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條辨》~ 卷之二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0)

1.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篇第二

於桂枝附子湯方內。去桂枝加朮三兩。余依前法。

大便硬。裡實矣。故去桂枝。惡其主表而不知里也。小便自利。濕勝也。故加朮。以其益土而能燥濕也。此加減舊缺。今補。

(四十一)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

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與上篇同者。風寒過太陽之榮衛。初交陽明之經絡。經絡同。所以風寒皆然也。無汗者。以起自傷寒。故汗不出。乃上篇有汗之反對。風寒之辨別也。惡風乃惡寒之互文。風寒皆通惡。而不偏有無也。夫以太陽中風。項背強𠘧𠘧。汗出。惡風。用桂枝加葛根而論之。

則此太陽傷寒。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風。當用麻黃加葛根。而用葛根湯者何哉。蓋𠘧𠘧乃加陽明之時。喘已不作。故去杏仁。不用麻黃湯之全方。不可以麻黃加為名。而用麻黃桂枝甘草葛根以為湯者。實則是麻黃加之規制也。用薑棗芍藥者。以陽明屬胃。胃為中宮。薑棗皆和中之物。

芍藥有緩中之義也。不須啜粥。麻黃類例也。

(四十二)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麻黃湯主之。

合病見上篇。肺主氣。氣逆則喘。喘甚則肺脹。胸滿者。肺脹也。胸乃陽明之部分。喘乃太陽傷寒之本病。以喘不除。甚而至於胸滿。故曰合病。然肺不屬太陽陽明。而太陽陽明合病之傷寒。病全在肺。何也。曰。肺為五臟之華蓋。內受諸經百脈之朝會。其臟金。其性寒。寒邪湊於榮。

肺以寒召寒。類應故也。不可下者。喘來自太陽之初。滿惟在胸。不在胃也。夫麻黃湯者。主治太陽傷寒之初病。有陽明。何以獨從太陽之主治也。曰。麻黃固善於散寒。其功尤能瀉肺家之實滿。杏仁惟其利於下氣。故其效則更長於定喘。桂枝雖佐。其實有綱維之妙。甘草雖使。

其才有和緩之高。是故太陽表之治行。則陽明胸之功自奏矣。

(四十三)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必。定然之詞。自。謂自然而然也。蓋太陽者。膀胱也。膀胱主水。陽明者。胃經也。胃主谷。寒為陰。陰氣主下降。故傷寒無他故。自然而然下利者。太陽陽明合病。經中之邪熱甚。胃氣弱不化谷不分清。雜迸而走注。所以謂之必也。以必定自然而然下利。故但用葛根湯散經中之寒邪。

而以不治治利。以不治治利者。麻黃散太陽之表。葛根解陽明之肌。桂枝主榮衛之和。薑棗健脾之弱。甘草者。和中之國老。芍藥者。緩中而佐使。夫如是而經中之邪散。則胃中之正回。不分清者自分清。不顯治者而治在其中矣。噫。王者不治夷狄而夷狄治。聖人無為而無不為。

白話文: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篇第二】

在桂枝附子湯的配方中,去除桂枝,加入三兩白朮,其餘依照原方法。

大便乾硬,代表體內實熱,所以去除桂枝,因桂枝主外感表證而無法處理裡證。小便通暢但多,表示濕氣過盛,故加入白朮,因其能健脾燥濕。此加減法原本缺失,現補充完整。

(四十一)太陽病,項背僵直緊繃,無汗且怕風,可用葛根湯治療。

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剖開)。

將七味藥切碎,用一斗水,先煮麻黃、葛根,煮至水量減少兩升,撇去浮沫,加入其餘藥材,繼續煮至剩三升,過濾藥渣,溫服一升。服藥後蓋被微微發汗,不需喝熱粥,其他養護與禁忌同桂枝湯法。

太陽病症狀中「項背僵直緊繃」,與上篇所述相同,是因風寒侵襲太陽經的營衛,初及陽明經絡所致。因經絡相連,故風寒症狀皆然。無汗是因傷寒而起,與上篇有汗的中風證相反,為風寒辨別關鍵。「惡風」實為「惡寒」的另一表述,風寒兩者皆會惡寒,非單獨區別。

太陽中風若有「項背僵直緊繃、汗出、惡風」,用桂枝加葛根湯;而太陽傷寒若有「項背僵直緊繃、無汗、惡風」,本應使用麻黃加葛根湯,卻改用葛根湯,原因在於此時病邪雖涉陽明,但已無喘症,故去除杏仁,不全用麻黃湯,因此不稱「麻黃加葛根湯」。方中用麻黃、桂枝、甘草、葛根為主,實質仍屬麻黃類方;加入生薑、大棗、芍藥,因陽明屬胃,胃居中焦,薑棗能調和中焦,芍藥則有緩和之效。不需喝粥,與麻黃湯用法相同。

(四十二)太陽與陽明合病,出現氣喘且胸悶者,不可用下法,應以麻黃湯治療。

「合病」如前篇所述。肺主氣,氣逆則喘,喘甚則肺脹,胸悶即是肺脹的表現。胸屬陽明分野,氣喘是太陽傷寒的主症,因喘症未除而加重至胸悶,故稱合病。然肺不屬太陽或陽明,但太陽陽明合病的傷寒卻主要影響肺,因肺為五臟華蓋,內受諸經百脈之氣,其性寒,寒邪入侵營分時,肺易受寒邪所犯,此為同氣相應之理。不可用下法,因喘源自太陽初感,胸悶僅在胸腔,未及胃腑。麻黃湯主治太陽傷寒初期,雖涉及陽明,仍以太陽為主,因麻黃長於散寒,尤善瀉肺實滿;杏仁利氣,專於平喘;桂枝輔助調和,甘草緩和藥性。故治太陽表證,陽明胸悶自然緩解。

(四十三)太陽與陽明合病,必定自發腹瀉,以葛根湯治療。

「必」為肯定詞,「自」指自然發生。太陽屬膀胱,主水;陽明屬胃,主穀物。寒為陰邪,陰性下趨,故傷寒無其他原因卻自然腹瀉者,是因太陽陽明合病,經中邪熱盛而胃氣弱,無法消化穀物、分清泌濁,混雜下注所致,故稱「必」。針對此自然腹瀉,僅需用葛根湯散經中寒邪,不刻意治腹瀉,而瀉自止。方中麻黃散太陽表寒,葛根解陽明肌熱,桂枝調和營衛,薑棗健脾,甘草和中,芍藥緩急。如此經邪消散,胃氣自復,不清者自清,不治之治寓於其中。如同王者不治夷狄而天下自治,聖人無為而無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