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六章·傷寒脈舌 (16)
第六章·傷寒脈舌 (16)
1. 第六節·辨舌質
辨質者,辨明其舌之木質也。其質雖滿舌屬胃,而內含經絡甚多,與心脾肝腎實互相關係。凡病之虛實,症之吉凶,多於此中診斷之。故辨質較觀形察色,尤為扼要。
凡舌質堅斂而兼蒼老,不論苔色白黃灰黑,病多屬實。舌質浮胖而兼嬌嫩,不拘苔色灰黑黃白,病多屬虛。此辨舌質老嫩,斷病虛實之要訣。
凡舌質柔軟,伸縮自由者,氣液自滋。舌質強硬,伸縮為難者,脈絡失養。但舌強與舌短不同,舌短者舌系收緊,舌強者舌質堅硬。此辨舌質軟硬,察液潤燥之要訣。
凡看舌質,先辨干滑燥潤。乾者津乏,捫之而澀。滑者津足,捫之而濕。燥者液涸,捫之而糙。潤者液充,捫之而滑。如病初起而舌即乾者,津竭可知。病久而舌尚潤者,液存可識。望之若干,捫之卻滑者,若濕熱蒸濁,其色黃亮。若瘀血內蓄,其色紫黯。望之若潤,捫之卻燥者。
若氣濁痰凝,其苔白厚。若氣虛傷津,其苔白薄。他如陰虛陽盛者,其舌必乾。陽虛陰盛者,其舌必滑。陰虛陽盛而火旺者,其舌必乾而燥。陽虛陰盛而火衰者,其舌必滑而潤。此辨舌質干滑燥潤,斷病津液充乏,陰陽盛衰之要訣。
凡舌質有光有體,不論白黃灰黑,刮之而裡面紅潤,神氣榮華者,凡病多吉。舌質無光無體,不拘有苔無苔,視之而裡面枯晦,神氣全無者,凡病皆凶。此辨舌質榮枯,斷病吉凶之要訣。
凡舌圓大碎嫩,其質紅潤者,皆屬心經虛熱,病尚可治。舌枯小卷短,其質焦紫者,皆屬肝腎陰涸,病多速死。此辨舌質圓嫩枯短,斷病虛熱陰涸之要訣。
凡舌色如朱柿,光如鏡面或如去膜豬腰子,或斂束如荔枝殼,或乾枯紅長,而有直紋透舌尖者,病皆不治。尚屬顯而易見之舌質已枯。更有生氣雖絕,而舌質上面,反罩一層苔色,潔白似雪花片,呆曰如豆腐渣,或如嚼碎飯子,㿠白兼青,枯白而起糜點,視其舌邊舌底,必皆干晦枯痿,
一無神氣。乃舌質已壞,臟氣皆絕也。病皆速死。此辨舌質無神無氣,斷病必死之要訣。
白話文:
第六節·辨舌質
辨別舌質,指的是辨明舌頭的質地。雖然舌體整體屬胃,但其中包含許多經絡,與心、脾、肝、腎都密切相關。各種疾病的虛實,以及症狀的吉凶,大多可以從舌質中診斷出來。因此,辨別舌質比觀察舌形和舌色更為重要。
舌質堅硬收斂且顯得蒼老,不論舌苔是白、黃、灰、黑,病情大多屬於實證。舌質浮腫且嬌嫩,不論舌苔是灰、黑、黃、白,病情大多屬於虛證。這是辨別舌質老嫩,判斷病情虛實的重要訣竅。
舌質柔軟,伸縮自如的,說明氣血津液滋養充足。舌質僵硬,伸縮困難的,說明經絡失養。但舌頭僵硬和舌頭短小不同,舌短是舌繫帶收緊,舌強則是舌質堅硬。這是辨別舌質軟硬,觀察津液潤燥的重要訣竅。
觀察舌質,首先要辨別乾燥、濕潤、乾燥、潤澤。乾燥的舌體津液不足,觸摸起來粗糙;濕潤的舌體津液充足,觸摸起來濕滑;乾燥的舌體液體枯竭,觸摸起來粗糙;潤澤的舌體液體充盈,觸摸起來光滑。如果疾病初期舌頭就乾燥,說明津液已竭;疾病久治而舌頭仍然濕潤,說明津液尚存。看起來濕潤,摸起來卻乾燥的,可能是濕熱蒸騰或瘀血內阻,顏色會呈現黃亮或紫暗。
如果氣機阻滯痰液凝結,舌苔會白厚;如果氣虛傷津,舌苔會白薄。其他情況,例如陰虛陽盛者,舌頭一定乾燥;陽虛陰盛者,舌頭一定濕潤;陰虛陽盛而火旺者,舌頭一定乾燥而粗糙;陽虛陰盛而火衰者,舌頭一定濕潤而光滑。這是辨別舌質乾燥、濕潤、乾燥、潤澤,判斷病情津液盈虧、陰陽盛衰的重要訣竅。
