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有執

《傷寒論條辨》~ 卷之八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3)

1. 辨可下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一

大法。秋宜下。

傷寒。冬病也。若謂可以春宜吐,夏宜汗,秋宜下,為大法,則三法者,其如寒之傷於冬何?而仲景傷寒之治,大法,實不外乎三者,然則三言之意,豈不與仲景之旨相矛盾乎?嗟乎!仲景之言,經也,權在其中。三言者,不知為誰。經不經,權不權,僣揭三篇條目之首,與傷寒例。

妄僣六經前之逆同。傷寒例以當簡篇前也。故削之。削之則叛經之跡泯,而三言者,以皆揭條冊首,不能削,只得存之。存之亦亂經之罪著。著與泯,皆所以為狂妄戒也。後之覽者,宜鑑於斯。

凡服下藥,用湯勝丸,中病即止,不必盡劑也。

此亦叔和語。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三部脈皆平,血氣和可知矣。心下硬,實也,所以急也。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當宜下之,與大承氣湯。

不欲,猶惡也。宿,陳久也,猶世俗所謂積也。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承上文復設問答,言脈以申明之之意。

下利。脈反滑,當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氣湯。

下利。脈遲而滑者,內實也。利未欲止,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二條亦承上文,又以脈之變者言,以詳明之之意。

病。腹中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實者,邪氣甚之謂也。

下利瘥後,至其年月日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其,期也,謂周其一年之月日期也。

傷寒後。脈沉沉者,內實也。下解之。宜大承氣湯。

沉以候陰。再言沉者,謂深沉在裡陰之意也。

脈雙弦而遲者,必心下硬。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也,可以下之。宜大承氣湯。

雙弦,謂左右皆然也。弦則為陰,遲則為寒。心下硬者,謂客寒結滯於膈也。大為陽虛,緊為陰勝。陽以腑言,陰以寒言,謂陰寒之邪,內實於胃腑也。

白話文:

辨可下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一

秋天適合使用下法,這是治療疾病的大原則。

有人認為春宜吐、夏宜汗、秋宜下,這是治療傷寒的大法。但這樣說的話,冬天受寒的病症該如何處理呢?張仲景治療傷寒的大法,其實不外乎吐、汗、下三法,但這三種說法,難道不與仲景的原意相矛盾嗎?唉!仲景的言論是經典,其中權衡利弊的道理很深奧,而那「春宜吐、夏宜汗、秋宜下」的三言說法,不知出自何人。究竟是不是經典之言,是不是權衡之法,都難以斷定。因為這三種說法都出現在各篇章的開頭,無法像其他文句般刪除以避免與經典相違背。而保留下來,則又犯了違背經典的錯誤。無論是刪除或保留,都足以說明作者的狂妄。後人應該以此為戒。

服用下藥時,無論是湯劑或丸劑,只要病情好轉就停止服用,不必服用完所有劑量。

這是巢元方(叔和)的說法。

如果病人下痢,三部脈象都平和,但按壓心下部位感覺堅硬,就要緊急使用下法治療。宜用大承氣湯。

三部脈平和,說明氣血調和,心下堅硬則代表腹部實證,所以要緊急治療。

如果病人下痢且不想吃東西,是因為有宿食的緣故。應該使用下法治療,宜用大承氣湯。

「不欲」就是厭惡的意思;「宿」指陳舊久積,也就是俗話說的積食。

問:病人有宿食,如何區別診斷?師曰:寸口脈浮大,按壓時反而澀滯,尺脈也微弱澀滯,就知道是有宿食,應該使用下法治療,宜用大承氣湯。

這段是承接上文,再次設定問答,以脈象來進一步說明。

如果病人下痢,脈象反而滑利,代表體內有所阻塞,使用下法治療就能痊癒。宜用大承氣湯。

如果病人下痢,脈象遲緩而滑利,代表內部實證。下痢尚未停止,就應該使用下法治療。宜用大承氣湯。

這兩條也是承接上文,再次以脈象的變化來詳細說明。

如果病人腹部脹滿疼痛,這是實證。應該使用下法治療。宜用大承氣湯。

「實證」指的是邪氣盛的狀態。

如果下痢痊癒後,在一年之內的某個時間又復發,是因為病情未完全根除的緣故。應該使用下法治療。宜用大承氣湯。

「其」指期限,「年月日」指一年之內某個時間點。

傷寒之後,如果脈象沉沉的,代表內部實證。應該使用下法治療。宜用大承氣湯。

「沉脈」反映陰寒的狀態。「再言沉者」指脈象深沉隱藏於裡陰之意。

如果脈象雙弦而遲,必定心下堅硬。脈象大而緊,代表陽中有陰,可以使用下法治療。宜用大承氣湯。

「雙弦」指左右兩側脈象都弦細。「弦脈」代表陰證,「遲脈」代表寒證。心下堅硬代表寒邪停滯於膈肌。「脈大」代表陽虛,「脈緊」代表陰盛。陽以腑論,陰以寒論,指陰寒邪氣在胃腑內實證。

