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根初撰,何廉臣重訂

《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八章·傷寒兼證 (70)

回本書目錄

第八章·傷寒兼證 (70)

1. 第十九節·發狂傷寒

【廉勘】前哲皆謂胃熱蒸心乃發狂。余獨謂胃熱蒸腦則發狂。胃熱蒸心則發厥。蓋頭為六陽之首。腦在其間。而為元神之府。包絡為手厥陰經。心居其中。而為藏神之臟。神明被逼而內亂。故邪熱入陽則狂。入陰則厥。狂證致病之由。外感多由於陽盛。《內經》曰。陽盛則四肢實。

實則能登高。熱盛於身。則棄衣而走。《難經》所謂重陽者狂也。故通稱為陽狂。內傷多由於鬱怒。石頑曰。陽厥暴怒發狂者。以陽氣暴折。鬱而多怒。則發狂。《內經》所謂狂病善怒也。故通稱為怒狂。治陽狂法。《李氏入門》。以大承氣湯加黃連主之。治怒狂法。張氏《緒論》。

以大承氣湯加鐵落主之。此即龔商年所謂狂之實者。以承氣白虎等湯。直折陽明之火。生鐵落飲。重製肝膽之邪是也。俞東扶曰。發狂實證十居八九。故予治狂。多用吐下清鎮四法。吐法以紫雪(九分)、品三物白散(一分)。通神明以湧痰涎。下法。以尤氏瀉狂湯。(生大黃、青龍齒、煅牡蠣各三錢、炒蜀漆一錢、小川連五分)。

瀉實火以劫驚痰。清法以羚熊清狂湯。(羚角片錢半、老竺黃三錢、寒水石四錢、小川連八分、九制膽星五分、金汁一兩、鮮石菖蒲汁兩小匙同沖、熊膽一分、藥湯調下。)消痰熱以熄風火。鎮法以生鐵落飲。平肝火以墜痰涎。吐下並治法。輕則遂心丸。(煨甘遂二錢、豬心血一枚為丸、分作四粒、鮮石菖蒲葉一錢、鮮竹葉心五十支、燈心三小帚、煎湯調下。)重則龍虎丸。

(白石、辰砂各二分、西牛黃、巴霜各三分、共研極勻、作二十丸、辰砂為衣、輕者一丸、重者二三丸、溫開水送下、約半時許、非吐即瀉、武者即愈、文者較遲、如年遠者、須服十餘丸、方見效、愈後、忌食豬肉二年。)吐盡胸膈之痰濁。攻下腸胃之宿垢。此治實狂之方法也。

歷治多驗。然虛狂亦不鮮。余每作神經衰弱。驟有感觸。五志之火。上爍腦髓。神經頓失其常性。遂發似狂非狂之證。東醫所謂性情之狂。通稱為精神病是也。與感證之陽盛發狂迥異。自制牛馬二寶散。(西牛黃、馬寶各一錢、共研勻細、每服二分、一日二服。)用人參竹瀝飲調下。

歷治多驗。此外以六味地黃湯加犀角汁(約磨六分至八分)清童便(一杯同沖)治快樂狂(其人時發狂笑、手舞足蹈、倏而狂言、倏而狂跳)。以新加甘麥大棗湯(生白芍、山萸肉各錢半、淮小麥、紅棗肉、白石英各三錢、清炙草一錢、此葉氏治驗方。)治悲苦狂(其人數欠伸、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婦女最多此病、金匱名曰臟燥、日醫名曰臟躁。)以加減散花去癲湯。

(生白芍一兩、當歸、麥冬各五錢、焦梔、元參、辰茯神、杜牛膝各三錢、川柴胡二錢、生甘草、白芥子、鮮石菖蒲各一錢、當門子五釐沖。)治情欲狂(婦女思慕男子不得、忽然發狂、見男子抱住不放、以為情人、罔識羞恥、甚至裸體奔走、脈必弦出寸口、此名花癲、俗稱發花呆。)皆有特效。

白話文:

第十九節·發狂傷寒

前人認為發狂是因為胃熱上蒸到心臟所致,我認為是胃熱上蒸到腦部才導致發狂。胃熱上蒸到心臟,會造成昏厥。因為頭部是所有陽氣的匯集之處,腦位於其中,是元神(精神)的居所;心包是手厥陰經絡,心臟在其中,是儲藏精神的臟器。精神受到邪熱逼迫而內亂,所以邪熱侵入陽氣旺盛之處就會發狂,侵入陰氣旺盛之處就會昏厥。

