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有執

《傷寒論條辨》~ 卷之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2)

1.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八

凡五十四條方六

(一)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撞。陟降切。蛔。音回。厥陰。肝經也。其脈起於大趾叢毛之上。循股入陰中。環陰器。抵小腹。消渴者。飲水多而小便少也。蓋厥陰屬木。邪由少陰傳來。少陰屬水。木為水之子。子能令母虛。厥陰之邪熱甚。則腎水為之消。腎消則引水以自救。故消而且渴。渴不為水止也。

白話文:

「撞」,發音同「陟降切」。「蛔蟲」,發音同回。它屬於厥陰經,肝經。它的脈絡起於大腳趾毛髮叢生的上面,沿著大腿內側進入陰部,環繞陰部,抵達小腹。

對於消渴症患者,喝的水很多,但小便卻很少。這是因為厥陰經屬木,邪氣由少陰經傳來。少陰經屬水,木是水的兒子。兒子能讓母親虛弱。厥陰經的邪熱很盛,則腎水就會被消。腎水乾涸,就會吸收水分以自救。因此,患者會消瘦並且感到口渴。口渴不是喝水就能止渴的。

氣上撞心。心中疼熱者。心屬火。木火通氣。肝氣通於心也。飢不能食者。胃司食而屬土。木邪甚。土受制也。吐蛔者。蛔在胃中。無食則靜。聞食臭則出也。下之。利不止者。邪屬厥陰。下則反虛陽明。陽明屬土。土虛則木益賊其所勝也。

白話文:

氣往上衝撞到心臟。心裏疼痛發熱的,心臟屬火,木火相通,肝氣也通向心臟。飢餓也不能吃東西的,胃掌管飲食,屬土,木邪氣太盛,土就受到抑制。吐出蛔蟲的,蛔蟲在胃裏,沒有食物就安靜,聞到食物的氣味就出來。服用瀉藥後,腹瀉不止的,邪氣屬厥陰經,瀉下去反而虛損陽明經,陽明經屬土,土虛則木邪氣更加猖獗,侵害其所剋制的臟腑。

(二)厥陰。中風。脈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風脈當浮。以厥陰本微緩不浮。故微浮。則邪見還表。而為欲愈可診。不浮。反不然。

(三)厥陰病。欲解時。從醜至卯上。

厥陰屬木。王於醜寅卯之三時。正氣得其王時。邪退而病解。在六經皆然。夫以六經各解於三時而三陽解自寅至亥。三陰解自亥至卯。厥陰之解。至寅卯而終。少陽之解。自寅卯而始。何也。曰。寅為陽初動。陰尚強。卯為天地闢。陰陽分。所以二經同王。其病之解。由此而終始也。

白話文:

厥陰屬木。它在醜寅卯三個時辰當令。正氣得到它當令的時段,邪氣就會退卻而疾病消除。在所有的六經都是如此。因為六經各在三個時辰解除,三陽從寅時到亥時解除,三陰從亥時到卯時解除。厥陰的解除,到寅卯時就結束了。少陽的解除,從寅卯時就開始了。為什麼這樣呢?寅時是陽氣初動的時候,陰氣還很強。卯時是天地開始分開的時候,陰陽分開了。所以這兩個經絡同時當令。它們的疾病解除,由這而開始,也由這而結束。

然則三陽之王時九。各不相襲。三陰之王時五。太陰與少陰同子醜。少陰與厥陰同醜寅。何也。曰。陽行健。其道長。故不相及。陰行純。其道促。故皆相躡也。

白話文:

但是,三陽之主時日九。都不彼此相連接。三陰之主時日五。太陰與少陰同屬於子、醜地支。少陰與厥陰同屬於醜、寅地支。為什麼呢?回答說,陽性質剛健而運行程長,所以不彼此相及。陰性質柔和而運行程短,所以都相互踐踏跟隨。

(四)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厥陰屬木。木生於水。欲飲水。求生也。少少與。潤之也。愈。木得潤則生也。

