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有執

《傷寒論條辨》~ 卷之四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10)

1.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四

猶之反被胃家之約束。而受其制。故曰其脾為約也。麻子杏仁。能潤乾燥之堅。枳實厚朴。能導固結之滯。芍藥斂液以輔潤。大黃推陳以致新。脾雖為約。此之疏矣。

(六十二)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

茵陳蒿方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大黃(二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越。散也。頭汗。瘀熱。發黃。皆見太陽篇。茵陳逐濕鬱之黃。梔子除胃家之熱。大黃推壅塞之瘀。三物者苦以泄熱。熱泄則黃散也。

(六十三)陽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必發熱色黃。小便不利也。

合。應也。赤。熱色也。陽明之脈起於鼻。胃熱上行。面應赤色。攻則亡津液。故發熱色黃。小便不利。

(六十四)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發黃。

無汗。小便不利。則濕停。懊憹。濕停熱鬱也。所以知黃必發也。

(六十五)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發黃。

陽明之脈。循髮際。至額顱。故被火熱甚。汗出額上也。黃。火迫土也。

(六十六)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

血室。頭汗。期門。皆見太陽篇。陽明之脈。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血室之脈。起於氣街。上行至胃中而散。所以婦人熱入血室。則似結胸而譫語。陽明熱入血室。則亦譫語下血。男順女逆。道則同也。故亦刺期門。

(六十七)陽明病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當湯下之。

喜忘。好忘前言往事也。志傷則好忘。然心之所之謂志。志傷則心昏。心昏則血滯。所以知必有蓄血也。大便反易。血主滑利也。黑血色也。方見太陽上篇。

(六十八)病人無表裡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善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

表謂無太陽。里謂胃不實。雖脈浮數。可下者久也。合熱。謂數陽不退。熱亦應未除也。善飢。猶言快飢也。不大便有瘀血。大意與血證反覆略同。此疑太陽篇錯簡。

若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而便膿血也。

抵當下之。數仍不退。熱未除也。利不止。所以知協熱必便膿血也。

(六十九)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小柴胡湯主之。

潮熱。少陽陽明之涉疑也。大便溏。小便自可。胃不實也。胸脅滿不去。則潮熱仍屬少陽。明矣。故須仍從小柴胡。方見太陽上。

白話文:

就像是被胃的約束所限制,而受到它的控制,所以說脾的運化被約束了。麻子和杏仁能夠滋潤乾燥堅硬的腸道,枳實和厚朴能夠疏導凝結的停滯。芍藥收斂津液來輔助滋潤,大黃推動舊的廢物來產生新的。雖然說脾的功能被約束,但這樣治療就能疏通了。

陽明病,發燒,出汗,這是熱往外散,不會發黃疸。但只有頭部出汗,身體沒有汗,汗只到脖子就停止,小便不順暢,口渴想喝水的人,這是體內有瘀熱,身體一定會發黃疸,用茵陳蒿湯來治療。

茵陳蒿湯的藥方: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掰開),大黃(二兩)。 將以上三味藥,用水一斗,先煮茵陳蒿,煮到剩六升時,加入梔子和大黃,再煮到剩三升,去掉藥渣,分三次溫服。小便應當順暢,尿液像皂角汁的樣子,顏色是正紅色。過一夜肚子會變小,黃疸會從小便排出。

“越”是指散發。頭部出汗、瘀熱、發黃疸,這些都在太陽篇中提到過。茵陳蒿可以去除濕氣引起的黃疸,梔子可以清除胃部的熱,大黃可以推開壅塞的瘀滯。這三味藥都是苦味的,用來瀉熱,熱被瀉了,黃疸自然就會散去。

陽明病,臉色發紅,不能用攻下的方法治療,如果攻下,一定會發燒並出現黃疸,小便也會不順暢。

“合”是應當的意思。臉紅是熱的表現。陽明經脈起於鼻子,胃熱往上走,臉上就應當發紅。如果用攻下的方法治療,就會耗損津液,所以會發燒、出現黃疸,小便也不順暢。

陽明病,沒有汗,小便不順暢,心中煩躁不安的人,身體一定會發黃疸。

沒有汗,小便不順暢,濕氣就會停留在體內。煩躁不安,是濕氣停滯、熱氣鬱結所造成的,所以知道一定會發黃疸。

陽明病,被火烤過,額頭上微微出汗,小便不順暢的人,一定會發黃疸。

陽明經脈沿著髮際,到額頭。所以被火烤的時候,熱氣很盛,汗會從額頭出來。黃疸,是火熱迫害脾土所致。

陽明病,下血又說胡話的人,這是熱邪進入血室。如果只有頭部出汗,就刺期門穴,按照病情虛實來瀉熱,很快出汗,病就會好。

血室、頭汗、期門穴,這些都在太陽篇中提到過。陽明經脈,它的直行部分從鎖骨凹陷下行到乳房內側邊緣,往下夾著肚臍,進入氣街中。血室的經脈,從氣街開始,向上行到胃部而分散。所以婦女熱邪進入血室,就好像胸部結滯一樣,會說胡話。陽明經熱邪進入血室,也會說胡話並下血。男女性別不同,病理方向相反,但治療方法是一樣的,所以也刺期門穴。

陽明病,如果這個人容易忘事,一定是有瘀血。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本來就有長期的瘀血,所以導致容易忘事。大便雖然硬,但其實容易排出,顏色一定是黑色的,應該用抵當湯來攻下。

容易忘事,是指容易忘記之前說過的話和做過的事。意志受到傷害就會容易忘事。所謂意志是心之所向,意志受傷就會使心智昏亂。心智昏亂,血脈就會停滯,所以知道一定有瘀血。大便雖然硬,但容易排出,是因為血有滑利的作用。黑色是血的顏色。這些都可以在太陽篇上看到。

病人沒有表證和裡證,發燒七八天,即使脈象浮而數,也可以用攻下的方法治療。如果已經攻下,脈象的數仍然沒有解除,又兼有發熱,就會消穀善飢。到六七天沒有大便的人,是有瘀血,應該用抵當湯。

表證是指沒有太陽病的症狀,裡證是指胃不虛。即使脈象浮而數,可以用攻下的方法治療,是因為病程已久。兼有發熱,是指數脈和陽熱沒有退去,熱邪應該也沒有解除。善飢,就是很快感到飢餓。沒有大便是有瘀血,大意與血證重複。這段內容可能是太陽篇的錯簡。

如果脈象的數仍然沒有解除,攻下後也沒有停止,一定會夾帶熱邪而便出膿血。

用抵當湯攻下,數脈仍然沒有退去,熱邪也沒有解除。排便不止,所以知道夾帶熱邪一定會便出膿血。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稀溏,小便正常,胸脅部脹滿不舒服的,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潮熱,是少陽病和陽明病相互影響的表現。大便稀溏,小便正常,是胃氣虛的表現。胸脅部脹滿不舒服,那麼潮熱仍然屬於少陽病,這是很明顯的,所以仍然需要用小柴胡湯,藥方可以在太陽篇中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