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條辨》~ 傷寒論條辨本草鈔 (9)

回本書目錄

傷寒論條辨本草鈔 (9)

1. 傷寒論條辨本草鈔

石膏,味辛甘,寒,無毒。主中風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乾舌焦,不能息;除時氣,頭痛身熱,三焦大熱;解肌發汗,止消渴、煩逆、腹脹、暴氣喘息、咽熱。 (《藥性論》云:能治傷寒頭痛如裂,壯熱皮如火燥,出毒汗;主通胃中結,煩悶,心下急,煩躁;和蔥煎茶,去頭痛。《日華子》云:治天行熱狂。《圖經》云:止頭目昏眩痛。)

赤石脂,味甘酸辛,大溫,無毒。主養心氣,明目,益精;療腹痛泄澼,下利赤白。 (大抵此物能治大腸寒滑。本經無,別錄有。)

禹餘糧,味甘,寒平,無毒。主咳逆,寒熱煩滿,下利赤白,血閉癥瘕,大熱;療小腹痛結煩疼。 (《藥性論》云:主治崩中。)

芒硝,味辛苦,大寒。主五臟積聚,久熱胃閉,除邪氣,破留血,腹中痰實結搏;通經脈,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陳致新。生於朴硝。 (《衍義》云:以暖水淋朴硝取汁,再經熬煉減半,傾入水盆中,經宿遂結芒,有廉稜者,故其性和緩。今按本經,止言硝石、朴硝,而無芒硝。芒硝有自《別錄》以後,經中何得用芒硝?芒疑樸誤。)

滑石,味甘,寒,無毒。主身熱泄澼,女子乳難,癃閉,利小便,蕩胃,積聚寒熱;通九竅六腑津液,去留結,止渴,令人利中。 (《衍義》云:治暴得吐逆,不下食。)

代赭,味苦甘,寒,無毒。主鬼疰,賊風蠱毒,殺精物惡鬼,腹中毒邪氣;除五臟血脈中熱、血痹血瘀、大人小兒驚風入腹。

鉛丹,味辛,微寒。主吐逆胃反、驚癇癲疾,除熱。生於鉛。 (陶隱居云:即今熬鉛所作黃丹也。《藥性論》云:主治驚悸,狂走,嘔逆,消渴。《日華子》云:涼,無毒,鎮心安神,療反胃,止吐血。)

人溺,療寒熱頭疼、溫氣。童男者尤良。 (《日華子》云:療血悶、熱狂、撲損、瘀血、運絕,及困乏。《衍義》云:氣血虛無熱者,不宜多服,性寒故也。)

婦人裩襠,主陰易病。當陰上割取,燒末,服方寸匕。童女裩益佳。若女患陽易,即男子裩也。陰易病者,人患時行病起後,合陰陽便相著,甚於本病;其候小便赤澀,寒熱甚者是。服此便通利。 (按此與經文有同有異,臨證者宜兩審。以上二種,本經皆無,別錄有。)

白蜜,味甘,平,無毒。主心腹邪氣,諸驚癇痙,安五臟,諸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眾病,和百藥,養脾氣,除心煩,食飲不下,止腸澼,肌中疼痛,口瘡,明耳目。色白如膏者良。 (本經作石蜜,《衍義》云:石乃白字。)

龍骨,味甘,平,無毒。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泄利膿血,夜臥自驚,恚怒,伏氣在心下不得喘息;止汗,縮小便溺血,養精神,定魂魄,安五臟。 (《藥性論》云:忌魚,止夢泄精,夜夢鬼交。《圖經》云:大抵此物世所稀有。孫光憲《北夢瑣言》云:石晉時,鎮州接邢臺界。)

白話文:

石膏: 味道辛、甘,性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中風引起的寒熱症狀,心下氣逆,驚厥喘息,口乾舌燥,呼吸困難。能消除時疫引起的疾病,頭痛發熱,三焦(上、中、下三焦)大熱。能解肌發汗,止消渴,煩躁,腹脹,突然的氣喘。還能緩解咽喉腫痛發熱。(《藥性論》記載,能治傷寒頭痛像裂開一樣,高熱皮膚像火烤一樣乾燥,能排出毒汗。還能疏通胃中阻塞,緩解煩悶、心下急迫、煩躁不安。用蔥煎茶一起服用,可以去除頭痛。《日華子本草》記載,能治療流行性熱病引起的狂躁。《圖經》記載,能止頭暈目眩。)