(五)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四逆見少陰篇。厥見下。蓋厥為四逆之極。陰陽既不相順接。下則必至於脫絕。故禁勿用也。

(六)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白話文:

反:同「返」,通「畔」。

反。音板。應。平聲。反。猶左也。言不順於道也。黃芩湯。寒藥也。徹。亦除也。應。亦當也。反能食者。胃欲絕。引食以自救也。中。以胃言。死。謂萬物無土不生也。

音:通「隱」,隱約。

應:同「應」,應該。

平聲:平穩的聲音。

反復:猶如左一般,偏頗。言:指言語。不順於道:悖逆道義。

黃芩湯:是用黃芩為主藥的湯劑,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寒藥:性寒涼的藥物。

徹:( 通「徹」) 徹底清除,直到根除。

應:通「應」,應該、應當。

反能食者:反而還能吃得下東西。

胃欲絕:胃已經快要壞死了。

引食以自救也:吃東西以維持生命。

中:指胃。

死:指萬物沒有土壤就無法生存。

(七)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為九日。

白話文:

(七) 傷寒開始發熱已經六天了。厥逆反復九天後,出現大便通暢。凡是厥逆而大便通暢的人,通常不能吃東西。如果現在反而能吃,恐怕是胃氣空虛了。吃點索餅,熱不發作,知道胃氣還在,一定會好。擔心突然發高燒,出來又消失。三天後,再次診脈,如果熱度還在,預測明天半夜會痊癒。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最初發熱六天,厥逆反復九天,之後發熱三天,加上前面的六天,也是九天。

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食以之食。與飼同。索。當作素。數。音朔。食。以飼之也。素。常也。謂以素常所食之餅餌飼之。以頤其情也。一說無肉曰素。謂不令犯食禁也。不發熱。言所食之餅化消而無患。故曰知胃氣尚在也。暴熱。謂厥而猛然得熱。見陽回之意也。故曰其熱續在。期之旦日夜半愈也。

白話文:

用它餵食牠。與「飼」相同。「索」,應寫成「素」。「數」,音同「朔」。食,就是用來餵食牠。「素」,就是平常。指用平日牠所吃的餅餌餵牠,以此安撫牠的心情。另一種說法是,沒有肉的叫「素」。是指不讓牠犯了食禁。「不發熱」,所吃的餅都消化掉了,沒有問題。因此說知道胃氣還存在。「暴熱」,指陽氣衰敗而突然得到熱氣。看見陽氣恢復的徵兆。所以說熱氣還存在。在第二天夜裡看牠有沒有恢復過來知道熱氣還存在。

旦日。明日平旦。朝而陽長之時也。夜半。陰盡陽生之時也。所以然者。以下至夜半愈。乃反覆申明上文之意。數以候熱。癰膿者。厥陰主血。血熱持久。則壅瘀。壅瘀則腐化。故可必也。

白話文:

第二天早上。明天清晨。是太陽光線漸強的時候。半夜。是陰氣盡絕、陽氣初生的時候。所以,病情從此以後,到半夜裡全都加劇。是反覆申明上文的意思。根據一定的數值來推算發熱的情況。患有癰瘡、膿瘡的人。厥陰主血。血熱時間長了。就會瘀積停滯。瘀積停滯就會腐爛化膿。所以,可以肯定。

(八)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複利。

先厥。起於陰也。後發熱。陽勝也。見厥。謂復厥也。

(九)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

白話文:

(九)傷寒先感到手腳冰冷,嘴巴出現痙攣,隨後出現發熱、腹瀉,腹瀉會自行停止,但卻汗流不止,喉嚨疼痛,這是因為喉嚨受到了痹阻的緣故。發熱、沒有汗流,但腹瀉會自行停止,如果腹瀉不止,一定會排膿血。大便有膿血,表示喉嚨沒有痹阻。

此承上條而言。汗出。咽中痛。陽勝而熱上行也。濕則痹。咽中痛而曰痹者。痰亦濕也。厥以得濕為陽回。故發熱雖無汗。而利亦必自止。便膿血。亦協熱也。

白話文:

