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二章·六經方藥 (1)
第二章·六經方藥 (1)
1. 第二章·六經方藥
百病不外六經。正治不外六法。按經審證。對證立方。六法為君。十法為佐。治寒傷已無餘蘊。雖然。病變不常。氣血有素。窮不常之病變。須門門透徹。葆有素之氣血。要息息通靈。斯可言醫治之方藥矣。姑詳述之。
【秀按】後漢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傳一百一十三方。方方皆古。立三百九十七法。法法遵經。又以六經鈐百病。為不易之定法。以此病例彼病。為啟悟之捷法。故歷代名賢。奉為正宗。正宗則誠正宗矣。然就余臨證經驗。尚不敷用者。以其間兼證、夾證、變證、壞證。
證證不同。還須旁採耳。余臨證時。凡遇純實證。每參以張子和法。純虛證。每參以張景岳法。實中夾虛證。虛中夾實證。每參以張石頑法。庶幾搏採眾法。法法不離古人。而實未嘗執古人之成法也。
白話文:
人體百病歸根結底都屬於六經的病變,而治療方法也離不開六法。要根據經絡辨證,對症下藥。六法是治療的主導,十法是輔助。如果寒邪入侵,已經不再留存餘毒,那麼可以說已經痊癒了。但是,疾病的變化多端,氣血的狀態也有差異,要深入了解疾病的變化,並且保持氣血的正常運作,才能靈活地運用醫治方法。接下來,我會詳細說明。
張仲景在東漢時期寫了《傷寒雜病論》,記載了一百一十三個方劑,每個方劑都非常古老,並且提出了三百九十七種治病方法,這些方法都遵循經絡理論。他還用六經來概括百病,這是非常穩定的治療方法。根據這個方法,可以推測出其他疾病的治療方案,這是一種快速有效的學習方法。因此,歷代名醫都將《傷寒雜病論》奉為經典。
然而,我通過臨床經驗發現,這個方法在某些情況下並不能完全適用,因為患者可能存在兼證、夾證、變證和壞證,每種情況都不同,需要參考其他的治療方法。在我的臨床實踐中,遇到純實證的患者,我會參考張子和的治療方法;遇到純虛證的患者,我會參考張景岳的治療方法;遇到實中夾虛證或虛中夾實證的患者,我會參考張石頑的治療方法。我希望能夠博采眾家之長,所有方法都源於古人,但又不拘泥於古人的成法。
【廉勘】張長沙著《傷寒雜病論》一書。集漢以前之大成。至宋始分《傷寒論》《金匱要略》兩書。元張子和。專著《儒門事親》一書。明張景岳。著有《類經全書》及《質疑錄》三種。前清國初張路玉。著有《千金方衍義》、《醫通》兩書。皆博古通今。可法可傳之良書。
先祖雖服膺四張。而景岳路玉之書。尤喜研求。故內傷雜證。較為專長。蓋因當時會診。與城中金士哦。下方橋陳念義兩前哲居多。故崇拜明清二張。良有以也。余則師事樊師開周。專從葉法。凡類於葉法者。靡不講求而研究之。噫、祖書徒讀。愧守箕裘。醫術歧趨。悲深風木。
想先祖有靈。應亦責我背道而馳乎。
白話文: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集結了漢代以前醫學的精華,後來在宋代被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本書。元代張子和著有《儒門事親》,明代張景岳著有《類經全書》和《質疑錄》,清初張路玉著有《千金方衍義》和《醫通》,這些都是博古通今、值得學習和傳承的好書。
我的祖先對這四位張氏醫家的著作都非常推崇,尤其喜愛研究張景岳和張路玉的書,因此在內傷雜症方面比較擅長。因為當時他經常與城中名醫金士哦、下方橋陳念義等前輩一起會診,所以特別崇拜明清兩代的張氏醫家是有原因的。我則師從樊師開周,專門學習葉氏醫學,凡是與葉氏醫學相關的內容,我都會深入研究。哎,只讀祖先的書,卻沒有繼承家學,醫術發展方向也偏離了正道,真是愧對祖先,也讓我感到深深的遺憾。
我想祖先在天之靈,也會責怪我背離了醫學正途吧。
【榮齋按】本章分六節:(一)發汗劑,(二)和解劑,(三)攻下劑,(四)溫熱劑,(五)清涼劑,(六)滋補劑。
原書滋補劑列第五,清涼劑列第六;根據張介賓傷寒約法,是:「汗」「吐」「下」「溫」「清」「補」,俞氏為了符合實際應用,把吐法改作和法。但六法順序(不是使用時的程序),先清後補,是無庸置疑的;今把它轉易過來,其中「汗法」是使病毒從汗腺排泄以出,「下法」是使病毒從大便排泄以出;這兩法,均以排除疾病之毒素,為處方要旨。
