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卿子

《張卿子傷寒論》~ 凡例

回本書目錄

凡例

1. 凡例

一、仲景之書。精入無倫。非善讀。未免滯於語下。諸家論述。各有發明。而聊攝成氏引經析義。尤稱詳洽。雖牴牾附會。間或時有。然諸家莫能勝之。初學不能捨此索途也。悉依舊本。不敢去取。

一、諸家善發仲景之義者。無過南陽。外此如叔維、潛善、潔古、安常、東垣、丹溪、安道。近代如三陽、宇泰諸君子。單詞片語。雖不盡拘長沙轍跡。實深得長沙精義。急為採入。以補六經未發之旨也。

一、是書仲景自序原為十六卷。至叔和次為三十六卷。今坊本僅得十卷。而七八卷又合兩為一十卷。僅次遺方。先後詳略。非復仲景叔和之舊矣。今依辨平脈法為第一卷。自傷寒大例及六經。次第。不復。妄有詮次。止以先後勻適。約為六卷。其遺方併入論集。便於簡閱。大抵因三陽王氏義例云。

白話文:

[凡例]

一、張仲景的著作非常精深,不是用心研讀,很容易被文字所困。雖然各家論述都有自己的心得體會,但成氏(指成無己)的引經據典、分析義理,尤其詳盡周到。雖然偶爾會有矛盾或牽強附會的地方,但其他學者都比不上他,初學者不能捨棄他的研究方法。因此,我們完全依照舊本,不敢增減。

二、能很好闡述仲景著作的人,沒有超過南陽學派。此外,像叔維、潛善、潔古、安常、東垣、丹溪、安道,近代如三陽、宇泰等諸位先生,他們在單詞片語上,雖然不完全拘泥於長沙學派的風格,但實際上都深得長沙學派的精髓。我們急於將他們的觀點納入,以補充《傷寒雜病論》中未曾闡述的內容。

三、這本書,仲景自序中說原是十六卷,到叔和時增至三十六卷。現在市面上流通的版本只有十卷,而且七八卷又合並成十卷,僅留下一些遺失的藥方。前後篇幅長短不一,已非仲景和叔和時的舊本了。現在我們以辨別平脈的方法為第一卷,從傷寒大例及六經開始,依次排列,不再妄加編排次序,只按照前後順序,大致分為六卷。其餘遺方則併入論述之中,方便閱讀。總體來說,是參考三陽王氏(王肯堂)的體例而編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