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條辨》~ 卷之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6)

1.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篇第二

成糟粕而俱下於大小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然則利在下焦者。膀胱不滲而大腸滑脫也。禹餘糧甘。平。消痞硬而鎮定其臟腑。赤石脂甘溫。固腸虛而收其滑脫。然收滑脫矣。而利仍不止者。膀胱不滲而水穀不分也。利小便者。導其水而分清之。

使腑司各行其所有事也。腑司各行其所有事。則利無餘治。而愈可必矣。

(二十二)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表。非病初之表。下復發汗。言疏緩其表之表也。解。猶救也。如解渴解急之類是也。解表。與發表不同。傷寒病初之表當發。故用麻黃湯。此以汗後之表當解。故曰宜桂枝湯。言與中風之表同。當解肌而固衛也。桂枝湯方見上篇。攻痞方說見下篇。

(二十三)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清穀不止。身疼痛者。下後胃傷。裡虛寒甚。飲食不腐化。而水穀不分。亡津液而骨屬不利也。救。護也。利甚身疼痛。而急當救護其里者。下后里虛為重也。清便自調。言小便清而大便調也。小便清大便調。裡氣和矣。裡氣和而身疼痛者。衛不外固而不與榮和也。急當救護其表者。

不令重虛之表又易得重傷也。救里宜四逆湯者復陽而收陰也。救表宜桂枝湯者。固衛以和榮也。此救表救里之所以各有其急也。四逆湯方見下篇。桂枝湯方同上。

(二十四)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湯主之。

旋覆代赭石湯方

旋覆花(三兩),人參(二兩),生薑(五兩切),代赭石(一兩),半夏(半升洗),甘草(三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解。謂大邪已散也。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正氣未復。胃氣尚弱而伏飲為逆也。旋覆半夏。蠲飲以消痞硬。人參甘草。養正以益新虛。代赭以鎮墜其噫氣。薑棗以調和其脾胃。然則七物者。養正散餘邪之要用也。

(二十五)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

柴胡(四兩),半夏(二合洗),龍骨(一兩半),牡蠣(一兩半煅),人參(一兩半),茯苓(一兩半),鉛丹(一兩半),桂枝(一兩半去皮),生薑(一兩半切),大黃(二兩),大棗(六枚擘)

上十一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溫服一升。

胸滿者。下后里虛。外熱入里挾飲而上摶於膈所以煩也。驚屬心。心藏神而居膈。正虛邪勝。所以不寧也。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傷寒本一身疼痛。亡津液而血澀不利。故變沉滯而重甚也。夫以心虛則驚也。故用人參茯苓之甘淡。入心以益其虛。龍骨牡蠣鉛丹之重澀。斂心以鎮其驚。

白話文: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篇第二

(二十二)傷寒經大瀉下後,又再發汗,導致心下痞塞且怕冷,這是表證未解,不可先治痞證,應當先解表。表證解除後才能治痞證。解表宜用桂枝湯,治痞宜用大黃黃連瀉心湯。

此時的「表」,並非病初的表證,而是因瀉下又發汗後,表氣疏鬆不固的狀態。「解」在此指修復,如「解渴」解急之類。解表與發表不同:病初的表證宜發散,故用麻黃湯;此處是因汗後表虛,宜用桂枝湯解肌固衛。

(二十三)傷寒被醫者誤用瀉下法,接著出現下利清穀不止,且身體疼痛,此時應急救裏證。若之後大便小便已調,但仍有身痛,則急救表證。救裏宜用四逆湯,救表宜用桂枝湯。

下利清穀與身痛是因瀉下傷胃,裏虛寒重,水穀不化,津液流失而筋骨失養。「救」意為護衛。此時優先救裏是因裏虛為重。若二便調和但身痛未除,是表氣不固、營衛不和,需急救表以防再傷。救裏用四逆湯回陽固陰,救表用桂枝湯調和營衛,二者各有緩急。

(二十四)傷寒經發汗、嘔吐或瀉下後,大邪已退,但心下痞硬、噯氣不除,宜用旋覆代赭石湯治療。

旋覆代赭石湯方
旋覆花三兩、人參二兩、生薑五兩(切)、代赭石一兩、半夏半升(洗)、甘草三兩(炙)、大棗十二枚(掰開)。
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至三升,溫服一升,每日三次。

此證因正氣未復,胃氣虛弱而水飲上逆。旋覆花、半夏化飲消痞,人參、甘草補益正氣,代赭石鎮降噯氣,薑棗調和脾胃,共奏扶正袪邪之效。

(二十五)傷寒八九日誤用瀉下後,出現胸滿、煩躁驚悸、小便不利、譫語、全身沈重難轉側,宜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
柴胡四兩、半夏二合(洗)、龍骨一兩半、牡蠣一兩半(煅)、人參一兩半、茯苓一兩半、鉛丹一兩半、桂枝一兩半(去皮)、生薑一兩半(切)、大黃二兩、大棗六枚(掰開)。
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加入切如棋子的大黃稍煮,去渣溫服一升。

胸滿是因裏虛外熱夾水飲上衝;驚悸屬心,因正虛邪擾神不寧;身重難動是因津傷血滯。故用人參、茯苓補心虛,龍骨、牡蠣、鉛丹重鎮安神,兼配柴胡、桂枝等調和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