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七章·傷寒本證 (14)
第七章·傷寒本證 (14)
1. 第五節·陰證傷寒
血色自不紅活,皮膚決無大熱,甚則冰冷透手,此皆陰證之的據也。治法雖以附、薑破陰回陽為必要,而附子究為大毒之品。急救雖不得不用,過服則每有留毒,往往見面紅目赤,躁擾煩渴不已。若解藥稍遲,血從耳目口鼻出者必死。解藥急用犀角五黃湯:
(犀角一錢、川連三錢、芩、柏、山梔各二錢、鮮生地、麥冬各三錢、生甘草二錢,先用生綠豆一兩、水三碗,煎至綠豆皮開,取清湯代水煎藥,約至八分兩碗,沖生萊腡汁半盞,時時冷飲。)以解附毒最良。
【廉勘】陰證傷寒者,即直中太陰、少陰、厥陰之寒證也,故一名直中三陰真寒證,省曰中寒。近世通稱為冷痧急證,見其足蜷筋吊者,即名吊腳痧;見其眶腡癟者,即名陷癟腡痧;見其吐瀉腹痛者,即名霍亂痧,或名吐瀉痧。見形取名,以便通俗,而於病源病理,並不切實推求。
就余所驗,其病多發於夏秋之間。每在亢旱酷熱之時,猝然大雨狂風,凡山中陰毒之渟水、住家陰溝之汙水,均被狂雨之大水,衝入江河。諸凡淘米洗菜、煮飯煽茶,飲之食之者,無一不沾染其毒。中其毒者猝然暴發。病勢稍緩者,輕則但為寒瘧、為冷瀉;重則為陰霍亂,尚有三陰症狀可辨。
勢急者,肝、腎、脾、胃亦皆沾染其毒菌,治當先救脾胃。至若附子,固治陰毒之寒證。但生附子市肆多不備,只備淡附子,僅有溫燥寒濕之功,實無破陰回陽之力,其效能遠不如薑、桂、椒、萸。而其為大熱大毒,世皆熟悉其性。成則歸功於他藥,敗則歸咎於附子,故予治此證,棄而不用。
別籌新法,茲將歷驗者約略陳之:初起先解其陰毒,以止吐利腹痛。用鮮生薑四兩、原粒胡椒十粒、紫金片一錢,共搗取汁,冷飲一二盞。即將其渣,和入黑白芥子各一錢、鮮蔥白十枚,共搗成餅。先用麝香五釐、猺桂末一分,填入臍中。將餅罨在胸腹臍間上下,以小熨斗盛炭火燙運之,
以行其氣血。干則和薑蔥汁、燒酒、松節油等再熨。熨至手足溫和,吐利均止者生。另用燒糟搗艾葉包,擦兩手足灣,以肢溫筋寬為度。若吐瀉脫元,六脈沉微似伏,甚則脈絕者,急用薑汁磨廣木香一小匙,調當門子五釐,和入別直參三錢重湯燉溫服之。脈至者生,不出者死。惟脈絕則兩手全無,
須重按至骨間全無者,方是絕脈。若沉按忽隱忽現,則為脈陷下而已。
白話文:
血液的顏色會變得不鮮紅。皮膚絕對不會有發高燒的現象,嚴重時甚至會冰冷到手,這些都是陰證的明確證據。治療方法雖然以使用附子、生薑來破除陰寒、恢復陽氣為必要,但附子畢竟是毒性很強的藥材,雖然在緊急情況下不得不使用,但過量服用往往會有殘留的毒性,常常會出現臉紅、眼睛赤紅、煩躁不安、口渴難耐等症狀,如果解毒藥物使用稍晚,甚至會出現血從耳朵、眼睛、口鼻流出而死亡的情況。解毒藥物要趕緊用犀角五黃湯。
(犀角一錢、黃連三錢、黃芩、黃柏、山梔子各二錢、鮮生地、麥冬各三錢、生甘草二錢,先用生綠豆一兩,加三碗水煎煮,直到綠豆皮裂開,取清澈的湯汁代替水煎藥,煎到大約八分滿兩碗,沖入生蘿蔔汁半杯,隨時冷飲。)這是解附子毒最有效的方法。
【廉勘】所謂陰證傷寒,就是指寒邪直接侵入太陰、少陰、厥陰三經所引起的寒證,所以又稱為「直中三陰真寒證」,簡稱「中寒」。近代的通俗說法叫做「冷痧急證」,看到患者腳蜷縮、筋脈抽搐的,就叫做「吊腳痧」;看到眼眶凹陷的,就叫做「陷癟腡痧」;看到有嘔吐、腹瀉、腹痛的,就叫做「霍亂痧」,或者叫做「吐瀉痧」。這些都是根據病症的表象來取的名字,方便通俗理解,但對於病因和病理,並沒有深入研究。
根據我的經驗,這種病多發於夏秋季節,通常在乾旱酷熱的時候,突然遇到暴雨狂風。凡是山中陰毒的積水,住家陰溝的污水,都會被暴雨洪水沖入江河,人們淘米洗菜、煮飯泡茶,飲食都容易沾染毒素。中了這種毒的人會突然發病,病情稍緩的人,輕則會得寒性瘧疾、冷瀉,重則會得陰性霍亂,但還是有三陰證的症狀可以辨別。
病情危急的,肝、腎、脾、胃也都會被毒菌感染,治療應當先救脾胃。至於附子,固然是治療陰毒寒證的藥物,但市面上大多沒有生附子,只有淡附子,僅有溫燥寒濕的功效,實在沒有破除陰寒、恢復陽氣的能力,它的效果遠遠不如生薑、肉桂、花椒、吳茱萸。而且附子性熱毒大,世人皆知,如果治好了就歸功於其他藥物,如果失敗了就怪附子。所以我治療這種病,捨棄不用附子。
我另想新方法。現在將我歷經驗證的經驗大致陳述如下:剛發病時先解陰毒,以止嘔吐、腹瀉、腹痛,用新鮮生薑四兩,完整胡椒十粒,紫金片一錢,一起搗爛取汁,冷服一兩杯。再將藥渣與黑白芥子各一錢、新鮮蔥白十枚,一起搗成餅,先用麝香五釐、肉桂粉一分,填入肚臍,將藥餅敷在胸腹肚臍上下,用小熨斗盛炭火燙熨。
以運行氣血,藥餅乾了就用生薑蔥汁、燒酒、松節油等再熨,熨到手足溫暖,嘔吐腹瀉都停止就表示有救。另外,用燒過的酒糟搗爛艾葉包擦兩手足彎,以肢體溫暖、筋脈舒緩為度。如果嘔吐腹瀉導致精氣耗散,六脈沉細微弱像要消失,甚至脈搏完全摸不到的,趕緊用薑汁磨廣木香一小匙,調入當門子五釐,和入別直參三錢,用熱湯燉煮後溫服。摸到脈搏恢復跳動就表示有救,摸不到就表示沒救。但是脈搏完全摸不到,必須要兩手都按壓到骨頭之間,完全感覺不到跳動,才是真正的脈絕。如果沉按時隱時現,就只是脈搏陷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