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根初撰,何廉臣重訂

《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八章·傷寒兼證 (11)

回本書目錄

第八章·傷寒兼證 (11)

1. 第十二節·伏暑傷寒

(一名伏暑兼寒。通稱伏暑晚發。)

【因】夏傷於暑。被濕所遏而蘊伏。至深秋霜降及立冬前後。為外寒搏動而觸發。邪伏膜原而在氣分者。病淺而輕。邪舍於營而在血分者。病深而重。

【證】邪伏膜原。外寒搏束而發者。初起頭痛身熱。惡寒無汗。體痛肢懈。脘悶噁心。口或渴或不渴。午後較重。胃不欲食。大便或秘或溏。色如紅醬。溺黃濁而熱。繼則狀如瘧疾。但寒熱模糊。不甚分明。或皮膚隱隱見疹。或紅或白。甚或但熱不寒。熱甚於夜。夜多譫語。

輾轉反側。煩躁無奈。渴喜冷飲。或嘔或呃。天明得汗。身熱雖退。而胸腹之熱不除。日日如是。速則三四候即解。緩則五七候始除。舌苔初則白膩而厚。或滿布如積粉。繼則由白轉黃。甚則轉灰轉黑。或糙或干。或焦而起刺。或燥而開裂。此為伏暑之實證。多吉少凶。若邪舍於營。

外寒激動而發者。一起即寒少熱多。日輕夜重。頭痛而暈。目赤唇紅。面垢齒燥。心煩惡熱。躁擾不寧。口乾不喜飲。飲即乾嘔。咽燥如故。肢雖厥冷。而胸腹灼熱如焚。臍間動氣躍躍。按之震手。男則腰痛如折。先有夢遺。或臨病泄精。女則少腹痠痛。帶下如注。或經水不應期而驟至。

大便多秘。或解而不多。或溏而不爽。肛門如灼。溺短赤澀。劇則手足瘛瘲。昏厥不語。或煩則狂言亂語。靜則鄭聲獨語。舌色鮮紅起刺。別無苔垢。甚則深紅起裂。或嫩紅而干光。必俟其血分轉出氣分。苔始漸布薄黃。及上罩薄苔黏膩。或紅中起白點。或紅中夾黑苔。或紅中夾黃黑起刺。

此為伏暑之虛證。多凶少吉。其他變證。兼寒者暑邪內郁。則成痎瘧。或間一日而發。或間二日而發。總多寒輕而熱重。終則癉瘧而無寒。夾積者暑毒下陷。則成赤痢。或黃膿白涕。或夾青汁黑垢。總多稠黏而無糞。終則下多而亡陰。

【脈】左弦緊。右沉滯。此《內經》所謂夏傷於暑。秋必痎瘧者是也。實則有正瘧類瘧之殊。皆暑濕伏邪。至秋後被風寒新邪引動而發也。若左弦數。右弦軟。此《內經》所謂逆夏氣則傷心。內舍於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是也。皆內經所論伏暑內發。及伏暑晚發之明文也。

【治】邪伏膜原而在氣分。先以新加木賊煎。辛涼微散以解外。外邪從微汗而解。暫覺病退。而半日一日之間。寒雖輕而熱忽轉重。此蘊伏膜原之暑濕。從中而作。固當辨其所傳而藥之。尤必辨其暑與濕孰輕孰重。傳胃而暑重濕輕者。則用新加白虎湯加連翹、牛蒡。辛涼透發。

從疹㾦而解。傳二腸則伏邪依附糟粕。即用枳實導滯湯。苦辛通降。從大便而解。解後。暫用蒿芩清膽湯。清利三焦。使餘邪從小便而解。然每有遲一二日。熱復作。苔復黃膩。伏邪層出不窮。往往經屢次緩下。再四清利。而伏邪始盡。邪雖盡。而氣液兩傷。終以竹葉石膏湯去石膏。

加西洋參、鮮石斛、鮮茅根、青蔗汁、甘涼清養以善後。傳脾而濕重暑輕者。先用大橘皮湯加茵陳、木通。溫化清滲。使濕熱從小便而泄。然脾與胃以膜相連。濕在胃腸之外。熱鬱在胃腸之中。其濕熱黏膩之伏邪。亦多與腸中糟粕相搏。蒸作極黏膩臭穢之溏醬矢。前方酌加枳實導滯丸、更衣丸等緩下之。

