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根初撰,何廉臣重訂

《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一章·傷寒要義 (9)

回本書目錄

第一章·傷寒要義 (9)

1. 第九節·用藥配製法

麻黃配桂枝。重劑發汗。蘇葉合蔥豉。輕劑發汗。柴胡配黃芩。固為和解。麻黃合石膏。亦為和解。蟬蠶配生軍。為升降和解。茹橘合蘇枝。是旁達和解。元明粉配白蜜。急性潤下。陳海蛇合地慄。慢性潤下。楂曲配製軍。是下食滯。桃、紅合醋軍。是下瘀積。礞、沉配製軍。

是下痰火。遂戟合制軍。是下水積。黃耆配當歸、蓯蓉。是潤下老人氣秘。桃仁合松柏二仁。是潤下產婦血秘。萊卜汁配瓜蒂。是急吐痰涎。淡鹽湯合橘紅。是緩吐痰涎。杜牛膝汁。吐喉閉毒涎。制淨膽礬。吐脘中毒食。杏、蔻、配薑、橘。是辛溫開上。香、砂、合二陳。是辛溫和中。

白話文:

麻黃配桂枝,用量多可以發汗;蘇葉配蔥豉,用量少也能發汗。柴胡配黃芩,主要用來調和解表;麻黃配石膏,也是用來調和解表。蟬蛻配生薑,能使氣血升降和解;茹橘配蘇枝,則能達到旁達和解的效果。元明粉配白蜜,用於急性潤腸通便;陳海蛇配地栗,則用於慢性潤腸通便。山楂配製附子,用來消食積;桃仁、紅花配醋製附子,用來化瘀積。礞石、沉香配製附子,用來化痰火;皂角配製附子,用來化水積。黃芪配當歸、肉蓯蓉,用於滋潤老年人便秘;桃仁配松子、柏子仁,則用於滋潤產婦血瘀便秘。蘿蔔汁配瓜蒂,用於快速吐出痰涎;淡鹽湯配橘紅,則用於緩慢吐出痰涎。杜牛膝汁,可以吐出喉嚨閉塞的毒涎;淨製膽礬,可以吐出胃脘中毒的食物。杏仁、蔻仁配薑、橘,具有辛溫開胃的作用;香附子、砂仁配二陳湯,具有辛溫和中的作用。

附桂配丁、沉。是辛溫暖下。蔥、豉、配梔、芩。是辛涼解肌。杏、橘合梔、翹。是輕清宣上。芩、連配薑、半。是苦辛清中。五苓合三石。是質重導下。蘆筍配燈芯。是輕清宣氣。桑葉合丹皮。是輕清涼血。知母配石、甘。是甘寒清氣。犀、羚、合鮮地。是鹹寒清血。橘、半、配茯苓。

則消濕痰。蔞、貝、合竹瀝。則消燥痰。薑、附、配荊瀝。則消寒痰。海粉合梨汁。則消火痰。神麯配穀芽、麥芽。則消穀食。山楂合卜子。則消肉食。烏梅配蔗漿、葛花。則消酒積。商陸合千金霜。則消水積。參耆配術草。是補氣虛。歸地合芍芎。是補血虛。燕窩配冰糖。

白話文:

桂枝搭配丁香、沉香,具有辛溫暖下的作用。蔥、豉搭配梔子、黃芩,具有辛涼解肌的作用。杏仁、橘皮搭配梔子、翹搖,具有輕清宣上的作用。黃芩、黃連搭配薑、半夏,具有苦辛清中的作用。五苓散搭配三石,具有質重導下的作用。蘆筍搭配燈心草,具有輕清宣氣的作用。桑葉搭配丹皮,具有輕清涼血的作用。知母搭配石膏、甘草,具有甘寒清氣的作用。犀角、羚羊角搭配生地,具有鹹寒清血的作用。橘皮、半夏搭配茯苓,可以消濕痰。蔞仁、貝母搭配竹瀝,可以消燥痰。薑、附子搭配荊瀝,可以消寒痰。海粉搭配梨汁,可以消火痰。神麴搭配穀芽、麥芽,可以消穀食。山楂搭配卜子,可以消肉食。烏梅搭配蔗漿、葛花,可以消酒積。商陸搭配千金霜,可以消水積。人參、黃耆搭配蒼朮,可以補氣虛。當歸、生地搭配芍藥、川芎,可以補血虛。燕窩搭配冰糖,可以滋陰潤肺。

是補津液。棗仁合茯神。是補心神。熟地配杞子。是補腎精。桂仲合川斷。是補筋節。枳殼配桔梗。善開胸膈以疏氣。桃仁合紅花。善通血脈以消瘀。此皆配製之要略。足開後學之悟機。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中藥配伍的原則,意思是:

  • 滋補津液: 棗仁與茯神搭配,能補益心神。
  • 滋補心神: 熟地與枸杞子搭配,能補益腎精。
  • 滋補筋節: 桂枝與川斷搭配,能補益筋骨。
  • 疏通氣機: 枳殼與桔梗搭配,善於開胸膈,疏通氣機。
  • 活血化瘀: 桃仁與紅花搭配,善於通血脈,消除瘀血。

這些都是中藥配伍的要點,足夠後學者領悟中藥配伍的原理。

2. 第十節·六經總訣

以六經鈐百病。為確定之總訣。以三焦賅疫證。為變通之捷訣。

【秀按】病變無常。不出六經之外。《傷寒論》之六經。乃百病之六經。非傷寒所獨也。惟疫邪分布棄斥。無復六經可辨。故喻嘉言創立三焦以施治。上焦升逐。中焦疏逐。下焦決逐。而無不注重解毒。確得治疫之要。

【廉勘】俞東扶曰。《內經》云、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是指諸凡驟熱之病。皆當從類傷寒觀。蓋不同者但在太陽。其餘則無不同。溫熱病只究三焦。不講六經。此屬妄言。仲景之六經。百病不出其範圍。豈以傷寒之類。反與傷寒截然兩途乎。葉案云。溫邪吸自口鼻。此亦未確。

