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根初撰,何廉臣重訂

《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九章·傷寒夾證 (56)

回本書目錄

第九章·傷寒夾證 (56)

1. 第九節·夾脹傷寒

)繼投健脾制肝湯(太子參、生於術各錢半、製蒼朮、浙茯苓、陳廣皮各一錢、炒子芩、原麥冬、真川樸各八分、廣木香四分、氣下陷者、加川柴胡五分、升麻三分、血虛、加歸身、生白芍各錢半、痰盛者、加姜半夏三錢、遠志肉錢半、丹溪翁方。)補中理氣以寬脹。脹消十之七八。

則用香砂理中湯。溫健脾胃以善後。(六)實脹。雖屬氣鬱。然或由積水。或由積飲。或由積食。或由濕熱陳積。而無不由回血管之障礙。余每於治脹藥中。佐以行血通絡之品。大旨以四七絳覆湯為君。(川樸、仙半夏、紫蘇嫩枝、旋覆花包煎各錢半、新絳二錢、赤苓三錢、鮮蔥須五分、廣橘絡八分、用鮮茅根、杜赤豆各一兩、煎湯代水、廉臣驗方。)隨證佐以丸散。

屢奏殊功。如積水。輕則送下神芎導水丸。重則送下三化神祐丸。(煨甘遂、紅牙大戟、醋炒芫花各五錢、黑醜拌炒生錦紋各一兩、輕粉一錢、共為細末、再同輕粉拌勻、熟紅棗肉為丸、如赤小豆大、初服五丸、每服加五丸、加至快利為度、張子和《儒門事親》方。)積食。

輕則送下木香檳榔丸。重則送下秘製五香丸。(杜藿香、甘松、降香各一兩、枳殼八錢、沉香、母丁香各五錢、巴霜三錢、共研極勻、米糊為丸、如芥菜子大、辰砂為衣、每服四五分、廉臣驗方。)濕熱陳積。輕則送下枳實導滯丸。重則送下三霜散。(百草霜三錢、薄荷霜、巴霜各六分、生錦紋、生三稜、生莪朮、扁蓄、瞿麥各二錢、共研極勻、每服四五分、廉臣驗方。)惟積飲。

《千金》五香湯最靈。(千金霜一錢煎湯、磨上沉香、廣木香、白檀香、紫降香、母丁香五汁各兩小匙、和勻同服、薛生白驗方、)(七)痰脹。證治方藥。已詳於夾痰傷寒勘語中。惟婦人血裹痰飲。汪樸齊名曰痰臌類孕。腹大異常。偶一腹痛。即腸鳴轆轆。如車水聲。溺澀便艱。

甚則氣喘倚息。不能平臥。六脈滑大無倫。按之堅實。予曾三遇其症。皆由專門產科家。於痰體停經症。誤認為妊。連進清滋安胎藥。致痰飲不行。與血互結而成。每仿汪氏法。用滾痰二陳湯(姜水炒生錦紋錢半、青礞石火硝煅透三錢、竹瀝半夏、赤苓、檳榔、廣皮各三錢、川樸、制南星、生三稜、生莪朮各錢半、桂心五分、汪樸齋《產科心法》方。)日下二三行。

所下者皆色如赭石成塊。挑開內裹白潺。從此腹漸消而寬。繼用林氏香櫞丸(炒萊菔子六兩、陳香櫞四兩、醋製香附、廣皮、赤苓、澤瀉、生三稜、生莪朮各二兩、淨楂肉、小青皮各一兩、神麯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二錢、日三服、空心用綠萼梅七朵、泡湯送下、林藥樵驗方。)煎香砂二陳湯送下。

疏中蠲痰以除根。終用六君子湯去炙草。加制香附竹瀝薑汁。補中滌痰以善後。(八)水脹。體實暴病者易治。方法已詳於前。體虛久病者難療。予於臨證實驗上。用《濟生》實脾飲送下《濟生》腎氣丸下或用東垣補中益氣湯送下扁鵲玉壺丹。或用參朮健脾湯送下天真丸。或用香砂理中湯送下禹餘糧丸。