必俟宿垢下至五六次或七八次。而伏邪始盡。邪既盡。而身猶暮熱早涼者。陽陷入陰。陰分尚有伏熱也。可用清燥養營湯。加鱉血柴胡(八分)、生鱉甲(五錢)、青蒿腦(錢半)、地骨皮(五錢)、清透陰分鬱熱。使轉出陽分而解。解後。則以七鮮育陰湯。(鮮生地五錢、鮮石斛四錢、鮮茅根五錢、鮮稻穗二支、鮮雅梨汁、鮮蔗汁各兩瓢沖、鮮枇杷葉去毛、炒香、三錢)。滋養陰液以善後。

若邪舍於營而在血分。先與加減葳蕤湯。加青蒿腦、粉丹皮。滋陰宣氣。使津液外達。微微汗出以解表。繼即涼血清營以透邪。輕則導赤清心湯。重則犀地清絡飲。二方隨證加減。若已痙厥併發者。速與犀羚三汁飲。清火熄風。開竅透絡。定其痙以清神識。若神識雖清。而夜熱間有譫語。

舌紅漸布黃膩。包絡痰熱未淨者宜清肅。玳瑁鬱金湯去紫金片。加萬氏牛黃丸(二顆、藥湯調下)口燥咽乾。舌乾絳而起裂。熱劫液枯者宜清滋。清燥養營湯去新會皮。加鮮石斛、熟地露、甘蔗汁。心動而悸。脈見結代。舌淡紅而干光。血枯氣怯者宜雙補。復脈湯加減。沖氣上逆。

或呃或厥。或頓咳氣促。衝任脈搏。舌胖嫩圓大。陰竭陽厥者宜滋潛。坎氣潛龍湯主之。亦有涼瀉太過。其人面白唇淡。肢厥便泄。氣促自汗。脈沉細或沉微。舌淡紅而無苔。氣脫陽亡者宜溫補。附子理中湯。加原麥冬、五味子救之。

【廉勘】春夏間伏氣溫熱。秋冬間伏暑晚發。其因雖有傷寒傷暑之不同。而其蒸變為伏火則一。故其證候療法。大致相同。要訣在先辨濕燥。次明虛實。辨得真方可下手。俞公此論。頗有妙旨。耐人研究。後賢如王孟英。論伏氣之治。亦語語精實。大旨謂伏氣溫病。自里出表。

乃先從血分而後達於氣分。故起病之初。往往舌潤而無苔垢。但察其脈耎。或弦或數。口未渴而心煩惡熱。即宜投以清解營陰之藥。迨邪從氣分而化。苔始漸布。然後再清其氣分可也。伏邪重者。初起即舌絳咽乾。甚有肢冷脈伏之假象。亟宜大清陰分伏邪。繼必厚膩黃濁之苔漸生。

此伏邪與新邪先後不同處。更有邪伏深沉。不能一齊外出者。縱治之得法。而苔退舌淡之後。逾一二日。舌復干絳。苔復黃燥。正如抽蕉剝繭。層出不窮。不比外感溫暑。由衛及氣。自營而血也。秋冬伏暑。證勢輕淺者。邪伏膜原。深沉者亦多如此。苟閱歷不多。未必知其曲折乃爾也。

此真閱歷有得之言歟。然金針雖度。奈粗工只知新感傷寒。不知伏氣溫暑。羌蘇荊防。隨手亂投。不知汗為心之液。恣用辛溫燥烈藥。強發其汗。則先傷其津液。涸其汗源。汗何能出。汗不出。反益病。往往發癍譫語。衄血喘滿。昏迷悶亂。發痙發厥。變證百病。目擊心傷。

石頑老人曰。世人只知辛溫藥能發汗。不知辛涼藥亦能發汗。華岫云曰。辛涼開肺。便是汗劑。故余治伏暑內發。新涼外束。輕則用益元散加蔥豉薄荷。重則用葉氏荷杏石甘湯加蔥豉。皆以辛涼泄衛法解外。外解已。而熱不罷。伏暑即隨汗而發。必先審其上中下三焦。氣營血三分隨證用藥。

蓋暑濕內留。多潛伏於三焦膜絡之間。外與皮肉相連。內與臟腑相關。伏暑傳膜外潰。從皮肉而排泄者。氣分病多。入絡內陷。從臟腑而中結者。營分血分病多。陰分病亦不少。凡病在上焦氣分者。酌與薛氏五葉蘆根湯加味。(杜藿香葉。蘇佩蘭葉、蘇薄荷葉、霜桑葉、炒香枇杷葉、鮮捲心竹葉、青箬葉、活水蘆筍、鮮冬瓜子、荷花露。)宣上焦以清肅肺氣。