2. 辨發汗吐下後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此第十卷第二十二篇。凡四十八證。前三陰三陽篇中,悉具載之。(此與第十七、十八語意同。)

上記十一篇,叔和分經及述經外之餘言,附己意以撰次之,合經亦十一篇,共目二十二,以為全成仲景氏未韋之遺書者也。而第十七、十八、二十二三篇,則又皆抱空名而擁虛位,無冊條之可檢,實則一十九篇之條冊耳。皆叔和所紀之舊額如此。世固有少此以為非仲景之全書而起其說者。

嗚呼!是書也,仲景之作於建安,漢年號也;出自叔和之撰述,晉太醫令也。相去雖不甚遠,蓋已兩朝相隔矣。是仲景之全書?非仲景之全書?誠不可曉也。然縱非全是,不是全非,斷可言也。是是非非,全責在我。反我自責,則是不是、非不非、全不全,自有可見者在也。

見一焉,則仲景之所以為仲景者,可寤寐皆得全見之矣。其神其妙,又何待言?凡我同袍,尚期同勉。

白話文:

這本書是《傷寒雜病論》的第二十二篇,總共收錄了四十八種病症。前三陰三陽篇中,已經詳細記載。 (這與第十七、十八篇的意思相同。)

以上十一篇,是王叔和在整理《傷寒雜病論》經文之外,另外添加的一些內容,並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以編排,加上原本的十一篇經文,一共二十二篇,目的是要補齊張仲景遺留下來未完成的著作。但是第十七、十八、二十二篇,實際上只是空有名稱,沒有獨立的條文可供查閱,它們的內容其實都包含在一到十九篇之中。這些都是王叔和沿用的舊編號。因此,世上有很多人認為這不是張仲景的完整著作。

唉!這本書,是張仲景在建安年間(漢朝年號)所著,卻是由晉朝太醫令王叔和整理編寫的。雖然時間相隔不算太久,但也已經是兩個朝代了。究竟是不是張仲景的完整著作?真的難以確定。但就算不是全部,也不是完全不是,是可以肯定的。關於真偽的爭議,責任在我自己身上。如果我反躬自省,那麼真與偽、全與不全,自然就會明白。

只要我們能理解其中一則,就能夠完全理解張仲景的醫學精髓。它的奧妙神奇,又何須多言呢?各位同道,希望大家都能共同努力。

3. 附廬山劉復真脈訣捷要

脈者。天真太和之氣也。王叔和七表八里之說。形狀浩繁。學者無條理可據。夫持脈之道。圖不盡言。存乎心會而已。先師崔紫虛真人。面命心傳。撮其樞要。但以浮沉遲數四脈為宗。知風氣冷熱為主病。且如

【浮】脈。有力者風。無力者虛。

【沉】脈。有力者積。無力者氣。

【遲】脈。有力者痛。無力者冷。

【數】脈。有力者熱。無力者瘡。更看三部所屬。如寸部屬上焦頭面胸膈之病。關部屬中焦肚腹之病。尺部屬下焦腰腿足之病。又看五臟六腑所主。以浮中沉表裡消息也。學者當以義理精別。不致按寸握尺之誚云。