這段話是說,上文講的是汗出,咽喉疼痛。這是因為陽氣勝而上行引起的。濕則痹,咽喉疼痛而稱為痹,是因為痰也是濕的緣故。厥以得濕為陽回,所以發熱雖然沒有汗出,但是利尿也會自然停止。大便膿血,也是熱證的表現。

(十)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白話文:

十、傷寒發病一、兩天到四、五天,如果出現厥逆的症狀,那一定會發熱。先發熱的,然後一定會出現厥逆。厥逆嚴重的,發熱也嚴重。厥逆輕微的,發熱也輕微。應該下氣的,卻反而發汗的,那一定會口舌生瘡,潰爛發紅。

應。平聲。厥者必發熱。寒極而熱復也。前熱者。後必厥。陽極而內陷也。厥深熱亦深。厥微熱亦微。以大概言也。厥應下之。謂邪在裡也。口傷爛赤。厥陰之脈。上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所以誤汗則熱散亂。而唇口傷也。

白話文:

「厥」是發作的意思,它通常會伴隨著發熱。這是因為寒邪極盛,導致陽氣被抑制而無法發散,所以才會出現發熱的現象。如果之前已經發熱了,那麼之後很可能會出現厥證。這是因為陽氣極盛,導致陰氣被抑制而無法發散,所以才會出現厥證。厥證的嚴重程度與發熱的程度成正比,厥證越嚴重,發熱的程度就越嚴重。厥證越輕微,發熱的程度就越輕微。這些都是大概的說法,具體情況還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判斷。

治療厥證,應該以瀉下法為主。這是因為邪氣在裡,所以需要使用瀉下法來將邪氣排出體外。如果患者的口脣出現了潰爛和發紅的症狀,那麼說明厥陰經脈出了問題。厥陰經脈的上部與督脈在頭頂相交,其分支從眼睛經過臉頰的內側,環繞著嘴脣的內側。所以,如果誤汗的話,熱邪就會散亂,從而導致嘴脣和口脣出現潰爛的症狀。

(十一)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

厥五日。熱亦五日。陰陽勝復無偏也。當復厥不厥。陽氣勝也。陽主生。故自愈可知也。

(十二)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此揭厥而明其義。以申其狀。案脈經流注。手之三陰。從腹走至手。手之三陽。從手走至頭。足之三陽。從頭下走至足。足之三陰。從足上走入腹。然則手之三陰。與手之三陽。相接於手。足之三陰。與足之三陽。相接於足。陰主寒。陽主熱。故陽氣內陷。不與陰氣相順接。

白話文:

以上這些,是為了揭示這些部位(經脈中所描述的身體各部位)的含義,並詳細地闡述各部位特徵。根據《脈經流注》,手上的三條陰脈從腹部流向手部;手上的三條陽脈從手部流向頭部;足上的三條陽脈從頭部流向足部;足上的三條陰脈從足部流向腹部。因此,手上的三條陰脈和手上的三條陽脈在手部相連;足上的三條陰脈和足上的三條陽脈在足部相連。陰主寒,陽主熱。所以陽氣內陷,不與陰氣相順接。

則手足厥冷也。然手足為四肢。王之者脾也。脾為陰。陽不與陰相順接。而手足逆冷。又可知也。

(十三)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為臟寒。蛔上入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痢方。

白話文:

(十三)傷寒的脈博微弱而四肢冰冷。到了七八天皮膚冰冷。這個人在這時也躁動不安,沒有暫時安靜的時候。這是臟腑寒厥,不是蛔蟲厥。蛔蟲厥的人,應該會嘔吐蛔蟲。而現在的病人安靜的時候多,但偶爾又煩躁。這是因為臟寒,蛔蟲阻塞膈肌而引起的煩躁。過一會兒又停止了。吃飯後就嘔吐。又煩躁起來。這是蛔蟲聞到食物的氣味而出來。這個人應該會自己嘔吐蛔蟲。蛔蟲厥,可以用烏梅丸來治療。烏梅丸還可以治療久痢。

