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根初撰,何廉臣重訂

《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九章·傷寒夾證 (16)

回本書目錄

第九章·傷寒夾證 (16)

1. 第四節·夾血傷寒

如王氏少腹逐瘀湯。(歸尾、生蒲黃各三錢、酒炒五靈脂、沒藥、赤芍各二錢、蜜炙延胡錢半、川芎一錢、官桂四分、黑炮姜二分、酒炒小茴香七粒、陳酒童便煎藥。)消一身竅隧之瘀。如王氏通竅活血湯。(光桃仁三錢、赤芍、川芎各一錢、藏紅花五分、青蔥管五寸、紅棗二枚、生薑汁二滴、麝香五釐同沖。)此皆按經分部活血消瘀之要劑也。

惟曾被鬥毆。或失足跌撲。察所傷止及皮面。跌撲處非關隱要。跌墮後亦絕無他故。眠食照常。隔數日。或二三日。而見寒熱體疼。吐衄便溺諸血。及煩躁噁心喘急。而不因傷起。即痛而不在傷處者。審系他病。切勿妄施逐瘀等藥。反致失血。至若夾失血證。較夾瘀血為尤多。

一夾衄血。血從鼻中來也。傷寒衄血有三。一因太陽失表。熱瘀於經而衄者。證必兼頭疼目瞑。治宜清解。桑杏蔞貝湯去甘桔。加鮮竹茹、鮮茅根、鮮生地清降之。不可再汗。二因陽明失下。熱瘀於裡而衄者。證必兼漱水不欲咽。治宜清下。養榮承氣湯去歸樸。加茅根、丹皮、生川牛膝等。

釜底抽薪。三因外寒束內熱。藥宜辛涼開透。誤用辛溫而動經血。亦多致衄。治宜清血。犀地清絡飲去桃仁、姜瀝。加元參、地錦、蜜炙剪草之屬。清營寧絡。如衄後身涼脈靜。邪從衄解。名曰紅汗。不必止其血而血自止。惟衄後病勢反劇。衄多不止者。重傷其陰也。大為危候。

急用龜柏地黃湯加麥冬、五味。育陰潛陽以滋補之。衄止則生。更有衄勢太甚。陽隨陰走。四肢厥冷者。虛陽隨陰火上越也。加味《金匱》腎氣湯增牛膝。引火下行以鎮納之。陽秘則生。二夾咳血。血從咳嗽而出也。風寒咳血有四。一因素有血證。風寒犯肺而咳。震傷血絡而上溢者。

證必兼頭痛身熱。形寒怕風。喉癢胸痛。治宜清疏營衛。吳氏泄衛安營湯加減。(蘇葉、梗、炒黑荊芥、蘇薄荷各一錢、光杏仁、紫菀、生白芍各錢半、蜜炙橘紅、片芩各八分、清炙草五分、生藕汁二瓢沖。)庶幾營衛之邪解。自然咳止身涼。血不治自止矣。或用疏風止嗽湯。

(方載兼風勘語中)加藕汁、童便。亦多奏效。二因內有伏火。外感風寒。熱被寒束。火逼絡傷而致咳血者。外證同前。更兼口渴舌乾。亦宜清解營衛。銀翹麻黃湯去麻黃、桔梗。加桑葉、丹皮、藕汁、童便。次用和血清絡。五汁一枝煎去姜。加梨汁、童便。參甘鹹以安寧之。

三因素飲燒酒。及吸水旱菸過多。一經風燥犯肺。乾咳失血者。治宜祛風潤燥。清燥救肺湯。桑杏蔞貝湯二方增減。止血加地錦、藕節。清火加枯芩、寸冬。降痰加竹瀝、梨汁。降氣加白前、蜜炙蘇子。補血加生地、鮮藕。繼用胡氏保肺雪梨膏。(雪梨六十枚、壓取汁二十杯、生地、白茅根、生藕、合取汁十杯。

白話文:

王氏少腹逐瘀湯(當歸尾、生蒲黃各三錢、酒炒五靈脂、沒藥、赤芍各二錢、蜜炙延胡索一錢半、川芎一錢、官桂四分、黑炮薑二分、酒炒小茴香七粒、陳酒童便煎藥),可以消除全身所有孔竅的瘀血。王氏通竅活血湯(光桃仁三錢、赤芍、川芎各一錢、藏紅花五分、青蔥管五寸、紅棗二枚、生薑汁二滴、麝香五釐同沖),這些都是按照經絡分佈來活血化瘀的重要方劑。

