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十章·傷寒壞證 (14)
第十章·傷寒壞證 (14)
1. 第二節·傷寒轉厥
而昏昧卒僕發厥。脈軟數者。宜黃耆人參湯(人參、黃耆、生地、麥冬、五味子、天冬、黃柏、炙甘草。)薄厥因大怒則形氣絕。血菀於上。使人薄厥。宜犀角地黃湯。加消瘀降氣之品。或八味順氣散(人參、白朮、青皮、陳皮、茯苓、白芷、烏藥、甘草。)痰厥者。忽然氣悶痰鳴。
吐涎肢冷。脈見沉滑。重者不醒。為痰中。輕者漸醒為痰厥。宜導痰湯。(製半夏、制南星、枳實、茯苓、陳皮、甘草、姜。)或四君子湯加竹瀝、薑汁。屍厥因冒犯不正之氣。如登塚入廟。吊死問喪。猝中惡氣。忽然肢冷口噤。昏暈妄言。則為屍厥。治以蘇合香丸。薑汁調灌之。
更宜醋炭薰鼻即醒。氣厥之證有二。氣虛氣實。皆能為厥。實則形氣憤然。卒倒肢冷。口無涎沫。其脈沉弦或伏。治宜順氣調肝。四磨飲。烏藥順氣湯之類。與中風身溫多痰涎者大異。虛則形氣索然。色青脈弱。肢體微冷。治當大補元氣。如補中益氣湯。八珍湯。皆可選用。
血厥之證亦有二。血逆血脫。皆能為厥。逆則因產後適有恚怒而見者。血從氣逆。必先調氣。與薄厥相似。氣行則血亦行。重者、宜桃仁承氣湯。血脫如大吐大崩。或產後惡露過多不止。則氣隨血散。卒僕無知。宜先掐人中。或燒醋炭。以收其氣。急服獨參大劑。血脫益氣之法也。
(榮齋按。血逆而厥。可用白薇湯。——白薇一兩、當歸一兩、人參、甘草各一錢。水煎服。)因醉得者為酒厥。宜葛花解酲湯。因飽得者為食厥。如飲食醉飽之後。或感風寒。或著惱怒。食填胸中。胃氣不行。須臾厥逆。名曰食厥。證必昏迷不醒。肢不能舉。氣口脈形急大。
或沉伏為辨。先以鹽湯探吐。吐不出者危。再以和平消導治之。如二陳湯加枳、樸、楂、曲。又有男女交接而厥脫者。多致不救。男子名脫陽。宜參附湯加鹿茸。其死後陽事不倒。女子名脫陰。宜參附湯。合龜鹿二仙膠。或夢中遺泄而脫者。名脫元。其陽必舉。精必遺泄。形容猶帶喜笑。
體溫者。宜參附湯。加熟地。急煎灌救之。體冷則不治矣。
【秀按】《內經》所謂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必肢冷脈沉微數。或雖數無力。然似熱非熱之證尤多。故凡手足逆冷。而脈證無實熱者。即寒厥也。宜益元湯。附子理中湯。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必先多熱。脈沉滑而數。畏熱喜冷。或煩躁便閉。形證多昏冒。因乘醉入房。濕熱下陷。
酒氣慓悍。腎水日衰。陽氣獨盛。陰水漸涸。令人發厥。宜壯水之主。六味地黃湯。以足三陽起於足趾之端。足三陰聚於足心之下。故熱厥必從足下始。而陰虛之病。足心多熱也。寒厥必起於足五趾。而上行於膝。所以陽虛之病。四肢多不溫也。故寒厥補陽。熱厥補陰。正合王太僕壯水之主。
白話文:
第二節·傷寒轉厥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而發生厥症,如果脈象是軟而快的,適合使用黃耆人參湯(包含人參、黃耆、生地、麥冬、五味子、天冬、黃柏、炙甘草)。
如果因為大怒而氣血運行失常導致厥症,這是因為怒氣導致氣機阻塞,血向上湧,使人發生厥症,應該使用犀角地黃湯,並加入活血化瘀、降氣的藥材。也可以用八味順氣散(包含人參、白朮、青皮、陳皮、茯苓、白芷、烏藥、甘草)。
