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九章·傷寒夾證 (48)
第九章·傷寒夾證 (48)
1. 第九節·夾脹傷寒
(青化桂五分、沉香、琥珀、巴戟肉酒浸、小茴香、補骨脂炒香、葫蘆巴炒香、川杜仲炒去絲、川萆薢酒浸炒香、黑醜炒香各一兩、研極細勻、如桐子大、每服二錢至三錢、專治陽虛濕勝、腹脹堅大、按之不窅、臍腹痼冷、甚則腿腫如斗、囊腫如升。)夜送禹餘糧丸。
(禹餘糧石、蛇含石、真針砂、同醋煮透煅研各三兩、製附子、紫猺桂、乾薑、茯苓、當歸、羌活、川芎、炒蒺藜、淮牛膝、青皮、大茴、蔻仁、廣木香、莪朮、三稜同醋炒各五錢、同研細勻、蒸熟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錢至三錢、葉氏去附子、莪朮、青皮加赤苓三兩、名鐵砂丸。
忌鹽、一毫不可入口、否則發疾愈甚、善治濕滯傷脾、食不運化、肝鬱乘脾、氣臌虛脹、小便短澀、久則腿膝腳腫、上氣喘息等症、許學士朱丹溪云、此方乃治臌脹之要藥、病從小便內旋去,不動臟腑真氣、兼以溫和調補氣血藥助之、真神方也。)峻補其下。疏啟其中。往往十全三四。
脹而成蠱。蟲蠱易愈。小兒居多。血蠱難痊。婦女為甚。初起通用五脹分消丸。蟲蠱。用檳榔大棗湯送下。(棗兒檳榔炒研三錢、炒香使君子肉、每歲一枚、照此遞加、大紅棗十枚、清晨空心服。)血蠱用當歸大戟湯送下。(全當歸一兩、紅牙大戟五錢、蜣螂蟲焙四隻。)一俟蟲下瘀降。
脹退十之六七。即以白朮和中湯。隨症加減。調補脾胃以善後。總而言之。腰以上腫宜發汗。腰以下腫利小便。即《內經》開鬼門。潔淨府。治水腫之正法也。盪滌胃腸。直清陽明。即《內經》去郁陳莝。工在疾瀉。近者一下。遠者三下。治一切實脹。脹必有滯之正法也。臨病求源。
對症發藥。皆可反掌收功。惟氣臌一症。最為難痊。雖屬脾腎陽虛。亦必由陰濁填滿。《內經》所謂濁氣在上。則生䐜脹也。所以直攻不可。蠻補不能。必須溫補之中。佐以辛通。通補兼施。以漸取效。必俟陰散陽通。濁降清升。腹皮日漸寬軟。脹大日漸收小。漸次康復。近者一月。
遠者百日。乃可克奏全功。但臨證時。必先明告病家。此病仍癱癆臌膈之一。古今醫法。從無速愈痼疾之方。務必耐心調養。戒忿怒。絕房勞。慎起居。節飲食。調劑則緩緩圖功。不可以小不效見疑。亦不可以小見效中止。方有黍谷春回。轉危為安之一日。若病者求速愈。醫生圖速效。
概從峻削直攻。其始非不暫消。其後攻之不消矣。再後愈攻則愈脹。腹皮繃急。以手按之。堅如鐵石矣。而其病從此必死不治矣。
【秀按】腫、脹、臌、蠱四端。辨明因證。分際極清。妙在五脹分消丸。取精用宏。執簡御繁。以少勝多。較之王金壇尊重丸。(沉香、母丁香、青木香、炙檳榔、枳實、青皮、廣皮、白芷、葶藶、蔻仁、木通、車前、滑石、參鬚各四錢、海金砂、胡椒拌炒蠍尾各二錢半、萊菔子炒六錢、白丁香錢半、郁李淨仁兩半、共研細而極勻、薑汁竹瀝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八丸、日二夜一、蓮鬚蔥白三枚生薑皮一錢煎湯下、專治便閉溺澀之實脹水腫、與琥珀散相間服、服後先大便爽利、六七日、則小便漸長、腹脹漸消、屢收捷效、但要食淡粥百日、諸般魚蟹蝦及豬羊肉、一不可犯、犯則復發不治。附琥珀散方。
白話文:
第九節·夾脹傷寒
有個藥方,將青化桂五分、沉香、琥珀、用酒浸泡過的巴戟肉、小茴香、炒香的補骨脂、炒香的葫蘆巴、炒過並去除絲的川杜仲、用酒浸泡後炒香的川萆薢、炒香的黑醜,各取一兩,全部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混合均勻,做成如同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到三錢,這個方子專門治療陽氣虛弱、濕氣過盛導致的腹部脹滿堅硬,按壓不凹陷,肚臍和腹部長期冰冷,嚴重時腿部腫脹如斗,陰囊腫大如升的病症。晚上可以搭配服用禹餘糧丸。