但是,如果曾經發生過打架鬥毆,或者不小心跌倒摔傷,觀察傷處只是在皮膚表面,而且跌倒的地方不是要害部位,跌倒後也沒有其他異狀,飲食睡眠都正常,隔了幾天,或者兩三天,卻出現發冷發熱、身體疼痛、吐血、流鼻血、大小便出血,以及煩躁、噁心、喘氣急促等症狀,而且這些症狀不是因為外傷引起的,甚至疼痛的地方也不在傷處,這就要仔細判斷是不是其他疾病,千萬不要隨便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反而可能導致失血。至於夾雜失血的症狀,比夾雜瘀血的情況更多。

第一種是夾雜流鼻血。血從鼻子裡流出來。傷寒引起的流鼻血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因為太陽經的防禦功能失調,熱鬱積在經絡而導致流鼻血,這種情況一定會同時有頭痛、眼睛昏花等症狀,治療應該用清熱解表的藥物,例如桑杏蔞貝湯去掉甘草和桔梗,加入鮮竹茹、鮮茅根、鮮生地來清熱降火,不可以再用發汗的藥物。第二種是因為陽明經的疏洩功能失調,熱鬱積在體內而導致流鼻血,這種情況一定會同時有漱口卻不想吞水的症狀,治療應該用清熱通下的藥物,例如養榮承氣湯去掉當歸和厚朴,加入茅根、丹皮、生川牛膝等藥。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三種是因為外受寒邪而導致體內有熱,用藥應該用辛涼的藥物來疏通開散,如果誤用辛溫的藥物來刺激經血,也容易導致流鼻血。治療應該用清血的藥物,例如犀地清絡飲去掉桃仁和薑汁,加入元參、地錦、蜜炙剪草等藥來清營血、安定血脈。如果流鼻血後身體發冷、脈搏平靜,說明邪氣隨著流鼻血排出,這叫做紅汗,不需要止血,血自然會止住。但是,如果流鼻血後病情反而加重,而且流血不止,這就說明陰液受到嚴重損傷,是非常危險的徵兆。

這時要趕緊用龜柏地黃湯加入麥冬、五味子來滋養陰液、潛藏陽氣,以滋補身體。流鼻血止住就能活下來。還有一種情況是流鼻血太嚴重,陽氣隨著陰血外泄,出現四肢冰冷的症狀,這是虛陽隨著陰火向上升越。可以使用加味的《金匱》腎氣湯,增加牛膝來引火下行,穩定陽氣。陽氣恢復就能活下來。第二種是夾雜咳血。血從咳嗽中咳出來。風寒引起的咳血有四種情況。一種是因為原本就有出血的毛病,又感染了風寒,導致肺氣受損,震傷血脈,使血向上溢出,

這種情況一定會同時有頭痛、發燒、怕冷怕風、喉嚨癢、胸痛等症狀,治療應該用清散營衛的藥物,例如吳氏泄衛安營湯加減(蘇葉、梗、炒黑荊芥、蘇薄荷各一錢、光杏仁、紫菀、生白芍各一錢半、蜜炙橘紅、片芩各八分、清炙甘草五分、生藕汁兩瓢沖服),這樣才能解除營衛的邪氣,自然就會停止咳嗽、身體發涼,血也會自然停止。也可以用疏風止嗽湯(這個方子在《兼風勘語》中有記載),加入藕汁、童便,也多半有效。第二種是因為體內有潛伏的火邪,又感受了風寒,熱邪被寒邪束縛,火邪逼迫血脈損傷而導致咳血,外在的症狀和之前一樣,還會有口渴舌燥等症狀,也應該用清熱解表的藥物來疏散營衛,例如銀翹麻黃湯去掉麻黃、桔梗,加入桑葉、丹皮、藕汁、童便。然後再用和血清絡的藥物,例如五汁一枝煎去掉薑汁,加入梨汁、童便,用甘味和鹹味來使身體安寧。

第三種是因為平時飲用燒酒,以及過多吸食旱菸,一旦感受風燥之邪侵犯肺部,導致乾咳失血,治療應該用祛風潤燥的藥物,可以使用清燥救肺湯、桑杏蔞貝湯這兩個方子加減。止血可以加入地錦、藕節,清火可以加入枯芩、寸冬,降痰可以加入竹瀝、梨汁,降氣可以加入白前、蜜炙蘇子,補血可以加入生地、鮮藕。接著使用胡氏保肺雪梨膏(雪梨六十枚,榨汁二十杯,生地、白茅根、生藕各取汁十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