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八章·傷寒兼證 (34)
第八章·傷寒兼證 (34)
1. 第十節·熱證傷寒
血不養筋。筋脈拘攣。甚則手足瘛瘲。頭目暈眩者。阿膠雞子黃湯主之。如心腎兩虧。顴赤耳聾舌絳心悸。神煩不寐。腰痛如折。前陰出汗。時欲暈厥者。坎氣潛龍湯主之。陰復則生。陰竭則死。
【秀按】大熱證首傷氣血。氣分燥熱。煩渴大汗。脈洪舌黃者。以長沙白虎湯為主。兼風加桑葉、薄荷。兼寒加蔥白、豆豉。兼暑加青蒿、香薷。兼濕加蒼朮、川樸。氣虛液枯者。加人參、麥冬。血虛火旺者。加鮮地、丹皮。痰多氣滯者。加半夏、橘紅。絡痹筋攣者。加羚角、桂枝。
火旺生風者。加犀、羚、桑、菊。火實便閉者。加芩、連、硝、黃。惟食積化火。宜用大黃。濕熱化火。宜用清寧丸。均忌石膏。苟非四大俱全。(大渴、大煩、大汗、右手脈大。)白虎湯切不可用。血分火爍。煩躁譫語。脈數舌絳者。以千金犀角地黃湯為主。兼疹。加連翹、牛蒡、紫草、大青。
兼癍。加元參、大青、野菰根、鮮茅根。嘔血。加醋炒生錦紋、小川連、淡竹茹、地錦。下血。加茅根、槐蕊、青蒿腦、地榆炭。血瘀。加桃仁、丹參、益母草、延胡索。風痙。加羚角、滁菊、鉤藤、童便。昏厥。酌加紫雪、絳雪、行軍散、至寶丹之類。毒盛。加金汁、人中黃、貫眾、紫花地丁、紫金片之類。
其次終損精神。精枯髓熱。腰脊痠痛。遺精帶下。骨蒸跟疼。衝任脈動。兩顴嫩紅。耳聾眼花。脈左關尺細弦數。舌質胖嫩。根或灰黑淡薄者。以二加龍蠣湯去姜附。加大補陰丸為主。虛咳。酌加沙苑子、天冬、野百合真柿霜之類。虛喘。酌加靈磁石、北五味、秋石拌搗甘杞子、玄精石泡水磨沉香汁之類。
虛痰。酌加淡竹鹽拌炒胡桃肉、秋石水拌炒沙苑子之類。虛呃。酌加青鉛、鐵落、鹽水炒銀杏、刀豆子、沉香水炒淮牛膝之類。虛熱。酌加銀胡、地骨皮、青蒿、炙鱉甲之類。神煩不寐。心悸膽怯。恍惚不安。躁則語言錯亂。靜則獨語如見鬼。交睫則驚恐非常。倏醒則叫呼不寧。
脈左寸浮洪。兩尺沉細數搏。舌形圓大嫩紅者。以阿膠黃連湯、加半夏、秫米、棗仁、茯神為主。盜汗。加耆皮、竹茹、淮小麥之類。怔仲。加硃砂、西黃、玳瑁、珠粉之類。挾痰。加竹瀝、竺黃、膽星、川貝之類。血厥。加白薇、歸身、龍齒、牡蠣之類。晝夜不得交睡者。
加猺桂與川連同研糊丸吞下。神識近於癡癲者。加《局方》妙香丸至寶丹之類。此皆予治大熱證初中末變端之大要也。
【廉勘】熱證傷寒。為吾紹常人所通曉。初中末治法。俞氏及先祖隨病立方。多遵《內經》及《傷寒論》。辨證決疑。可謂致廣大而盡精微矣。惟呃逆一證。頭緒甚繁。予從顧松園王孟英兩家法例。多驗。爰述於後。顧謂熱病發呃。屬熱屬實者居多。如因胃中熱壅氣鬱而呃者。
白話文:
第十節:熱證傷寒
如果血液無法滋養筋脈,就會導致筋脈攣縮,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手腳抽搐、頭暈眼花。這時,可以使用阿膠雞子黃湯來治療。如果同時有心腎兩虛的狀況,出現臉頰潮紅、耳鳴、舌頭紅絳、心悸、心神煩躁、失眠、腰痛如斷裂、前陰出汗、時常感到暈厥等症狀,可以使用坎氣潛龍湯來治療。體內的陰氣恢復就能存活,陰氣耗盡就會死亡。
