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八章·傷寒兼證 (2)
第八章·傷寒兼證 (2)
1. 第一節·傷寒兼風
余治此證。每以危言警告。叮囑其戒口避風。自制疏風止嗽湯。(荊芥穗錢半、蘇薄荷一錢、光杏仁二錢、廣皮紅八分、百部錢半、清炙草六分、紫菀二錢、白前錢半。)屢投輒驗。既不太熱太燥太泄。又不太寒太潤太澀。故病者放心肯服。方雖平淡。收效殊多。惟好賭博。
貪酒色。矯情執意者。難收全功。醫當忠告而善導之。
【榮齋按】重傷風如三、四日後,惡風怕冷的情形已除,剩有發熱、頭痛或全身疼痛,鼻寒聲重,咳嗽痰多者;聶雲臺先生有重傷風標準湯,可供採用。方為:黃芩二錢、白芍二錢、連翹三錢、象貝三錢、蟬蛻一錢、竹茹三錢、桑白皮三錢、桑葉錢半、枳殼一錢、杏仁三錢、枇杷葉三錢包煎、薄荷八分泡勿煎。
重慶市第七人民醫院沈仲圭先生認為:「此方總的功效,是發汗解熱,鎮咳祛痰,用於流行性感冒(即重傷風),確是一個好藥方;其中白芍一味,根據近代中醫用藥法則,似覺突出,不如刪去為妥。」沈先生並把重傷風的病原和症狀發展,也作了有系統的敘述:「重傷風即流行性感冒,其病源為濾過性病毒,潛伏期一至三日。
此病起病急劇,畏寒發熱,周身疼痛,背部頭部四肢痛得更厲害,體溫上升很快(38℃—,4l℃)上呼吸道炎症,也很快發生,如鼻流清涕,乾咳,喉痛,胸骨疼痛,結膜充血,全身衰弱。血象:白血球減少。血液培養,無細菌發現。預後良好,病程約五日熱退。「以上所談,是單純型流感,另有一種稱為「有併發症的單純型流感」,即繼發化膿性支氣管炎的流感;那就是俞根初先生所提出的:「延久不愈,輕變痰飲,重變肺脹。」的症候了。
白話文:
我治療這種病,總是會用嚴肅的言詞警告病人,叮囑他們要忌口,避開風寒。我自己配製了疏風止咳湯。(包含荊芥穗一錢半、蘇薄荷一錢、光杏仁二錢、廣陳皮八分、百部一錢半、炙甘草六分、紫菀二錢、白前一錢半。)多次使用都有效。這個藥方既不會太過熱性、太過乾燥、太過瀉下,也不會太過寒涼、太過滋潤、太過收澀。所以病人很放心,也願意服用。藥方雖然看似平淡,但效果卻很好。只有那些喜歡賭博、貪戀酒色、固執己見的人,難以收到完全的療效。醫生應當忠告病人,並善加引導。
【榮齋的看法】重感冒如果經過三、四天後,怕風怕冷的狀況已經解除,但仍然有發燒、頭痛或全身疼痛、鼻塞、咳嗽痰多的情形,聶雲臺先生有一個重傷風標準湯可以採用。藥方是:黃芩二錢、白芍二錢、連翹三錢、象貝三錢、蟬蛻一錢、竹茹三錢、桑白皮三錢、桑葉一錢半、枳殼一錢、杏仁三錢、枇杷葉三錢(用布包起來煎煮)、薄荷八分(沖泡不用煎煮)。
重慶市第七人民醫院的沈仲圭先生認為:「這個藥方總的功效是發汗解熱、鎮咳祛痰,用於流行性感冒(即重感冒),的確是一個好藥方。其中白芍這一味藥,依照現代中醫用藥的原則來看,似乎有些突兀,不如刪掉比較恰當。」沈先生並且有系統地敘述了重感冒的病原和症狀發展:「重感冒就是流行性感冒,它的病原是濾過性病毒,潛伏期一到三天。這個病發病很急,會怕冷發燒,全身疼痛,背部、頭部、四肢的疼痛更加厲害,體溫上升很快(38℃到41℃)。上呼吸道發炎的症狀也會很快出現,像是流鼻涕、乾咳、喉嚨痛、胸骨疼痛、結膜充血、全身虛弱。血象方面會出現白血球減少。血液培養檢查,沒有發現細菌。預後良好,病程大約五天左右會退燒。」以上所說的是單純型的流感,另外還有一種叫做「有併發症的單純型流感」,也就是繼發化膿性支氣管炎的流感。這就是俞根初先生所說的:「拖久不癒,輕則變成痰飲,重則變成肺脹」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