烏梅丸方

烏梅(三百個),細辛(六兩),乾薑(十兩),黃連(一斤),當歸(四兩),附子(六枚),蜀椒(四兩去汗),桂枝(六兩),黃柏(六兩),人參(六兩)

白話文:

  • 烏梅(300 顆):具有收斂、止瀉、止汗、生津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腹瀉、痢疾、盜汗、口渴等症狀。

  • 細辛(6 兩):具有發汗、散寒、溫肺、止咳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鼻塞、咳嗽等症狀。

  • 乾薑(10 兩):具有溫中散寒、溫肺化痰、止嘔止瀉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胃寒、嘔吐、腹瀉、咳嗽等症狀。

  • 黃連(1 斤):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瀉止痢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濕熱痢疾、黃疸、瘡瘍等症狀。

  • 當歸(4 兩):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月經不調、痛經、便祕等症狀。

  • 附子(6 枚):具有溫陽益氣、回陽救逆、散寒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陽虛、心衰、腎虛、腹痛等症狀。

  • 蜀椒(4 兩,去汗):具有溫中止瀉、散寒止痛、殺蟲止癢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腹瀉、腹痛、痢疾、皮膚瘙癢等症狀。

  • 桂枝(6 兩):具有發汗解表、溫通經脈、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關節痛、月經痛等症狀。

  • 黃柏(6 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止瀉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濕熱痢疾、黃疸、瘡瘍等症狀。

  • 人參(6 兩):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益肺健脾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氣虛、體弱、貧血、糖尿病等症狀。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白話文:

以上十味藥物,分別搗碎、篩過,然後和在一起。用苦酒浸泡烏梅一整晚後去核。將五升米蒸熟,等飯熟了之後搗成泥,然後將藥物和飯泥混合均勻。將混合物放進臼中,用蜜杵搗兩千下,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飯前服用十丸,一天三次。逐漸增加到二十丸。忌食生冷、滑膩、有臭味的食物。

脈微而厥。統言之也。膚冷。言不獨手足。以見陽氣內陷。與上文互意也。躁無暫安時。言熱深且極也。臟厥。言非在經。皆互詞也。寒。言尚未變熱也。桂枝姜附。細辛蜀椒。勝寒而退陰也。人參固氣。當歸和血。除煩而止嘔也。烏梅之酸。連柏之苦。安蛔使之靜也。蓋蛔之為物。

白話文:

脈搏微弱而且厥冷。這是總括而言。皮膚寒冷。不是說手腳而已。可以看出陽氣內陷。與上文意思相通。躁動不安,沒有片刻安寧的時候。說明熱度深而且到了極點。臟腑厥冷。說明不在經絡上。這些都是相互解釋的詞彙。寒冷。說明還沒有轉變為發熱。桂枝、生薑、附子。細辛、蜀椒。戰勝寒氣而消除陰邪。人參鞏固正氣。當歸調和氣血。消除煩躁並止住嘔吐。烏梅的酸味。連翹和柏樹的苦味。安撫蛔蟲讓它安靜下來。蛔蟲這種東西。

類有情識。聞酸則伏。得苦則安。利本濕熱。所以滯下。得苦則泄。惟酸能收。故雖曰治蛔。而下利膿血。可通主也。

白話文:

蛔蟲雖然沒有意識,但卻有反應。聞到酸味就會伏藏,遇到苦味就會平靜。蛔蟲生長於濕熱的環境,所以會滯留在腸道中。如果遇到苦味就會瀉泄,而只有酸味才能收斂。所以雖然說治療蛔蟲,但是如果是下痢膿血的情況,也可以通用的方法。

(十四)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白話文:

(十四)傷寒的身體發熱,神志少不清醒。手指冰涼,病人神情煩躁,幾天不想吃飯。小便量少,小便顏色發白。這是熱已經消退的表現,病人想吃飯,病情就要好轉了。如果神志不清醒並且嘔吐,胸脅部位煩躁憋悶的,以後一定會便血。

