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九章·傷寒夾證 (54)
第九章·傷寒夾證 (54)
1. 第九節·夾脹傷寒
他如舟車神祐丸之逐飲(煨甘遂二錢、芫花醋炒一錢、紅牙大戟三錢、黑醜拌炒生川軍各四錢、青皮、廣皮各錢半、廣木香、輕粉各一錢、尖檳榔三錢、紅棗肉煮熟去皮核煉丸、如梧桐子大、先服三十丸、次服二十丸、服三十丸、以腫退為度、張子和方)。神芎導水丸之泄水(黑醜拌炒生軍各五錢、川芎、薄荷葉各三錢、條芩、川連各二錢、滑石一兩、水泛丸、每服三四錢、張子和方)。
陰陽攻積丸之祛積(茱萸、乾薑、官桂、川芎各一兩、黃連、半夏、橘紅、茯苓、檳榔、厚朴、枳實、菖蒲、延胡、人參、沉香、琥珀、桔梗各八錢、巴霜另研五錢、皂角六兩、煎汁泛丸、每服八分、漸加至一錢半、薑湯下、此丸通治五積六聚、七癥八瘕、痃癖蠱血痰食、皆效、喬三餘方。)對證酌用。
皆有捷效。其次論脹。脹病頭緒甚繁。先宜辨有形無形。無形多屬氣鬱。故治以理氣為主。有形多屬血瘀。故治以通絡為君。此脹病之大要也。然必辨寒熱虛實。繼辨痰水穀蟲。約計十種、分證條治。(一)氣脹。多因於七情鬱結。氣道壅隔。上不得降。下不得升。胸腹脹滿。
四肢瘦削。《內經》所謂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是也。治宜升清降濁。達郁寬中湯。(沉香片五分、萊砂散一錢、生雞內金三錢、白芍五錢、歸鬚、真川樸、陳香櫞皮各一錢、川柴胡五分、用晚蠶沙五錢、鮮茅根二兩、蔥須五分、煎湯代水、廉臣驗方)磨沖聚寶丹一丸。
(真沉香、廣木香、春砂仁各二錢、血竭、乳香各錢半、玄胡索一錢、麝香八分、沒藥五分、共研細末、糯米為丸、如彈子大、約重五分、用辰砂錢半為衣、《和劑局方》、善治氣脹、兼治男婦翻胃嘔吐、飲食不降、胃脘寒痰結阻、及諸氣脹痛、產後血氣攻心、小兒天吊作痛、啼叫不已、通用蔥湯磨服。)先通其氣以寬脹。
繼用宣清導濁湯加減。(晚蠶沙四錢拌包飛滑石四錢、赤苓、豬苓各五錢、蜜炙皂莢子一錢、兩頭尖一錢包煎、澤蘭三錢、鮮蔥須三分、葉案驗方。)降濁分清以除根。(二)血脹。多因絡瘀。或早服截瘧藥。脹在右邊者為肝脹。在左邊者為脾脹。或婦人寒鬱子宮。子宮積瘀。
脹在少腹者為石瘕。《內經》所謂惡血不瀉。衃以留止。日以益大。可導而下是也。治宜行血通絡。二仁通幽湯。(光桃仁九粒、郁李淨仁二錢、歸尾錢半、小茴三分拌炒川楝子一錢、藏紅花五分、酒炒生錦紋錢半、桂枝尖四分、《葉案》驗方。)磨沖良方桃奴丸。(桃奴。
延胡索、豭鼠糞、香附、官桂、砂仁、五靈脂、光桃仁各三錢、共研勻細、如彈子大、約重一錢、辰砂為衣、陳氏《婦人良方》。)先通其瘀以消脹。繼用四物絳覆湯。養營活絡以善後。(三)寒脹。陰氣凝聚。久而不散。內攻胃腸。則為寒中脹滿。便泄溺澀等證。內經所謂藏寒生滿病是也。
白話文:
第九節·夾脹傷寒
有像「舟車神祐丸」這種能驅除體內停滯水液的藥丸(配方包含煨過的甘遂二錢、醋炒過的芫花一錢、紅牙大戟三錢、黑醜和炒過的生川軍各四錢、青皮、廣皮各一錢半、廣木香、輕粉各一錢、尖檳榔三錢,以及用紅棗肉煮熟去皮核後煉成的藥丸,大小如梧桐子,先服三十丸,再服二十丸,最後服三十丸,直到腫脹消退為止,這是張子和的方子)。還有「神芎導水丸」這種能導泄體內水液的藥丸(配方包含黑醜和炒過的生軍各五錢、川芎、薄荷葉各三錢、條芩、川連各二錢、滑石一兩,用水調和做成丸藥,每次服用三四錢,這是張子和的方子)。
