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條辨》~ 卷之七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8)

1. 辨脈法上篇第十三

蓋五臟以上下之次第而居。故其氣之至,離皮膚有如此遠近之約摸。乃越人教人如此用指著意候按而取診耳。輕重以下指之法言。故胡氏曰:越人云菽,大抵是個約摸的法,見得輕重有差等,非真如菽之重也。然此條言氣,難經言部。部者,一定之部位,而氣在其中。氣者,元氣穀氣之精,而部位亦在不言之表也。虞氏有言:假令左手寸口如三菽之重得之,乃知肺氣之至;如六菽之重得之,知本經之至。虞氏以氣推明越人言外之意如此。然則此條以氣言者,豈非發明難經此意於虞氏未言之先與?不然,既曰:經說不易其部字也。雖然,難經有與皮毛相得者,與血脈相得者,與肌肉相得者,與肝平者,舉指來疾者五句,在各起句重字下,而此無之。則是難經詳而此略。參看則義全。

問曰:脈有相乘,有縱有橫,有逆有順,何也? 師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縱。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橫。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順也。

縱橫,皆平聲。乘,猶乘舟車之乘。縱,直也。橫者,縱之對。順,從也。逆者,順之反。水能剋火而乘火,金能剋木而乘木,乘其所勝,其事易直,故曰縱。火受制於水,而反乘水;木受制於金,而反乘金。侮所不勝,其事不直,故曰橫。水生於金,而反乘金;火生於木,而反乘木。子來犯母,其勢悖,故曰逆。金能生水而乘水;木能生火而乘火。母之及子,其勢從,故曰順也。上條言脈原於五臟,合二五而成部位之次第,乃推明脈之所以始也。此條言脈具五行刑生制化之義,乃五臟六腑吉凶死生之樞機,脈之大要也。而其所以為斯道之根源可見矣。

問曰:脈有殘賊,何謂也? 師曰:脈有弦、緊、浮、滑、沉、澀。此六者,名曰殘賊,能為諸脈作病也。

殘,傷也;賊,害也。浮滑,陽盛也;沉澀弦緊,陰盛也。陽盛為太過,陰盛為不及,皆可怪之脈,能傷害血氣者也。諸脈,謂各部之脈也。作,起也。言六者若見於各部之脈中,則皆能為其部生起病端。如太陽之為病脈浮,傷寒脈陰陽俱緊之類。所謂邪不空見者,此之謂也。

問曰:脈有災怪,何謂也? 師曰:假令人病,脈得太陽與形證相應,因為作湯。比還,送湯如食頃。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師曰:我前來不見此證,今乃變異,是名災怪。 又問曰:何緣作此吐利? 答曰:或有舊時服藥,今乃發作,故名災怪耳。

此勉醫家病家,當兩相敬慎,庶不為災怪,致生疑累之意。

問曰:東方肝脈,其形何似? 師曰:肝者,木也,名厥陰。其脈微弦濡弱而長,是肝脈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

凡脈言濡,皆讀軟。微,非脈名。蓋脈以有胃氣為吉。微微之弦,有胃氣之謂也。難經曰: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蓋肝主筋,故其脈如此。此述素難而成文。素難詳而此略,且多錯誤。

白話文:

五臟是以上下順序排列的,所以它們的氣息到達皮膚的距離有遠近之分。這是扁鵲教人這樣用手指按壓,專心感受脈搏來診斷病情的方法。所謂輕重,是根據手指按壓的力度而言的。所以胡氏說,扁鵲說的「像豆子一樣」只是一種大略的說法,表示輕重有差別,並不是真的像豆子的重量。這條講的是氣,而《難經》講的是脈的部位,所謂的部位,是固定的位置,而氣就在其中。氣,是元氣和水穀之精華,而部位也是不言自明的。虞氏說,假設左手寸口的脈像按三顆豆子一樣重時能感受到,就知道是肺氣的到來;如果按六顆豆子一樣重時能感受到,就知道是本經脈氣的到來。虞氏是用氣來闡明扁鵲沒有說出來的意思。那麼這條用氣來表達的,難道不是在虞氏還沒說之前,就已經闡明了《難經》的這種意思嗎?不然的話,為什麼說「經書所說的部位不能改變」呢?雖然這樣說,《難經》中有講到脈與皮毛相應、與血脈相應、與肌肉相應、與肝臟平順、以及指下脈來得急促這五種情況,這五種情況的每一句都強調了「重」字,而這裡沒有,這說明《難經》詳盡而這裡簡略,參照著看,就能理解全部的意思。

