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九章·傷寒夾證 (19)
第九章·傷寒夾證 (19)
1. 第四節·夾血傷寒
)補陰益氣煎之類。補肝如地骨皮飲。(地骨皮、生地、白芍各三錢、丹皮、歸身各錢半、川芎六分。)唐氏補肝寄生湯。(生地、歸身、萸肉、淮山藥、炒棗仁、桑寄生各三錢、木瓜一錢、白朮五分、川芎六分、北五味二十粒。)三甲復脈湯。(即復脈湯去麻仁、薑、桂、加化龍骨三錢、左牡蠣、生龜甲心各四錢。
)清燥養營湯。四物絳覆湯之類。補腎如張氏左歸飲。(熟地六錢、茯苓、山藥、甘杞子、山萸肉各三錢、鹽水炒甘草六分。)六味地黃湯。(即左歸飲去杞、草、加丹皮、澤瀉各一錢、若濟君火、加元參、杞子、益肺氣、加人參、麥冬、五味子、火甚者、加川柏、知母。)丹溪大補陰丸。
(熟地八兩、川柏、知母各三兩、炙龜版四兩、豬脊髓四條、蜜丸、每服三四錢、淡鹽湯送下。)龜柏地黃湯。坎氣潛龍湯。滋任益陰煎之類。此四法者。乃通治血證之大綱也。總之外感風寒。變為咳血。此證最多。失治誤治。往往釀成肺癆。若春夏秋感溫熱暑邪失血者。必兼身熱心煩不臥等證。
乃邪熱擾營迫血所致。宜清營分之邪熱為主。犀地清絡飲去桃仁。以藕汁、廣鬱金汁易姜蒲二汁。輕則羚角清營湯(羚角片一錢、鮮生地六錢、焦山梔、銀花、青連翹、血見愁各三錢、生蒲黃錢半、童便一杯沖。)若失血後熱退身涼。神清氣靜者。邪熱已去也。審無別疾他故。
只以生藕汁。或童便。日服一二杯。以濟其陰可也。不必窮治。或服玉露飲。(大白蘿蔔一個、切下蒂、挖空、入白糖填滿、仍蓋定、以線紮緊、取鮮稻上露三碗、煮極爛、以紗籠罩、露一宿、燉溫、空腹服、善治邪熱傷肺胃營分而吐血者、並治菸酒過度、致咳血失血久不愈、均驗。)尤多收效。
他若肥甘過度。肺胃濕熱蘊隆。蒸痰動血。及菸酒不節。戕傷清氣。咳嘔頻並。痰血時出。或便血溲血者。宜清肅中上氣機。菀貝茅根湯主之。(紫菀五錢、川貝四錢、鮮茅根一兩、生桑皮、生苡仁、赤苓各三錢、青子芩、竹瀝半夏各錢半。)並戒葷酒。自能漸愈。若舊有閃挫等傷。
其胸膈脅肋間。必向有一定痛痹之處。凡感邪熱內攻。衝動宿瘀。瘀血從上或從下出者。乃宿疾乘勢欲除之機。慎勿止澀。如去之不快。身有結痛者。孫絡之瘀行而不盡也。猶需行血和絡之藥。如生蒲黃、生荷葉、蜜炙延胡、生藕汁之類。加入散邪清熱方中。以除其宿瘀。宿瘀一淨。
吐血已罷。心中不悶者。必止。若煩躁悶亂刺脹者。尚有瘀血在內也。以生蘿蔔汁一大碗。頓飲。探吐之令淨。或以開水調七釐散五分。日二服。以化之令散。否則牽延不愈。令瘀血不去。新血不守。時時溢出。百治無功。不成癆瘵。則變內外諸癰矣。若因遠行負重。勞傷失血。
白話文:
這類情況可用補陰益氣的藥方來調理,像是補肝可用地骨皮飲(包含地骨皮、生地、白芍各三錢、丹皮、當歸身各一錢半、川芎六分)。唐氏補肝寄生湯也是一個選擇(包含生地、當歸身、山茱萸肉、淮山藥、炒棗仁、桑寄生各三錢、木瓜一錢、白朮五分、川芎六分、北五味子二十粒)。另外還有三甲復脈湯(是將復脈湯去掉麻仁、薑、桂,加入炙龍骨三錢、左牡蠣、生龜甲心各四錢)。
