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八章·傷寒兼證 (9)
第八章·傷寒兼證 (9)
1. 第三節·傷寒兼痧
王晉三所謂俗醫自炫其術是也。余於沙穢一症。歷經實驗。三十餘年來。確知沙之為病。賅夏秋雜感而統稱之也。就予所見。可先分為兩大端。一凡無傳染性者。曰恆沙。一凡有傳染性者。曰疫沙。於恆沙中。又分為濕穢暑穢兩種。再辨其所夾何邪。或夾氣鬱。或夾血瘀。或夾食積。
或夾痰水。審其因而治之。疫沙乃一種中毒性之急證。雖證有陰陽之別。而其受惡菌之毒則一。前哲名病曰中惡。見證曰青筋。早已表明疫沙之病因病狀。而王清任謂疫邪吸自口鼻。由氣管達於血管。將氣血凝結。初得病時。宜即用針刺尺澤穴出紫黑血。使毒氣外泄。一面以解毒活血之藥治之。
則更發明疫沙治法之正的矣。就余所驗。外治除提刮針刺諸法外。先用飛龍奪命丹(辰砂二錢、明雄黃、燈心灰各一錢、煅人中白八分、明礬、青黛各五分、梅冰、麻黃各四分、真珠、牙皂、當門子、硼砂各三分、西黃二分、杜蟾酥、牙硝各一分五釐、金箔三十頁、十六味各研極細、合研勻、玻瓶緊收。)少許。
吹鼻取嚏。即嚏者輕。無嚏者重。即以阿嚒呢啞水(按:即氨溶液)搐鼻。興奮神經。次用絳雪(辰砂、牙硝各一錢、明雄黃、硼砂各六分、煅礞石四分、梅冰、當門子各三分、金箔五頁各研極細、再研勻、治溫疫急沙、及牛馬羊瘟、以少許點其眼、喉痹牙舌諸病、湯火金石諸傷、均搽患處。)點兩眼角。
刺激神經。此皆開泄其血絡機竅之氣。為外治衝鋒要法。又次用雞子白對品生麻油入雄黃末調勻。以頭髮團蘸藥遍擦周身。既可解毒。又除表熱。此亦引毒外出之良法。若中寒陰沙。莫妙於回陽膏(生香附一錢八分、或用吳茱萸亦可、公丁香一錢二分、上桂心八分、倭硫黃五分、當門子四分、五味共研極細、每用二三分。)安入臍中。
外以膏藥封之。一時病即輕減。惟口渴苔黃。二便俱熱者。雖見肢冷脈伏。亦勿妄貼此膏。更張其焰。內治方藥。雖以芳香辛散之劑。開閉逐穢。活血通氣為正法。然亦有別。如猝中陰性惡毒者。
莫妙於蘇合香丸(蘇合香、安息香、廣木香各二兩、犀角、當門子、梅冰、生香附、明乳香、上沉香、公丁香、冬朮各一兩、共研極勻、蜜丸、作二百丸、辰砂為衣、蠟匱、臨用去蠟殼、薄荷燈心湯、磨汁服。
)及太乙紫金丹(川文蛤、山慈菇各二兩、大戟、白檀香、安息香、蘇合油各一兩五錢、千金霜一兩、明雄黃、琥珀各五錢、梅冰、當門子各三錢、十一味各研極細、再合研勻、濃糯米飲杵丸、如綠豆大、飛金為衣、每錢許、開水調下。)猝中陽性惡毒者。莫靈於諸葛行軍散(西黃、冰麝、珠粉、硼砂各一錢、明雄黃八錢、火硝三分、金箔二十頁各研極細、再合研勻、每三五分、涼開水調下。
白話文:
王晉三說的那些庸醫自誇醫術,說的就是這種情況。我對於痧這種疾病,經過三十多年的實驗研究,確實知道痧其實是夏天和秋天各種感冒的統稱。依我所見,可以先將痧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沒有傳染性的,叫做「恆痧」;另一種是有傳染性的,叫做「疫痧」。在恆痧中,又分為「濕穢」和「暑穢」兩種,還要辨別它夾雜了哪種邪氣,可能是氣鬱、血瘀、食積,或是痰濕。根據不同的原因來治療。