【秀按】大熱證主要會損傷氣血。如果氣分燥熱,出現煩渴、大量出汗、脈搏洪大、舌苔發黃等症狀,應以長沙白虎湯為主方治療。如果同時有風邪,可以加入桑葉、薄荷;同時有寒邪,可以加入蔥白、豆豉;同時有暑邪,可以加入青蒿、香薷;同時有濕邪,可以加入蒼朮、厚朴。如果是氣虛液枯,可以加入人參、麥冬;如果是血虛火旺,可以加入鮮生地、丹皮;如果是痰多氣滯,可以加入半夏、橘紅;如果是經絡阻塞、筋脈攣縮,可以加入羚角、桂枝。
如果是火旺生風,可以加入犀角、羚角、桑葉、菊花;如果是火熱積實導致便秘,可以加入黃芩、黃連、芒硝、大黃。只有因為飲食積滯化火的情況,才可以使用大黃。如果是濕熱化火,則可以使用清寧丸。以上這些情況,都不宜使用石膏。如果不是四大症狀同時出現(即大渴、大煩躁、大汗、右手脈搏洪大),就絕對不能使用白虎湯。如果是血分火熱熾盛,導致煩躁不安、胡言亂語、脈搏加快、舌頭紅絳,應以千金犀角地黃湯為主方治療。如果同時有疹子,可以加入連翹、牛蒡、紫草、大青;如果同時有斑疹,可以加入玄參、大青、野菰根、鮮茅根;如果出現嘔血,可以加入醋炒過的生錦紋、小川連、淡竹茹、地錦;如果出現便血,可以加入茅根、槐蕊、青蒿腦、地榆炭;如果出現血瘀,可以加入桃仁、丹參、益母草、延胡索;如果出現風痙,可以加入羚角、滁菊、鉤藤、童便;如果出現昏厥,可以酌情加入紫雪、絳雪、行軍散、至寶丹等藥物;如果毒邪很盛,可以加入金汁、人中黃、貫眾、紫花地丁、紫金片等藥物。
其次會損害精神,導致精液枯竭、骨髓發熱,出現腰背酸痛、遺精、白帶、骨蒸潮熱、腳跟疼痛、衝任脈動、兩頰嫩紅、耳鳴眼花、左關尺脈搏細弱而弦數、舌頭胖嫩、舌根可能呈現灰黑或淡薄等症狀。此時,應以二加龍蠣湯去除生薑、附子,再配合大補陰丸來治療。如果是虛咳,可以酌情加入沙苑子、天冬、野百合、真柿霜等藥物;如果是虛喘,可以酌情加入靈磁石、北五味、秋石拌搗過的枸杞子、玄精石泡水磨沉香汁等藥物;如果是虛痰,可以酌情加入淡竹鹽拌炒過的核桃肉、秋石水拌炒過的沙苑子等藥物;如果是虛呃,可以酌情加入青鉛、鐵落、鹽水炒過的銀杏、刀豆子、沉香水炒過的淮牛膝等藥物;如果是虛熱,可以酌情加入銀胡、地骨皮、青蒿、炙鱉甲等藥物。如果出現心神煩躁、失眠、心悸膽怯、恍惚不安,煩躁時會胡言亂語,安靜時會自言自語如見鬼,剛要入睡時會驚恐萬分,突然醒來時會呼叫不停,並且脈象左寸浮而洪大,兩尺脈沉細而數,舌頭圓大而嫩紅,應以阿膠黃連湯,並加入半夏、秫米、棗仁、茯神等藥物來治療。如果是盜汗,可以加入黃耆皮、竹茹、淮小麥等藥物;如果是心悸不安,可以加入朱砂、西黃、玳瑁、珠粉等藥物;如果是挾帶痰,可以加入竹瀝、竺黃、膽星、川貝等藥物;如果是血厥,可以加入白薇、歸身、龍齒、牡蠣等藥物。如果晝夜都無法入睡,可以加入猺桂與黃連一同研磨成糊狀製成藥丸吞服。如果神智接近癡呆,可以加入《局方》的妙香丸、至寶丹等藥物。以上這些都是我治療大熱證初期、中期、末期變化的一些要點。
【廉勘】熱證傷寒,是我們紹興一帶常人所熟知的疾病。對於初期、中期、末期的治療方法,俞氏及先祖皆是根據病情來制定藥方,大多遵循《內經》和《傷寒論》的理論,辨證求實,可以說是既廣泛又精微。只有呃逆這個症狀,情況非常複雜,我採用了顧松園和王孟英兩家的治療方法,效果都很好,所以在這裡說明一下。顧松園認為,熱病發作呃逆,大多屬於熱證和實證。例如,因為胃中熱氣壅滯、氣機鬱結而導致的呃逆,多屬實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