白話文:

以六經來診治所有疾病,是確定不變的總原則。而以三焦來理解疫病,則是靈活應變的捷徑。疾病變化無常,但都逃不出六經的範疇。《傷寒論》中的六經,是所有疾病的六經,並非專屬於傷寒。只是疫邪的分布和驅除方式不同,無法再用六經來辨別,所以喻嘉言創立了三焦來治病。上焦升發,中焦運化,下焦排泄,皆以解毒為重,確實掌握了治療疫病的要訣。

俞東扶說,《內經》中提到「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指的是所有突然發熱的疾病,都應該從傷寒的角度來觀察。因為除了太陽經不同之外,其他經絡都相同。溫熱病只研究三焦,不講六經,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仲景的六經,涵蓋了所有疾病,怎麼可能因為是傷寒之類,就與傷寒完全截然不同呢?葉案說溫邪從口鼻吸入,這也不正確。

仲景明云伏氣之發。李明之王安道俱言冬傷於寒。伏邪自口內而發。奈何以吳又可《溫疫論》牽混耶。惟傷寒則足經為主。溫熱則手經病多耳。要訣在辨明虛實。辨得真方可下手。平素精研仲景《傷寒論》者。庶有妙旨。此與楊慄山所云。溫病與傷寒。初病散表。前一節治法雖曰不同。

而或清或攻。後一節治法原無大異。其言適合。由此觀之。定六經以治百病。乃古來歷聖相傳之定法。從三焦以治時證。為後賢別開生面之活法。其實六經三焦。皆創自《內經》。姑述發明三焦者。《內經》云。傷於風者上先受。傷於濕者下先受。又曰、燥熱在上。濕氣居中。

白話文:

仲景先生曾說,伏氣發作的原因,李明王、安道等人也皆認為是冬日受寒所致,邪氣從口鼻入侵而發病。為何要將吳又可的《溫疫論》牽扯進來呢?

要知道,傷寒病以足經為主,溫熱病則以手經病症較多。关键在于辨明虛实,辨得真假才能对症下藥。平时精研仲景《伤寒论》的人,或许能从中得到妙处。

這與楊慄山所言,溫病與傷寒,初期病症都散在表層,前一階段的治療方法雖然說不同,

但無論是清熱還是攻邪,後一階段的治療方法其實並無太大差異,他的說法很合適。由此可見,

以六經來治療百病,是古來聖賢相傳的定法。而從三焦來治療時疫,則是後人另闢蹊徑的活法。

其實六經三焦,都起源於《內經》。姑且說說《內經》中關於三焦的論述。《內經》說,受風邪者,上半身先受影響,受濕邪者,下半身先受影響。又說,燥熱在上,濕氣在中。

風寒在下。火遊行其間。又曰、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中。旁取之。病在下。取之上。是《內經》論病施治。亦不執定六經也。厥後喻西昌從疫證創立三焦治法。葉長洲從《內經》六元發明三焦治法。分出衛氣營血淺深辨法。吳淮陰乃演其說曰。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恆。治下焦如權。

又曰、補上焦如鑑之空。補中焦如衡之平。補下焦如水之注。廉臣細參吳氏條辨峙立三焦。遠不逮俞氏發明六經之精詳。包括三焦而一無遺憾。噫、《通俗傷寒論》。真堪為後學師範。

【榮齋按】《傷寒論》的六經,以證候為骨幹,以治療為主旨;歷來注家,只有唐容川標出六經病的提綱,比較合理。但他解釋六經涵義,仍不能超出諸家牽強模糊的範疇。惲鐵樵先生對於六經的見解,是很突出的。他說:「六經者,就人體所有之病狀,為之界說者也。是故病然後有六經可言,不病直無其物。

白話文:

風寒在身體下部,熱氣在身體內部游走。古籍中也說,疾病在身體上部,就從下部治療;疾病在身體中部,就從旁邊治療;疾病在身體下部,就從上部治療。這就是《內經》中論述疾病和施治的原則,也不拘泥於六經。後來,喻嘉言從瘟疫證候創立了三焦治法,葉天士從《內經》六元理論發展了三焦治法,並分出衛氣、營血、淺深等辨證方法。吳鞠通進一步闡述說,治療上焦要像羽毛一樣輕靈,治療中焦要像恆河一樣平穩,治療下焦要像權衡一樣得當。

古籍中還說,補益上焦要像鏡子一樣虛靈,補益中焦要像秤桿一樣平衡,補益下焦要像水流一樣灌注。廉臣細緻地參照吳鞠通的論述,建立了三焦治法,但與俞氏發明六經的精細詳盡相比,仍然有所不及。俞氏將三焦包含在內,沒有遺漏。唉,《通俗傷寒論》真是後輩學習的典範!

《傷寒論》中的六經,以證候為核心,以治療為目的。歷代注家,只有唐容川明確指出六經病的綱領,比較合理。但他解釋六經的含義,仍然脫離不了以往牽強模糊的範圍。惲鐵樵先生對於六經的見解,非常突出。他說:「六經,是根據人體存在的病症,進行界定的。所以只有生病了,才能談六經,沒有生病就沒有六經。」

」言簡意賅,可以說是一個定義。陸淵雷先生在《傷寒今釋》里,說明:六經是病理上的一個分野,它的裡面,包括若干病證。如:太陽病、則包括太陽經證,太陽腑證,太陽變證;陽明病、則包括陽明經證,陽明腑證;少陽病、則包括少陽經證,少陽腑證;太陰病、則包括太陰純陰證,太陰純陽證;少陰病、則包括少陰協火證,少陰協水證;厥陰病、則包括厥多熱少證、厥少熱多證;每證之下又分為若干細目。這樣有條不紊,綱舉目張的理論,在發揚祖國醫學之今日,實占重要地位。