白話文:

第九節·夾脹傷寒

如果先前使用了健脾制肝湯(包含太子參、白朮、蒼朮、茯苓、陳皮、黃芩、麥冬、厚朴、木香等藥材),來調理脾胃、抑制肝氣,使腹脹消退了七八成,

那麼接下來就改用香砂理中湯,溫補脾胃以鞏固療效。

(六)實脹

實脹雖然多半是氣鬱所致,但也可能因為體內積水、積飲(停留在腸胃的液體)、積食、或是濕熱累積等原因造成,這些原因最終都會導致血液循環的障礙。我通常在治療腹脹的藥方中,會加入一些活血通絡的藥材。主要的方子是四七絳覆湯(包含厚朴、半夏、紫蘇嫩枝、旋覆花、新絳、赤苓、鮮蔥須、橘絡等藥材),再用鮮茅根和赤小豆煎湯代替水來煎藥。根據不同的情況,再配合使用丸散劑,效果往往很好。

例如,如果是體內積水,情況較輕的,就搭配神芎導水丸服用;情況較嚴重的,則搭配三化神祐丸服用(包含甘遂、大戟、芫花、牽牛子、輕粉等藥材)。如果是積食,情況較輕的,就搭配木香檳榔丸服用;情況較嚴重的,則搭配秘製五香丸服用(包含藿香、甘松、降香、枳殼、沉香、丁香、巴豆霜等藥材)。如果是濕熱陳積,情況較輕的,就搭配枳實導滯丸服用;情況較嚴重的,則搭配三霜散服用(包含百草霜、薄荷霜、巴豆霜、牽牛子、三稜、莪朮、扁蓄、瞿麥等藥材)。只有積飲,

《千金方》中的五香湯最有效(包含千金霜、沉香、木香、檀香、降香、丁香等藥材)。

(七)痰脹

關於痰脹的證狀和治療,在前面夾痰傷寒的部分已經詳細說過了。這裡特別提一下婦女的「血裹痰飲」,這種情況也叫做「痰臌類孕」,肚子會異常腫大,偶爾會腹痛,而且腸鳴聲很大,像水車一樣。小便困難,大便也難解,嚴重時還會氣喘,無法平躺。脈象滑大而有力,按起來很堅硬。我曾經遇過三個這樣的病例,都是因為專門看婦產科的醫生,把停經造成的痰症,誤以為是懷孕,連續使用清熱滋補的安胎藥,導致痰液無法排出,和血液互相凝結而成。我通常會仿照汪氏的方法,使用滾痰二陳湯(包含炒牽牛子、青礞石、半夏、茯苓、檳榔、陳皮、厚朴、南星、三稜、莪朮、桂心等藥材),每天服用兩三次。排出的東西都是像赭石色的塊狀物,挑開裡面是白色的黏液。這樣肚子就會慢慢消下去。之後再使用林氏香櫞丸(包含炒萊菔子、香櫞、香附、陳皮、茯苓、澤瀉、三稜、莪朮、山楂、青皮等藥材),配上香砂二陳湯來服用,

目的是疏理脾胃,化痰除根。最後再用六君子湯(去除甘草),加入香附、竹瀝、薑汁,來補益脾胃,清除剩餘的痰液,鞏固療效。

(八)水脹

水腫的情況,如果體質強壯,而且是突然發病的,就比較容易治療,之前已經詳細說明了治療方法。但如果體質虛弱,而且是久病造成的水腫,就比較難以治療。我在臨床上的經驗,會使用《濟生方》中的實脾飲,配上《濟生方》中的腎氣丸服用。或是用東垣的補中益氣湯,配上扁鵲玉壺丹服用。或是用參朮健脾湯,配上天真丸服用。或是用香砂理中湯,配上禹餘糧丸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