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八章·傷寒兼證 (61)

回本書目錄

第八章·傷寒兼證 (61)

1. 第十八節·發癍傷寒

【因】:凡傷寒當汗不汗,當下不下,熱毒蘊於胃中,血熱氣盛,從肌透膚而外潰,乃發癍。即溫毒、熱病、發癍者,亦由於血熱毒盛而發。此皆謂之陽證發癍。有癍疹併發者,甚有癍瘡併發者。鮮紅者為胃熱;紫紅者為熱甚;紫黑者為胃爛。先發於胸背、兩脅、脘腹,續發於頭面、項頸、四肢。

若先由房勞太過,內傷腎陰;及涼遏太過(如多服涼藥、恣食生冷等),內傷脾陽。一經新感寒氣,逼其無根失守之火,上熏肺經,浮游於皮膚而發癍點者,此皆謂之陰證發癍,亦謂之虛癍。其形如蚊蚤蝨咬痕,稀少而色多淡紅,或淡白微紅,亦有淡黑色而僅發於兩腰、小腹之間者。

故發癍必察其虛實寒熱四端,為臨病求源之首要。

【證】:陽證發癍,新感傷寒為輕;伏氣熱病較重;時行溫毒尤重。傷寒應汗失汗,其癍當欲出未出之際,證尚頭疼體痛,壯熱無汗,微惡風寒,胸悶不舒,舌苔黃白相兼,或白薄微燥,邊尖已紅。應下失下,其癍當欲出未透之時,證必熱壯脘悶,躁擾不安,頭疼鼻乾,咽乾口燥,呻吟不寐,便閉溺澀,舌苔由白轉黃,輕則嫩黃薄膩,重則深黃帶灰。熱病發癍,急則發熱一二日便出,緩亦發熱四五日而出。淺則鮮紅起發,鬆浮皮面;深則紫赤稠密,堅束有根。證必胸膈煩悶,熱壯神昏,嘔惡不納,咽痛喉腫,渴喜冷飲,口穢噴人,舌苔正黃,輕淺者,黃而糙澀,舌質鮮紅;深重者,黃夾灰點,舌本紫紅。溫毒發癍,當癍毒內伏之際,證反身熱不揚,神識不清,糊言妄笑,甚或昏厥如屍,舌苔灰黑,中心黑暈。在癍毒暴出之時,每多癍疹併發,或癍夾疱瘡。劇則皮膚統紅,癍如針頭稠密,紫黑成片,或雜爛癍黑爛。證必面紅咽痛,喉疼赤腫,甚則起腐,目赤唇焦,脘悶煩灼,大渴引飲,口開吹氣,臭穢噴人,耳聾足冷,便閉溺赤,神昏譫語,甚或不語如屍厥。舌紫苔黃,或黃膩帶灰,甚則焦紫起瓣,或見黑暈。此皆發癍淺深輕重之陽證,有實無虛。

若陰證發癍,皆屬內傷夾外感。內傷脾陽者:癍點隱隱而稀,色多淡紅,或夾淡灰,或夾㿠白。多則六七點,少則三五點,形如蚊跡,只見於手足,或略見於腹部,似癍而實為細疹。證多四肢厥冷,神倦嗜臥,喜向里睡,神識似寐非寐,乍清乍昧,聲低息短,少氣懶言,大便多溏,溺色清白,或淡黃。舌苔白而嫩滑,或胖嫩而黑潤。內傷腎陰者:癍多淡黑而枯,或淡白而嫩。多者十餘點,少者八九點,多發於兩腰及少腹部。證多頭暈目眩,或頭重難舉,或目閉畏光,耳鳴似聾,兩顴嫩紅,腰痠足冷,精神衰弱,五液乾枯,甚則筋惕肉瞤,手足微微瘛瘲。男多精滑夢遺,女多帶下腰重。舌形圓嫩胖大,苔色淡黑而少津。

白話文:

第十八節·發癍傷寒

凡是傷寒病,該出汗不出汗,該瀉下不瀉下,熱毒就會積聚在胃中,導致血熱氣盛,從皮膚內部向外潰瘍,於是就發疹子。溫毒、熱病引起的發疹,也是由於血熱毒盛而引起。這些都屬於陽證發疹。有些會伴隨疹子和瘡,疹子顏色鮮紅的表示胃熱,紫紅色的表示熱更盛,紫黑色的表示胃已經潰爛。疹子先長在胸背、兩肋、腹部,然後再長到頭面、項頸和四肢。