如果是痰引起的厥症,會突然覺得胸悶、痰多有聲響,吐口水且四肢冰冷,脈象是沉而滑的,嚴重者會昏迷不醒,這是痰塞於中;輕微者會漸漸清醒,這是屬於痰厥,適合使用導痰湯(包含製半夏、製南星、枳實、茯苓、陳皮、甘草、生薑)。或是用四君子湯,加入竹瀝、薑汁。
如果是屍厥,是因為冒犯了不正之氣,例如去了墳墓、寺廟,或是參與喪事,突然中了邪氣,會突然四肢冰冷、牙關緊閉、昏迷胡言亂語,這就是屍厥,用蘇合香丸治療,並用薑汁調服。也可以用醋燒炭薰鼻子,使人清醒。
氣厥有兩種情況,分別是氣虛和氣實都會引起厥症。氣實的表現是氣機運行不順暢,突然昏倒、四肢冰冷、口無唾液,脈象是沉弦或伏,治療應該順氣調肝,用四磨飲或烏藥順氣湯之類的方劑。這和中風多痰的情況有很大不同。氣虛的表現是精神委靡、臉色青白、脈象虛弱、四肢微冷,治療應該大補元氣,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或八珍湯。
血厥也有兩種情況,分別是血逆和血脫,都會引起厥症。血逆是由於產後情緒不佳而導致的,血隨氣逆,所以要先調氣,和薄厥類似,氣行則血行,嚴重者要用桃仁承氣湯。血脫的情況是大吐、大出血或是產後惡露過多不止,導致氣隨血散,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要先按壓人中,或是用醋燒炭薰,以收其氣,再立即服用獨參湯補氣,這是針對血脫補益氣血的方法。
(榮齋按:血逆而導致的厥症,可以使用白薇湯,包含白薇一兩、當歸一兩、人參、甘草各一錢,水煎服。)
因醉酒導致的厥症稱為酒厥,適合用葛花解酲湯治療。因飲食過飽導致的厥症稱為食厥,因為飲食過飽或是醉酒後,又感受風寒或情緒不佳,食物積在胸中,胃氣不順,很快就會發生厥症,患者會昏迷不醒、四肢無力,脈象急促而大,或是沉伏,要先用鹽水催吐,如果吐不出就很危險,再用平和消導的方法治療,例如二陳湯加入枳實、厚朴、山楂、神麴。
另外,男女交合而導致的厥脫,大多無法救治。男子稱為脫陽,適合用參附湯加入鹿茸,死後陰莖仍會勃起;女子稱為脫陰,適合用參附湯,合用龜鹿二仙膠。或是在夢中遺精而虛脫者,稱為脫元,陰莖會勃起,精液會外洩,臉上還帶著喜悅的表情,如果是體溫仍熱者,適合用參附湯加入熟地,立刻煎藥灌救,如果體溫已經冰冷就難以救治了。
【秀按】《內經》說陽氣衰弱於下,就會導致寒厥,一定會出現四肢冰冷、脈象沉微或微弱無力,或者雖然脈象快,但沒有力量,而且會出現似熱非熱的情況。所以凡是手腳冰冷,而脈象又沒有實熱的,就是寒厥,適合用益元湯或附子理中湯。陰氣衰弱於下則會導致熱厥,一定會先有發熱,脈象沉滑而快,怕熱喜冷,或是煩躁便秘,症狀多是昏迷。這是因為醉酒後行房,濕熱下陷,酒氣猛烈,腎水日漸衰弱,陽氣獨盛,陰水漸漸乾涸,使人發生厥症,適合用六味地黃湯,來滋養腎陰。
因為足三陽經脈起於腳趾,足三陰經脈聚於腳底,所以熱厥一定從腳底開始,而陰虛的病人,腳心多半發熱。寒厥一定從腳趾開始,往膝蓋上行,所以陽虛的病人,四肢多半不溫暖。因此,寒厥要補陽,熱厥要補陰,這與王太僕的「壯水之主」的理論是相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