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卿子

《張卿子傷寒論》~ 醫林列傳

回本書目錄

醫林列傳

1. 張機

張機。字仲景。南陽人也。受業於同郡張伯祖。善於治療。尤精經方。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後在京師為名醫。於當時為上手。以宗族二百餘口。建安紀年以來。未及十稔。死者三之二。而傷寒居其七。乃著論二十二篇證。外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其文辭簡古奧雅。

古今治傷寒者。未有能出其外者也。其書為諸方之祖。時人以為扁鵲倉公。無以加之。故後世稱為醫聖。

白話文:

張機,字仲景,南陽人。他師從同鄉張伯祖學習醫術。張機擅長治療疾病,尤其精通經方。他被舉薦為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後來在京城成為名醫,在當時是醫術最高超的。張機宗族中二百多人,自建安紀年以來,不到十年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死於傷寒的人佔了七成。因此,張機寫了二十二篇《傷寒論》,外加三百九十七種療法和一百一十二個方劑。他的文章辭藻簡潔古樸,典雅高雅。

2. 王叔和

王叔和。高平人也。性度沉靜。博好經方。尤精診處。洞識養生之道。深曉療病之源。採摭群論。撰成脈經十卷。敘陰陽表裡。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氣口神門。條十二經二十四氣。奇經八脈。五臟六腑。三焦四時之疴。纖悉備具。咸可按用。凡九十七篇。又次張仲景方論為三十六卷。大行於世。

白話文:

王叔和是山西高平人。他性情沉靜,博覽經方,尤其精通診斷和治療。他洞悉養生的方法,深刻理解疾病的根源。他採集眾多醫學理論,撰寫了《脈經》十卷。《脈經》闡述了陰陽表裡,辨別三部九候,分人迎、氣口、神門,條列十二經二十四氣,奇經八脈,五臟六腑,三焦四時之病,內容細緻完備,都可以按圖索驥。全書共九十七篇。他又將張仲景的方劑論述輯次為三十六卷,在世廣為流傳。

3. 成無己

成無己。聊攝人。家世儒醫。性識明敏。記問該博。撰述傷寒義。皆前人未經道者。指在定體分形析證。若同而異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古今言傷寒者祖張仲景。但因其證而用之。初未有發明其意義。成無己博極研精。深造自得。本難素靈樞諸書。以發明其奧。因仲景方論。

白話文:

成無己,擅長內科。他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是儒醫。他天資聰慧,記憶力超羣,學識淵博。他撰寫了《傷寒義》,其中包含了前人未曾探討過的內容。他專注於確定疾病的體徵、症狀和證候,並對那些看似相同實則不同的證候進行區分,對那些看似正確實則不然的證候進行辨別。

在傷寒學方面,古往今來的人都以張仲景為祖師爺。但他們只是根據張仲景的證候來用藥,並沒有真正理解其意義。成無己博覽羣書,鑽研精髓,深造自得。他以《難經》、《靈樞》等經典著作為基礎,闡明其奧義。並且根據張仲景的方論,結合自己的臨牀經驗,創立了新的治療方法。

以辨析其理。極表裡虛實陰陽死生之說。究藥病輕重。去取加減之意。真得長沙公之旨趣。所著傷寒論十卷。明理論三卷。論方一卷。大行於世。

白話文:

通過辨析各症候的裡外虛實、陰陽死生來闡述。探究藥物的輕重緩急。去除、選取和增減藥物的思路。真正理解了張仲景的思路。所著《傷寒論》十卷、《明理論》三卷、《論方》一卷。在世界上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