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六章·傷寒脈舌 (9)
第六章·傷寒脈舌 (9)
1. 第四節·觀舌形
傷寒自表傳裡。溫熱自里達表。全以舌苔為驗。傳裡淺深。及里結多寡。亦以舌苔為驗。裡熱漸清。穀氣漸進。亦以舌苔為驗。試先舉觀舌形之要訣。凡舌膜由三焦腠理直接胃腸。舌本由經絡直通心脾腎。故舌尖主上脘。亦主心。舌中主中脘。統主胃與小腸。舌根主下脘。亦主腎與大腸。四邊屬脾。此為觀形分部之要訣。
【榮齋按】舌苔兩字,當分別看。舌是舌的本質,苔是舌上所生的垢膩。舌以候元氣的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淺深。至於分部,可區別為五:(1)舌尖——候上焦心肺之疾。(2)舌中央——候胃與大小腸之疾。(3)舌根——候腎與二便之疾。(4)舌旁——左以候肝膽之疾,右以候脾肺之疾。
(5)舌邊——候三焦膜原與兩脅之疾。這裡,以前後分三部,察上中下三焦;以旁邊分兩部,察左右兩方。它與脈位之前以候前,後以候後,理相一貫。由於經驗的證明,心熱則舌尖紅而起刺,胃有積滯則中膩,脾腎虛寒則根滑而白,肝膽濕熱則舌旁黃膩,三焦蘊火,或濕溫伏邪,則苔雖白而舌邊必紅絳;方寸之地,部位分明,是信而有徵的。
凡出舌長而尖者。熱未甚。尚宜透邪。出舌圓而平者。熱已甚。急宜清熱。出舌短。不能出齒外而形方者。熱盛極。速宜瀉火。若女勞復及產後壞症。舌出數寸者必死。又當別論。此為觀驗出舌之要訣。
凡舌伸之無力者。中氣虛。宜補中。滿伸似有線吊者。舌系燥。宜潤燥。麻木而伸不出者。肝風挾痰。宜熄風化痰。伸以餂唇者。心脾熱。宜瀉火清熱。伸出弄唇者。中蛇毒。宜解毒。伸出不收者。脾涎浸。宜控涎。如舌縮而邊卷者。胃液燥極。宜清胃潤燥。潤之而舌仍卷者。
病去而舌氣未和。尚可養營益氣。若卷而縮短者。厥陰氣絕。舌質痿縮也。不治。垢膩揩去而舌仍縮者。亦不治。此為觀舌伸縮之要訣。
凡舌顫掉不安者。曰舌戰。由氣虛者蠕蠕微動。由肝風者習習煽動。宜參舌色以辨之。如色深紅鮮紅而戰者。宜涼血熄風。紫紅瘀紅而戰者。宜瀉火熄風。嫩紅而戰者。宜養血熄風。淡紅而戰者。宜峻補氣血。若舌軟而不能動者。曰舌痿。有暴痿久痿之別。暴痿多由於熱灼。
每現於舌乾之時。亦宜辨其舌色。如色深紅而痿者。宜清營兼益氣。紫紅而痿者。宜清肝兼通腑。鮮紅而痿者。宜滋陰兼降火。惟色淡紅而痿者。宜大補氣血。如病久而舌色絳嫩者。陰虧已極。津氣不能分布於舌本。無藥可治。此為觀舌痿戰之要訣。
【廉勘】久病舌痿。由舌筋之麻痹。及舌實質之痿縮而來。或偏側。或偏癱。則又為神經軟癱。如延髓球麻痹。脊髓性筋肉痿縮等症。治宜大補氣血。或可僥倖於什一。至舌挺出時振顫者。多見於溫熱病及酒客神經衰弱症。
白話文:
第四節·觀舌形
傷寒從體表傳入內臟,溫熱病則從內臟傳到體表,都依靠舌苔來判斷病情。病邪傳入內臟的深淺程度,以及內臟病邪的多少,也都要通過舌苔來判斷。內熱逐漸消退,胃氣逐漸恢復,也都可以從舌苔上觀察出來。首先,我們來講講觀察舌形的要訣:舌苔連接著三焦的肌理和胃腸,舌根則通過經絡直接與心、脾、腎相連。因此,舌尖主宰上脘(胃之上部),也與心臟有關;舌中部主宰中脘(胃的中央),總體主宰胃和小腸;舌根主宰下脘(胃的下部),也與腎臟和大腸有關;舌頭兩側則與脾臟相關。這就是觀察舌形分部的要訣。
