浮弦而緩。甚則遲弦。仲景所謂傷寒脈浮緩。身但重。無少陰證是也。
【治】先當辛溫發散。輕則蘇羌達表湯加半夏、茯苓。重則小青龍湯加減。如風寒外解。或變心下痞硬。引脅下痛。乾嘔短氣者。即當急下停飲。蠲飲萬靈湯主之。若變腹痛自利。四肢重痛。咳而兼嘔者。即當通陽利水。真武湯加減為主。(本方重用茯苓八錢、去白芍、加乾薑八分拌搗五味子五分、姜半夏四錢。)勢輕者。但用苓朮二陳煎。溫中利水可也。
白話文:
有些人原本就有積聚在體內的寒濕,後來又受到風寒侵襲,或者先受了風寒,之後又喝了冷水,甚至貪吃生冷瓜果,導致身體不適。症狀包括頭痛、發熱、怕冷不發汗、胸悶、乾嘔、咳嗽、咳出稀薄的唾液,嚴重時還會胸脅疼痛、呼吸困難、無法平躺,舌苔白滑,甚至黑滑,或者舌苔一半出現一兩條白色,或者中間有一段白色。脈象浮而弦且緩,嚴重時脈象會變得遲緩,這符合仲景所說的傷寒脈象浮緩,身體沉重,沒有少陰證的表現。治療方面,首先要使用辛溫發散的藥物,症狀輕微者可以使用蘇羌達表湯加入半夏、茯苓,症狀嚴重者則要使用小青龍湯加減。如果風寒症狀消退,或者出現心下痞硬、引發脅下疼痛、乾嘔、氣短的症狀,就要緊急治療停飲,蠲飲萬靈湯是主要的治療方劑。如果出現腹痛、腹瀉、四肢沉重疼痛、咳嗽伴隨嘔吐的症狀,就應該通陽利水,使用真武湯加減為主,並且要增加茯苓的用量到八錢,去掉白芍,加入乾薑八分拌搗五味子五分、姜半夏四錢。症狀較輕者,可以使用苓朮二陳煎,溫中利水即可。
【秀按】風寒邪從外入。裹其停飲。雖當以小青龍湯。散邪滌飲。然惟夾溢飲症。水流四肢。身體疼重。最為的對。若夾支飲症。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形腫胸滿。喉中如水雞聲者。則當用射干麻黃湯。
(射干錢半、麻黃八分、姜半夏二錢、款冬花、紫菀各三錢、五味子、細辛各三分、生薑兩片、紅棗兩枚、去射干、紫菀、款冬、薑棗、五味、加川樸一錢、石膏四錢、杏仁四錢、乾薑一錢、淮小麥三錢、名厚朴麻黃湯、亦治咳而脈浮、喉中水雞聲。)發表下氣。潤燥開痰。
白話文:
風寒邪氣從體外入侵,停留在體內,導致水飲積聚。雖然應該使用小青龍湯來散寒除飲,但如果伴隨著水飲泛溢,水流四肢,身體沉重疼痛,這個方子最為合適。如果伴隨支氣管內水飲,出現咳嗽逆氣、呼吸困難、氣短不能平躺、身體浮腫胸悶,喉嚨裡像水雞叫一樣的聲音,就應該使用射干麻黃湯。
射干麻黃湯可以發表散寒、降氣潤燥、化痰開竅。若去除射干、紫菀、款冬、薑棗、五味子,添加川樸、石膏、杏仁、乾薑、淮小麥,則稱為厚朴麻黃湯,同樣可以治療咳嗽、脈浮、喉嚨有水雞聲的症狀。
四法一方。以分解其外內夾發之證。始有效力。若支飲射肺則肺脹。咳而上氣。煩噪而喘。脈浮者。則當用小青龍加石膏湯。發表利水。豁痰清熱。始效。至若蠲飲萬靈湯。則合小半夏加茯苓、甘遂半夏、十棗三湯為劑。無論心下支飲。膈間留飲。胃腸懸飲。為喘為滿。為痛為脹。
為巔眩心悸。為嘔涎吐沫。善用者投無不效。然皆治夾飲之屬實也。惟苓朮二陳及真武加減。一主外飲治脾。一主內飲治腎。則治夾飲之屬虛者也。夾飲症得此七方。則表裡虛實。皆可從此類推矣。
白話文:
治療外感夾雜內飲的疾病,要根據其外內夾發的證候,採用不同的方法和藥方才能有效。例如,如果患者出現支氣管內積水、痰液上射入肺部的症狀,表現為肺部脹滿、咳嗽、氣喘、呼吸急促、煩躁不安,脈象浮,則應該服用小青龍加石膏湯,以發汗利水、化痰清熱,才能奏效。至於蠲飲的萬靈湯,則是由小半夏加茯苓、甘遂、半夏、十棗三湯組合而成,可以治療心下、膈間、胃腸等部位積水,無論是氣喘、腹脹、疼痛、嘔吐、流涎、心悸、頭昏眼花,只要運用得當,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這些藥方都是針對外感夾雜內飲實證而設的。但如果是外感夾雜內飲虛證,則需要服用苓朮二陳湯和真武湯加減方,苓朮二陳湯主要治療脾虛引起的表寒濕飲,真武湯則主治腎虛引起的內寒濕飲。有了這七個方劑,就能根據表裡虛實的不同,類推運用於治療其他外感夾雜內飲的疾病。