【浮】脈。為陽。屬表。言外得病。有力主風。無力主虛。舉指在皮便見。與芤滑洪脈同。

【沉】脈。為陰。屬裡。言內得病。有力者積。無力者氣。下指按至骨方見。與弱伏濡脈同。

【遲】脈。為陰。主冷。有力者痛。與緩微澀脈同。

【數】脈。為陰。主熱。無力者瘡。與弦緊實脈同。

上焦病屬寸口脈

浮風,主頭面眼目。浮腫風寒。牙疼。口眼喎斜。

沉氣,主胸膈痞滿。咳嗽喘急。膈氣翻胃。胸痛不食。

遲冷,主嘔吐隔痞。不納水穀。虛汗拘急。疼痛不已。

數熱,主上壅煩燥。口苦咽乾。客熱煩渴。頭痛口瘡。

中焦病屬關脈

浮風,主兩臂拘攣。不能舉運。背脊筋痛。身體麻木。

沉氣,主腹膨鳴。心腹疼痛。上下關格。不思飲食。

遲冷,主痃癖。痛走不定。上下攻刺。翻胃吐食。

數熱,主口渴咽乾。嘔吐霍亂。煩躁不寧。

下焦病屬尺脈

浮風,主腰痛。腿膝麻木。足脛腫痛。大便不利。

沉氣,主腳腫疼痛。下重。麻木。小便不利。

遲冷,主小腹急疼。外腎偏。大小便頻數。大便泄瀉。

數熱,主小便不通。大便秘結。腎癰。煩渴不止。

傷寒但有腳脈不死。在腳背上腕中。是衝陽脈也。有此脈則氣盛。又有大溪脈。在內踝側動脈是也。又有一脈在手虎口合谷穴。此脈盛則傷寒有汗。劉復真先生纂七表八里之玄。集為四脈。曰風氣冷熱也。復變為八。曰虛風。積氣。痛冷。熱瘡。凡八部。以定其何部得之。則知病之所在。先生掃除冗蔓。直顯真源。得傳者。慎之寶之。

白話文:

脈象是反映人體元氣盛衰的指標。王叔和的《脈經》中七表八里之說,內容龐雜,不易掌握。診脈之道,圖像和文字都無法完全表達,全憑臨床經驗的領悟。我的老師崔紫虛真人,親授我診脈的精髓,歸納為浮、沉、遲、數四種脈象,以判斷風、氣、冷、熱等病因為主。

浮脈:有力為風證,無力為虛證。

沉脈:有力為積證,無力為氣證。

遲脈:有力為痛證,無力為寒證。

數脈:有力為熱證,無力為瘡證。

需觀察寸、關、尺三部脈象所屬部位,寸部反映上焦(頭面、胸膈)疾病;關部反映中焦(腹部)疾病;尺部反映下焦(腰腿足)疾病。並結合五臟六腑的病理特徵,以及脈象的浮沉、表裡、盛衰變化綜合判斷。學習者需融會貫通,才能避免診脈失誤。

浮脈屬陽,為表證,表示疾病在體表,有力者為風證,無力者為虛證,手指輕觸皮膚即可感覺到,與芤、滑、洪脈相似。

沉脈屬陰,為裡證,表示疾病在臟腑內部,有力者為積證,無力者為氣證,需用力按壓到骨頭才能感覺到,與弱、伏、濡脈相似。

遲脈屬陰,主寒證,有力者為痛證,與緩、微、澀脈相似。

數脈屬陰,主熱證,無力者為瘡證,與弦、緊、實脈相似。

上焦病(寸口脈):

浮脈風證:頭痛、眼目疾患、面腫、風寒、牙痛、口眼歪斜。

沉脈氣證:胸悶、痞滿、咳嗽、氣喘、呃逆、胸痛、食慾不振。

遲脈寒證:嘔吐、胃脹、消化不良、自汗、肌肉拘緊、疼痛。

數脈熱證:上火、煩躁、口苦、咽乾、發熱、口渴、頭痛、口瘡。

中焦病(關脈):

浮脈風證:兩臂麻痺、不能抬舉、背痛、肢體麻木。

沉脈氣證:腹脹、腹痛、腸梗阻、厭食。

遲脈寒證:痃癖(腹部腫塊)、遊走性疼痛、腸胃絞痛、嘔吐。

數脈熱證:口渴、咽乾、嘔吐、霍亂、煩躁不安。

下焦病(尺脈):

浮脈風證:腰痛、腿膝麻木、足踝腫痛、便秘。

沉脈氣證:腳腫、疼痛、下肢沉重、麻木、尿少。

遲脈寒證:小腹疼痛、腎虛、尿頻、腹瀉。

數脈熱證:尿閉、便秘、腎膿腫、口渴。

傷寒若僅在腳上有脈搏,則不危及生命,此脈位於腳背與足踝之間,稱衝陽脈,此脈有力表示氣盛。另外還有大溪脈,位於內踝旁;以及手部虎口合谷穴的脈搏,此脈有力表示傷寒患者會有汗出。劉復真先生將七表八里脈象歸納為浮、沉、遲、數四種脈象,即風、氣、冷、熱,又可細分為虛風、積氣、痛冷、熱瘡八種脈象,用以判斷病位。劉先生精簡了脈象診斷方法,直指病因,學習者應當謹慎珍藏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