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條辨》~ 傷寒論條辨本草鈔 (11)
傷寒論條辨本草鈔 (11)
1. 傷寒論條辨本草鈔
水蛭。味鹹苦。平。微寒。有毒。主逐惡血。瘀血。月閉。破血瘕積聚。無子。利水道。又墮胎。(陳藏器云。收干蛭當展其身令長。腹中有子者去之。此物難死。雖加火炙。亦如魚子。煙燻經年。得水猶活。以為楚王之病也。蜀本云。採得用䈽竹筒盛。待乾。又米泔浸一宿後。曝乾。以冬豬脂煎令焦黃。然後用之。勿誤。日華子云。畏石灰。衍義云。畏鹽。)
牡蠣。味鹹平。微寒。無毒。主傷寒寒熱。溫瘧洒洒。驚恚怒氣。除留熱在關節榮衛。去來不定。煩滿。止汗。止渴。除老血。澀大小腸。止大小便。療泄精。喉痹。咳嗽。心脅下痞熱。(藥性論云。止盜汗。治溫瘧。)
土瓜根。(本經王瓜。味苦寒。主消渴。內痹。瘀血。月閉。寒熱。別錄。一名土瓜。療諸邪氣熱結。衍義云。其根即土瓜根也。日華子云。土瓜根通血脈。治天行熱疾。酒黃病。壯熱心煩悶。)
漿水。味甘酸。微溫。無毒。主調中。引氣。宣和強力。通關開胃。止渴。霍亂泄利。消宿食。解煩。去睡。調理腑臟。粟米新熟白花者佳。煎令醋。止嘔噦。(本經無。別錄鈔。)
甘瀾水。潦水。(二種本草皆無。)
斗升合。(律呂之管十二。皆徑三分有奇。空圍九分。而黃鐘長九寸。以之審量而量多少。則其容子谷秬黍千二百為龠。十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鬥。十斗為斛。)
銖分兩。(以黃鐘之龠平衡而權輕重。則其所容千二百黍。其重十二銖。分其半六銖為分。兩龠二十四銖計四分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銖則今之四分一釐六毫有奇。分則今之二錢半也。)
方寸匕。(匕。匙也。古用竹木。今用銅。其制正方一寸。取抄散不落可重一分。以為一服。寸則以一黍為一分。黃鐘長九十分分之十也。以之審度而度長短。則亦以黃鐘之寸生丈尺。此黃鐘所以為萬事根本。)
㕮咀。(言搗令大小適中。其粒顆可以咀嚼之而有味也。嘉祐本草。謂凡酒湯膏藥。舊方皆云㕮咀者。謂稱畢搗之如大豆。又使吹去細末。此於事殊不允當。藥有易碎難碎。多末少末。稱兩則不復鈞平。今皆細切之。較略令如㕮咀者。乃得無末而又調和也。)
白話文:
水蛭:味道鹹苦,性平,稍微寒涼,有毒。主要功效是去除體內不好的瘀血、經血不通、以及破除腹部腫塊積聚、導致不孕。另外,它還能幫助利尿、墮胎。(陳藏器說,要將曬乾的水蛭拉直,腹中有卵的要去除。這種生物很難死,即使火烤也像魚卵一樣,煙燻多年,遇到水還是能活。這大概就是楚王生病的原因。蜀地的本草記載,採集後用竹筒裝起來,等它乾了,再用米泔水浸泡一晚,然後曬乾。接著用豬油煎到焦黃才能用,不要搞錯。日華子說,水蛭怕石灰。衍義說,水蛭怕鹽。)
牡蠣:味道鹹,性平,稍微寒涼,無毒。主要功效是治療傷寒引起的發冷發熱、瘧疾引起的忽冷忽熱、驚恐憤怒引起的症狀,去除停留在關節的餘熱,以及身體忽冷忽熱、煩悶、止汗、止渴、去除體內舊血、收斂大小腸、止大小便、治療遺精、喉嚨腫痛、咳嗽、以及胸脅下痞滿發熱。(《藥性論》說,能止盜汗,治療瘧疾。)
土瓜根(《本經》中叫王瓜):味道苦寒。主要功效是治療消渴症、體內麻痺、瘀血、經血不通、發冷發熱。《別錄》中也叫土瓜,能治療各種邪氣引起的熱結。《衍義》說,它的根就是土瓜根。《日華子》說,土瓜根能通血脈,治療流行性熱病、黃疸病、以及高熱心煩。)
漿水:味道甘酸,稍微溫和,無毒。主要功效是調和脾胃、引導氣機、增強體力、疏通關節、開胃、止渴、治療霍亂腹瀉、消除宿食、解除煩悶、去除睡意、調理五臟六腑。用剛成熟的粟米做的漿水最好,煎成醋後可以止嘔吐。(《本經》沒有記載,是《別錄》抄錄的。)
甘瀾水、潦水:(這兩種水在古代的本草中都沒有記載。)
斗、升、合:(古代的律管共有十二種,直徑都稍微超過三分,空心部分是九分。其中,黃鐘管長九寸。用它可以來衡量容量大小。黃鐘管所能容納的秬黍一千二百粒,稱為一「龠」。十龠為一「合」,十合為一「升」,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斛」。)
銖、分、兩:(用黃鐘管所容納的黍粒來衡量重量。黃鐘管能容納一千二百粒黍,其重量是十二「銖」。把十二銖分成一半,即六銖為一「分」。兩龠是二十四銖,四分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一「銖」相當於現在的四分之一釐六毫多一點,一「分」相當於現在的二錢半。)
方寸匕:(匕就是勺子,古代用竹木做,現在用銅做。它的形狀是正方形,邊長一寸。用它抄取藥散,藥粉不會掉下來,大概可以抄取一分的量,作為一服藥的劑量。「寸」是按黍粒計算的,一粒黍為一分。黃鐘的長度是九十分,十分之一為一寸。用這種標準來衡量長短,是用黃鐘的寸來產生丈、尺的。這就是黃鐘作為一切事物根本的原因。)
㕮咀:(指的是將藥物搗碎成大小適中的顆粒,顆粒大小要能夠咀嚼,並嘗出味道。《嘉祐本草》說,凡是酒、湯、膏藥,古方說要「㕮咀」的,意思是指把藥物搗碎成黃豆大小,然後吹去細末。這種做法不合適。藥物有容易碎的和不容易碎的,有粉末多的和粉末少的,如果按重量稱量,就不能做到均衡。現在都是把藥物切細,大概像「㕮咀」一樣,既沒有粉末,又能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