另外,也可以使用清燥養營湯,或是像四物絳覆湯這類的方子。補腎方面,可參考張氏左歸飲(包含熟地六錢、茯苓、山藥、枸杞子、山茱萸肉各三錢、鹽水炒甘草六分)。六味地黃湯也是一個選項(是左歸飲去掉枸杞子、甘草,加入丹皮、澤瀉各一錢,如果想滋養君火,可加入元參、枸杞子;想補益肺氣,可加入人參、麥冬、五味子;如果火氣旺盛,則可加入黃柏、知母)。還有丹溪大補陰丸(包含熟地八兩、黃柏、知母各三兩、炙龜版四兩、豬脊髓四條,做成蜜丸,每次服用三四錢,用淡鹽水送服)、龜柏地黃湯、坎氣潛龍湯、滋任益陰煎等。以上這四種方法,是治療血證的大方向。
總的來說,外感風寒轉變為咳血的情況最常見,如果沒有好好治療,常常會變成肺癆。如果是在春夏秋季,感受溫熱暑邪而導致失血,通常會伴隨發熱、心煩、無法安睡等症狀,這是因為邪熱擾亂營分,迫使血液外溢所造成的。這種情況應該以清除營分的邪熱為主。可以使用犀地清絡飲,但去掉桃仁,並用藕汁、廣鬱金汁代替薑汁、蒲黃汁。如果情況比較輕微,可以使用羚角清營湯(包含羚羊角片一錢、鮮生地六錢、焦山梔、銀花、連翹、血見愁各三錢、生蒲黃一錢半、童子尿一杯沖服)。
如果失血後,熱退身涼,神志清醒,表示邪熱已經去除,如果沒有其他疾病,只需要每天服用一兩杯生藕汁或童子尿來滋養陰液即可,不必過度治療。也可以服用玉露飲(將大白蘿蔔一個,切下蒂部,挖空,填滿白糖,再蓋上蒂部,用線綁緊,取新鮮稻子上的露水三碗,煮到極爛,用紗布罩住,露宿一晚,燉溫後空腹服用,對於邪熱損傷肺胃營分導致吐血,以及因菸酒過度導致咳血久治不癒,都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如果因飲食過於肥膩甘甜,導致肺胃濕熱積聚,蒸發痰液,引起血液妄行;或是因為菸酒不節制,損傷清氣,導致咳嗽頻繁、嘔吐、時常咳血或便血、尿血,則應以清理中上氣機為主。可以使用菀貝茅根湯(包含紫菀五錢、川貝四錢、鮮茅根一兩、生桑白皮、生薏仁、赤茯苓各三錢、青子芩、竹瀝半夏各一錢半),同時戒除葷腥酒類,自然會逐漸康復。
如果本身有跌打損傷等舊傷,胸膈肋間一定有固定的疼痛部位,凡是感受邪熱內攻,衝動舊瘀,導致瘀血從上或下排出,這是舊病藉著外邪想去除的時機,切勿用藥強行止血。如果瘀血排出不暢快,身體有結塊疼痛,表示是細微的脈絡瘀血沒有完全排出,這時還需要用活血通絡的藥物,像是生蒲黃、生荷葉、蜜炙延胡索、生藕汁等,加入清除邪熱的藥方中,以消除瘀血。瘀血清除乾淨,吐血停止,心中不悶,表示已經痊癒,如果出現煩躁悶亂、刺痛脹痛等症狀,表示體內還有瘀血,可以用一大碗生蘿蔔汁,一次喝下,催吐以求清除,或是用開水調服七釐散五分,一天服用兩次,以幫助瘀血消散,否則會導致病程拖延不癒,瘀血不去,新血無法停留,時常溢出,百治無效,不是變成癆病,就是轉變成內外癰腫。如果是因為長途跋涉、負重過勞而導致失血,也應根據情況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