熱少厥微。邪淺也。所以手足不冷。而但指頭寒。默默。謂無言也。不欲食。厥陰之脈挾胃也。煩躁則內熱。故以小便利。色白。為熱除也。欲食。邪退而胃回也。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厥陰脈。挾胃。貫膈。布脅肋也。便血。肝不納也。

白話文:

太陽熱病的寒微證候。邪在陽明經,邪氣淺,所以手足不冷,只有手指頭覺得冷。默然不語。不思飲食,厥陰脈循行的部位與胃相鄰。煩躁,證明內有熱。所以小便量少,尿色變白,表明熱氣已消除了,想吃東西,表明邪氣退去,胃氣恢復了。厥證嘔吐,胸脅部位煩滿,是因厥陰脈與胃脈相鄰,並且直達膈肌,布滿脅肋。大便出血,是因肝臟不能接受津液,導致血溢於腸。

(十五)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其後必便膿血。

邪在表則熱。入里則厥。厥少則邪散。熱多則正復。故病為當愈也。熱不除至末。與上條末三句互相發明。

(十六)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此反上條而言。進。謂加重也。

(十七)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灸。所以通陽也。陽不回。故於法主死也。

(十八)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腎主躁。不得臥。臟氣絕也。

(十九)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此與上條大意同。

(二十)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

厥七日而下利。陽不復而裡虛也。

(二十一)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發熱而利。裡虛邪入也。故曰有陰。汗出不止。表陽外絕也。故曰無陽。

(二十二)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關元在臍下三寸。為小腸募。故小腹滿。按之痛。不上結於胸。陽虛也。下結於膀胱關元者。陰寒勝。故曰冷結也。

白話文:

關元穴位於肚臍下三寸處,是人體的小腸募穴。因此,如果小腹脹滿,按壓時疼痛,且疼痛不上達胸部,則為陽氣虛弱的表現。如果是疼痛下達膀胱,則為陰寒之氣盛,俗稱「冷結」。

(二十三)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為亡血。下之。死。

濡。音軟。亡。與無通。腹濡。邪在經而里陰虛也。脈者血之府。脈虛。故知無血也。血亦陰。下之死者。重亡其陰也。

白話文:

「濡」字的發音是「軟」,與「亡」字相通。「腹濡」是指邪氣在經絡中,而裡陰虛弱。脈是血的倉庫,脈虛弱,所以知道沒有血了。血也是陰,用瀉下的方法治療死證,更是消滅陰分。

(二十四)傷寒脈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促。謂短促。陽氣內陷而脈不至。故厥逆也。灸。通陽也。

(二十五)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滑以候熱。然而厥者。熱本寒因。故曰里有熱也。與太陽下篇第十三條。文相反而意則同。互相發明者也。故治同而方見彼。

白話文:

當歸(三兩)、桂枝(三兩,去除樹皮)、芍藥(三兩)、細辛(二兩)、通草(二兩)、甘草(二兩,烤過的)、大棗(25顆,掰開)

(二十六)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當歸四逆湯

當歸(三兩),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細辛(二兩),通草(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二十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寒。與逆同。本陽氣內陷也。細則為虛。陰血不足也。當歸芍藥。養血而收陰。通草細辛。行脈而通閉。桂枝辛甘。助陽而固表。甘草大棗。健脾以補胃。夫心主血。當歸補其心。而芍藥以收之。肝納血。甘草緩其肝。而細辛以潤之。脾統血。大棗益其脾。而甘草以和之。然血隨氣行。桂枝衛陽。氣固則血和也。

白話文:

寒:與逆(指陰氣上逆)相同。其本質是陽氣內陷。細分的話為虛熱。陰血不足。當歸和芍藥,養血而收陰。通草和細辛,行脈而通閉。桂枝味辛甘,助陽而固表。甘草和大棗,健脾以補胃。心主血,當歸補其心,而芍藥收斂其心。肝藏血,甘草緩其肝,而細辛滋潤其肝。脾統血,大棗益其脾,而甘草調和其脾。但是血隨氣行,桂枝衛陽,氣固則血和。