「溫法」為維持機體細胞之消沉,「清法」為遏止體溫之亢進,這兩法,乃對證治療,不是以去病為目的的。「和法」是使機體內部得到協調,而加強汗、下、溫、清、補的療效。「補法」可分兩種:一為滋陰,凡能調節循環,供給造血原料,促進養化機能,或能增加身體營養成分,味厚而無刺激性、芳香性者,為今之滋養強壯劑;一為回陽:凡能興起機能之衰憊,活潑神經,恢復機體各部正常生活力者,為今之興奮強壯劑。這正治六法,俞氏暗合六經。
白話文:
本章分為六種藥性:發汗劑、和解劑、攻下劑、溫熱劑、清涼劑、滋補劑。原本滋補劑排在第五,清涼劑排在第六,但根據張介賓的觀點,應當按照「汗、吐、下、溫、清、補」的順序。俞氏則將「吐法」改為「和法」,更符合實際應用。雖然順序調整,但先清後補的原則依然成立。其中,發汗和攻下都是通過排泄毒素來治病。溫熱則用於維持身體機能,清涼則用於抑制體溫升高,這兩種方法都是針對症狀治療,並非以去除病症為目的。和解則協調機體內部,強化其他五種方法的療效。滋補可分為滋陰和回陽兩種:滋陰藥物能調節循環、促進造血、增加營養,類似現代的滋養強壯劑;回陽藥物則能提振機能、活化神經,類似現代的興奮強壯劑。這六種方法,暗合了六經的原理。
至於「佐治十法」,散見於本書各節治法中,所謂:「按經審證,對證立方。」不侷限於十法之範圍,自包涵著:宣、通、補、瀉、滑、澀、燥、濕、寒、熱的十劑。程鍾齡醫門八法——汗、吐、下、和、溫、清、補、消,頗能守其常,通其變,指示我們以靈活運用的法則,茲特附錄於本章各節方劑之後,以作參考。
白話文:
關於「佐治十法」,在本書各個章節的治療方法中都有提及,所謂「按經審證,對證立方」,並不局限於十法本身,而是涵蓋了宣、通、補、瀉、滑、澀、燥、濕、寒、熱等十種藥性。程鍾齡醫門八法——汗、吐、下、和、溫、清、補、消,能夠遵循原則,靈活運用,為我們指引了藥物運用的規律,特此附錄在本章各節方劑之後,供大家參考。
2. 第一節·發汗劑
蘇羌達表湯,辛溫發汗法,俞氏經驗方
蘇葉(錢半至三錢),防風(一錢至錢半),光杏仁(二錢至三錢),羌活(一錢至錢半),白芷(一錢至錢半),廣橘紅(八分至一錢,極重錢半),鮮生薑(八分至一錢),浙苓皮(二錢至三錢)
浙紹卑濕。凡傷寒恆多挾濕。故予於辛溫中佐以淡滲者。防其停濕也。湖南高燥。凡傷寒最易化燥。仲景於辛溫中佐以甘潤者。防其化燥也。辛溫發汗法雖同。而佐使之法則異。治正傷寒證。每用以代麻桂二湯。輒效。
白話文:
蘇羌達表湯,是辛溫發汗的方法,由俞氏經驗所創。藥方包含蘇葉、防風、杏仁、羌活、白芷、橘紅、生薑和苓皮。考慮到浙江、紹興地區濕氣重,傷寒容易夾雜濕氣,因此加入淡滲藥物來防止濕氣停滯。湖南地區乾燥,傷寒容易轉化為燥症,所以加入甘潤藥物來預防燥化。雖然都是辛溫發汗的方法,但佐藥的原則卻有所不同。針對典型的傷寒症狀,此方可取代麻桂二湯,效果顯著。
【秀按】人有皮肉筋骨以成軀殼。皆謂之表。其中有臟腑以實之。則謂之裡。而其能入里出表。全在經絡。故謂之傳經。方以蘇葉為君。專為辛散經絡之風寒而設。臣以羌活。辛散筋骨之風寒。防風、白芷。辛散肌肉之風寒。佐以杏、橘。輕苦微辛。引領筋骨肌肉之風寒。俾其從皮毛而出。
使以薑、苓。辛淡發散為陽。深恐其發汗不徹。停水為患也。立法周到。故列為發汗之首劑。
俞氏加減法,如風重於寒者。通稱傷風。咳嗽痰多。原方去羌活生薑。加仙半夏三錢。前胡二錢。苦桔梗錢半。
白話文:
人體有皮膚、肌肉、筋骨構成外在的軀殼,這些都稱為「表」。內部有臟腑填充其中,這些就稱為「裡」。而能貫穿表裡,將氣血運行於全身的,就是經絡。所以稱之為「傳經」。
這個方子以蘇葉為主藥,專門用來散解經絡中的風寒。輔以羌活,散解筋骨中的風寒。防風、白芷則散解肌肉中的風寒。再佐以杏仁、橘皮,它們帶有輕微的苦味和辛味,能引導筋骨肌肉中的風寒,從皮膚毛髮排出。
此外,還加入生薑、茯苓,它們辛辣帶有淡淡的味道,具有發散的陽氣作用。這是因為擔心單純發汗無法徹底,導致水氣滯留體內而產生病患。這個方子立法周到,所以被列為發汗藥的首選。
俞氏在這個方子的基礎上,針對風寒比例不同的情況進行加減。如果風邪比寒邪重的,通常稱之為傷風,症狀包括咳嗽、痰多。這時可以去掉方中的羌活和生薑,加入半夏三錢、前胡二錢、桔梗一錢半。
蔥豉桔梗湯,辛涼發汗法,俞氏經驗方