【榮齋按】「舌苔」兩個字應該分別看待。「舌」指的是舌頭本身,「苔」指的是舌頭上生成的垢膩。觀察舌頭可以判斷元氣的盛衰,觀察舌苔可以判斷病情的深淺。至於分部,可以區分為五個部分:(1)舌尖——判斷上焦(心肺)的疾病;(2)舌中央——判斷胃以及大小腸的疾病;(3)舌根——判斷腎臟以及大小二便的疾病;(4)舌旁——左側判斷肝膽的疾病,右側判斷脾肺的疾病;(5)舌邊——判斷三焦膜原以及兩脅的疾病。這裡,前後分三部,察看上中下三焦;左右分兩部,察看左右兩側。這與脈診中「前診前,後診後」的道理是一致的。根據經驗,心熱則舌尖紅而尖刺,胃有積滯則舌苔厚膩,脾腎虛寒則舌根滑而白,肝膽濕熱則舌旁黃膩,三焦蘊積火邪,或濕溫伏邪,則舌苔雖然是白的,但舌邊一定會紅絳;小小的舌頭,部位分明,這是確切可靠的。
舌頭伸出來又長又尖,說明病情還不嚴重,還適合透邪外出;舌頭圓而平,說明病情已經很嚴重了,需要立即清熱;舌頭短小,伸不出牙齒外且形狀方正,說明病情已經非常嚴重了,需要迅速瀉火。如果婦女因勞累或產後出現病症,舌頭伸出數寸,那一定是必死的徵兆,這需要另作論述。這是觀察舌頭伸出的要訣。
舌頭伸展無力,說明中氣虛弱,應該補中益氣;舌頭伸展好像被線吊著一樣,說明舌系燥,應該滋潤;舌頭麻木不能伸出,說明肝風挾痰,應該熄風化痰;舌頭伸出來舔嘴唇,說明心脾有熱,應該瀉火清熱;舌頭伸出來舔嘴唇,也可能是中毒,需要解毒;舌頭伸出來收不回去,說明脾涎浸淫,應該控製涎液;如果舌頭縮進去,邊緣捲曲,說明胃液極度乾燥,應該清胃潤燥;即使潤燥之後,舌頭仍然捲曲,說明病去而舌氣未和,還需要養營益氣;如果舌頭捲曲且縮短,說明厥陰氣絕,舌質萎縮,這是無藥可救的;舌苔刮掉之後,舌頭仍然縮著,也是無藥可治的。這是觀察舌頭伸縮的要訣。
舌頭顫抖不安,稱為「舌戰」。因氣虛而微微顫動的,稱為蠕蠕微動;因肝風而急速顫動的,稱為習習煽動。需要結合舌頭顏色來判斷。如果舌頭顏色深紅鮮紅而顫抖,應該涼血熄風;顏色紫紅瘀紅而顫抖,應該瀉火熄風;顏色嫩紅而顫抖,應該養血熄風;顏色淡紅而顫抖,應該峻補氣血。如果舌頭軟弱不能動彈,稱為「舌痿」,有暴發性和久病性之分。暴發性舌痿多由於熱灼引起,常常出現在舌乾的時候。也需要辨別舌頭的顏色。如果舌頭顏色深紅而痿軟,應該清營兼益氣;顏色紫紅而痿軟,應該清肝兼通腑;顏色鮮紅而痿軟,應該滋陰兼降火;只有顏色淡紅而痿軟,應該大補氣血。如果久病之後,舌頭顏色絳嫩,說明陰精虧損已極,津液氣血不能到達舌頭,這是沒有藥可以治療的。這是觀察舌痿舌戰的要訣。
【廉勘】久病舌痿,是因舌肌麻痺和舌實質萎縮而引起的。如果偏向一側,或偏癱,那又是神經軟癱,例如延髓球麻痺、脊髓性肌萎縮等症。治療應該大補氣血,或許可以僥倖治愈一小部分。舌頭伸出來時顫抖,多見於溫熱病和酒客的神經衰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