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有執

《傷寒論條辨》~ 卷之五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5)

1.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第七

少陰腎也。腎主骨。寒淫則痛。然則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者。傷寒也。沉為在裡。是故附子湯者。溫里以散寒之要藥也。

(二十六)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腹痛。寒傷胃也。小便不利。下利不止者。胃傷而土不能制水也。便膿血者。下焦滑脫也。石脂之澀。固腸虛之滑脫。乾薑之辛。散胃虛之裡寒。粳米甘平。和中而益胃。故三物者。所以為少陰下利便膿血之主治也。

(二十七)少陰病。下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古利無疒。疒後人所加。此比上條差輕。以便膿血同。故治亦同。

(二十八)少陰病。下痢。便膿血者。可刺。

此承上二條而申著其輔治之意。刺。所以通其壅瘀也。壅瘀通。便膿血自愈。可者僅可之詞。

(二十九)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吐則耗陽。利則損陰。厥冷者。陰損而逆也。煩躁。陽耗而亂也。茱萸辛溫。散寒暖胃而止嘔。人參甘溫益陽。固本而補中。大棗助胃益脾。生薑嘔家聖藥。故四物者。為少陰扶危之所須也。(方見陽明篇。)

(三十)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

豬膚(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相得。溫。分六服。下利。寒甚而水無制也。咽痛。胸滿。心煩。臟病與經病具見也。豬膚。本草不載。義不可考。說者不一。用者不同。然既曰膚。則當以燖豬時所起。皮外毛根之薄膚為是。但豬屬亥。

宜入少陰。膚乃外薄。宜能解外。其性則涼。固能退熱。邪散而熱退。煩滿可除也。白蜜潤燥以和咽。咽利而不燥。痛可愈也。白粉益土以勝水。土王水制。利可止也。豬膚湯義。意者其在於茲乎。

(三十一)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瘥者。與桔梗湯。

甘草湯方

甘草(二兩)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湯方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咽痛。邪熱客於少陰之咽喉也。甘草甘平而陰陽。故能主除寒熱。桔梗苦甘而任舟楫。故能主治咽傷。所以微則與甘草。甚則加桔梗也。

(三十二)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半夏散及湯方

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以上各等分)

以上三味。各別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煮七沸。內散一兩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少冷。少少咽之。

白話文:

少陰病,是腎臟的問題。 腎臟主管骨骼,寒邪侵入就會引起疼痛。所以,身體疼痛、手腳冰冷、關節疼痛,這些都是因為傷寒引起的。脈象沉,表示病邪在身體內部。因此,用附子湯的主要目的是溫暖身體內部,驅散寒邪。

(二十六)少陰病,病程二三天到四五天,出現腹痛、小便不順暢、持續腹瀉,甚至拉出膿血,可以用桃花湯治療。

桃花湯的配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研磨成粉)、乾薑(一兩)、粳米(一升)。 服用方法: 用七升水煮粳米成粥,去渣,溫服七合。再加入赤石脂粉末一匙,每日服用三次。如果服用一次就痊癒,就不用再服用了。

腹痛是因為寒邪傷害了胃。小便不順暢、持續腹瀉,是因為胃受損,無法控制水分。拉出膿血,是因為下焦虛滑。 赤石脂的澀味,可以固澀腸道,防止虛滑。乾薑的辛辣,可以驅散胃部虛寒。粳米味甘性平,可以調和脾胃,增強胃氣。因此,這三味藥是治療少陰病腹瀉、拉出膿血的主要藥物。

(二十七)少陰病,出現腹瀉、拉出膿血,可以用桃花湯治療。 古代沒有「疒」字,是後人加上的。這條比上一條症狀稍輕,因為兩者都出現拉膿血的情況,所以治療方法相同。

(二十八)少陰病,出現腹瀉、拉出膿血,可以考慮針刺治療。 這條承接上面兩條,進一步說明輔助治療的方法。針刺的目的是疏通壅塞的氣血。氣血通暢後,腹瀉、拉膿血自然會好轉。「可」是斟酌使用的詞。

(二十九)少陰病,出現嘔吐、腹瀉、手腳冰冷、煩躁不安,甚至瀕臨死亡,可以用吳茱萸湯治療。 嘔吐會消耗陽氣,腹瀉會損傷陰液。手腳冰冷,是因為陰液受損導致陰陽逆亂。煩躁不安,是因為陽氣耗損導致紊亂。吳茱萸辛溫,可以驅散寒邪,溫暖胃部,止住嘔吐。人參甘溫,可以補益陽氣,固本培元,補中益氣。大棗可以幫助胃部,健脾益氣。生薑是治療嘔吐的良藥。因此,這四味藥是少陰病危重時的必要藥物。(藥方在陽明篇。)

(三十)少陰病,出現腹瀉、咽喉疼痛、胸悶、心煩,可以用豬膚湯治療。 豬膚湯的配方: 豬膚(一斤) 服用方法: 用一斗水煮豬膚,取五升湯液,去渣,加入白蜂蜜一升、白粉五合,熬煮至香,混合均勻,溫服,分六次服用。

腹瀉是因為寒邪太盛,水液無法控制。咽喉疼痛、胸悶、心煩,是因為內臟和經絡都出現了問題。豬膚在《本草》中沒有記載,功效也難以考證,各家說法不一,用法也不同。既然稱為「膚」,應該是指殺豬時從皮上剝下來的薄層,也就是毛根底下的那層薄皮。豬屬亥水,適合進入少陰經。皮膚在最外層,可以疏解外邪,性味寒涼,可以退熱。邪氣散去熱退後,煩悶的情況就可以消除。白蜂蜜可以滋潤乾燥的咽喉,咽喉不乾燥,疼痛自然會好轉。白粉可以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脾土旺盛就可以控制水分,腹瀉就可以停止。豬膚湯的用意,大概就在這裡吧。

(三十一)少陰病,病程二三天,出現咽喉疼痛,可以先用甘草湯治療,如果沒有好轉,再用桔梗湯治療。

甘草湯的配方: 甘草(二兩) 服用方法: 用三升水煮甘草,取一升半湯液,去渣,溫服七合,每日服用兩次。

桔梗湯的配方: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 服用方法: 用三升水煮桔梗和甘草,取一升半湯液,去渣,分溫兩次服用。

咽喉疼痛,是因為邪熱侵犯了少陰經的咽喉部位。甘草味甘性平,具有陰陽雙補的功效,所以可以治療寒熱症狀。桔梗味苦甘,有舟楫的作用,可以引藥上行,所以可以治療咽喉損傷。因此,病情輕微就用甘草湯,病情嚴重就加用桔梗。

(三十二)少陰病,出現咽喉疼痛,可以用半夏散及湯治療。

半夏散及湯的配方: 半夏(洗過)、桂枝(去皮)、甘草(炙,以上各等量) 服用方法: 將以上三味藥分別搗碎、篩過,然後混合均勻。用白開水沖服一匙藥粉,每日三次。如果不能用散劑,就用水一升煮沸,加入一匙藥粉,再煮沸三次,離火,稍微放涼後,慢慢吞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