凡勘外感病。必先能治傷寒。凡勘傷寒病。必先能治陽明。陽明之為病。實證多屬於火。虛證多屬於水。暴病多屬於食。久病多屬於血。

白話文:

“言簡意賅”可以用来定义中医的六经理论。陆渊雷先生在《伤寒今释》中解释,六经是疾病病理的一种分类,包含了许多病症。例如:太阳病包括太阳经证、太阳腑证、太阳变证;阳明病包括阳明经证、阳明腑证;少阳病包括少阳经证、少阳腑证;太阴病包括太阴纯阴证、太阴纯阳证;少阴病包括少阴协火证、少阴协水证;厥阴病包括厥多热少证、厥少热多证。每个病证下又细分为许多更具体的病症。这种条理分明、纲举目张的理论,在今天发扬祖国医学方面,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研究外感病,必须先能治疗伤寒;研究伤寒病,必须先能治疗阳明病。阳明病的实证多属于火,虚证多属于水,暴病多属于食,久病多属于血。

【秀按】傷寒六經並重。而俞氏獨注重陽明者。以風寒、暑濕、濕溫、溫熱。一經傳到陽明。皆成燥火重病。其生其死。不過浹辰之間。即日用對病真方。尚恐不及。若僅視同他病。力求輕穩。緩緩延之。而病多有迫不及待者。俞氏善用涼瀉。故能善治陽明。而名醫之名。亦由此得。

其實臨證審病。火化水化。傷食蓄血。分析極清。即所用方法。輕重合度。非率爾操觚者比。

【廉勘】陸九芝曰。病在陽明之經。雖大不大。一用芩連膏知。即能化大為小。病到陽明之腑。不危亦危。非用硝黃枳樸。不能轉危為安。病應下。下之安。乃為穩當。勿專認不敢下而致危者為穩當也。語最精審。

白話文:

伤寒六经都重要,但俞氏独独重视阳明经。因为风寒、暑湿、湿温、温热,只要传到阳明经,都会变成燥火重病。病人能不能活,可能就在一两天之间,所以即使是日常用药,也要对症下药,否则就可能来不及。如果只把它当作其他病来治,想着慢慢调理,病势却往往不容许你拖延。俞氏善用凉泻之法,所以才能治好阳明经的病,也因此名声大噪。

实际上,临床上判断病症时,要仔细分析火化水化、伤食蓄血等情况,才能对症用药,轻重得当,绝非草率行事的人能比。

陆九芝说:病在阳明经,即使看起来不严重,也要用芩连膏知来化解,才能把大病化小。病到了阳明腑,即使不危急,也存在危险,必须用硝黄枳樸才能转危为安。如果病需要泻下,就应该果断泻下,才是稳妥的做法,不要一味害怕泻下,反而导致病情危急,这才是真正的稳妥。这句话说得非常精辟。

凡傷寒證。惡寒自罷。汗出而熱仍不解。即轉屬陽明之候。當此之時。無論風寒暑濕。所感不同。而同歸火化。

【秀按】風寒暑濕。悉能化火。故火病獨多。火必就燥。陽明專主燥氣。故久必歸陽明。

傷寒本無定體。中陽溜經。中陰溜腑。惟入陽經氣分。則太陽為首。入陰經血分。則少陰為先。

【秀按】《靈樞》病形篇曰。中於面則下陽明。中於項則下太陽。中於頰則下少陽。其中於膺背兩脅亦中其經。又曰中於陰者常從䟰臂始。柯韻伯注《傷寒論》云。本論太陽受邪。有中項中背之別。中項則頭項強痛。中背則背強𠘧𠘧也。陽明有中面中膺之別。中面則目痛鼻乾。

白話文:

如果患了傷寒,原本的惡寒症狀消失,接著又出汗,但發熱卻沒有減退,那就轉變為陽明經的表現。此時無論是風寒暑濕,所感受的邪氣不同,但都會歸屬於火化。

風寒暑濕,都能化為火,所以火病特別多。火性喜燥,陽明經主宰燥氣,因此久病必定歸屬於陽明經。

傷寒沒有固定的病體,陽氣會流注經絡,陰氣會流注臟腑。如果邪氣入侵陽經氣分,則太陽經是首要受邪的部位;如果邪氣入侵陰經血分,則少陰經是首要受邪的部位。

《靈樞》中提到,如果病邪入侵面部,就會向下流注陽明經;入侵項部,就會向下流注太陽經;入侵頰部,就會向下流注少陽經。此外,病邪入侵胸背兩側,也會影響其所在的經絡。同樣的,書中還提到,病邪入侵陰部,通常會從手臂開始。柯韻伯在註解《傷寒論》時指出,太陽經受邪,會分為中項和中背。中項則頭項強痛,中背則背部強硬疼痛。陽明經則會分為中面和中膺。中面則眼睛疼痛、鼻腔乾燥。

中膺則胸中痞硬也。少陽有中頰中脅之別。中頰則口苦咽乾。中脅則脅下痞硬也。此岐伯中陽溜經之義。其云邪中於陰。從䟰臂始者。謂自經及臟。臟氣實而不能容。則邪還於腑。故本論三陰。皆有自利證。是寒邪還腑也。三陰皆有可下證。是熱邪還腑也。此岐伯中陰溜腑之義。

至於太陽主通體毫毛。為膚表之第一層。故風寒必首傷太陽。然亦有不從太陽。而竟至手太陰肺經者。以肺主皮毛。《內經》所謂風寒客於人。病入舍於肺是也。手少陰經屬心。心主血。病入陰經血分。自當先傳少陰。然亦有不先傳少陰。而竟至足厥陰肝經者。以肝主藏血。

