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條辨》~ 傷寒論條辨本草鈔 (6)
傷寒論條辨本草鈔 (6)
1. 傷寒論條辨本草鈔
杏核仁。味甘苦,溫,冷利,有毒。主咳逆上氣,雷鳴喉痹,下氣,時行頭痛,解肌,消心下急。(解錫毒。陳藏器云:利喉咽,潤五臟,去痰嗽,生熟俱得;半生半熟殺人。日華子云:實多食傷神損筋骨,有數種皆熱,小兒尤不可食,多致瘡癰及上膈熱。)
桃核仁。味苦甘,平,無毒。主瘀血,血閉,癥瘕,邪氣,殺小蟲,止咳逆上氣,消心下堅,除卒暴擊血,破癥瘕,通月水,止痛。(衍義云:桃有數種,惟以山中自生者為正。)
梔子。味苦,寒,無毒。主五內邪氣,胃中熱氣,胸心大小腸大熱,心中煩悶,酒炮皶鼻。(藥性論云:殺䗪蟲毒,去熱毒風,利五淋,解五種黃病,治時疾,除熱。衍義云:仲景治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治之。虛故不用大黃,有寒毒故也。梔子雖寒無毒,治胃中熱氣;既亡血亡津液,腑臟無潤養,內生虛熱,非此物不可去。)
吳茱萸。味辛,溫,有小毒。主溫中,下氣,止痛,咳逆,寒熱,除濕,血痹,逐風邪,開腠理,去痰冷,腹內絞痛,諸冷實不消,中惡心腹痛。(藥性論云:治霍亂轉筋,胃中冷氣,吐瀉腹痛不可勝忍者,可愈。孟詵云:主心痛下氣,除嘔逆臟冷。開目者不堪食。衍義云:須深湯中浸去苦烈汁,凡六七過始可用;此物下氣最速,腸虛人服之愈甚。)
梓白皮。味苦,寒,無毒。主熱,去三蟲。(別錄云:主吐逆胃反。)
黃柏(本經柏木)。味苦,寒,無毒。主五臟腸胃中結熱,黃疸,腸痔,止泄利,療驚氣在皮間,肌膚熱赤起,目熱赤痛,口瘡。(衍義云:今用反。)
蜀椒。味辛,溫,有毒。主邪氣,咳逆,溫中,逐骨節皮膚死肌,寒濕痹痛,除六腑寒冷,傷寒溫瘧,大風汗不出,心腹留飲,宿食,腸澼,下利,泄精,開腠理,通血脈,堅齒髮,調關節,耐寒暑。多食令人乏氣。口閉者殺人。(衍義云:須微炒使出汗,又須去附紅黃殼。去殼法:先微炒,乘熱入竹筒中,以梗舂之,播取紅用。)
秦皮。味苦,寒,無毒。主風寒濕痹,洗洗寒氣,除熱,目中青瞖白膜。(藥性論云:主明目,去肝中久熱。圖經云:浸水便碧色,書紙看之,青色者真。)
梅實。味酸,平,無毒。主下氣,除熱,煩滿,止下利,好唾,口乾。(陶隱居云:此亦是今烏梅也,用當去核微熬,治傷寒煩熱。陳藏器云:去痰,主瘴瘧,止渴,調中,除冷熱利,止吐逆。日華子云:多啖傷骨,蝕脾胃,令人發熱。又云:除勞,治骨蒸,去煩悶,澀腸止利。衍義云:食梅則津液泄,水生木也;津液泄故傷齒,腎屬水,外為齒故也。)
芫花。味辛苦,溫,有小毒。主咳逆,上氣,喉鳴,喘,咽腫,消胸中痰水,喜唾,水腫。久服令人虛。(藥性論云:有大毒,能治心腹脹滿,去水氣,利五臟,寒痰,涕唾如膠者,及一切毒風,四肢攣急不能行步,能瀉水腫脹滿。)
白話文:
**杏核仁:**味道甘苦,性質溫和,但帶有寒涼的特性,並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咳嗽、氣喘、喉嚨腫痛,能幫助氣往下行,也可用於流行性頭痛、解表、消除心口急迫感。(能解錫毒。陳藏器說,能利咽喉,滋潤五臟,去除痰和咳嗽,生吃或煮熟都可以,但半生不熟的會致命。日華子說,吃太多會傷神損筋骨。杏核仁有很多品種,都屬於熱性,小孩尤其不能多吃,容易導致瘡癰和上腹部發熱。)
**桃核仁:**味道苦甘,性質平和,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瘀血、閉經、腫塊、邪氣,能殺蟲,止咳、氣喘,消除心口硬塊,去除突然發生的外傷出血,破除腫塊,通經、止痛。