疫痧是一種中毒性的急症,雖然症狀有陰陽之分,但都是受到惡菌的毒害。以前的人稱這種病為「中惡」,看到的症狀是青筋暴露,早就說明了疫痧的病因和病狀。而王清任認為疫邪是從口鼻吸入,通過氣管到達血管,使氣血凝結。剛得病時,應該立刻用針刺尺澤穴放出紫黑色的血,讓毒氣排泄出來,同時用解毒活血的藥來治療。這樣就更明確了疫痧的正確治療方法。
根據我的經驗,外治除了刮痧、針刺等方法外,先用飛龍奪命丹(用辰砂二錢、明雄黃、燈心灰各一錢、煅人中白八分、明礬、青黛各五分、梅冰、麻黃各四分、真珠、牙皂、當門子、硼砂各三分、西黃二分、杜蟾酥、牙硝各一分五釐、金箔三十頁,將這十六味藥各自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然後混合均勻,裝入密封的玻璃瓶中)少量,吹入鼻孔使其打噴嚏,打噴嚏的病情較輕,不打噴嚏的病情較重。然後用阿嚒呢啞水(也就是氨溶液)滴入鼻孔,來刺激神經。接著用絳雪(用辰砂、牙硝各一錢、明雄黃、硼砂各六分、煅礞石四分、梅冰、當門子各三分、金箔五頁,各自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然後混合均勻,此藥可用於治療溫疫急痧,以及牛、馬、羊的瘟疫,少量點在眼睛,也可以治療喉嚨腫痛、牙痛、舌痛等疾病,湯火、金屬、石頭等外傷,都可以塗抹在患處。)點在兩眼角,刺激神經。這些都是為了開泄血絡機竅之氣,是外治的關鍵方法。再用雞蛋白混合麻油和雄黃粉調勻,用頭髮團沾藥擦遍全身,既可以解毒,又可以去除體表的熱。這也是引導毒素排出的好方法。
如果是受寒引起的陰痧,最好用回陽膏(用生香附一錢八分,或用吳茱萸也可以,公丁香一錢二分、上桂心八分、倭硫黃五分、當門子四分,將這五味藥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用二三分)敷在肚臍中,外面再用膏藥封住,病很快就會減輕。但是如果口渴、舌苔黃、小便和大便都發熱,即使出現四肢冰冷、脈搏微弱的情況,也不要亂貼這種膏藥,以免加重病情。
內服藥物方面,雖然以芳香、辛散的藥物,開閉逐穢、活血通氣為主要原則,但還是有區別的。如果突然中了陰性的惡毒,最好用蘇合香丸(用蘇合香、安息香、廣木香各二兩、犀角、當門子、梅冰、生香附、明乳香、上沉香、公丁香、冬朮各一兩,一起研磨均勻,用蜂蜜製成丸劑,每丸約有二百丸,用辰砂作外衣,用蠟封存,臨用時去除蠟殼,用薄荷燈心湯磨汁服下。)和太乙紫金丹(用川文蛤、山慈菇各二兩、大戟、白檀香、安息香、蘇合油各一兩五錢、千金霜一兩、明雄黃、琥珀各五錢、梅冰、當門子各三錢,將這十一味藥各自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然後混合均勻,用濃糯米飲製成丸劑,大小像綠豆,用金箔包在外面,每次服用一錢左右,用開水送服。)。如果突然中了陽性的惡毒,最好用諸葛行軍散(用西黃、冰片、麝香、珍珠粉、硼砂各一錢、明雄黃八錢、火硝三分、金箔二十頁,各自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然後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三到五分,用涼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