《內經》所謂風氣通於肝。入則發驚駭是也。又云風寒雖入舍於肺。弗治。病即傳而行之肝也。此皆擴充傷寒本無定體之義。故傷寒有循經傳。越經傳。並經傳。逆經傳。首尾傳。各種傳變之不同。

白話文:

胸部正中感到堵塞,就說明胸腔內部有痞硬之感。少陽經分為中頰和中脅兩部分。中頰病變會導致口苦咽乾,中脅病變則會引起脅肋下方的痞硬。這是岐伯所言少陽經循行之理。

岐伯說邪氣入侵陰經,從手太陽經開始。這表示邪氣從經絡蔓延到臟腑。如果臟腑氣血充實,容納不下邪氣,邪氣就會回流到腑臟。因此,本論中三陰經皆有自利證,是寒邪回流至腑臟的表現;三陰經皆有可下證,則是熱邪回流至腑臟的表現。這是岐伯所言少陰經循行之理。

太陽經主司全身的毛髮,是人體表面的第一道防線。因此,風寒之邪必定首先侵犯太陽經。但也有不經太陽經,直接到達手太陰肺經的。這是因為肺主皮毛,《內經》中所說的「風寒客於人,病入舍於肺」就是這個道理。手少陰經屬心,心主血。病邪入侵陰經血分,理應先傳入少陰經。但也有不先傳入少陰經,直接到達足厥陰肝經的。這是因為肝主藏血,《內經》中所說的「風氣通於肝,入則發驚駭」就是這個道理。又有「風寒雖入舍於肺,弗治,病即傳而行之肝也」。這都是擴充了傷寒病無固定病位的觀點。所以,傷寒病有循經傳、越經傳、並經傳、逆經傳、首尾傳等各種傳變方式。

凡勘傷寒。先明六氣。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濕氣居中,火遊行其間。不病則為六元。病即為六淫。

【秀按】熱指暑言。四時之序。春為風。夏為暑。長夏為濕。秋為燥。冬為寒。皆有外因。火則本無外因。然《內經》言百病之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則並及於火而為六。病則名曰六淫。蓋以風暑濕燥寒感於外。火即應之於內。則在內之火。即此在外之五氣有以致之。故火但曰遊行其間。後賢所以有五氣皆從火化之說也。

【廉勘】氣交之病。未有不因此六者。六氣之病。前哲王秉衡皆主外因。爰述其說曰。傷寒為外感之總名。仲景《傷寒論》。統論外感之祖書。風暑濕燥寒。乃天地之氣行於四時者也。惟夏令屬火。日光最烈。《內經》云。歲火太過。炎暑流行。明指烈日之火而言。然春秋冬三時之暖燠。

白話文:

判斷傷寒病症,首先要了解六氣。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濕氣居中,火氣則在其中遊走。沒有病的時候,就稱之為六元;一旦生病,就稱為六淫。

熱指的是暑氣。一年四季的變化,春天為風,夏天為暑,長夏為濕,秋天為燥,冬天為寒,這些都是外在因素。火氣本身並無外在因素,但《內經》說百病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所以火氣也包含在內,因此稱為六氣。生病時稱為六淫,是因為風暑濕燥寒從外部侵入,火氣則在內部應對。所以內部的火氣,是由外部的五氣導致的。因此,火氣只說遊走其間。後世的醫家因此有五氣皆從火化而來的說法。

氣交之病,沒有不因為這六氣而發生的。六氣的病症,前賢王秉衡都認為是外在因素。他解釋說,傷寒是外感疾病的總稱,仲景的《傷寒論》是論述外感疾病的祖籍。風暑濕燥寒,是天地之氣在四季中運行的結果。唯獨夏天屬火,陽光最烈, 《內經》說「歲火太過,炎暑流行」, 明顯是指烈日之火。然而,春秋冬三季的溫暖,都是來自火氣。

無非離照之光熱。因皆不可以暑稱。故軒歧於五氣之下。贅一火字。且其言暑。明曰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其性為暑。是暑賅熱與火二者而言。經旨已深切著明矣。而人之火病獨多者。以風寒暑濕。悉能化火。五志過動。無不生火。則又天氣與人性交合化火之大源也。

【榮齋按】六氣來從四時,四時有溫、涼、寒、暑,萬物以生長收藏。人處四時之中,每一時期有一時期特殊的感覺。春夏和煦,秋冬凜冽,此其常也。反常則病。惲鐵樵先生對六氣有卓越的理解,他說:「風非空氣鼓動之風,寒非直覺之寒,火非燃燒物質之火。《內經》曰:風勝則動,寒勝則痛,暑勝則浮,燥勝則乾,濕勝則濡瀉。

白話文:

所謂的暑氣,不過是太陽光熱的影響。因為不能單純以「暑」來概括,所以《內經》將其列在五氣之下,額外加了一個「火」字。而且文中提到「暑」,也明確指出,在天上是熱,在地下是火,其特性就是暑。由此可見,暑氣包含了熱和火這兩個要素,經文已深入淺出地說明了。然而,人體的火病為何特別多呢?因為風寒暑濕都能化為火,五志過度也都會產生火,所以天氣和人體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火,才是火病的主要來源。

風寒燥濕乃氣候之名詞,動、痛、濡瀉,乃人體所標著;此必天人相合而後見者。所以六氣者,是人體感氣候之變化而著之病狀也。」

凡勘傷寒。首辨六氣。次辨陰陽虛實。陰證必目瞑嗜臥。聲低息短。少氣懶言。身重惡寒。陽證必張目不眠。聲音響亮。口臭氣粗。身輕惡熱。虛證必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實證必脈盛。皮熱。腹脹。悶瞀。前後不通。

【秀按】此辨陰陽虛實之總訣。

傷寒新感。自太陽遞入三陰。溫熱伏邪。自三陰發出三陽。惟疫邪吸自口鼻。直行中道。流布三焦。一經雜見二三經證者多。一日驟傳一二經。或二三經者尤多。

白話文:

風寒燥濕指的是氣候的特性,而身體的疼痛、痠痛、腹瀉等等症狀,則是人體對這些氣候變化所產生的反應。這些病症的出現,一定是因為人體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所以,我們所說的六氣,就是指人體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而出現的各種病症。

判斷傷寒,首先要辨別六氣,其次要區分陰陽虛實。陰證的病患通常會出現眼皮沉重、嗜睡、聲音低沉、呼吸短促、氣喘、懶得說話、身體沉重、怕冷等症狀。陽證的病患則會眼睜睜地睡不著,聲音洪亮,口臭氣粗,身體輕盈,怕熱。虛證的病患脈搏細弱,皮膚冰冷,氣息微弱,經常腹瀉,食慾不佳。實證的病患脈搏強勁,皮膚發熱,肚子脹滿,神志不清,排便不暢。

這段話是辨別陰陽虛實的總訣竅。

傷寒初期,病邪會從太陽經循序漸進地侵入三陰經。溫熱病的病邪會潛伏在三陰經,然後發作於三陽經。只有疫病的邪氣,會直接從口鼻進入人體,穿過中焦,散布至三焦。因此,傷寒病症常會出現一經兼見二三經的表現,甚至一日內迅速傳播至二三經。

【秀按】傷寒之邪。自表傳裡。里證皆表證所侵人。溫熱之邪。自里達表。表證皆里證所浮越。惟疫邪由膜原中道。隨表裡虛實乘隙而發。不循經絡傳次。亦不能一發便盡。吳又可發明九傳。及熱結旁流。膠閉而非燥結。皆為特識。

凡病傷寒而成溫者。陽經之寒變為熱。則歸於氣。或歸於血。陰經之寒變為熱。則歸於血。不歸於氣。

【秀按】傷寒由氣分陷入血分。溫熱由血分轉出氣分。故傷寒多始自太陽。溫熱多始自陽明。或始自少陰。此即熱歸於氣或歸於血之明辨也。

病無伏氣。雖感風寒暑濕之邪。病尚不重。重病皆新邪引發伏邪者也。惟所伏之邪。在膜原則水與火互結。病多濕溫。在營分則血與熱互結。病多溫熱。邪氣內伏。往往屢奪屢發。因而殞命者。總由邪熱熾盛。鬱火薰蒸。血液膠凝。脈絡窒塞。營衛不通。內閉外脫而死。

白話文:

傷寒的邪氣從表傳入裡,裡證都是表證入侵人體造成的。溫熱的邪氣從裡達表,表證都是里證浮越出來的。只有疫邪從膜原中道,隨著表裡虛實乘隙而發,不循經絡傳遞,也不會一次發病就全部結束。吳又可發明了九傳,以及熱結旁流、膠閉而非燥結,這些都是獨特的見解。

凡是患了傷寒變成溫病的,陽經的寒氣變為熱氣,就會歸於氣分或血分;陰經的寒氣變為熱氣,則歸於血分,不歸於氣分。

傷寒是由氣分陷入血分引起的,而溫熱是由血分轉出氣分引起的。所以傷寒大多始於太陽經,溫熱大多始於陽明經或少陰經。這就是熱氣歸於氣分或血分的明確辨別。

疾病沒有潛伏的邪氣,即使感染了風寒暑濕的邪氣,病情也不嚴重。重病都是新邪氣引發潛伏邪氣造成的。潛伏的邪氣如果在膜原,則水火互結,疾病多為濕溫;如果在營分,則血熱互結,疾病多為溫熱。邪氣內伏,往往反复發作,最終導致死亡。這都是因為邪熱熾盛,鬱火薰蒸,血液膠凝,脈絡阻塞,營衛不通,內閉外脫而死。

【秀按】伏氣有二。傷寒伏氣。即春溫夏熱病也。傷暑伏氣。即秋溫冬溫病也。所伏之氣不同。而受病之體質各異。故治法與傷寒傷暑正法亦異。且邪伏既久。氣血亦鈍而不靈。靈其氣機。清其血熱。為治伏邪第一要義。但人之臟性有陰陽。體質有強弱。故就中又有輕重虛實之分焉。

【廉勘】伏氣溫病。有兼風、兼寒、兼濕、兼毒之不同。伏氣熱病。有兼氣、兼濕、兼燥之不同。惟伏暑之邪。古無是說。至深秋而發者。始見於華氏《指南》。霜未降者輕。霜既降者重。冬至尤重。然竟有伏至來春始發者。由於秋暑過酷。冬令仍溫。收藏之令不行。中氣因太泄而傷。

白話文:

所謂伏氣,指的是兩種情況:一種是傷寒伏氣,也就是春天溫熱、夏天炎熱的病;另一種是傷暑伏氣,也就是秋天溫熱、冬天溫熱的病。兩種伏氣所隱藏的邪氣不同,患者體質也各不相同,因此治療方法也與一般的傷寒或傷暑不同。由於邪氣潛伏時間較長,氣血也變得遲鈍不靈活,所以疏通氣機、清熱降火是治療伏邪的首要原則。不過,人體臟腑有陰陽之分,體質也有強弱之別,所以治療上也要區分輕重虛實。

伏氣溫病的表現形式又可以分為兼風、兼寒、兼濕、兼毒等不同類型,而伏氣熱病則有兼氣、兼濕、兼燥等不同表現。至於伏暑之邪,古書上沒有明確的記載。直到華佗的《指南》才提到深秋發作的伏暑,霜降前發作的較輕,霜降後發作的較重,冬至時最為嚴重。有些伏暑甚至會延至來年春天才發作,這是因為秋季暑熱過於酷烈,冬季氣候仍溫暖,導致收藏之令無法順利進行,導致中氣過度消耗而受損。