舌質有光澤有彈性,不論舌苔是白、黃、灰、黑,刮掉舌苔後舌體紅潤,精神飽滿,病情大多預後良好。舌質無光澤無彈性,不論有無舌苔,看起來舌體枯暗,精神萎靡,病情大多預後不良。這是辨別舌質榮枯,判斷病情吉凶的重要訣竅。
舌頭圓大、柔軟、紅潤,屬於心經虛熱,病情尚可治療。舌頭枯萎、小而卷曲、短小、焦黑紫暗,屬於肝腎陰液枯竭,病情多危及生命。這是辨別舌質圓嫩枯短,判斷病情虛熱陰竭的重要訣竅。
舌色像朱砂或柿子般鮮紅,光亮如鏡面或去膜豬腰子,或收縮如荔枝殼,或乾燥枯萎呈紅色且有直紋延伸至舌尖,這些情況都預示病情不可治療。這些都是舌質已枯的明顯表現。即使生命體徵消失,舌面上仍覆蓋一層潔白如雪花片、豆腐渣、嚼碎米飯般,或灰白夾雜青色、枯萎且出現糜爛點的舌苔,而舌邊、舌底都乾燥枯萎,沒有絲毫生機,這表示舌質已壞,臟腑氣血已絕,病情很快就會死亡。這是辨別舌質無神無氣,判斷病情必死的重要訣竅。
2. 第七節·心法提要
凡以舌苔之五色。分察五臟。乃五行之死法。不足以測四時雜感之變症。惟以苔色之白黃灰黑。舌色之紅絳紫青。察六經傳變之症候。確鑿可憑。歷驗不爽。醫家把握。首賴乎此。
凡舌上苔。有垢上浮是也。不論白黃灰黑。必先區分燥潤及刮之堅松者。以定胃腸津液之虛實。此為要訣。若無苔而舌色變幻。多屬心腎虛證。或肝膽風火證。甚則臟氣絕證。尤必察色光之死活。及木質之榮枯。辨其臟真絕與不絕。以決變症壞病之死生。最為要訣。
凡以手捫舌。滑而軟者病屬陰。粗而糙者病屬陽。固已。然虛寒者舌固滑而軟。而邪初傳裡。及真熱假寒。亦間有滑軟之舌。實熱者舌固粗而糙。而血虛液涸。及真寒假熱。亦或有粗糙之舌。其辨別處虛寒症。必全舌色淡白滑嫩。無餘苔。無點無罅縫。邪初傳裡症。全舌白滑而有浮膩苔。
寒滯積中者。舌亦相類。真熱假寒症。必全舌色白。而有點花、罅裂、積沙各實苔不等。而舌上之苔。刮亦不淨。舌底之色。卻多隱紅。若重刮之。沙點旁或少許出血。實熱症。及邪火入陰經症。全舌必有或黃或黑。積滯、乾焦、罅裂、芒刺等苔。血虛液涸症。全舌必絳色無苔。
或有橫直罅紋。而舌短小不等。真寒假熱症。全舌雖或有灰黑色及干糙焦裂芒刺厚苔。但鬆浮而不及邊沿。一輕擦即脫淨。舌底必淡白而不紅。或淡紅而舌圓大胖嫩。此以舌辨寒熱虛實。活法推求之要訣。
凡舌短由於生就者。無關壽夭。亦無藥可治。若因病縮短。則邪陷三陰。皆能短舌。先當辨其苔色。如舌紅短而有白泡者。少陰血虛火旺也。宜滋陰降火。舌黑短而苔乾焦者。厥陰熱極火逼也。宜急下存陰。尚可十救二三。惟舌短而卷。男子囊縮。婦人乳縮。乃臟腑熱極而肝陰已涸也。
雖多不治。能受大劑清潤瀉藥者。亦可十救一二。至於舌硬。有強舌、木舌、重舌、腫舌、大舌之分。強舌多痰熱症。木舌重舌多心經燥熱症。腫舌大舌多脾經濕熱症。總屬實熱。無虛火。尤以心經血熱為最多。此辨舌短舌硬之總訣。
凡看舌苔。黃苔易辨。但有表裡實熱症。絕少表裡虛寒症。表症風火暑燥。皆有黃苔。傷寒必邪傳裡入胃。其苔始黃。黑苔均屬裡症。無表症。寒熱虛實各症皆有。亦有煙苔染苔。較為難辨。灰苔則黑中帶紫。有實熱症。無虛寒症。有濕熱傳裡症。有時疫流行症。有郁痰停胸症。
有蓄血如狂症。其症不一。若淡灰即淡黑。黑中帶白。多寒中脾腎症。黴醬苔則黃赤兼黑。凡內熱久郁。夾食中暑。夾食傷寒傳脾。皆有此苔。不論何症何脈。皆屬實熱里症。無表分虛寒症。若白苔尤多錯雜。辨病較難。表裡寒熱虛實症皆有。且多夾色變色。有合併症。有半表裡症。
白話文:
第七節·心法提要
