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九章·傷寒夾證 (31)
第九章·傷寒夾證 (31)
1. 第六節·夾哮傷寒
或送下丹溪豁痰丸。(制南星、姜半夏、輕粉各三錢、飛滑石六錢、巴霜一分半、研極細勻、皂角仁浸濃汁為丸、如芥菜子大、辰砂為衣、每服十粒、多則十五粒、開水送下亦可。)繼用三子導痰湯加炙皂角。豁痰利氣以燥濕。終用丹溪濕痰丸。(薑製南星、姜半夏各一兩、海蛤粉二兩、上青黛二錢共研細勻、神麯糊丸、如梧桐子大、朝晚各服錢半或二錢、廣皮湯送下。)日夜久服以除根。
審其痰隨火升。上壅胸膈者。初用竹瀝滌痰湯。(栝蔞仁四錢、生桑皮、川貝、光杏仁各三錢、旋覆花二錢拌包飛滑石六錢、石決明八錢、天竺黃錢半、淡竹瀝半杯、薑汁兩滴同沖、挾肝火者加羚角一錢。費伯雄先生驗方。)送下節齋化痰丸。以蠲痰而降火。繼用費氏鵝梨湯。
(鵝管石煅研、蜜炙麻黃各三分、栝蔞仁四錢、光杏仁三錢、川貝、茯苓各二錢、廣皮紅、竹瀝半夏、蘇子各錢半、射干一錢、梨汁兩大瓢、薑汁四滴同沖、費伯雄先生驗方。)緩通肺竅、除其積痰以芟根。
督脈症與肺常相因。多起於太陽經受風寒。內傷冷飲水果。積成冷痰。日久浸淫於肺臟。乃成哮喘。遇冷即發。背脊惡寒。喘息不得著枕。日夜俯幾而坐。初起雖用小青龍湯加減。辛散太陽以溫肺。繼用金匱腎氣湯加減。溫通腎陽以煦督。亦多時止時發。蓋因伏飲久踞。始則陽衰濁泛。
繼則陰亦漸損。每見咳痰不出。上氣鬱悶。勉強咳出一二口。痰中稍雜以血點。此哮喘屬於虛寒。而陽傷略及陰分也。用藥偏剛偏柔。兩難措置。予仿吳門繆松心治範某哮喘案法。初用金水六君煎加減。(熟地炭四錢、當歸炭、青鹽陳皮各一錢、川貝二錢、鹽水炒光杏仁、浙茯苓、生苡仁各三錢、炙甘草四分。)繼則晨用通補肺督丸。
(生耆皮、杏仁霜、姜半夏各兩半、米泔水浸曬生於朮、雲茯苓、炙黃羊脊骨、生曬菟絲子各三兩、嫩毛鹿角鎊二兩、桂枝木七錢、蜜炙麻黃、北細辛各三錢、廣皮紅一兩、炙黑甘草五錢、共研為末、用生苡仁煮漿糊丸、每服三錢。)以治病之本。晚用加味苓桂術甘丸。(米泔浸生於朮、浙茯苓、鹿脊骨用麻黃四錢煎湯炙各三兩、桂枝木八錢、竹瀝半夏二兩、杏仁霜兩半、北細辛三錢、炙甘草六錢、水泛丸、每服錢半至二錢、淡姜鹽湯送下。)以治病之標。
終用納腎通督丸。(熟地水煮四兩、歸身、嫩毛鹿角、澤瀉、姜半夏炒黃各一兩五錢、茯苓、生白朮米泔浸曬乾、羊脊骨炙黃打碎、杏仁霜各三兩、橘紅曬一兩、炙黑甘草五錢、熟附子七錢、懷牛膝一兩四錢、生牡蠣研細水飛、二兩、北細辛曬三錢、蛤蚧兩對、去頭足炙為末、薏苡煮漿搗丸、每服三錢、早晚空肚、淡姜鹽湯送下。)攝納腎陽。
白話文:
夾哮傷寒的治療方法
有時候可以先服用丹溪豁痰丸。(藥方為:製南星、薑半夏、輕粉各三錢,飛滑石六錢,巴豆霜一分半,全部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再用皂角仁浸泡出的濃汁做成藥丸,像芥菜籽那麼大,外層裹上辰砂,每次服用十粒,多一點可以吃到十五粒,用開水送服也可以。)接著用三子導痰湯加上炙皂角。這樣可以化痰、疏理氣機、去除濕氣。最後使用丹溪濕痰丸。(藥方為:薑製南星、薑半夏各一兩,海蛤粉二兩,上青黛二錢,全部研磨成細粉,再用神麯糊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早晚各服用一錢半或二錢,用廣陳皮湯送服。)長期服用可以徹底根治。