如果先前房事過度,損傷腎陰,或者過度受寒(例如服用太多寒涼藥物或吃太多生冷食物),損傷脾陽,一旦再受寒邪侵襲,就會逼迫體內本就虛弱的陽氣,上衝肺經,浮游於皮膚表面而發疹,這些都屬於陰證發疹,也稱為虛疹。疹子形狀像蚊子、跳蚤、蝨子叮咬的痕跡,稀疏而顏色多為淡紅或淡白微紅,也有淡黑色的,僅僅長在腰部和小腹部。

所以,發疹子一定要觀察它的虛實寒熱,這是診斷疾病根源的首要步驟。

陽證發疹,因新感傷寒而發的較輕,因伏氣熱病而發的較重,因時行溫毒而發的則更重。傷寒病該出汗卻不出汗,疹子將要長出卻還沒長出來的時候,症狀會有頭痛、身體疼痛、高燒無汗、輕微惡寒、胸悶不舒,舌苔黃白相間,或薄白微燥,舌邊和舌尖已經發紅;傷寒病該瀉下卻不瀉下,疹子將要長出卻還沒長透的時候,症狀必然是高燒、脘腹脹悶、煩躁不安、頭痛、鼻乾、咽乾口燥、呻吟睡不著、便秘、小便澀痛,舌苔由白轉黃,輕者是嫩黃薄膩,重者是深黃帶灰。熱病引起的發疹,急性的發病一兩天就出疹子,緩性的則發病四五天後出疹子。疹子淺表的顏色鮮紅,疹子鬆軟隆起,疹子深部的顏色紫紅,疹子稠密堅實;症狀必然是胸膈煩悶、高燒神昏、嘔吐、不想吃東西、咽喉疼痛腫脹、口渴想喝冷水、口臭、舌苔黃,輕淺者舌苔黃而粗糙,舌質鮮紅;深重的舌苔黃夾雜灰點,舌根紫紅。溫毒引起的發疹,在疹毒潛伏之際,症狀反而表現為發熱不顯、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甚至昏迷不醒像死人一樣,舌苔灰黑,舌苔中心有黑色暈圈。在疹毒突然爆發的時候,往往伴有疹子和瘡,嚴重者皮膚全部發紅,疹子像針頭一樣稠密,紫黑色一片,或者疹子潰爛變黑,症狀必然是面紅、咽喉疼痛、喉嚨腫痛甚至潰爛、眼睛紅、嘴唇乾裂、脘腹脹悶煩躁、非常口渴想喝水、張口喘氣、口臭、耳朵聾、腳冷、便秘、小便赤黃、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甚至不說話像死人一樣,舌頭紫紅,舌苔黃,或黃膩帶灰,嚴重者舌苔焦黑捲曲,或出現黑色暈圈。這些都是發疹子淺深輕重不同的陽證,有實證沒有虛證。

如果是陰證發疹,都屬於內傷合併外感。內傷脾陽的,疹子隱隱約約、稀疏,顏色多為淡紅,或夾雜淡灰,或夾雜淡白色,多則六七個疹子,少則三五個,形狀像蚊子叮咬的痕跡,只在手腳出現,或略微出現在腹部,看起來像疹子,實際上是細小的疹子。症狀多為四肢厥冷、疲倦嗜睡、喜歡側臥、神志似睡非睡,時而清醒時而模糊、聲音低弱、呼吸短促、氣少懶言、大便稀溏、小便清白或淡黃、舌苔白而嫩滑,或肥厚而黑潤。內傷腎陰的,疹子多為淡黑而乾燥,或淡白而嫩,多則十幾個疹子,少則八九個,多發在腰部和小腹部。症狀多為頭暈目眩,或頭昏沉抬不起頭,或眼睛閉合怕光、耳鳴像聾了一樣、兩顴顏色鮮紅、腰痠、腳冷、精神衰弱、津液枯竭,嚴重者則肌肉抽搐、手腳微微抽筋,男性多見精液滑脫、遺精,女性多見白帶增多、腰部沉重,舌頭圓潤肥大,舌苔淡黑而津液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