發狂這種病,外感多是因為陽氣過盛。《內經》說,陽氣過盛就會四肢有力,有力就會想登高,身體熱盛就會脫掉衣服亂跑。《難經》說的「重陽」就是指發狂,所以通稱這種情況為「陽狂」。內傷多是因為情緒鬱悶、發怒。石頑說,因為生氣暴怒而發狂的人,是因為陽氣突然受挫,鬱悶又愛發怒,所以才會發狂。《內經》說的狂病也是指愛發怒,所以通稱這種情況為「怒狂」。

治療陽狂的方法,《李氏入門》認為要用大承氣湯加上黃連來治療。治療怒狂的方法,張氏《緒論》認為要用大承氣湯加上鐵落來治療。這就是龔商年所說的「實狂」,用承氣湯、白虎湯等方劑,直接攻瀉陽明經的火氣,用生鐵落飲來制伏肝膽的邪氣。俞東扶說,發狂的實證佔了大多數,所以我治療發狂,大多會用催吐、攻下、清熱、鎮靜四種方法。催吐法用紫雪(九分)、三物白散(一分),來疏通神明,湧出痰涎。攻下法用尤氏瀉狂湯(生大黃、青龍齒、煅牡蠣各三錢、炒蜀漆一錢、小川連五分),來攻瀉實火,消除驚嚇和痰涎。清熱法用羚熊清狂湯(羚角片一錢半、老竺黃三錢、寒水石四錢、小川連八分、九制膽星五分、金汁一兩、鮮石菖蒲汁兩小匙沖服、熊膽一分,用藥湯調服),來消除痰熱,平息風火。鎮靜法用生鐵落飲,來平肝火,使痰涎下降。

催吐和攻下同時使用的方法:輕微的用遂心丸(煨甘遂二錢、豬心血一枚製成丸,分成四粒,用鮮石菖蒲葉一錢、鮮竹葉心五十支、燈心三小帚,煎湯送服),嚴重的用龍虎丸(白石、辰砂各二分、西牛黃、巴霜各三分,一起磨成細末,製成二十丸,用辰砂做外衣,輕微的吃一丸,嚴重的吃兩三丸,用溫開水送服,大約半個小時,不是吐就是瀉,身體強壯的很快就會好,體質弱的會比較慢,如果病很久了,需要吃十幾丸才會見效,病好之後,忌吃豬肉兩年)。這樣可以吐出胸膈中的痰濁,攻下腸胃中的積垢。這是治療實狂的方法,效果很好。

但也有虛狂的情況,我認為是神經衰弱,突然受到刺激,五種情志的火氣上擾腦髓,導致神經失去正常功能,就會出現似狂非狂的症狀。這就是醫生所說的「性情之狂」,統稱為精神病,和外感造成的陽盛發狂完全不同。我自製了牛馬二寶散(西牛黃、馬寶各一錢,一起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分,一天服用兩次),用人參竹瀝飲送服,效果很好。

另外,我還用六味地黃湯加犀角汁(約磨六分到八分)、清童便(一杯同沖服)來治療快樂狂(這種人會時常發狂大笑,手舞足蹈,一會兒胡言亂語,一會兒又亂跳);用新加甘麥大棗湯(生白芍、山萸肉各一錢半、淮小麥、紅棗肉、白石英各三錢、清炙草一錢,這是葉氏的有效方)來治療悲苦狂(這種人會頻繁打呵欠,喜歡悲傷哭泣,像是神靈附身,婦女比較容易得這種病,《金匱要略》稱之為「臟躁」,日本醫學稱之為「臟躁」);用加減散花去癲湯(生白芍一兩、當歸、麥冬各五錢、焦梔、元參、辰茯神、杜牛膝各三錢、川柴胡二錢、生甘草、白芥子、鮮石菖蒲各一錢、當門子五釐沖服)來治療情慾狂(婦女思念男子卻得不到,忽然發狂,看到男子就抱住不放,以為是情人,不顧羞恥,甚至裸體奔跑,脈象會出現弦象,這種病叫做「花癲」,俗稱「發花呆」),這些方法都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