另外還有「陰陽攻積丸」這種能去除體內積滯的藥丸(配方包含茱萸、乾薑、官桂、川芎各一兩,黃連、半夏、橘紅、茯苓、檳榔、厚朴、枳實、菖蒲、延胡索、人參、沉香、琥珀、桔梗各八錢,另外單獨研磨的巴霜五錢,以及皂角六兩,將皂角煎煮取汁做成丸藥,每次服用八分,逐漸加到一錢半,用薑湯送服。這個藥丸能治療五積六聚、七癥八瘕等各種體內積滯,包括痃癖、蠱血、痰食等,效果顯著,這是喬三餘的方子)。這些藥方都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用,效果都很快。
接下來討論脹病。脹病的原因非常複雜,首先要分辨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無形的脹多屬於氣鬱,所以治療以疏理氣機為主;有形的脹多屬於血瘀,所以治療以疏通經絡為主。這是治療脹病的大綱。然而,還必須分辨寒熱虛實,繼而分辨是痰、水、穀食還是蟲積引起的。大約可以分為十種類型,需要根據不同的證型進行治療。(一)氣脹。多是因為七情鬱結,導致氣機阻滯,上不能下降,下不能上升,引起胸腹脹滿、四肢消瘦。如同《內經》所說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治療宜升清降濁,可以用「達郁寬中湯」(配方包含沉香片五分、萊菔子粉一錢、生雞內金三錢、白芍五錢、歸鬚、真川樸、陳香櫞皮各一錢、川柴胡五分,用晚蠶沙五錢、鮮茅根二兩、蔥須五分煎湯代水,這是廉臣的驗方),以及磨沖「聚寶丹」一丸(配方包含真沉香、廣木香、春砂仁各二錢,血竭、乳香各錢半,玄胡索一錢,麝香八分,沒藥五分,一起研磨成細末,用糯米做成丸藥,如彈子大小,約重五分,用辰砂一錢半做藥丸外衣。《和劑局方》的方子,善於治療氣脹,兼治男女翻胃嘔吐、飲食不消化、胃脘寒痰阻滯,以及各種氣脹疼痛、產後血氣攻心、小兒驚風啼哭不止等症狀,都可用蔥湯磨服)。先疏通氣機以緩解脹滿,再用「宣清導濁湯」加減(配方包含晚蠶沙四錢拌包飛滑石四錢、赤茯苓、豬苓各五錢、蜜炙皂角子一錢、兩頭尖一錢包煎、澤蘭三錢、鮮蔥須三分,這是葉案的驗方)來降濁分清,從根本上消除病因。(二)血脹。多因經絡瘀阻,或早期服用截瘧藥導致。脹在右邊的屬於肝脹,在左邊的屬於脾脹,或是婦女寒邪鬱積子宮,導致子宮積血瘀阻,脹在小腹部的屬於石瘕。如同《內經》所說的「惡血不瀉,衃以留止,日以益大,可導而下」。治療宜活血化瘀,可以用「二仁通幽湯」(配方包含光桃仁九粒、郁李仁二錢、歸尾一錢半、小茴三分拌炒川楝子一錢、藏紅花五分、酒炒過的生錦紋一錢半、桂枝尖四分,這是《葉案》驗方),以及磨沖「良方桃奴丸」(配方包含桃奴、延胡索、豬糞、香附、官桂、砂仁、五靈脂、光桃仁各三錢,一起研磨均勻成細末,做成如彈子大小的藥丸,約重一錢,用辰砂做藥丸外衣,這是陳氏《婦人良方》的方子)。先疏通瘀血以消除脹滿,再用「四物絳覆湯」來滋養氣血、活絡經脈,以鞏固療效。(三)寒脹。陰寒之氣凝聚,久而不散,內侵胃腸,則會出現寒中脹滿、大便泄瀉、小便不暢等症狀。如同《內經》所說的「藏寒生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