如果觀察到痰液隨著火氣上湧,堵塞在胸膈部位,一開始可以用竹瀝滌痰湯。(藥方為:栝蔞仁四錢,生桑皮、川貝、光杏仁各三錢,旋覆花二錢混合包住飛滑石六錢,石決明八錢,天竺黃一錢半,淡竹瀝半杯,薑汁兩滴一起沖服,如果同時有肝火,可以加入羚羊角一錢。這是費伯雄先生的驗方。)之後再服用節齋化痰丸,這樣可以消除痰液並降低火氣。接著使用費氏鵝梨湯。(藥方為:鵝管石煅燒研磨、蜜炙麻黃各三分,栝蔞仁四錢,光杏仁三錢,川貝、茯苓各二錢,廣陳皮紅、竹瀝半夏、蘇子各一錢半,射干一錢,梨汁兩大瓢,薑汁四滴一起沖服。這是費伯雄先生的驗方。)這樣可以緩慢疏通肺部氣道,去除積痰,從根本上治療。
督脈的病症常常與肺部相互影響,多半是因為太陽經感受風寒,或者內傷因食用冷飲水果,積聚形成冷痰。時間久了,冷痰侵入肺臟,就形成了哮喘,遇到寒冷就會發作,背部怕冷,喘息的時候無法躺下,整天只能扶著桌子坐著。剛開始可以用小青龍湯加減,用辛散的方式驅散太陽經的寒氣,溫暖肺部。接著用金匱腎氣湯加減,溫通腎陽,溫煦督脈。但這種方法經常時好時壞,因為潛伏的痰飲長期積聚,最初是陽氣衰弱導致濁氣上泛,後來陰液也逐漸受損。經常看到咳嗽卻咳不出痰,胸悶氣鬱,勉強咳出一兩口,痰中稍微帶有血絲。這說明哮喘屬於虛寒,而且陽氣受損略微影響到陰液。用藥偏溫偏涼都難以決定。我仿照吳門繆松心治療範某哮喘的案例方法。一開始用金水六君煎加減。(藥方為:熟地炭四錢,當歸炭、青鹽陳皮各一錢,川貝二錢,鹽水炒光杏仁、浙茯苓、生薏仁各三錢,炙甘草四分。)接著早上服用通補肺督丸。(藥方為:生耆皮、杏仁霜、薑半夏各二兩半,用米泔水浸泡曬乾的生白朮、雲茯苓、炙黃羊脊骨、生曬菟絲子各三兩,嫩毛鹿角鎊二兩,桂枝木七錢,蜜炙麻黃、北細辛各三錢,廣陳皮紅一兩,炙黑甘草五錢,全部研磨成粉末,再用生薏仁煮成的漿糊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三錢。)用來治療疾病的根本。晚上服用加味苓桂術甘丸。(藥方為:用米泔水浸泡的生白朮、浙茯苓、用麻黃四錢煎湯炙過的鹿脊骨各三兩,桂枝木八錢,竹瀝半夏二兩,杏仁霜兩半,北細辛三錢,炙甘草六錢,用水調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一錢半到二錢,用淡薑鹽水送服。)用來治療疾病的表象。
最後使用納腎通督丸。(藥方為:用水煮過的熟地四兩,歸身、嫩毛鹿角、澤瀉、炒黃的薑半夏各一兩五錢,茯苓、用米泔水浸泡曬乾的生白朮、炙黃打碎的羊脊骨、杏仁霜各三兩,曬乾的橘紅一兩,炙黑甘草五錢,熟附子七錢,懷牛膝一兩四錢,研磨成細粉水飛過的生牡蠣二兩,曬乾的北細辛三錢,蛤蚧兩對,去掉頭和腳炙燒研磨成粉末,用薏苡仁煮成的漿搗成藥丸,每次服用三錢,早晚空腹時用淡薑鹽水送服。)這樣可以收攝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