邪熱因中虛而伏。其綿延淹滯。較《指南》所論更甚。調治之法則尤難。非參耆所能托。非芩連所能清。惟藉輕清靈通之品。緩緩撥醒其氣機。疏透其血絡。

始可十救一二。若稍一呆鈍。則非火閉。即氣脫矣。臨證者不可不細審也。

六經實熱。總清陽明。六經虛寒。總溫太陰。六經實寒。總散太陽。六經虛熱。總滋厥陰。

【秀按】此治六經寒熱虛實之總訣。非博歷知病者不能道。

外風宜散。內風宜熄。表寒宜汗。裡寒宜溫。傷暑宜清。中暑宜開。伏暑宜下。風濕寒濕。宜汗宜溫。暑濕芳淡。濕火苦泄。寒燥溫潤。熱燥涼潤。上燥救津。中燥增液。下燥滋血。久必增精。鬱火宜發。實火宜瀉。暑火宜補。陰火宜引。

白話文:

邪熱因為身體虛弱而潛伏在體內,久久不散,比《指南》所記載的還要嚴重。治療起來非常困難,單靠人參、黃芪等藥物無法扶持正氣,黃芩、黃連等藥物也無法完全清熱,必須依靠輕清靈通的藥物,慢慢地喚醒氣機,疏通血脈,才能勉強挽救一二。如果稍有遲疑,就會導致火閉或氣脫,臨床上一定要仔細診斷。

六經實熱,總歸要清熱陽明經;六經虛寒,總歸要溫補太陰經;六經實寒,總歸要散寒太陽經;六經虛熱,總歸要滋陰厥陰經。

這段話是治療六經寒熱虛實的總體法則,只有經驗豐富的醫者才能精通其中道理。

外風要散,內風要熄;表寒要發汗,裡寒要溫暖;傷暑要清熱,中暑要開竅;伏暑要清熱解毒;風濕寒濕要發汗溫暖;暑濕要用芳香淡滲的藥物,濕火要用苦寒泄熱的藥物;寒燥要用溫潤的藥物,熱燥要用涼潤的藥物;上燥要救津,中燥要增液,下燥要滋血;久病要增精;鬱火要疏泄,實火要瀉火,暑火要補氣,陰火要引導。

【秀按】此治四時六淫之總訣。風無定性。視寒熱燥濕為轉移。故風寒溫散。風熱涼散。風燥辛潤。風濕辛燥。寒與暑為對待。燥與濕為對待。各宜對證發藥。惟火證獨多。如風寒濕閉郁表氣。鬱而化火者。治宜辛溫發散。內傷飲食生冷。遏而化火者。治宜辛熱消導。此二者。

皆為鬱火。《內經》所謂火鬱發之也。外感溫暑燥熱。增助內熱成火者。治宜辛涼甘潤。內傷飲食辛熱。致火得熱愈熾者。治宜苦寒消導。此二者。皆為實火。

丹溪所謂氣有餘便是火。《內經》所謂實者瀉之是也。氣不足。致令脾陽鬱而成火者。李東垣所謂陽虛發熱也。治宜甘溫以補中氣。少佐甘涼以瀉浮火。腎水虛。致令肝火沖而上炎者。朱丹溪所謂陰虛發熱也。治宜甘平以滋真水。少佐酸辛以泄相火。此二者。皆為虛火。《內經》所謂精氣氣奪則虛。

白話文:

這段話主要講述了中醫治療四時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的總體原則。

風的特性多變,會隨寒熱燥濕的變化而改變,因此治療風寒要溫散,風熱要涼散,風燥要辛潤,風濕要辛燥。寒與暑、燥與濕是相互對立的,治療時要根據不同的病症對症下藥。

特別要注意火證,火證分為鬱火和實火。風寒濕邪閉郁於表,鬱而化火者,宜用辛溫發散的藥物;內傷飲食生冷,遏而化火者,宜用辛熱消導的藥物。這兩種情況都是鬱火,就像《內經》中所說「火鬱發之」。

外感溫暑燥熱,加重內熱形成實火者,宜用辛涼甘潤的藥物;內傷飲食辛熱,導致火熱更甚者,宜用苦寒消導的藥物。這兩種情況都是實火,就像丹溪所說「氣有餘便是火」,《內經》中所說「實者瀉之」一樣。

氣不足導致脾陽鬱而化火者,就是李東垣所說的陽虛發熱,宜用甘溫補中氣,佐以甘涼瀉浮火;腎水虛,導致肝火上炎者,就是朱丹溪所說的陰虛發熱,宜用甘平滋真水,佐以酸辛泄相火。這兩種情況都是虛火,就像《內經》中所說「精氣氣奪則虛」一樣。

虛者補之是也。若夫鬱火實火虛火之外。別有一種陰火者。此即陰盛格陽之火。亦即陰極似陽之火。《木華海賦》所謂陽冰不治。陰火潛然者也。其於病也。雖見種種火象。如面赤戴陽。除中能食。手足躁擾。欲入泥水中坐。而用藥則惟大辛大熱。直破其陰以回陽。少佐甘鹹。

以引火歸元。惟溫熱伏邪。最多假陰火證。如熱壅於上。氣不下行。而見熱深厥深。兩足如冰。或兩手亦冷。確似下寒上熱之證者。切不可誤認為陰火。輒用桂附。而曰迎陽破陰。導龍歸海。以致酷烈胃液。爍涸腎陰。禍不旋踵。吾輩其審慎之。

傷寒一發汗而表寒即解。溫熱一發汗而裡熱愈熾。故傷寒以發表為先。溫熱以清裡為主。傷寒多傷陽。故末路以扶陽為急務。溫熱多傷陰。故末路以滋陰為要法。扶陽滋陰。均宜側重陽明。

白話文:

虛弱的人就應該補益,這是自然道理。除了鬱火、實火、虛火之外,還有一種陰火。這種陰火就是陰氣盛而陽氣被抑制的火,也就是陰氣極盛而表現出陽氣的火。《木華海賦》裡所說的「陽冰不治,陰火潛然」就是指這種火。陰火發病時,雖然表現出各種火象,例如臉紅、頭頂發熱、食慾亢進、手足煩躁,想要浸在泥水中坐著,但用藥卻要用辛熱的藥物,直接破除陰氣以恢復陽氣,稍微配合甘、鹹味藥物,引導火氣歸於根本。

溫熱病邪最容易假借陰火的表現,例如熱邪壅滯在上,氣機不能下降,表現為熱邪深在,厥逆深重,雙腳如同冰塊,或雙手也冷,看起來像是下寒上熱的症狀,千萬不可誤認為陰火,隨便用桂枝、附子等藥物,以「迎陽破陰,導龍歸海」的治療方法,這樣會導致胃液過於辛辣,灼傷腎陰,後果不堪設想,我們應該謹慎用藥。

傷寒病剛開始就用發汗的方法,表寒就能解除。溫熱病剛開始就用發汗的方法,反而會使裡熱更加旺盛。因此,治療傷寒以發散表邪為先,治療溫熱病以清熱解毒為重。傷寒病多傷陽氣,所以到後期,應該以扶陽為急務。溫熱病多傷陰氣,所以到後期,應該以滋陰為要法。扶陽、滋陰都應該側重於陽明經。

【秀按】傷寒注重寒水。表分實寒。自宜發汗。裡氣虛寒。自宜扶陽。溫熱歸重燥火。初治清裡。末治滋陰。前哲確定之成法。如伏熱發於上焦。虛煩懊憹。與梔豉湯。伏熱發於中焦。乾燥煩渴。與白虎湯。伏熱發於下焦。小便赤熱。與豬苓湯。上焦清宣。中焦清降。下焦清利。

此皆清裡之法也。惟滋陰一法。其先後緩急之間。最宜分際清析。但俞氏獨重陽明者。以胃為十二經之海。五臟六腑之大源也。以余所驗。未經汗下和解者。為陽盛致燥之陽明。以清火瀉陽為急。已經汗下和解者。為陰枯致燥之陽明。以潤燥滋陰為主。滋陰藥之先後宜否。當以此為標準。

白話文:

傷寒病症主要著重在寒水,表證屬於實寒,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裡證屬於虛寒,應該用扶陽的方法治療。溫熱病症則以燥火為主,初期治療要以清裡為主,後期治療則要以滋陰為主。這些都是前人確定的治療方法。

比如伏熱發在人體的上焦,出現虛煩懊憹的症狀,就應該服用梔子豉湯;伏熱發在中焦,出現乾燥煩渴的症狀,就應該服用白虎湯;伏熱發在下焦,出現小便赤熱的症狀,就應該服用豬苓湯。上焦用清宣的方法,中焦用清降的方法,下焦用清利的方法,這些都是清裡的方法。

滋陰的方法也有先後緩急之分,必須要清楚分辨。俞氏獨重陽明,認為胃是十二經的匯聚之處,是五臟六腑的根本。根據我的經驗,沒有經過汗下和解的陽明,屬於陽盛致燥,應該以清火瀉陽為急;已經經過汗下和解的陽明,屬於陰枯致燥,應該以潤燥滋陰為主。滋陰藥物的先後順序是否得當,應該以此為標準。

邪留氣分。每易疏透。輕則自汗而解。重則解以戰汗狂汗。邪留血分。恆多膠滯。輕則發疹而解。重則解以發癍發瘡。

【秀按】氣、輕清也。正虛邪實。邪氣與正氣爭。則發戰汗出而解。正不虛。邪已甚。正氣欲逼邪外出。與邪氣競爭。則發狂汗出而解。邪正俱衰。陰陽自和。則不戰不狂。汗自出而解。邪之從自汗戰汗狂汗而解者以此。至於血、重濁也。邪留血分。則邪氣遏伏甚重。急則從疹癍解。

稍緩則從瘡瘍解。皆為外解。若邪不從外解而傳裡。則依附胃腸糟粕。必從大便解。傷寒重病然。溫熱伏邪然。時行疫病亦然。

《內經》治傷寒。只有汗下兩法。謂未入於腑者。可汗而已。已入於腑者。可下而已。又云、發表不遠熱。攻裡不遠寒。治法何等直捷。余謂發表不但一汗法。凡發疹、發癍、發瘄、發痘、使邪從表而出者。皆謂之發表。攻裡亦不僅一下法。凡導痰、蠲飲、消食、去積、通瘀、殺蟲、利小便、逐敗精、使邪從里而出者。皆謂之攻裡。

白話文:

如果病邪停留在人體的氣分,通常容易疏通。輕微的病症會透過自汗而痊癒,嚴重的病症則會透過戰汗或狂汗來解除。如果病邪停留在人體的血分,則常會導致膠滯。輕微的病症會透過發疹而痊癒,嚴重的病症則會透過發癍或發瘡來解除。

【秀按】此語極為明通。凡邪從外來。必從外去。發表固為外解。攻裡亦為外解。總之使邪有出路而已。使邪早有出路而已。即有人虛證實者。不過佐以托邪之法。護正之方。究當以祛邪為主。邪早退一日。正即早安一日。此為治一切感證之總訣。

邪去正乃安。故逐邪以發表攻裡為先。正足邪自去。故扶正以滋陰補陽為主。古人去病補虛。總不外發表、攻裡、滋陰、補陽四大要法。

【秀按】凡治傷寒。必先去病。病去則虛者亦生。病留則實者亦死。不拘風寒暑濕溫熱疫癘。總以逐邪為功。宜發則發。宜攻則攻。不必論邪之同異。惟四損四不足。如大勞大欲及大病久病後。氣血兩虛。陰陽並虧。名為四損。若感時邪。正氣先虧。邪氣自陷。此為內傷兼外感。

白話文:

這段話講的是治病的原則,認為外來的邪氣要從外排出,無論是發汗還是攻裡,都是讓邪氣有出路。即使是虛證,也應以祛邪為主,扶正為輔,因為邪氣早一天退,正氣就能早一天恢復。治療一切感證的關鍵在於趕走邪氣。

治療疾病要先祛除病邪,病邪去除了,虛弱的人也能恢復。病邪留著,即使強壯的人也會死亡。無論是風寒暑濕溫熱疫癘,都要以驅逐邪氣為目的。該發汗就發汗,該攻裡就攻裡,不必拘泥於邪氣的種類。只有那些勞累過度、縱慾過度、大病久病後導致氣血兩虛、陰陽虧損的人,才需要補虛,這叫做“四損”。如果因為感染時邪,導致正氣先虧,邪氣入侵,這就叫做“內傷兼外感”。

凡遇此等。不可以常法正治。當從其損而調之。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營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揭其腎者益其精。調之不愈者。稍以常法治之。一損二損。輕者或可挽回。重者治之不及。三損四損。化源已絕。枯魄獨存。雖盧扁亦無所施其技矣。

若四不足。(1)氣不足。如氣不足以息。言不足以聽。或欲言而不能。感邪雖重。反無脹滿痞塞之證。(2)血不足。如面色痿黃。唇口刮白。或因吐衄血崩。或因產後亡血過多。或因腸風臟毒所致。感邪雖重。面目又無陽色。(3)陰不足。如五液乾枯。肌膚甲錯。感邪雖重。

白話文:

遇到這種情況,不能用一般方法治療,應該根據其受損部位進行調理。肺受損就補益氣血,心受損就調節營衛,脾受損就調整飲食,注意寒溫適宜,肝受損就放鬆緩解,腎受損就補益精氣。如果調養後仍不見好轉,可以稍微用常規方法治療。一次損傷,两次損傷,輕者或許可以挽回,重者就難以治療了。三次損傷,四次損傷,生命之源已斷,只剩下空殼,就算神醫扁鵲也無計可施。

如果出現四不足:(1) 氣不足,例如呼吸微弱、說話聲音低沉、想說話卻說不出來,即使感染邪氣很重,也不會有脹滿、痞塞等症狀。(2) 血不足,例如面色萎黃、嘴唇發白、因吐血、流鼻血、崩漏或產後失血過多、腸風臟毒引起的,即使感染邪氣很重,面容也缺乏血色。(3) 陰不足,例如體液枯竭、皮膚乾燥、指甲異常,即使感染邪氣很重,也...

應汗不汗。(4)陽不足。如四肢厥逆。下利清穀。肌體惡寒。恆多泄瀉。至夜益甚。或口鼻冷氣。感邪雖重。反無發熱燥渴苔刺等症。此為虛中夾實。若遇此等。宜急峻補。虛症補回。感邪未盡。稍從感症法治之。但必辨虛多實多。或標急本急。細參現症脈舌。如虛多實少而為本急者。

先補其虛以顧本。實多虛少而為標急者。先去其實以治標。若補後虛症不退。及加變症者危。去邪後正隨邪去。反現脫象者死。

【廉勘】凡時感病。夾脾虛者難治。夾腎虛者尤難治。蓋外感邪氣。多從汗下清泄而外解。若夾脾虛者。脾陽虛則表不能作汗。脾陰虛則里不任攻下。或得汗矣。則陽氣隨汗而脫。或得下矣。則陰氣從下而脫。即純用清泄。中氣亦不克支持。藥愈涼而邪愈遏。脾氣不得上升。

白話文:

應該要出汗卻不出汗,說明陽氣不足。患者可能出現四肢冰冷、腹瀉、怕冷、經常拉肚子,尤其晚上症狀更嚴重,甚至口鼻冰冷。雖然感染了外邪,卻沒有發燒、口渴、舌苔發刺等常見症狀。這是虛症夾雜著實症,應該先急救補虛。虛症補回後,如果外邪還未完全消除,就應該用治療感邪的方法來處理。但必須要辨別虛症多還是實症多,以及哪個更緊急。如果虛症多於實症,且虛症比較緊急,就應該先補虛以顧護根本。如果實症多於虛症,且實症比較緊急,就應該先去除實症以治療表象。如果補虛後虛症沒有退卻,反而出現新的症狀,就非常危險。如果去除邪氣後,正氣隨邪氣消失,出現虛脫的症狀,就可能致命。

需要注意的是,凡是時感疾病,如果夾雜著脾虛,就比較難治;如果夾雜著腎虛,就更難治。因為外感邪氣通常會通過出汗、腹瀉等方式排出體外。但如果患者脾陽虛弱,則表層無法出汗;如果脾陰虛弱,則內臟無法承受攻下之法。即使出汗了,陽氣也會隨汗液流失;即使腹瀉了,陰氣也會隨糞便流失。如果單純使用清泄的方法,中氣也無法支撐,藥物越涼,邪氣越被遏制,脾氣也無法上升。

往往中滿便泄。氣怯神倦。卒至自汗氣脫而死。又夾腎虛者。有陰虛陽虛之分。陽虛者。一經汗下清利。則脫絕之症隨見。陰虛者。一經汗下溫散。則枯竭之症隨見。往往邪未去而正氣即脫。到此虛實關頭。必須時時診察。

白話文:

常常會出現腹部脹滿並伴有腹瀉的情況。病人氣弱精神疲憊,突然間會出現自汗、氣脫而死亡的情況。對於伴有腎虛的患者,又有陰虛和陽虛的區分。如果是陽虛的患者,一旦經過發汗、攻下、清熱等治療方法,就會馬上出現脫絕的症狀。若是陰虛的患者,一旦經過發汗、攻下、溫熱等治療方法,就會立即出現枯竭的症狀。往往病邪還未去除,正氣就已經衰竭了。在這種虛實交界的關鍵時刻,必須要隨時進行診斷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