赤石脂: 味道甘、酸、辛,性大溫,沒有毒性。主要滋養心氣,明目,益精,治療腹痛腹瀉,下痢赤白(糞便中有血絲)。(大致來說,這種藥物能治療大腸虛寒滑泄的病症,《本經》中沒有記載,但《別錄》中有。)

禹餘糧: 味道甘,性寒平,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咳嗽氣逆,寒熱交替,煩躁滿悶,下痢赤白,閉經和腹中腫塊,大熱。能治療小腹疼痛結塊、煩躁疼痛。(《藥性論》記載,能治療崩漏。)

芒硝: 味道辛苦,性大寒。主要治療五臟積聚,久病發熱導致胃腸閉塞,能去除邪氣,破除瘀血,消除腹中痰液結塊,疏通經脈,有利大小便和月經,破除五淋(排尿困難的病症),促進新陳代謝。由朴硝製成。(《衍義》記載,用溫水淋洗朴硝取汁,再經熬煉濃縮一半,倒入水盆中,過夜凝結成帶有稜角的芒硝。所以藥性較為緩和。但是根據《本經》記載,只提到硝石和朴硝,並沒有芒硝。芒硝是從《別錄》之後才出現的。那麼,醫書中怎麼會有芒硝呢?可能是把朴硝誤寫成芒硝了。)

滑石: 味道甘,性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身體發熱腹瀉,婦女產後乳汁不下,小便不通,有利小便,清理腸胃,消除積聚的寒熱,疏通九竅和六腑的津液,去除體內阻塞,止渴,使人排泄順暢。(《衍義》記載,能治療突然發生的嘔吐、食慾不振。)

代赭石: 味道苦甘,性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鬼疰(類似癲癇的疾病),賊風(類似中風的疾病)蠱毒,殺死精怪惡鬼,消除腹部毒素、邪氣。還能清除五臟血管中的熱,治療血痹(血脈不通)和瘀血。能治療大人小孩的驚風和入腹。(指腹痛等)

鉛丹: 味道辛,性微寒。主要治療嘔吐胃反,驚癇癲狂,能除熱。從鉛提煉而來。(陶弘景說,就是現在用鉛熬製成的黃丹。《藥性論》記載,主要治療驚悸,狂走,嘔吐,消渴。《日華子本草》記載,性涼,無毒,能鎮定心神,治療反胃,止吐血。)

人尿: 能治療寒熱頭痛,有溫熱的藥性,童男的尿液效果更好。(《日華子本草》記載,能治療胸悶、熱病引起的狂躁、跌打損傷、瘀血、昏厥,以及身體困乏。《衍義》記載,氣血虛弱、沒有熱症的人,不宜多服,因為藥性寒涼。)

婦人裩襠(貼身內褲): 主要治療陰易病。在陰部上割取一小塊,燒成灰,服用方寸匕(古代量器)的量。童女的裩襠效果更好。如果女子患了陽易病,就要用男子的裩襠。陰易病,是指人患了時疫病後,陰部和陰部就會相吸,比原來的疾病還嚴重,症狀是小便赤澀,寒熱交替。服用此物,可以通利二便。(這個說法與經典醫書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臨床使用時,應該兩者都參考。以上兩種,在《本經》中都沒有記載,在《別錄》中有記載。)

白蜜: 味道甘,性平,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心腹邪氣、各種驚癇痙攣,安撫五臟,補充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能治療多種疾病,調和各種藥物,滋養脾氣,消除心煩,治療食慾不振,止腸道腹瀉,緩解肌肉疼痛,治療口瘡,使耳聰目明,顏色像膏狀的白色蜜最好。(《本經》稱之為石蜜。《衍義》記載,石指的是白色。)

龍骨: 味道甘,性平,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心腹鬼疰(類似癲癇的疾病),精怪老魅,咳嗽氣逆,腹瀉膿血,夜間睡覺自己驚醒,易怒,胸中氣機鬱結,呼吸不暢。還能止汗,縮小便,止尿血,滋養精神,安定魂魄,安撫五臟。(《藥性論》記載,忌魚。能止遺精,治療夜夢鬼交。《圖經》記載,這種藥物世間稀少。孫光憲《北夢瑣言》記載,後晉時期,鎮州與邢臺交界的地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