(衍義說,桃子有很多種,只有山中野生的是正宗的。)
**梔子:**味道苦,性質寒涼,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體內邪氣、胃部熱氣、胸口、心臟、大小腸的熱,以及心中煩悶、酒糟鼻。(藥性論說,能殺蟲,去除熱毒引起的風邪,利尿,解五種黃疸病,治療時疫,除熱。衍義說,張仲景用它治療發汗、催吐、瀉下後,虛煩失眠,嚴重時會翻來覆去、心中煩躁不安。用梔子豉湯治療,因為體虛,所以不用大黃。因為有寒毒。梔子雖然寒涼,但無毒,能治療胃中熱氣。如果已經失血或津液不足,導致內臟沒有滋潤,產生虛熱,就必須用梔子才能去除。)
**吳茱萸:**味道辛辣,性質溫熱,帶有小毒。主要用於溫暖中焦、幫助氣向下行,止痛、止咳、治療寒熱、去除濕氣、血瘀、驅除風邪、打開毛孔、去除寒痰、腹內絞痛,以及各種寒冷引起的疾病和消化不良,以及中惡引起的心腹痛。(藥性論說,能治療霍亂引起的轉筋,胃中寒氣引起的吐瀉腹痛,嚴重到無法忍受時,可以治癒。孟詵說,能治療心痛,幫助氣向下行,去除嘔吐和內臟寒冷,但是會讓眼睛失明的人不能食用。衍義說,必須在熱水中浸泡多次,去除苦味和刺激性後才能使用。這個藥物幫助氣向下行的速度很快,腸胃虛弱的人服用會更嚴重。)
**梓白皮:**味道苦,性質寒涼,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發熱,去除體內寄生蟲。(別錄說,主要治療嘔吐和胃反酸。)
**黃柏:**味道苦,性質寒涼,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五臟六腑、腸胃中的積熱、黃疸、痔瘡,能止瀉,治療皮膚驚厥、肌膚發熱、發紅、眼睛發熱、紅腫、口瘡。(衍義說,現在都用反。)
**蜀椒:**味道辛辣,性質溫熱,有毒。主要用於治療邪氣、咳嗽、氣喘,溫暖中焦,驅除骨節、皮膚中壞死的肌肉,以及寒濕引起的痹痛,去除六腑中的寒冷,治療傷寒、瘧疾、大風病不出汗,以及心腹停積的液體、宿食、腸道炎症、腹瀉、遺精,能打開毛孔,疏通血脈,堅固牙齒和頭髮,調節關節,能耐寒暑,但是吃太多會使人乏力,口閉者會致命。(衍義說,必須微微炒過使其出汗,並且要去附著的紅黃殼。去殼的方法,是先微微炒過,趁熱放入竹筒中,用梗杵搗,播取紅色的部分用。)
**秦皮:**味道苦,性質寒涼,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洗除寒氣,去除發熱,以及眼睛中的青翳白膜。(藥性論說,主要用於明目,去除肝臟中的長期熱毒。圖經說,浸泡在水中會變成碧色,用來寫字會呈現青色,才是真的。)
**梅實:**味道酸,性質平和,沒有毒性。主要用於幫助氣向下行,去除發熱、煩悶,止瀉、止口水過多、口乾。(陶隱居說,這就是現在的烏梅。使用時要去掉核,微微熬煮。可以治療傷寒引起的煩熱。陳藏器說,可以去痰,治療瘴瘧,止渴,調和脾胃,去除冷熱引起的腹瀉,止嘔。日華子說,吃太多會傷骨,腐蝕脾胃,使人發熱,還說,可以消除疲勞,治療骨蒸,去除煩悶,澀腸止瀉。衍義說,吃梅子會使津液分泌,水生木。津液分泌,所以傷牙,因為腎屬水,外顯於牙齒。)
**芫花:**味道辛苦,性質溫熱,帶有小毒。主要用於治療咳嗽、氣喘、喉嚨發出聲音、呼吸困難、咽喉腫痛,消除胸中痰水、喜歡吐口水、水腫,長期服用會使人虛弱。(藥性論說,芫花有劇毒,能治療心腹脹滿,去除水氣,利五臟,去除寒痰,以及如膠狀的鼻涕和唾液,以及各種風毒引起的四肢攣縮、不能行走,能瀉水腫脹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