【廉勘】飲入於胃。經火蒸變而稠濁者為痰。未經蒸變而清稀者為水。觀此則痰從火化。水從寒凝。痰能作熱。水能作冷。此夾痰與夾水病源之異也。故其脈舌證治。亦因而各異。一辨其脈。脈必弦。或偏弦。或雙弦。或弦緩。或遲弦。或沉弦。或弦緊類數。二辨其舌。苔多白潤。
間有轉黃轉黑者。亦必仍有滑苔。或滿舌黃黑。每夾一二條白色。或舌苔邊尖俱黃。中間辨一段白色。久則舌前半光滑而不生苔。後半白滑而厚。三辨其證。胸脘雖滿痛。按之則軟。略加揉按。轆轆有聲。甚則腸下抽痛。乾嘔短氣。或腰重足腫。下利溺少。四辨其治。風寒夾飲。
白話文:
喝進去的東西在胃裡經過火氣蒸煮,變得濃稠濁膩的,就叫做痰;而沒有經過蒸煮,依然清稀的,就是水。由此可知,痰是由火氣化生,而水是由寒氣凝結而成。痰能引起熱症,水能引起寒症。這是痰證和水證病因不同的原因。因此,脈象、舌苔和病症的表現也會有所不同,治療方法也要依此而異。首先要辨別脈象,脈象會呈現弦脈,或偏弦、雙弦、弦緩、遲弦、沉弦、弦緊等類別。其次要觀察舌苔,多數是白潤的,偶爾會轉黃或轉黑,但一定仍然帶有滑潤感。也可能是滿舌黃黑,夾雜著一兩條白色,或者舌苔邊緣和尖端是黃色的,中間有一段白色。久病之後,舌頭前半部光滑無苔,後半部白滑而厚。第三,要辨別病症,胸脘雖然滿悶疼痛,但按壓時卻柔軟,略微揉按就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嚴重時還會出現腸子向下抽痛、乾嘔、氣短,或是腰部沉重、腳腫、腹瀉、小便量少等症狀。第四,要根據風寒夾飲的病因進行治療。
固當以辛藥散之。溫藥和之。即溫熱症見夾水。雖有表邪。不宜純用辛涼發散。純用則表不能解。而轉見沉困。有里症不可早用苦寒。早用則必轉加昏憒。此水氣鬱遏熱邪。陽氣受困。宜於發表清裡藥中。加辛淡利水利氣之品。以祛水氣。迨水氣去。郁遏發。然後議攻議涼。
則無不效者矣。總之夾飲病初起。不外乎風寒外侵。肥甘內滯。氣機因而不利。往往畏風畏寒。汗閉溲閉。咳逆倚息不得臥。甚則膚腫。水為陰邪。故時而頭目眩暈。是水邪怫鬱。陽氣不上升。非痰火濕熱之謂也。總宜以宣氣滌飲。振胃陽以逐寒水。宜汗則汗。宜利則利。隨證酌加他藥。
白話文:
因此应该用辛辣的药物来散开它,用温热的药物来调和它。即使是温热症出现夹杂水饮的情况,虽然有表邪,也不宜只用辛凉发散的药物,只用辛凉药的话表邪不能解开,反而会转而出现沉困。如果有里症,也不宜过早用苦寒的药物,过早用的话必然会加重昏沉。这是因为水气郁积遏阻热邪,阳气受困,应该在发表清里药物中,加入辛淡利水利气之品,用来祛除水气。等到水气去除,郁遏发散,然后才考虑攻邪、清热。
这样就没有不奏效的了。总而言之,夹饮病刚开始,无非是风寒外侵,肥甘内滞,气机因此不利,往往畏风畏寒,汗闭溲闭,咳嗽逆气,倚息不得卧,严重的话皮肤肿胀。水为阴邪,所以时而头目眩晕,这是水邪郁积,阳气不能上升,并非痰火湿热。总宜以宣气涤饮,振胃阳以逐寒水。应该出汗的就出汗,应该利水就利水,根据症状酌情加减其他药物。
而不可遽補。雖在高年。亦必先通後補。即補亦惟參、朮、薑、附是宜。如仲景苓桂朮甘湯及理中湯、真武湯輩。為水飲正治之方。縱使久咳肺虛。終是水寒在胃。故雖行補劑。但當壯氣以通陽。不可益陰而助病。若洋參、石斛之養胃。生熟二地之滋陰。麥冬、阿膠之保肺。
兜鈴、蛤殼之清金。貝母、栝蔞輩之滑痰潤燥。則皆宜於夾痰之火燥。適相反於夾飲之水寒。即有熱飲。達表宜越脾加半夏湯。逐里宜己椒藶黃丸及控涎丹。三方加減為宜。時醫不讀《傷寒》《金匱》不知飲證。放棄仲景良方。反有所謂陰虛痰飲者。豈知痰飲為陰盛之病。乃以陰盛而誤認陰虛。