禹餘糧丸的配方是,將禹餘糧石、蛇含石、真針砂,用醋煮透後煅燒研磨,各取三兩,再搭配製附子、紫猺桂、乾薑、茯苓、當歸、羌活、川芎、炒過的蒺藜、淮牛膝、青皮、大茴、蔻仁、廣木香、莪朮、三稜,這些藥材用醋炒過後,各取五錢,一起研磨成細粉,蒸熟後做成如同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到三錢。葉氏的配方去掉了附子、莪朮、青皮,加入了赤茯苓三兩,稱為鐵砂丸。
服用此藥要忌鹽,一點都不能入口,否則病情會更加嚴重。此藥善於治療濕氣阻滯導致脾胃功能失調,食物無法消化,肝氣鬱結影響脾胃,導致氣脹虛腫,小便短少不暢,久而久之腿膝腳腫,呼吸急促等症狀。許學士朱丹溪認為,這個方子是治療臌脹病的重要藥物,病氣可以從小便排出,不會損傷臟腑的真氣,如果再配合溫和調補氣血的藥物,效果極佳。此方能強壯下焦,疏通中焦,通常服用三四次就能見效。
脹病嚴重可能會發展成蠱病,蟲蠱比較容易治療,多見於兒童;血蠱則難以痊癒,尤其多見於婦女。剛開始發病時,可以通用五脹分消丸來治療。如果是蟲蠱,可以用檳榔大棗湯送服。(將炒過的棗兒檳榔研磨成粉,取三錢,搭配炒香的使君子肉,每年服用量按照年齡遞增,例如一歲服用一顆,再加上十枚大紅棗,清晨空腹服用。)如果是血蠱,則用當歸大戟湯送服。(用全當歸一兩,紅牙大戟五錢,加上焙過的蜣螂蟲四隻。)等到蟲被排出,瘀血下降,脹氣消退六七成後,就可以用白朮和中湯,再根據具體症狀加減藥物,調補脾胃以鞏固療效。總而言之,腰部以上腫脹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腰部以下腫脹則應利小便。這就是《內經》中說的“開鬼門,潔淨府”,是治療水腫的正法。清理腸胃,直接清除陽明經的邪氣,也就是《內經》中說的“去郁陳莝”,關鍵在於快速瀉下,病情近的服用一次,病情遠的則服用三次,這是治療一切實性脹滿的正法。臨症時要找到病因,對症下藥,就能夠輕鬆見效。只有氣臌這種病最難痊癒,雖然是由於脾腎陽虛導致,但也是因為陰濁之氣充滿體內。《內經》說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不能用猛烈攻伐的方法,也不能一味地補益,必須在溫補的基礎上,佐以辛辣通氣的藥物,通補兼施,才能漸漸取得療效。必須等到陰氣消散,陽氣暢通,濁氣下降,清氣上升,腹部皮膚逐漸寬鬆柔軟,脹大的情況逐漸減小,才能慢慢康復。病程短的,一個月左右能痊癒,病程長的,需要一百天左右才能完全恢復。但在看診時,必須先告知患者,這種病與癱瘓、勞損、臌脹等疾病一樣,是慢性病,古今都沒有能快速治癒的方法,一定要耐心調養。要戒怒,避免性生活,注意作息,節制飲食。用藥也要慢慢調理,不能因為短期沒有效果就懷疑,也不能因為稍微見效就停止治療。只有這樣,才能使病情慢慢好轉,轉危為安。如果患者求速效,醫生也圖快速見效,就用猛烈的藥物直接攻伐,開始可能暫時消腫,但之後就會攻伐無效。再之後越攻伐就越脹,腹部皮膚繃緊,用手按壓,堅硬如鐵石,病症發展到這種程度就必死無疑了。
【秀按】腫、脹、臌、蠱這四種病症,要辨明病因,分清界限。其中五脹分消丸用藥精妙,能夠以簡馭繁,以少勝多。相比王金壇的尊重丸。(配方包含沉香、母丁香、青木香、炙檳榔、枳實、青皮、廣皮、白芷、葶藶、蔻仁、木通、車前、滑石、參鬚各四錢,海金砂、胡椒拌炒過的蠍尾各二錢半,萊菔子炒六錢,白丁香錢半,郁李淨仁兩半。這些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薑汁竹瀝調和成丸,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到八丸,每天白天服用兩次,晚上服用一次,用蓮鬚蔥白三枚,生薑皮一錢煎湯送服。這個方子專門治療大便不通、小便澀滯的實性脹滿水腫。可以與琥珀散間隔服用。服用後先是排便順暢,六七天後小便會逐漸增多,腹脹也會逐漸消退,經常能取得快速療效。但要注意服用此藥期間要食用清淡的粥一百天,各種魚、蟹、蝦以及豬肉、羊肉都不能吃,否則會復發且無法治癒。)附琥珀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