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根初撰,何廉臣重訂

《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四章·氣血虛實 (1)

回本書目錄

第四章·氣血虛實 (1)

1. 第四章·氣血虛實

凡勘傷寒。既明病所之表裡。病狀之寒熱。尤必明病人之氣血。病體之虛實。《內經》云。精氣奪則虛。邪氣盛則實。竊思精賅血液而言。氣賅陰陽而言。盛與衰為對待。不曰衰則虛。而曰奪則虛者。知其必有所劫奪。而精血精液陰氣陽氣乃虛。劫奪者何。非情志內傷。即邪氣外侵。

故《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者。蓋謂邪湊氣分則傷氣。邪湊血分則傷血。氣血既傷。則正氣必虛。醫必求其所傷何邪而先去其病。病去則虛者亦生。病留則實者亦死。雖在氣血素虛者。既受邪氣。如酷暑嚴寒。卻為虛中夾實。但清其暑散其寒以去邪。邪去則正自安。若不去其邪。

而先補其虛。則病處愈實。未病處愈虛。以未病處之氣血。皆挹而注於病處。此氣血因奪而虛之真理也。醫可不深思其理而漫曰虛者補之乎。然間有因虛不能托邪者。亦須略佐補托。如仲景《傷寒論》中。輕則佐草、棗。佐草、米。重則佐芍、草、棗。或佐參、草、棗之類是也。

茲姑不具論。第論氣血。氣有盛衰。盛則實。衰則虛。血有虧瘀。虧則虛。瘀則實。析而言之。有氣虛。有氣實。有血虛。有血實。有氣血皆虛。有氣血皆實。有氣虛血實。有氣實血虛。有氣真虛而血假實。有血真實而氣假虛。試舉其要而述之。

2. 第一節·氣虛證

肺主宗氣而運行周身。脾胃主中氣而消化水穀。腎中命門主藏元陽。(兩腎之間有命門、中臟一點是元陽)而主一身之元氣。肺氣虛者。氣喘息促。時時自汗。喉燥音低。氣少不能言。言而微。終日乃復言。中氣虛者。四末微冷。腹脹時減。復如故。痛而喜按。按之則痛止。

不欲食。食不能化。大便或溏或瀉。肢軟微麻。元氣虛者。虛陽上浮。則咽痛聲嘶。耳鳴虛聾。兩顴嫩紅帶白。頭暈心悸。時或語言蹇澀。時或口角流涎。瞳神時散時縮。時而下眼皮跳。時而眼睛髮直。時而語無頭尾。言無倫次。時而兩手發戰。時而手足發麻。時而筋惕肉瞤。

時而睡臥自覺身重。時而心口一陣發空。氣不接續者。此皆病人平素氣虛之證據。若偶感外邪。必先權衡其標本緩急。標急治標。本急顧本。選和平切病之品。一使其病勢漸減。一使其正氣漸復。雖無速效。亦無流弊。

3. 第二節·氣實證

肺氣實而上逆。則有胸痞頭眩。痰多氣壅等症。甚則喘不得臥。張口抬肩。胃氣實而中滿。則有嘈雜懊憹。噯腐吐酸等症。甚則食不能進。嘔吐呃逆。腸氣實而下結。則有腹脹滿。繞臍痛。大便燥結膠閉。或挾熱下利。或熱結旁流等症。甚則喘冒不得臥。潮熱譫語。肝氣實而上衝。

則有頭痛目眩。嘔酸吐苦等症。甚則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痛熱。橫竄則有肢厥筋攣。手足瘛瘲等症。下逼則有腹痛便泄。裡急後重等症。甚或男子睪丸疝疼。女子小腹腫痛。陰腫陰痛帶下崩中。其中必有痰熱、濕熱、食滯、鬱結、伏火、內風等因。治必先其所因。伏其所主。

對症發藥。藥宜專精。直去其邪以安正。

4. 第三節·血虛症

心主血而藏神。虛則心煩不寐。精神衰弱。甚則五液乾枯。夜熱盜汗。脾統血而運液。虛則唇口燥烈。津不到咽。甚則舌肉乾枯。肌膚甲錯。肝藏血而主筋。虛則血不養筋。筋惕肉瞤。甚則一身痙攣。手足瘛瘲。至於兩顴嫩紅。唇淡面白。尤其血虛之顯然者也。治必辨其因虛致病者。

養血為先。或佐潤燥清火。或佐熄風潛陽。隨其利而調之。若因病致虛。去病為要。病去則虛者亦生。斷不可驟進蠻補。補住其邪。使邪氣反留連而不去。

5. 第四節·血實證

實者。瘀血蓄血是也。瘀由漸積。蓄由猝成。瘀在腠理。則乍寒乍熱。瘀在肌內。則潮熱盜汗。瘀在經絡。則身痛筋攣。瘀在三焦。上焦則胸膈肩膊刺疼。心裡熱。舌紫黯。中焦則脘腹串痛。腰臍間刺痛痹者。下焦則少腹脹滿刺痛。大便自利而黑如漆色。至若化腫化脹。成癆成臌。

尤其瘀之深重者也。惟蓄血由外邪搏擊。如六淫時疫及犬咬蛇傷等因。皆能驟然蓄聚。《內經》所謂蓄血在上喜忘。蓄血在下如狂是也。皆當消瘀為主。輕者通絡。重則破血。寒瘀溫通。熱瘀涼通。瘀化則新血自生。若婦人切須詳察。恐孕在疑似之間。

【榮齋按】「血實證」我意認為不能成立,何況本節所說,完全是「血瘀」,不能看作是「血實」,更不能看作與血虛相對的「血實」。我從前感覺現代所說的「充血症」,也不能機械地看作血實。這裡的瘀血蓄血,本質上是血的病態;所謂「實」者。是「塞實」的實,不是「充實」的實。這一點,思想上應該明確。

6. 第五節·氣血皆虛證

凡呼吸微。語言懶。動作倦。飲食少。身漉淅。體枯瘠。頭眩暈。面㿠白。皆真虛純虛之候。前哲所謂氣血兩虧。急用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峻補之是也。

【榮齋按】關於「氣虛」「血虛」的證狀,何氏《重訂廣溫熱論》里也有比較明白的記載,他說:「氣虛當補之候是:面色痿白,言語輕微,四肢無力,動則氣喘,或痞滿多痰,或飲食難化作酸,或頭暈自汗,大便泄瀉,或咳嗽氣促,舌苔白嫩或淡紅而潤。血虛當補之候,是:面唇淡白,頭暈目眩,五心煩熱作渴,神志不寧,健忘怔忡失眠,腸燥便艱,口乾舌萎或口舌生瘡;舌苔嫩紅而干,或絳底浮白,或舌絳而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