觀察舌苔的五種顏色,可以辨別五臟的病變,這是五行致病的規律。但單憑此法,不足以判斷因四季外感而產生的各種變異症狀。 應主要觀察苔色的白、黃、灰、黑,以及舌色的紅、絳、紫、青,來判斷六經傳變的症候,這樣診斷結果才可靠準確,經久驗證,從未有過差錯。醫生診斷疾病,首先就應該掌握這一點。
舌苔是指舌面上附著的垢物。不論是白、黃、灰、黑苔,都要先區分其乾燥濕潤的程度和刮拭時的堅實鬆軟程度,以此來判斷胃腸津液的虛實,這是診斷的關鍵。如果沒有舌苔而舌色卻變化多端,大多屬於心腎虛證,或肝膽風火證,嚴重者則為臟腑氣息衰竭之證。尤其必須觀察舌色的光澤死活,以及舌質的榮枯,辨別臟腑的真正衰竭與否,以判斷變證壞病的死活,這是最重要的診斷要訣。
用手觸摸舌頭,光滑柔軟者屬陰性疾病,粗糙者屬陽性疾病。但這並不是絕對的。虛寒證的舌頭也光滑柔軟,而邪氣初傳入裡,以及真熱假寒的情況,舌頭也可能光滑柔軟。實熱證的舌頭雖然粗糙,但血虛津液枯竭,以及真寒假熱的情況,舌頭也可能粗糙。區別虛寒證,其舌頭顏色一定淡白、光滑柔軟,沒有多餘的苔,沒有點、裂縫等。邪氣初傳入裡的症狀,舌頭全體白而滑,且有浮膩苔。
寒邪滯留在腹部者,舌頭也類似這種情況。真熱假寒症,舌頭顏色一定是白的,但有紅點、裂紋、積沙等不同的實性苔,而且舌苔刮不乾淨,舌底顏色卻隱約泛紅。如果用力刮拭,沙點旁邊可能會有少量出血。實熱證,以及邪火入侵陰經的症狀,舌頭上一定會有黃色或黑色的苔,以及積滯、乾燥焦裂、裂紋、芒刺等。血虛津液枯竭的症狀,舌頭一定是絳紅色而沒有苔,或者有橫直裂紋,舌頭大小短小不一。真寒假熱症,舌頭雖然可能有灰黑色或乾燥粗糙焦裂、芒刺、厚苔,但這些苔是鬆散的,沒有長到舌頭邊緣,輕輕一擦就掉了,舌底一定是淡白色而不發紅,或者淡紅色,而舌頭圓大、胖嫩。這是用舌診辨別寒熱虛實的診斷要訣。
舌頭天生短小,與壽命長短無關,也沒有藥物可以治療。如果因病而舌頭縮短,則邪氣侵犯三陰經,都會導致舌短。首先應辨別舌苔的顏色。如果舌頭紅而短小,並有白色水泡,這是少陰經血虛火旺,應該滋陰降火。如果舌頭黑而短小,苔乾燥焦裂,這是厥陰經熱極火盛,應該迅速使用瀉下藥以存陰,仍有十救二三的機會。但如果舌頭短小且捲曲,男性陰囊縮小,女性乳房縮小,這是臟腑熱極,肝陰已竭,大多無法治療,如果能接受大劑量的清潤瀉藥,也可能十救一二。至於舌頭硬,有強硬舌、木舌、重舌、腫舌、大舌之分。強硬舌大多是痰熱證,木舌、重舌大多是心經燥熱證,腫舌、大舌大多是脾經濕熱證。總體來說,都屬於實熱證,沒有虛火,尤其心經血熱者最多。這是辨別舌短舌硬的總訣。
觀察舌苔,黃苔比較容易辨認,它表示表裡實熱證,很少見於表裡虛寒證。表證中的風火暑燥,都有黃苔。傷寒邪氣傳入裡,到達胃部,舌苔才會變黃。黑苔都屬於裡證,沒有表證。寒熱虛實各種症狀都有黑苔,也有煙燻苔、染色苔,比較難辨認。灰苔是黑色中帶紫色,有實熱證,沒有虛寒證;有濕熱傳入裡證,有時疫流行證,有鬱痰停留在胸部的症狀,有蓄血如狂症。症狀不一而足。如果灰苔顏色淺淡,則為淡黑色,黑色中帶白色,大多是寒邪侵犯脾腎的症狀。黴醬苔則黃赤兼黑,凡內熱久鬱,夾雜食物中暑,夾雜食物傷寒傳入脾臟,都會有這種苔。不論是什麼症狀,什麼脈象,都屬於實熱裡證,沒有表證和虛寒證。白苔則錯綜複雜,辨病比較困難,表裡寒熱虛實各種症狀都有,而且大多夾雜顏色變化,有合併症,有半表半裡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