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根初撰,何廉臣重訂

《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九章·傷寒夾證 (24)

回本書目錄

第九章·傷寒夾證 (24)

1. 第四節·夾血傷寒

前條有「血下者愈」,後條須下其血乃愈,較血能自下者為重。前條不言脈,我意當在浮而數之例,後條則「脈微而沉」,原較前為重。前條用植物性藥,後條用動物性藥,動物性藥的功能原較值物性藥為烈。這都是彰明較著的事實。《傷寒第一書》則加以分析說:「蓄血一症,雖病在血分,亦須分別陰陽治之。

如血瘀上焦為陽,血蓄下焦為陰;太陽失表,熱瘀於裡,血蓄下焦為陽,太陽誤下,陽氣下陷,血蓄下焦為陰。上焦蓄血,因不得汗不能發癍而蓄血也,其脈人迎必緊,緊者,數而有力之象也。外證面紅舌燥,發躁欲狂,或頭搖目瞪,大便下血水,兩手除食指之外,其餘各指皆抽掣是也;宜犀角、桃仁、生地、赤芍、歸尾、丹皮、丹參、鬱金之類,清之行之。下焦陽證蓄血,即仲景所稱熱結膀胱之證,桃仁大黃之屬下之是也。

若下焦陰證蓄血,乃因誤下陽氣下陷,陰血受傷,血因寒而凝也。其見證面白唇青,眉皺目瞪,寒戰口噤,舌苔白滑,大便下血水,兩手除食指之外,其餘各指皆抽掣是也、宜溫補之。如人參、附子、白朮、當歸、肉桂、桃仁、升麻、炙草之類,溫補以升陽氣。」這又是掌握原因,分析現證的醫療方法,是值得采取的。

白話文:

前面提到「血自行排出就能痊癒」,後面提到必須排出瘀血才能痊癒,可見後者比血能自行排出更嚴重。前面條文沒有提到脈象,我認為應該是像浮而數的脈象,後面的條文則是「脈象微弱而沉」,明顯比前面更嚴重。前面條文用植物性藥材,後面條文用動物性藥材,動物性藥材的藥效原本就比植物性藥材更強烈。這些都是很明顯的事實。《傷寒第一書》進一步分析說:「蓄血這個病,雖然病在血分,也要區分陰陽來治療。

如果血瘀在上焦屬於陽證,血蓄在下焦屬於陰證;太陽表證沒解,熱邪鬱積在裡,血蓄在下焦屬於陽證;太陽病誤用下法,導致陽氣下陷,血蓄在下焦屬於陰證。上焦蓄血,是因為無法發汗導致血不能外散而蓄積,脈象人迎穴一定很緊,緊代表脈象數而有力。外在症狀是臉紅、口乾舌燥、煩躁不安、想發狂,或者頭搖眼瞪,大便排出血水,兩手除了食指之外,其他手指都抽動;適合用犀角、桃仁、生地、赤芍、當歸尾、丹皮、丹參、鬱金之類的藥材,清熱活血。下焦陽證蓄血,就是張仲景說的熱結膀胱證,適合用桃仁、大黃之類的藥材來攻下。

如果是下焦陰證蓄血,是因為誤用下法導致陽氣下陷,陰血受損,血因為寒冷而凝滯。症狀是臉色蒼白、嘴唇青紫、眉頭緊皺、眼瞪著、怕冷發抖、嘴巴緊閉、舌苔白滑、大便排出血水,兩手除了食指之外,其他手指都抽動;適合用溫補的藥物。例如人參、附子、白朮、當歸、肉桂、桃仁、升麻、炙甘草之類的藥材,溫補來提升陽氣。」這又是掌握病因、分析症狀的治療方法,很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