有人問,脈有相乘、有縱有橫、有逆有順,這是怎麼回事呢?老師回答說,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叫做縱;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叫做橫;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叫做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叫做順。

縱橫都是平聲字,「乘」字就像是乘坐舟車的乘。縱,是直的意思。橫,是與縱相對。順,是順從的意思。逆,是與順相反。水能剋火而乘火,金能剋木而乘木,乘的是它能剋制的東西,事情就容易順直,所以叫做縱。火被水剋制,反而去乘水,木被金剋制,反而去乘金,這是欺侮它不能剋制的事物,事情就不順直,所以叫做橫。水由金生,反而去乘金,火由木生,反而去乘木,這是兒子反過來侵犯母親,氣勢悖逆,所以叫做逆。金能生水而乘水,木能生火而乘火,這是母親照顧兒子,氣勢順從,所以叫做順。前面講脈的根源在五臟,五臟的氣相互配合形成脈的部位順序,這是說明脈的起源。這條講的是脈具有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是五臟六腑吉凶生死的關鍵,是脈診最重要的內容,由此可見脈診是醫學的根本。

有人問,脈有殘賊,是什麼意思呢?老師回答說,脈有弦、緊、浮、滑、沉、澀這六種,叫做殘賊,它們會導致各種脈象產生疾病。

殘,是傷害的意思。賊,是損害的意思。浮脈和滑脈,是陽氣過盛的表現。沉脈、澀脈、弦脈和緊脈,是陰氣過盛的表現。陽氣過盛是太過,陰氣過盛是不足,這都是不正常的脈象,它們會傷害氣血。所謂的各種脈,指的是各個部位的脈。作,是產生的意思。意思是說,這六種脈如果出現在各個部位的脈中,都會導致該部位產生疾病。例如,太陽病的脈是浮脈,傷寒病的脈是陰陽俱緊等等。這就叫做邪氣不會無緣無故地出現。

有人問,脈有災怪,是什麼意思呢?老師回答說,比如有人生病,脈象是太陽脈,而且症狀也符合,於是給他開了藥,病也好了。送藥像吃飯一樣很快,病人卻突然大吐或者拉肚子,肚子痛。老師說,我之前診斷時沒有看到這些症狀,現在卻突然發生變化,這就叫做災怪。又有人問,為什麼會發生這種嘔吐腹瀉的情況?回答說,可能是因為病人以前吃過藥,現在藥力發作了,所以叫做災怪。

這段話是在告誡醫生和病人,雙方都要謹慎小心,以免出現災怪的情況,導致不必要的疑慮。

有人問,東方肝脈是什麼樣子的?老師回答說,肝屬木,也叫厥陰,它的脈象是微弦、濡弱而長,這就是肝脈。肝病的人,如果脈象出現濡弱,就是好轉的跡象。

凡是脈象說到濡,都應該讀作軟。微,不是一種脈名,脈以有胃氣為好。微微的弦脈,就是有胃氣的表現。《難經》說,春脈是肝脈,東方屬木,是萬物開始生長的地方。所以肝脈來的時候,脈象軟弱、輕虛而滑,端直而長,所以叫做弦。肝主筋,所以它的脈象是這樣的。這段話是引用《素問》和《難經》而寫成的,但是《素問》和《難經》講得詳細,這裡寫得簡略,而且還有很多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