鮮蔥白(三枚至五枚),苦桔梗(一錢至錢半),焦山梔(二錢至三錢),淡豆豉(三錢至五錢),蘇薄荷(一錢至錢半),青連翹(錢半至二錢),生甘草(六分至八分),鮮淡竹葉(三十片)
【秀按】《肘後》蔥豉湯。本為發汗之通劑。配合劉河間桔梗湯。君以荷翹桔竹之辛涼。佐以梔草之苦甘。合成輕揚清散之良方。善治風溫風熱等初起證候。歷驗不爽。惟劉氏原方。尚有黃芩一味。而此不用者。畏其苦寒化燥。涸其汗源也。若風火證初起。亦可酌加。
白話文:
蔥豉桔梗湯屬於辛涼發汗法,是俞氏的經驗方。方劑使用蔥白、桔梗、焦山梔、淡豆豉、薄荷、連翹、甘草和淡竹葉等藥材。這個方子結合了蔥豉湯的發汗作用和桔梗湯的清熱解表功效,以辛涼藥材為主,配合苦甘藥材,具有輕揚清散的作用,善於治療風溫風熱等病症初期。這個方子經過多次驗證,效果很好。與劉河間的桔梗湯相比,此方沒有使用黃芩,因為黃芩性寒,怕其苦寒化燥,影響汗液的生成。如果患者是風火證初期,也可以適當加入黃芩。
俞氏加減法。如咽阻喉痛者。加紫金錠兩粒磨沖、大青葉三錢。如胸痞。原方去甘草。加生枳殼二錢、白蔻末八分沖。如發疹。加蟬衣十二隻、皂角刺五分、大力子三錢。如咳甚痰多。加苦杏仁三錢、廣橘紅錢半。如鼻衄。加生側柏葉四錢、鮮茅根五十支、去衣。如熱盛化火。加條芩二錢、綠豆二兩煎藥。如火旺就燥。加生石膏八錢、知母四錢。
白話文:
俞氏加減法:
如咽喉阻塞疼痛者: 在原方基礎上,加入紫金錠兩粒研磨沖服,大青葉三錢。
如胸部痞塞者: 原方去除甘草,加入生枳殼二錢,白蔻末八分沖服。
如發疹者: 在原方基礎上,加入蟬衣十二隻,皂角刺五分,大力子三錢。
如咳嗽嚴重痰多者: 在原方基礎上,加入苦杏仁三錢,廣橘紅錢半。
如鼻出血者: 在原方基礎上,加入生側柏葉四錢,鮮茅根五十支,去外皮。
如熱盛化火者: 在原方基礎上,加入條芩二錢,綠豆二兩煎服。
如火旺燥熱者: 在原方基礎上,加入生石膏八錢,知母四錢。
九味倉廩湯,益氣發汗法,俞氏經驗方
潞黨參(一錢至錢半),羌活(八分至一錢),薄荷(一錢至錢半),茯苓(二錢至三錢),防風(一錢至錢半),前胡(一錢至錢半),苦桔梗(一錢至錢半),清炙草(六分至八分),陳倉米(三錢至四錢)
【秀按】此方妙在參、苓、倉米。益氣和胃。協濟羌、防、薄、前、桔、甘。各走其經以散寒。又能鼓舞胃中津液。上輸於肺以化汗。正俞氏所謂藉胃汁以汗之也。凡氣虛者。適感非時之寒邪。混廁經中。屢行疏表不應。邪伏幽隱不出。非藉參、苓、米輔佐之力。不能載之外泄也。
白話文:
九味倉廩湯:益氣發汗的古方
方劑:
九味倉廩湯,是以益氣發汗為目的的方劑,出自俞氏醫案經驗。
- 黨參:一錢至錢半
- 羌活:八分至一錢
- 薄荷:一錢至錢半
- 茯苓:二錢至三錢
- 防風:一錢至錢半
- 前胡:一錢至錢半
- 苦桔梗:一錢至錢半
- 甘草:六分至八分
- 陳倉米:三錢至四錢
方解:
此方精妙之處在於黨參、茯苓、陳倉米。黨參益氣和胃,茯苓健脾利濕,陳倉米健脾和胃,三者相輔相成,共同起到益氣和胃的作用。
羌活、防風、薄荷、前胡、桔梗、甘草等藥物,則各有其經絡走向,散寒解表,協同黨參、茯苓、陳倉米,鼓舞胃中津液,上輸於肺,化解汗液,達到發汗的目的。
正所謂俞氏所言:“藉胃汁以汗之”。
適用:
適用於氣虛者,因感受非時之寒邪而導致的寒邪入侵,經絡阻塞,反复疏解表邪不效,邪氣隱藏而不顯,難以驅散。此方借助黨參、茯苓、陳倉米的力量,益氣健脾,輔助寒邪外泄。
獨怪近世醫流。偏謂參、苓助長邪氣。棄而不用。專行群隊升發。鼓激壯火飛騰。必至爍竭津液不已。良可慨焉。
七味蔥白湯,養血發汗法,俞氏經驗方,方載王氏《外臺》
鮮蔥白(三枚至四枚),生葛根(一錢至錢半),細生地(錢半至三錢),淡豆豉(二錢至三錢),原麥冬(一錢至錢半),鮮生薑(一片或兩片),百勞水,四碗煎藥
以長流水盛桶中。以竹杆揚之數百。名百勞水。
【秀按】蔥白香豉湯。藥味雖輕。治傷寒寒疫。三日以內。頭痛如破。及溫病初起煩熱。其功最著。配以地、麥、葛根。養血解肌。百勞水輕宣流利。即治虛人風熱。伏氣發溫。及產後感冒。靡不隨手獲效。真血虛發汗之良劑。凡奪血液枯者。用純表藥全然無汗。得此陰氣外溢則汗出。
白話文:
真是奇怪,現在的醫學流派,偏要說人參和白茯苓助長邪氣,就棄之不用,專門用一些辛溫的藥物,鼓動激發陽氣,讓它飛騰起來。這樣一來,必然導致津液不斷枯竭,實在令人惋惜啊!