若在上焦營分者。酌與葉氏犀角地黃湯加味。(犀角尖、鮮生地、銀花、連翹、廣鬱金、鮮石菖蒲、鮮大青、粉丹皮、竹葉捲心、鮮茅根、野菰根。亦可重用生玳瑁代犀角)。清上焦以涼透心營。若邪犯包絡。舌色純絳鮮澤者。前湯調下安宮牛黃丸。舌罩一層垢濁薄苔者。調下《局方》至寶丹。

芳香宣竅以清包絡。病在中焦氣分者。酌與王氏連樸飲加味。(川連、川樸、焦梔、香豉、仙半夏、水節根、石菖蒲、枳實、條芩)。苦降辛通以清胃氣。若在中焦血分者。酌與吳氏養營承氣湯加減。(鮮生地、生白芍、老紫草、白知母、小枳實、真川樸、生錦紋酒浸汁、鮮茅根。

)涼血瀉火以保胃液。病在下焦氣分者。酌與桂苓甘露飲加減。(官桂、赤苓、豬苓、澤瀉、滑石、石膏、寒水石、小青皮。)辛淡降泄以清化腎氣。若在下焦陰分血室者。酌與章氏青蒿鱉甲湯加減。(青蒿腦、生鱉甲、歸鬚、新絳、細生地、東白薇、銀胡、地骨皮、鮮茅根、來復丹。

虛谷治熱入血室、邪結血分、長熱不退、夜多譫語、左關脈沉澀、服二三劑後、夜即安睡至曉、暢解小便、色深碧、稠如膠漿、譫語止、熱即退、歷驗、較吳氏青蒿鱉甲煎、效尤速。)透絡熱以清鎮血海。若在陰分精室者。酌與陶氏逍遙湯加減。(西洋參、知母、川柏、韭白、豭鼠矢、青竹皮、秋石水炒槐蕊、滑石、生甘細梢、裩襠灰。腎莖及子宮痛甚者、再加杜牛膝、當門子。

)逐敗精以肅清髓熱。善後之法。則一以滋養陰液。肅清餘熱為主。如葉氏加減復脈湯。(北沙參、龍牙燕、陳阿膠、吉林參、麥冬、大生地、生白芍、清炙草、白毛石斛、鮮茅根。)及甘露飲加西參蔗漿汁。往往得育陰墊托。從中下焦血分復還氣分。陰分轉出陽分。少腹部及兩腰部。

發白㾦黑疹而解。惟病在中下焦胃腸。夾食積者最多。每用陸氏潤字丸。磨蕩而緩下之。或用枳實導滯丸。消化而輕逐之。此皆治伏暑晚發。博採眾長之療法也。然素心謹慎。選藥制方。大旨以輕清靈穩為主。以近今膏粱體。柔脆居多。故於去病之時。不得不兼顧其虛也。

【榮齋按】本節(伏暑傷寒)俞氏指出「邪伏膜原,外寒搏束而發為實證,邪舍於營,外寒激動而發為虛證。」治療方面:把在膜原氣分的伏邪,區分「傳胃而暑重濕輕,傳脾而濕重暑輕。」的不同病型,訂出不同的治法;把「邪舍於營而在血分「的病型,另立一種治法。

何氏則分析上中下三焦,氣、營、血三分,隨證用藥,較俞氏治法更靈活;他自己也承認是:「博採眾長之療法。」然而,他晚年對伏暑的理解,更有寶貴的實驗。他說:「伏暑解期,以候為期;每五日為一候,非若傷寒溫邪之七日為期也。如第九日有涼汗,則第十日熱解;第十四日有涼汗,則第十五日解;如無涼汗,又須一候矣。以熱解之先一日,必有涼汗,此余所歷驗不爽者。

」他對桂苓甘露飲的用法,也另有一種經驗。他說:「古法所謂桂苓者,先用紫猺桂錢半,泡濃汁,滲入茯苓片一兩五錢,曬乾;然後對症酌用分量,配入煎劑為君。每劑如是,始有捷效。」(見全國名醫驗案類編)這個經驗雖創穫於紹興張畹香(見張氏《溫暑醫旨》),然經過何氏實驗有效而轉載於《全國名醫驗案類編》中,說明了這經驗更具有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