白話文:
不可急於進補,即使年紀大了,也必須先通暢後補。補益藥材也應該以人參、白朮、生薑、附子等為主,像是仲景的苓桂朮甘湯、理中湯、真武湯等,都是治療水飲的正治之方。即使是久咳肺虛,也是因為水寒停留在胃中,所以即使使用補藥,也應該以壯氣通陽為主,不可滋陰助病。像西洋參、石斛滋養胃氣,生熟地滋陰,麥冬、阿膠滋潤肺陰,兜鈴、蛤殼清金,貝母、栝蔞滑痰潤燥,這些藥物適合治療痰火燥熱,而不適用於水寒夾飲。如果出現熱飲,表證可以用越脾加半夏湯,裡證可以用己椒藶黃丸或控涎丹,可以根據情況加減用藥。現代一些醫生不讀《傷寒論》、《金匱要略》,不懂得飲證,拋棄了仲景的良方,反而提出所謂「陰虛痰飲」的說法,殊不知痰飲是陰盛的病證,他們卻把陰盛誤認為陰虛。
一味清滋。宜乎飲咳久病之數見不鮮也。
【榮齋按】本節證治,俞何兩先生都根據吳坤安《傷寒指掌》而加以經驗化裁,學說已達到「簡而明」的階段。此證初起時,吳氏主張用桂枝、淡乾薑、半夏、茯苓、杏仁、炙草,這方法是根據葉天士,有可靠的療效。另有一種「絡中伏飲」,吳氏也有經驗治法。「他說:如胸脅刺痛,時吐酸水,脈沉弦而口不渴者,此伏飲在絡也;宜桂枝五苓加薑汁炒蒺藜、半夏、全福花主之。
」《全國名醫驗案》卷二載袁桂生治季姓婦風寒夾痰飲一案,證見:咳喘,倚息不得臥,惡寒發熱,頭疼身痛,胸悶不舒,胸痛徹背。脈沉弦而滑,舌苔白膩。藥用:麻黃四分、桂枝四分、淡乾薑五分、北細辛四分、生白芍一錢半、五味子五分、甘草五分、栝蔞仁三錢(杵)、干薤白三錢(白酒搗洗)、姜半夏三錢。服後得汗,而寒熱喘息俱平,惟身痛咳嗽未已。
白話文:
這是一種清涼滋潤的方劑,適用於長期咳嗽的患者,這種病症很常見。
【榮齋按】這一節的病症和治療方法,俞先生和何先生都參考了吳坤安的《傷寒指掌》,並加入了自己的臨床經驗,學說已經達到簡潔明了的境界。這種病症剛開始時,吳先生主張使用桂枝、淡乾薑、半夏、茯苓、杏仁、炙草,這個方法是根據葉天士的經驗,有可靠的療效。另外還有一種「絡中伏飲」,吳先生也有經驗治療方法。「他說:如果胸脅刺痛,偶爾吐酸水,脈象沉而弦,但口不渴,這是伏飲停留在經絡中的症狀;應該使用桂枝五苓散加薑汁炒蒺藜、半夏、全福花來治療。」
《全國名醫驗案》卷二記載袁桂生治療季姓婦女風寒夾痰飲的案例,症狀表現為:咳嗽喘息,無法平臥,怕冷發熱,頭痛身痛,胸悶不舒,胸痛穿透到背部。脈象沉而弦且滑,舌苔白膩。所用的藥物是:麻黃四分、桂枝四分、淡乾薑五分、北細辛四分、生白芍一錢半、五味子五分、甘草五分、栝蔞仁三錢(搗碎)、干薤白三錢(用白酒浸泡洗淨)、姜半夏三錢。服藥後患者出汗,寒熱喘息都平息了,只是身痛咳嗽還沒完全消失。
易方以:桂枝加乾薑五味子各五分、細辛三分;兩劑後愈。廉臣先生對此案的評語說:「小青龍湯為治風寒外搏、痰飲內動之主方,臨證善為加減,莫不隨手而愈;況合栝蔞薤白辛滑滌痰,當然奏效更速。接方桂枝湯加味,陳修圓治身痛咳嗽,凡夾痰飲者,輒用五味姜辛推為神應之妙法,故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兩書,不可不悉心研究也。」我認為這個病例,是「夾飲傷寒」用小青龍湯的一個事實,所以把它轉錄過來。
白話文:
這個病患用桂枝湯加乾薑、五味子各五分、細辛三分,兩劑後就痊癒了。廉臣先生認為,小青龍湯是治療風寒外襲、痰飲內動的主方,善於加減,往往藥到病除。這個病例加入栝蔞、薤白辛滑之品,更能快速化痰,因此效果顯著。桂枝湯加味是陳修圓治療身痛咳嗽,夾痰飲者常用的方劑,加入五味姜辛可以快速見效,因此《傷寒論》和《金匱要略》都需要用心研究。這個病例是「夾飲傷寒」使用小青龍湯的實例,所以值得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