這個七味蔥白湯,屬於養血發汗的方劑,是俞氏的經驗方,記載在王氏的《外臺秘要》之中。
做法是:取三到四枚鮮蔥白、一錢到一錢半的生葛根、一錢半到三錢的生地黃、二錢到三錢的淡豆豉、一錢到一錢半的原麥冬、一片或兩片鮮生薑,再加上百勞水,四碗煎藥。
百勞水指的是用長流水裝滿桶子,用竹竿不停地攪動,攪動幾百下,這樣的水就叫做百勞水。
蔥白香豉湯雖然藥味輕微,卻能治療傷寒、寒疫,在發病三天以內,頭痛欲裂,以及溫病初期出現發熱,都有非常顯著的療效。搭配生地、麥冬、葛根,可以養血解肌。百勞水能夠輕微宣散流通,可以治療虛弱的人出現風熱、伏氣發熱,以及產後感冒,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真是血虛發汗的良藥。凡是那些損傷血液、體內乾燥的人,用純粹的表證藥物完全沒有汗,有了這個方子,就能讓陰氣從體表排出,就會出汗。
加減葳蕤湯,滋陰發汗法,俞氏經驗方
生葳蕤(二錢至三錢),生蔥白(二枚至三枚),桔梗(一錢至錢半),東白薇(五分至一錢),淡豆豉(三錢至四錢),蘇薄荷(一錢至錢半),炙草(五分),紅棗(兩枚)
【秀按】方以生玉竹滋陰潤燥為君。臣以蔥、豉、薄、桔。疏風散熱。佐以白薇苦鹹降泄。使以甘草、紅棗。甘潤增液。以助玉竹之滋陰潤燥。為陰虛體感冒風溫。及冬溫咳嗽。咽乾痰結之良劑。
白話文:
加減葳蕤湯,是一種滋陰發汗的藥方,出自俞氏醫家。方劑包含生葳蕤、生蔥白、桔梗、白薇、淡豆豉、蘇薄荷、炙草和紅棗,用以治療陰虛體質者感冒風溫,以及冬溫咳嗽、咽乾痰結等症狀。
參附再造湯,助陽發汗法,俞氏經驗方,方從陶節庵再造散加減
高麗參(一錢至錢半),淡附片(五分),川桂枝(一錢),羌活(八分),綿耆皮(錢半酒洗),北細辛(三分),清炙草(八分),防風(八分)
【秀按】陽虛者陰必盛。故君以附、桂破陰。陰盛者氣必弱。故臣以參、耆扶氣。佐羌、防、細辛。以溫散陰寒。使以甘草。以緩辛、附、羌、防之性。專治傷寒夾陰。陽虛不能作汗。尺脈遲弱者。方義固高出前輩。但稍嫌羌防冗雜。然無害於溫補助衛之大旨。且足為專用麻、桂、羌、防等發汗。而汗不出者進一解。
白話文:
參附再造湯是俞氏的經驗方,由陶節庵的再造散加減而成,屬於助陽發汗法。配方包括高麗參、淡附片、桂枝、羌活、綿耆皮、北細辛、炙草、防風等藥材。方義是針對陽虛者,以附子、桂枝破陰,再以人參、熟地扶氣,佐以羌活、防風、細辛溫散陰寒,最後以甘草緩解辛味。此方專治傷寒夾陰,陽虛不能發汗,尺脈遲弱者。方義高於前輩,但羌活、防風略顯冗雜,但無礙於溫補衛氣的大旨,並可解決麻黃、桂枝、羌活、防風等發汗藥物無效的問題。
香蘇蔥豉湯,理氣發汗法,俞氏經驗方,方載張氏《醫通》婦科門
制香附(錢半至二錢),新會皮(錢半至二錢),鮮蔥白(二枚至三枚),紫蘇(錢半至三錢),清炙草(六分至八分),淡香豉(三錢至四錢)
【秀按】女子善懷。每多抑鬱。故表郁無汗。以香蘇飲為主方。蓋香附為氣中血藥。善疏氣鬱。紫蘇為血中氣藥。善解血鬱。況又臣以蔥豉。輕揚發表。佐以陳皮理氣。炙草和藥。又氣血調和。則表郁解而津津汗出矣。此為妊婦傷寒之主方。既能疏郁達表。又能調氣安胎。血虛者可略加歸芍。參嚴氏紫蘇飲子法。專門產科者注意之。
白話文:
香蘇蔥豉湯,是理氣發汗的方子,由俞氏醫師經驗所得,記載於張氏《醫通》婦科門。這個方子用香附、陳皮、蔥白、紫蘇、炙草和淡香豉組成,適合治療女子懷孕期間因氣鬱導致無汗的症狀。香附疏解氣鬱,紫蘇化解血鬱,蔥豉輕揚發表,陳皮理氣,炙草和緩藥性,讓氣血調和,達到發汗的效果。此方是孕婦傷寒的主方,既能疏解鬱氣,又能調和氣血,安撫胎兒。若孕婦血虛,可以適量加入當歸和芍藥,參考嚴氏紫蘇飲子方法。專門治療婦科疾病的醫生需特別留意此方。
蔥豉荷米煎,和中發汗法,喻氏經驗方
鮮蔥白(一枚切碎),淡香豉(二錢),蘇薄荷(四分沖),生粳米(三十粒)
【秀按】此即《肘後》蔥豉粳米煎加簿荷。《內經》所謂因其輕而揚之也。治小兒傷寒初起一二日。頭痛身熱。發冷無汗。藥雖輕穩。用之輒效。醫者勿以平淡而忽之。查王氏《外臺》。有升麻、葛根者。甚則有加麻黃者。有加麻、葛、梔子者。有加梔、芩、石膏、葛根者。
有加童便者。有加葛根、生薑、粳米者。有加葛根、粳米者。有加葳蕤、粳米、鼠屎者。有加冬花、麥冬、桔梗、甘草、檳榔、生地汁者。有加天冬、百部、紫菀、川貝、葛根、白前、廣皮、生薑者。有加杏仁、童便者。有加生地、生薑、童便者。有加葳蕤、羚角、人參者。
白話文:
蔥豉荷米煎是中醫和中發汗法,由喻氏經驗所得,主要用於治療小兒傷寒初期,症狀為頭痛、發熱、發冷無汗。藥方包括鮮蔥白、淡香豉、蘇薄荷和生粳米,其原理是利用藥物的輕揚特性,幫助孩子排汗退熱。雖然藥方看似簡單,但效果顯著,不可輕忽。根據王氏《外臺》記載,蔥豉荷米煎還有許多加味變化,例如加入升麻、葛根、麻黃、梔子、芩、石膏、童便、生薑、粳米、葳蕤、鼠屎、冬花、麥冬、桔梗、甘草、檳榔、生地汁、天冬、百部、紫菀、川貝、白前、廣皮、杏仁、羚角、人參等,以針對不同的病情和體質進行調整。
對證選用。投無不效。
新加三拗湯,宣上發汗法,俞氏經驗方
帶節麻黃(六分),荊芥穗(二錢),苦桔梗(一錢),金橘餅(一枚),苦杏仁(一錢半),蘇薄荷(一錢),生甘草(五分),大蜜棗(一枚)
【秀按】太陽經為一身之外衛。主皮毛。而皮毛又為肺之合。故足太陽與手太陰二經之病。往往互見。如《傷寒論》頭痛惡寒。固太陽經症。鼻鳴而喘。即肺經症矣。此以麻黃去桂枝為君。而麻黃留節。發中有收。苦杏仁留尖取其發。留皮取其澀。略杵取其味易出。甘草生用。
白話文:
針對病症選用藥物,效果顯著。新加三拗湯是俞氏經驗方,屬於宣上發汗法,方中以帶節麻黃為主藥,輔以荊芥穗、苦桔梗、金橘餅、苦杏仁、蘇薄荷、生甘草和大蜜棗。太陽經主皮毛,皮毛又是肺的合穴,所以足太陽經和手太陰經的病症往往相互影響。例如《傷寒論》中頭痛惡寒是太陽經的症狀,而鼻鳴喘則是肺經的症狀。此方以麻黃去桂枝,麻黃帶節,發汗中有收斂作用。苦杏仁留尖,取其發散之效;留皮取其收斂之效,略杵使藥味易於釋出。甘草生用。
補中有散。三味與仲景法相拗故名。俞氏佐以荊、薄疏風。桔、甘宣上。使以橘餅、蜜棗。辛甘微散。變仲景峻劑為平劑。以治風傷肺、寒傷太陽、頭痛惡寒、無汗而喘、咳嗽白痰等證。效如桴鼓。可謂屢用達藥。善於化裁者矣。
【榮齋按】「達藥」二字,出南齊《褚氏遺書》,見《圖書集成醫部全錄》總論。它的意義,大概是指喚得應,拿得穩的藥物。
麻附五皮飲,溫下發汗法,俞氏經驗方
麻黃(一錢),淡附片(八分),浙苓皮(三錢),大腹皮(二錢),細辛(五分),新會皮(錢半),五加皮(三錢),生薑皮(一錢)
白話文:
這方子叫做「麻附五皮飲」,屬於溫下發汗的方劑。它是由俞氏創製,以麻黃、淡附片、浙苓皮、大腹皮、細辛、新會皮、五加皮、生薑皮等藥材組成。方中加入了橘餅、蜜棗,以辛甘微散之性,將原本仲景峻猛的方劑,轉化為平緩的藥性,用於治療風傷肺、寒傷太陽所致的頭痛惡寒、無汗而喘、咳嗽白痰等症狀。此方藥效顯著,如同擊鼓鳴響般迅速,堪稱屢試不爽的良方,可見俞氏善於化裁藥物之高明。
【秀按】此以仲景麻附細辛湯。合華元化五皮飲為劑。君以麻黃。外走太陽而上開肺氣。臣以辛附。溫化腎氣。佐以五皮。開腠理以達皮膚。為治一身盡腫。化氣發汗之良方。
【廉勘】麻黃雖為發汗之峻品。而用於水腫證。其力較減。其性反緩者。以水氣抵抗之力大也。妙在下行之性。又能利溺。故前哲於水腫證。多用麻黃者以此。惜世俗無普通醫識。輒畏麻黃如虎。致良藥見棄。良可慨焉。但必須先煎數沸。掠去浮沫。以減麻烈之性。庶無流弊。
小青龍湯,化飲發汗法,俞氏經驗方,載《傷寒論》
白話文:
此方以張仲景的麻黃附子細辛湯,結合華元化五皮飲為基礎。主藥是麻黃,能夠走太陽經向上開肺氣。臣藥是附子,溫暖化腎氣。佐藥是五皮,開通腠理,讓藥力到達皮膚。此方是治療全身浮腫、化氣發汗的良方。
麻黃雖然是發汗峻猛的藥材,但用於水腫證,其力道較弱,反而偏緩和,這是因為水氣的抵抗力很強。麻黃的妙處在於它能向下行,也能利尿。因此古代醫家在治療水腫證時,常使用麻黃。可惜世俗中沒有懂得一般醫理的人,都像害怕老虎一樣畏懼麻黃,導致良藥被棄置,實在令人惋惜。但是,一定要先將麻黃煮沸數次,去掉浮沫,以減輕其猛烈的藥性,才能避免弊端。
小青龍湯,是化解水飲、發汗的方法,是俞氏的經驗方,記載在《傷寒論》中。
麻黃(八分),姜半夏(三錢),炒乾姜(八分拌搗五味子三分),川桂枝(一錢),北細辛(五分),白芍(一錢),清炙草(六分)
【秀按】風寒外搏。痰飲內伏。發為痰嗽氣喘者。必須從小青龍加減施治。蓋君以麻、桂辛溫泄衛。即佐以芍、草酸甘護營。妙在乾薑與五味拌搗為臣。一溫肺陽而化飲。一收肺氣以定喘。又以半夏之辛滑降痰。細辛之辛潤行水。則痰飲悉化為水氣。自然津津汗出而解。若不開表而徒行水。
白話文:
麻黃八分、姜半夏三錢、炒乾姜八分拌搗五味子三分、川桂枝一錢、北細辛五分、白芍一錢、清炙草六分。這種藥方適用於風寒外襲、痰飲內伏導致痰嗽氣喘的症狀。藥方以麻黃、桂枝辛溫解表,白芍、炙草酸甘養陰護衛,乾薑與五味子拌搗,一方面溫肺化飲,另一方面收肺定喘;半夏辛滑降痰,細辛辛潤行水,使痰飲化為水氣,自然汗出而解。若不先開表而直接行水,則效果不佳。