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於前湯方內。加吳茱萸半升。生薑三兩。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分。溫五服。(一本。水酒各四升。)

久寒。謂宿昔素常臟腑有沉寒也。吳茱萸溫臟以散寒也。生薑者。佐棗以和陰陽也。

(二十七)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大汗出。陽虛而表不固也。熱不去。言邪不除也。內拘急四肢疼者。亡津液。而骨屬不利也。下利。厥逆。而惡寒者。亡陽。而陰寒內甚也。四逆湯。溫以散寒。回陽而斂液者也。方見太陽下篇。

白話文:

大汗而出。這是陽氣虛弱,表邪不能固攝的緣故。發熱還沒有退去。這是說邪氣還沒有完全解除。內部拘急,四肢疼痛的。這是津液虧損,骨骼筋脈失養的緣故。腹瀉,厥逆,惡寒的。這是陽氣虧損,陰寒內盛的緣故。四逆湯,溫熱以散去寒邪,使陽氣恢復,並斂聚津液。具體的方劑請參閱《傷寒論》中的太陽篇。

(二十八)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此與上同而較輕。故治同。

(二十九)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白話文:

(二十九)傷寒出現厥證,心下悸動的患者。應該先治療水飲,宜服用茯苓甘草湯。之後再治療厥證。不然,水飲進入胃中,必然會導致腹瀉。

漬。資四切。金匱曰。水停心下。甚者則悸。然則悸為水甚。而厥則寒甚也。寒無象而水有質。水去則寒消。入胃者。水能滲土也。方見太陽下篇。

白話文:

漬。資四切。金匱要略說:水停滯在心下,不是舒服的感覺。嚴重的患者會心跳悸動。所以,心跳悸動是水過多的表現。而厥證則是寒冷過度的表現。寒冷沒有具體的形狀,而水有具體的形態。水退了,寒冷就消除了。水進入胃裡,是因為水能滲透濕土。具體的內容,請參閱《太陽篇》的下篇。

(三十)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白話文:

傷寒六七天,大便以後,寸脈深沉而緩慢,手腳冰冷,下焦脈搏不到,咽喉不利,吐膿血,腹瀉不停的,病情難以治癒。麻黃升麻湯主治。

麻黃(二兩半去節),升麻(一兩一分),當歸(一兩一分),知母(十八銖),黃芩(十八銖),葳蕤(十八銖),石膏(六銖碎綿裹),白朮(六銖),乾薑(六銖),芍藥(六銖),天門冬(六銖去心),桂枝(六銖),茯苓(六銖),甘草(六銖)

白話文:

麻黃(二兩半,去除節瘤)

升麻(一兩一分)

當歸(一兩一分)

知母(十八銖)

黃芩(十八銖)

葳蕤(十八銖)

石膏(六銖,研碎後用綿布包裹)

白朮(六銖)

乾薑(六銖)

芍藥(六銖)

天門冬(六銖,去除中心)

桂枝(六銖)

茯苓(六銖)

甘草(六銖)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

白話文:

以上十四種藥物。用一斗水。先將麻黃一兩煎煮沸騰。去掉上層泡沫。放入其他藥物。煎取三升藥液。去除藥渣。均勻分為三份。溫熱服用。每一份服用的間隔時間,如同煮三鬥米飯的時間。把藥服用完。汗出而癒。

唾。吐臥切。下部脈不至者。邪乘下後。裡虛深入。而陽內陷也。咽喉不利者。厥陰之脈。貫膈。上注肺。循喉嚨之後也。唾膿血者。肺金燥而痿也。難治者。表裡雜亂而不清。陰陽暌而不相順接也。夫邪深入而陽內陷。寸脈沉而遲也。故用麻黃升麻升舉以發之。手足厥逆。

白話文:

呸。發「唾」音。如果下部的脈搏不到,是邪氣乘虛侵犯下部,裡虛深入,陽氣內陷的緣故。咽喉不適,是因為厥陰經脈貫通膈肌,向上通到肺部,沿著喉嚨後面走行的緣故。吐出膿血,是肺部金氣燥烈而痿弱的緣故。難以治療的,是表裡雜亂不清,陰陽分隔不相順接的緣故。邪氣深入,陽氣內陷,寸脈沉而遲。所以用麻黃、升麻的藥物升舉發散。手足厥逆的症狀。

而下部脈不至也。故用當歸薑桂溫潤以達之。然芍藥斂津液。而甘草以和之。咽喉可利也。葳蕤門冬以潤肺。而黃芩知母以除熱。膿血可止也。術能燥土。茯苓滲濕。泄利可愈也。石膏有徹熱之功。所以為斡旋諸佐使而妙其用焉。

白話文:

而下面脈脈息微弱以至於沒有了。所以要用當歸、生薑、肉桂溫暖潤澤以到達它。然芍藥斂結津液。而甘草一起來調和和潤。咽喉可以通利了。葳蕤門冬以潤肺。而黃芩、知母以消除熱。膿血可以停止了。白朮能夠燥土。茯苓滲濕。腹瀉可以治癒了。石膏有消除熱的功效。所以作為斡旋各佐使而巧妙地用在其中。

(三十一)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腹中痛。厥陰之脈。抵小腹挾胃也。轉氣下趣者。裡虛不能守。而寒邪下迫也。

(三十二)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此申上條而致戒。此條汗出。與上條汗出不同。上條以自出言。此以攻之則出言。上言已然者。此言未然者。脹滿可必者。汗法。則亡陽而陰獨治也。

白話文:

這是緊接著上一條而提出戒律。上一條說的是人體自然出汗。與上一條出汗不同。上一條以自然而然出汗來描述。而這條則以攻之則出汗來描述。上一條是說已經發生的。而這條是說還沒發生的。脹滿是必然的。出汗的治療方法是,陽氣消失而陰氣獨自發揮作用。

(三十三)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下利。故曰裡寒。陰不守也。外熱。故汗出。陽不固也。通脈四逆。救表裡。通血氣。而復陰陽也。

(三十四)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四逆湯。攻表桂枝

白話文:

(三十四)腹瀉,小腹脹滿,身體疼痛。先溫暖身體內部,再治療外表症狀。溫暖身體內部服用四逆湯,治療外表症狀服用桂枝湯。

此承上而申致用治之次序。腹脹滿。裡虛也。故溫之。身體疼痛。表實也。故攻之。惟虛也。故必先之。惟其實。故可後焉。四逆湯方。見太陽下篇。上皆同。桂枝湯方。見太陽上篇。

白話文:

這段文字接著上面,講解治療的順序。腹脹腹滿是體內虛虛的緣故,所以要溫熱它。身體疼痛是體表實熱的緣故,所以要攻伐它。只有虛證,所以必須先治療虛證。只有實證,所以可以後治療實證。四逆湯的藥方,見太陽篇下方。上面的內容都一樣。桂枝湯的藥方,見太陽篇上方。

(三十五)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既下利而曰有燥屎。何也。胃熱則屎燥。若服湯不能和胃。則徒利津液。其燥屎固自若。所以譫語也。宜小承氣者。厥陰易於下也。方見陽明篇。

白話文:

患者已經腹瀉了,卻說有大便乾燥。這是由於胃熱所致,服用了湯藥後,不能調節胃氣,反而損傷津液,所以大便乾燥仍然存在,導致患者出現譫語。需要服用小承氣湯,因為厥陰容易瀉下,詳情請參閱陽明篇。

(三十六)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更煩。言本有煩。不為利除而轉甚也。虛煩並方。見太陽中篇。

(三十七)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實。言邪勝也。

(三十八)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

微熱。陽漸回也。渴內燥未復也。弱。邪退也。令自愈。言不須治也。

(三十九)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瘥。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清。與圊通。脈數。與上文微熱互相發明。清。猶言便膿血也。

(四十)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復緊。為未解。

此與上二條互相發明。汗出。亦陽回氣徹也。緊。寒未除也。

(四十一)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白話文:

(四十一)腹瀉,脈搏沉緩而遲。病人面色微紅,體溫略高,腹瀉清穀,純是穀物者,必定悶熱汗出而解除。病人必須微微厥逆。所以這樣的原因,是面部戴陽,下面虛弱之故。

諸陽聚於面。少赤。亦陽回也。故曰戴陽。鬱冒。作汗也。微厥。邪正爭也。下虛指利而言也。

(四十二)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喘。言息短而聲不續。陽氣衰絕也。

(四十三)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晬。音碎。晬時。周時也。此與上條互相發明。

(四十四)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清膿血。

清。與圊同。寸反浮數者。熱轉上逆也。尺中自澀者。熱壅而血瘀也。

(四十五)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下重。謂滯下也。大則病進。微弱者邪氣衰也。

(四十六)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三兩),黃連(三兩去須),黃柏(三兩去皮),秦皮(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此申上條而出其治。白頭翁。逐血以療癖。秦皮。洗肝而散熱。黃連。調胃而厚腸。黃柏者。除熱而止泄也。

(四十七)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有熱。謂亡津液而內燥。所以欲飲水也。方同上。

(四十八)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厥陰之脈。挾胃。屬肝。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故靈樞曰。是肝所生病者。腹滿嘔逆。然則厥陰之邪。循經而上逆。故其證見如此。方見陽明篇。

白話文:

厥陰經的經脈,挾著胃,屬於肝臟。向上貫穿橫膈膜,分佈在脅肋部位,沿著喉嚨的後面,向上進入頏部和額頭,連接目系,向上走出額頭,與督脈在頭頂交會。它的支脈,從肝臟穿出,別通橫膈膜,向上注於肺,所以《靈樞》說:“這是肝臟所生病的證候:腹脹、嘔吐和返酸。”那麼厥陰經的邪氣,沿著經脈向上逆行,所以它的證候會表現為這樣。詳見陽明經篇。

(四十九)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柴胡或為有嘔。故通其治。

(五十)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脈弱。雖似邪衰。而小便複利。則是里屬虛寒也。故曰見厥者難治。以身有微熱也。故雖厥。可以四逆湯得救其陽之復。

白話文:

脈象微弱,看似邪氣已衰,但小便仍然多,這表明身體裡面虛寒。所以說,脈象微弱的人難以治癒,因為其體內有微熱。因此,即使脈象微弱,也可以用四逆湯來拯救身體陽氣的復甦。

(五十一)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儘自愈。

肝脈。其支者上注肺。肝主血。善嘔。血熱瘀。與肺痿者。皆為癰而嘔膿。不可治者。謂膿當嘔。與邪逆而嘔者不同也。

白話文:

肝臟的脈絡,其分支向上貫通到肺部。肝臟主管血,如果肝臟有熱,血脈瘀滯,加上肺部虛弱,就會形成膿瘡,吐出膿液。如果是這種情況,則無法治療,因為膿液本身就應該通過嘔吐的方式排出。這與因邪氣逆亂而嘔吐的情況不同。

(五十二)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

白話文:

(52)傷寒本是由於受寒引起的。醫生又給病人服用吐劑和下劑。寒氣凝結更加嚴重,出現嘔吐和腹瀉。如果食物一入口就吐出來。用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治療。

薑黃黃芩人參湯

乾薑(三兩去皮),黃連(三兩去須),黃芩(三兩),人參(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寒格。謂藥寒致成格拒也。乾薑人參。正治以遏其吐。黃連黃芩。反佐以通其格。

(五十三)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出者。以其人外氣怫鬱。復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白話文:

(五十三)傷寒症,嘔吐泄瀉嚴重。元氣極度虛弱之後,又大量出汗的。因為這個人的外邪所鬱結在體內,又給予他喝水。水飲使汗出,因而嘔吐酸水。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胃中寒冷的緣故。

上條以藥吐下言。此以水發汗言。亦互明之意。

(五十四)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

噦。承上條而言。腹滿。即寒生䐜脹也。前後。謂二便也。三條疑太陽中篇錯簡。