何以解風寒之搏束。若一味開表。而不用辛以行水。又何以去其水氣。此方開中有闔。升中有降。真如神龍之變化不測。設非風寒而為風溫。麻桂亦不可擅用。學者宜細心辨證。對證酌用也。
【加減法】渴者去姜半夏。加天花粉三錢。喘者去麻黃。加苦杏仁三錢。小便不利。少腹滿者。重加茯苓六錢。誤飲冷水。寒與水相搏。其人噎者。再加淡附片一錢。但咳而不上氣。脈右浮滑者。去桂枝芍草。加川樸錢半。苦杏仁三錢。生石膏四錢。淮小麥三錢。咳而上氣。
喉中作水雞聲者。亦去桂枝芍草。加射干二錢、款冬花(三錢),紫菀(四錢),大棗(二枚)。如汗解後。肺有支飲而嘔者。去麻、桂、白芍。加浙茯苓四錢。飲去嘔止。
白話文:
要解除風寒引起的束縛,單純開表是不夠的,必須用辛味藥物來行水,才能去除水氣。這個方子開中有闔,升中有降,就像神龍變化莫測一樣。如果病症不是風寒而是風溫,麻黃、桂枝就不能亂用。學者要細心辨證,對症用藥。
如果患者口渴,可以去掉生姜、半夏,加入天花粉三錢。如果患者呼吸困難,可以去掉麻黃,加入苦杏仁三錢。如果小便不利,少腹脹滿,可以增加茯苓六錢。如果誤飲冷水,寒氣與水氣交搏,患者有噎住的感覺,可以再加淡附片一錢。如果只咳嗽,沒有氣喘,脈象浮滑,可以去掉桂枝、芍藥,加入川樸錢半、苦杏仁三錢、生石膏四錢、淮小麥三錢。如果咳嗽且氣喘,喉嚨里有水雞的聲音,也可以去掉桂枝、芍藥,加入射干二錢、款冬花三錢、紫菀四錢、大棗兩枚。如果發汗後,肺部有支氣管炎引起的痰液,並且嘔吐,可以去掉麻黃、桂枝、白芍,加入浙茯苓四錢,這樣可以止嘔止咳。
其人形腫者。加苦杏仁三錢。如胃熱上衝。面熱如醉者。加酒炒生錦紋一錢。如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右浮滑。心下有水而肺脹者。原方加石膏八錢。
越脾加半夏湯,蠲痰發汗法,俞氏經驗方,載《金匱要略》
蜜炙麻黃(一錢),姜半夏(四錢),鮮生薑(一錢),生石膏(四錢),生粉,甘草(八分),大黑棗(四枚泡去皮)
【秀按】外感風寒。激動肺臟痰火。發為喘嗽。目突如脫。右脈浮大者。則以越脾加半夏湯為正治。方用麻黃、生薑開表為君。以辛散外來之風寒。石膏清裡為臣。以寒降上逆之肺火。妙在姜半夏之辛滑滌痰。以開肺氣之壅塞。使以草棗。滋補中氣。緩和諸藥。俾肺竅中之痰涎淨盡。則火無所依傍而自出矣。此為辛散風寒。肅清痰火之良方。
白話文:
如果病人身體浮腫,可以加苦杏仁三錢。如果胃熱上衝,臉頰發紅像喝醉酒一樣,可以加酒炒生錦紋一錢。如果咳嗽、呼吸急促、煩躁不安、脈象浮滑、心下積水、肺部脹滿,則在原方基礎上加石膏八錢。
這個方子叫做越脾加半夏湯,屬於蠲痰發汗法,是俞氏的經驗方,記載在《金匱要略》中。
方子組成:蜜炙麻黃一錢、姜半夏四錢、鮮生薑一錢、生石膏四錢、生粉適量、甘草八分、大黑棗四枚(去皮)。
這個方子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引起的肺臟痰火,表現為喘咳、眼球突出、右脈浮大。方中麻黃和生薑辛散外感風寒,石膏清熱降火,姜半夏辛滑滌痰,甘草和棗滋補中氣,緩和藥性,使肺部痰涎盡去,火邪無所依附而自然消散。這個方子是辛散風寒、肅清痰火的良方。
【榮齋按】程鍾齡說:「汗者,散也。《經》云:『邪在皮毛者汗而發之』是也。又云『體若燔炭汗出而散』是也。然有當汗不汗誤人者,有不當汗而汗誤人者,有當汗不可汗而妄汗之誤人者,有當汗而汗之不中其經,不辨其藥,知發而不知斂以誤人者,是不可以不審也。何則?風寒初客於人也,頭痛發熱而惡寒,鼻塞聲重而體痛;此皮毛受病,法當汗之。
若失時不汗,或汗不如法,以致腠理閉塞,榮衛不通,病邪深入,流傳經絡者有之,此當汗不汗之過也。亦有頭痛發熱與傷寒同,而其人倦怠無力,鼻不塞,聲不重,脈來虛弱,此內傷元氣不足之症;又有勞心好色,其陰虧損,內熱晡熱,脈細數而無力者;又有傷食病胸膈滿悶,吞酸噯腐,日晡潮熱,氣口脈緊者;又有寒痰厥逆,濕淫腳氣,內癰外癰,瘀血凝結,以及風溫濕溫,中暑自汗諸症;皆有寒熱,與外感風寒,似同而實異,若誤汗之,變症百出矣。所謂不當汗而汗者此也。
白話文:
榮齋按:程鍾齡說:「汗,就是散發的意思。《經》上說:『邪氣停留在皮毛表面的,用出汗的方法來驅散它』,就是這個意思。又說:『身體如同燒紅的炭火,用出汗的方式來散熱』,也是這個道理。然而,有些情況下應該出汗卻沒有出汗,反而害了人;有些情況下不應該出汗卻出汗了,同樣也會害人;還有些情況下,雖然應該出汗,但不能隨便出汗,如果胡亂出汗,也會害人;另外,有些情況下,雖然應該出汗,但要懂得根據病情的輕重,選擇適合的藥物,懂得如何讓汗發出來,也懂得如何收斂汗,如果不能精準地掌握這些,也會害人。這些都是需要仔細考量的地方。為什麼呢?因為當風寒初次侵襲人體時,會出現頭痛發熱、怕冷、鼻塞、聲音沉重、身體疼痛的症狀;這是皮毛受到了病邪的侵襲,應該用出汗的方式來治療。
如果錯過了出汗的最佳時機,或者出汗的方法不對,就會導致毛孔閉塞,氣血運行不暢,病邪深入身體,蔓延到經絡,就會造成後患。這就是應該出汗卻沒有出汗所造成的錯誤。還有一些情況,比如頭痛發熱,雖然和傷寒病症相似,但患者會感到疲倦無力,沒有鼻塞、聲音沉重,脈搏虛弱,這是內傷元氣不足所導致的症狀;還有一些人,由於勞心傷神、縱慾過度,導致陰虛內熱,下午發熱,脈搏細數無力;還有一些人,因為飲食不當,導致胸膈滿悶、吞酸噯腐、下午潮熱、氣口脈緊;還有一些人,因為寒痰阻滯、濕邪入侵、內外癰腫、瘀血凝結,以及風溫濕溫、中暑自汗等症狀;這些情況雖然都伴隨著寒熱症狀,和外感風寒的症狀相似,但實際上卻截然不同,如果誤用出汗的方法,就會引發各種併發症。這就是不應該出汗卻出汗所造成的錯誤。
若夫症在外感應汗之例,而其人臍之左右上下,或有動氣,則不可以汗。《經》云:『動氣在右,不可發汗,汗則衄而渴,心煩,飲水即吐。動氣在左,不可發汗,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瞤。動氣在上,不可發汗,汗則氣上衝,正在心中。動氣在下,不可發汗,汗則無汗,心大煩骨節疼,目運,食入則吐,舌不得前。
』又脈沉咽燥,病已入里,汗之則津液越出,大便難而譫語。又少陰症,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則動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耳目,或從口鼻出者,此為下厥上竭為難治。又少陰中寒,不可發汗,汗則厥逆,蜷臥,不能自溫也。又寸脈弱者,不可發汗,汗則亡陽,尺脈弱者,不可發汗,汗則亡陰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因為外感而想出汗,但他的肚臍左右上下有氣動,就不可出汗。《經》上說:「氣動在右邊,不能發汗,發汗就會流鼻血、口渴、心煩,喝水就吐。氣動在左邊,不能發汗,發汗就會頭暈、汗出不止、肌肉抽搐。氣動在上邊,不能發汗,發汗就會氣上衝,停留在心臟。氣動在下邊,不能發汗,發汗就會無汗、心煩意亂、骨節疼痛、眼睛轉動、吃東西就吐、舌頭伸不出來。」
另外,脈沉咽燥,疾病已經深入內部,發汗就會使津液流失,大便不通、神志不清。還有少陰症,只有厥逆無汗,硬要發汗,就會使血液不知道從哪裡流出來,可能是從耳目,或是從口鼻流出來,這種下厥上竭的病症很難治。另外,少陰中寒,不能發汗,發汗就會厥逆、蜷縮、不能自行保暖。還有寸脈弱的病人,不能發汗,發汗就會損傷陽氣,尺脈弱的病人,不能發汗,發汗就會損傷陰氣。
又諸亡血家不可汗,汗則直視,額上陷;淋家不可汗,汗則便血;瘡家不可汗,汗則痙。又傷寒病在少陽,不可汗,汗則譫妄。又壞病虛人,及女人經水適來者,皆不可汗;若妄汗之,變症百出矣。所謂當汗不可汗而妄汗誤人者此也。夫病不可汗,而又不可以不汗,則將聽之乎?是有道也。
《傷寒賦》云:『動氣理中去白朮。』是即於理中湯去朮而加汗藥。保元氣而除病氣也。又熱邪入里,而表未解者,仲景有麻黃石膏之例,有葛根黃連黃芩之例,是清涼解表法也。又太陽症,脈沉細,少陰症,反發熱者,有麻黃附子細辛之例,是溫中解表法也。又少陽中風,用柴胡湯加桂枝,是和解中兼表法也。
白話文:
出血的病人不能出汗,出汗会导致眼睛直视,额头凹陷;尿频的病人不能出汗,出汗会导致便血;患有疮疡的病人不能出汗,出汗会导致抽筋。伤寒病在少阳阶段,也不能出汗,出汗会导致神志不清。虚弱的病人,以及月经期的女性,也都不能出汗;如果随意出汗,就会出现各种并发症。这就是说,该出汗时不出汗,而随意出汗,会导致误治。对于那些病不能出汗,又不能不出汗的情况,该怎么办呢?这就有门道了。《伤寒赋》中说:“动气理中去白术。”这就是在理中汤里去掉白术,加入发汗药,以保护元气,去除病气。还有热邪进入体内,而表症未解的时候,张仲景有麻黄石膏的方子,有葛根黄连黄芩的方子,这是清热解表的方法。太阳病脉沉细,少阴病反倒发热,有麻黄附子细辛的方子,这是温中解表的方法。少阳中风,可以用柴胡汤加桂枝,这是和解中兼顾表症的方法。
又陽虛者,東垣用補中湯加表藥;陰虛者,丹溪用芎歸湯加表藥;其法精且密矣。總而言之:凡一切陽虛者,皆宜補中發汗;一切陰虛者,皆宜養陰發汗。挾熱者,皆宜清涼發汗;挾寒者,皆宜溫經發汗;傷食者,則宜消導發汗。感重而體實者,汗之宜重,麻黃湯;感輕而體虛者,汗之宜輕,香蘇散。
予嘗治傷寒初起,專用香蘇散加荊、防、川芎、秦艽、蔓荊等藥,一劑愈;甚則兩服,無有不安。其有陰虛、陽虛、挾寒、挾熱、兼食而為病者,即按前法治之。但師古人用藥之意,而未嘗盡泥其方,隨時隨症,酌量處治,往往有驗。此皆己試之成法,而與斯世共白之,所以拯災救患者,莫切乎此,此汗之之道也。
白話文:
陽氣不足的人,東垣用補中湯加上解表藥物;陰氣不足的人,丹溪用芎歸湯加上解表藥物,這些方法都非常精妙。總的來說,凡是陽氣不足的人,都應該補中氣並發汗;凡是陰氣不足的人,都應該滋養陰氣並發汗。體內有熱的人,應該用清涼的藥物發汗;體內有寒的人,應該用溫經的藥物發汗;食物積滯的人,則應該用消導的藥物發汗。
如果病情嚴重且體質強壯,就應該大量發汗,可以用麻黃湯;如果病情輕微且體質虛弱,就應該少量發汗,可以用香蘇散。
我曾經治療過許多傷寒初期患者,專用香蘇散加上荊芥、防風、川芎、秦艽、蔓荊等藥物,一劑就治癒了;病情嚴重者,最多服用兩劑,沒有人沒有好轉的。如果患者同時伴有陰虛、陽虛、挾寒、挾熱、飲食不調等情況,就應該根據前面提到的方法治療。
我學習古人的用藥原則,但並非拘泥於古方,而是根據當時的病情,靈活地調整藥物和劑量,治療效果往往很好。這些都是我親身試驗有效的治療方法,現在公開出來,希望能救助更多病人。這就是發汗療法。
又人知發汗退熱之法,而不知斂汗退熱之法,汗不出則散之,汗出多則斂也者,非五味、酸棗之謂,其謂致病有因,出汗有由,治得其宜,汗自斂耳。譬如風傷衛,自汗出者,以桂枝和榮衛,祛風邪而汗自止;若熱邪傳裡,令人汗出者,乃熱氣薰蒸,如釜中吹煮,水氣旁流,非虛也;急用白虎湯清之。若邪已結聚,不大便者,則用承氣湯下之,熱氣退而自收矣。
此與傷暑自汗略同,但暑傷氣,為虛邪,只有清補並行之一法,寒傷形為實邪,則清熱之外,更有攻下止汗之法也。復有發散太過,遂至汗多亡陽,身瞤動欲擗地者,宜用真武湯,此救逆之良藥;與中寒冷汗自出者,同類並稱,又與熱症汗出者,大相徑庭矣。其他少陽症頭微汗,或盜汗者,小柴胡湯。
白話文:
有些人知道發汗退熱的方法,卻不知道收斂汗液退熱的方法。汗液不外泄就要散發它,汗液外泄太多就要收斂它。這並不是指五味、酸棗之類的藥物,而是指致病有原因,出汗有緣由,治療要得當,汗液自然會收斂。
例如,風邪傷及衛氣,導致自汗出者,可以用桂枝來調和榮衛,驅散風邪,汗液自然就會停止;如果熱邪傳入內裡,使人汗出,這是因為熱氣薰蒸,就像鍋中吹煮,水氣從旁邊溢出,並非虛寒所致;這時應該急用白虎湯來清熱。如果邪氣已經凝聚,並且不大便,就應該用承氣湯來瀉下,熱氣退去,汗液就會自然收斂。
這種情況和暑熱導致的自汗略微相似,但暑熱傷氣,屬於虛邪,只有清補並行的治療方法;寒邪傷形,屬於實邪,除了清熱之外,還有攻下止汗的方法。還有一種情況是發散過度,導致汗液過多,陽氣耗損,身體顫抖,想要抓地,應該用真武湯來救逆,這是救急的良藥;這與中寒導致的冷汗自出,屬於同類,但與熱症導致的汗出,差異很大。其他少陽症頭部微汗,或者盜汗,可以服用小柴胡湯。
水氣症頭汗出者,小半夏加茯苓湯。至於虛人自汗盜汗等症,則歸脾、補中、八珍、十全、按法而用,委曲尋繹,各盡其妙,而後即安;所謂汗之必中其經,必得其藥,知發而知斂者,此也。」
白話文:
如果患者有水氣症狀,而且還伴隨出汗,可以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湯來治療。
至於虛弱的人,出現自汗盜汗等症狀,則可以使用歸脾湯、補中益氣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方劑,根據情況灵活運用。要細心地思考,充分發揮藥物的效用,這樣才能治癒。
所謂汗症的治療,必須針對病症的根源,使用正確的藥物,才能有效地控制汗出和止汗,這就是中医治疗汗症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